隋唐大猛士(校对)第9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8/1095

  “小六,我教你一个法子,可以把这些靺鞨人控制的服服贴贴。”
  “请五哥赐教。”
  罗成的好法子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他毕竟是个穿越者,历朝历代对于东北的控制那是经过了各种各样的策略实验的,其中当然也有好的策略得到了验证。
  “办法嘛,首先就是朝廷如今已经把海东设立了六个郡,六个郡每郡朝廷又设立了六个县,因此总共是三十六个县。海东人口稀少,朝廷为何设立这么多郡这么多县呢?其实也是大有深意的。”
  一郡六县,每县五乡,故此一郡其实是有三十个乡,六个郡,便是一百八十个乡。
  朝廷这样设置不是有强迫症,要整齐平均。
  而是冲着靺鞨诸部去的。
  罗成在海东设立六郡三十六县一百八十个乡,对海东六个大部落,将他们的首领授封为郡公爵,同时授封他们太守之职。但实际上呢,太守们并没有实权,郡实权由朝廷派去的郡丞、郡尉、主簿们掌握。
  同时,六大部落,朝廷还将他们分为六部,每部划一县,将其中的首领授为县侯兼县令。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一个大的部落,拆分开来。大部落的酋长,并不能直接干涉下面的六部,六部各划定好边界,不许相互越界侵犯。
  表面上这是为了避免各部纠纷,省的抢夺山林猎场等,实际上就是要把他们分而治之。大酋长明为诸部之首,但他实际上作为郡公,也只是直接管理着自己的那一部,与其它五部并没什么区别。
  而朝廷设立的乡,还可以进一步把各部分割,一县五乡,一个县的部落,再折分成五个乡部,各据一乡之地。
  “朝廷对诸酋长们可以说这是推恩分封,就如朝廷对大秦诸侯们的分封推恩,是推恩其子孙,但实际上,一郡六县三十乡,等于是把一个大部落,拆分成了三十个小部落,各有界线,互不统属。其中还间杂着朝廷的流官以及分封的诸侯势力。”
  如果两个部落之间是父子关系,可能还比较亲密,但如果到了兄弟辈,可能就会有各自的利益得失,如果再疏离一点,那么在利益之下,可能就会反目成仇。
  历史上,明朝开始对于女真人的管理就比较成功,将他们折分为建州三卫,甚至后来还挑拔他们互相攻击。
  “仅此就行吗?”
  “仅仅如此当然还不足以控制诸部。”
  把海东六大靺鞨部落,拆分成一百八十个乡部,各划定边界,授封爵位官职,然后自然是要授给这一百八十个乡部与朝廷的互市之权。
  “我们掌握着贸易的主动权,现在与诸部的贸易,靺鞨人更需要,所以这方面可以做文章。比如说,你可以设立一个关税等级,关系好的就给他低的关税,关系差的,就给高关税。甚至这个关税等级,是可调整的。”
  今年跟大秦关系好,那你的关税等级就高,关税就低,你要是表现的不友好,那你的关税等级就低,到贸易点交易,关税就高。
  甚至若是这些人反叛等,还可以将他们加入贸易黑名单,对他们暂时实行禁售等经济制裁。
  “现在这些靺鞨人已经习惯了跟我们的贸易,习惯了我们的商货物品,特别是一些酋长头人们,他们更是喜欢享受我们中原的好东西,丝绸茶酒刀剑铠甲等等,刚享受到滋味,如果一下子切断他们的供给,他们会很难受,若是禁售,他们就要回到过去的苦日子,就更难受了。”
  “我们评定这些靺鞨部落的贸易等级,只以乡部为单位评定,切记。”
  罗士信会心的哈哈大笑,五哥一如继往的总是能想到这些直击人心的点子,本就散乱的靺鞨诸部,这么一来,只怕以后真的就是以乡部为自我,互不相通了。
第1403章
蛮子凶狠
  有部落想要对大秦不满,估计其它部落也得好好惦量下其中的利弊得失了。
  “五哥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这不是当初咱们对契丹和奚部的策略吗?只不过契丹和奚向来与我们交好,十分忠诚,这些年倒也没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罗成点头,“奚契两部,现在所设之两郡虽还不是朝廷正郡,但两郡下各设八县,这些年奚王契丹王虽看似比过去更呼风唤雨了,但实际上下面诸部更听从朝廷的命令。如今奚契两境,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城堡、要塞、村寨,许多部落首领如今当着领主贵族,手底下有着许多田庄牧场,而不少原部落民则也成了自耕农民或自由牧民了,当然,也有不少人直接沦为了首领们的奴仆。”
  奚契两部所设的饶乐郡和松漠郡,现在城堡遍地,到处都是商贸点,而且沿河沿路开辟了大片大片的农田。许多汉移民随着汉流官进入,商人们更是络绎不绝。
  现在的奚契贵族们已经慢慢的都开始汉化了,当着大秦的官,拿着大秦的俸禄,穿着大秦的官袍,甚至开始蓄起大秦的发式,起了汉名,学说汉话。他们开始定居生活,不再是逐水草而居,不再游牧生活了。
  虽然草原上依然还有不少牧场,但对于那些贵族们来说,这只是自己的产业而已了。
  短短不到十年,罗成对奚契的同化策略实行的很好。
  如今士信一听,对付靺鞨人的策略,不就是当初对奚契策略的改进版嘛。
  皇帝感叹了一声。
  “其实啊,不论是北蛮子还是那南蛮子,不过都只是想要过份安稳的日子,若是这安稳的日子能再多有些油盐,便更加滋味了。”
  以往为何边疆容易成为战场,为何四边蛮夷喜欢入寇?
  说到底,就是太穷,日子过的太苦,而中原汉家日子过的太好,在他们眼里,那是能羡慕的人流口水的。
  一个边疆蛮夷首领的日子,可能过的还不如一个中原自耕农。
  可偏偏中原又经常不跟这些蛮子们互市,有好东西也不分享给他们,卖都不卖。若是平时,蛮子们也就忍了,毕竟打不过中原汉家。
  但有时蛮子们也会遇上灾荒之类的,蛮子们比汉人承受灾荒的能力更低,尤其是北方草原上的部族,一旦遇上瘟疫或是大雪灾,年羊一冻死,就要撑不下去了。于是乎,要么抢其它部落的,要么就只能去南边抢。
  大灾之年,其它的部落也都是一样的,于是只能往南抢了。
  虽说往南抢,多数情况下,都是开始时能过他瘾抢不少好东西,可随之总会遭遇中原严厉的报复,除非是在中原内乱的情况下。
  “说到底,只要蛮子们日子过的有保障,他们其实也一样不是那种亡命之人。”
  “有句话说的好,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光脚的,便不怕穿鞋的,真要是玉,谁愿意与瓦片相撞呢?”
  “五哥说话总是道理一串一串的。”士信道。
  “这不是五哥的道理,而是咱们中原自古先贤们总结出来的。咱们汉家也历经劫难,为何还始终屹立不倒呢?皆因我们与蛮夷相比,我们有文字,有思想,我们汉家文明方能薪炎相传,历经劫难而不灭!”
  罗成想到一件事情,在后世,柬埔寨发现了吴哥窟,一个消失了五百年的强大吴哥王朝才重见天日。
  这个强大的吴哥王朝,版图巅峰时,包括了后世整个柬埔寨、部份泰国、老挝、缅甸和越南,可谓一时无两,是整个东南亚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
  但是吴哥王朝的后人,柬埔寨的高棉人发现吴哥王朝后,却始终不知道也不相信这个强盛的王朝居然是他们祖上建立的,他们一直以为,这个吴哥王朝是由历史上的吴哥人建立的,他们根本不相信他们高棉人祖上曾经这么阔过。
  这就是最大的悲哀啊。
  他们的历史,最终还要从中国的历史记载里寻找,连根都遗忘了。
  “草原之上,多少强盛的部落崛起,甚至一度凌驾于中原汉家头上,可结果呢,我汉家虽然王朝兴替,可也只是换了坐皇座龙椅的人,但依然还是我们汉家人坐天下。可草原呢,匈奴、柔然、突厥,换了一个又一个,都是兴也匆匆,亡也匆匆。”
  罗士信微微失神。
  “五哥说的确实是这个道理,那些靺鞨蛮子以前凶的很,可是自从跟我们交易过后,一个个看到我们就摇尾点头的温驯热情的很。”
  “那是因为你给他们带去了他们想要的商货,他们用手里原来不值钱的皮毛草药等玩意儿,换了在他们看来极珍贵的好东西,他们觉得赚了,生活也更便利了,甚至换去的面粉大米盐茶等,让他们生活温饱且有滋味,而你们带去的医生、药物等,更是治疗了医术落后的部落人许多疾病,挽救了他们许多亲人的生命,他们当然就欢迎你了。”
  “记住一点,靺鞨人来交易时,收他们税就好,就算你征税,他们也是能接受的。但是不要去收什么人头税之类的,也不要强征他们做役等。”
  交易抽税,终归只是抽一点钱而已,但人丁税这种,却是直接收钱。
  “还有一点,禁止秦商向那些部落民放高利贷,严厉禁止!”
  罗成可是记得,明清之时,当时许多中原商人跑到草原上经商,就喜欢套路牧民,什么先给货后收钱,甚至让牧民用小牛小羊来抵货钱,然后还要牧民们养大,到秋天牛羊养大了才能收走等等。
  各种套路层出不穷,牧民们哪搞的过这些奸商,结果就是无数牧民被套路的破产,最后对汉商无尽仇恨。
  “商人唯利,赚也知道,但得建立在你情我愿的买卖上,不能搞欺瞒诱骗,公平的买卖才能长久,搞那种套路欺骗的生意是不长久的,你在海东,这方面要抓一抓。对这样的奸商,千万别客气!”
第1404章
龙兄虎弟
  回到城中,老三嗣业,老四存孝以及大哥继祖二哥承宗,还有叔父罗艺、罗寿也一起到了。
  站在城门前,罗成道,“朕看这个博城,可以改名为泰安。”
  “泰山安则四海安,国泰民安,圣人赐的好名字。”
  罗成拍了拍老三肩膀,“你跟老四先去了章丘老家,如何?”
  罗成自称帝之后,对于章丘老家自然也是十分重视,破格将家乡设为承天府,为大秦六京之一,原齐郡之地改为承天府,并把原长白山下的章丘南山村建立了一座全新的承天城。
  “变的我都认不出来了,完全是大变了样,变好了,也变富了,青山绿水,市镇兴旺。”嗣业笑着回道,他从伊丽赶来泰山,来了后先去了趟章丘老家。到了那边,真有种不认识了的感觉,完全就大变了样。
  “变样了也很正常,想我大秦勋戚之中,多少是出自齐郡,出自章丘啊。这可是龙兴之地,也是将军城。”
  当年章丘只算是齐郡十县之一,很普通,甚至算是齐郡较落后的一个县。可是短短十来年,因为这里出了一个皇帝,所以现在这里完全大变样了。长白山下不仅出了个皇帝,还出了一大票的开国功臣们。
  皇帝把老家设为承天府,六京之一,兴建了承天城。而那些出自齐郡出自章丘的功臣勋戚们,也一样在家乡大修府邸别墅,建立庄园。至于说城池道路这些就更不用说了,如今别长白山里过去那藏贼纳匪之地,现在都已经遍地是庄园别墅。
  老四存孝也感叹着道,“当初咱们章丘是山区,比较穷,但如今百姓日子好过多了,看不到一个乞丐,找不到一座破屋烂棚了。人人都有田地耕种,家家有屋住。”
  罗成笑了笑。
  齐郡改为承天府后,章丘县作为承天府治,也提高为京县,县令直接就是五品。立国以来,章丘的几任县令,朝廷都是选的能臣干吏,还都是章丘功臣,因此对于章丘的发展是很上心的。
  朝廷和皇帝内库每年都要拔下大笔钱财到承天府和章丘县,有钱发展自然也快。
  嗣业走在罗成身边,很直接的道,“我也发现了章丘那边的一些问题,功臣勋戚在那边置业的太多,大建别墅庄园,买田置地,虽说朝廷也有严格的限田令,以保证百姓们能够有分到足够的田地,但是功臣勋戚们官高爵显,拥有的田额也高。”
  罗成点了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8/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