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9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0/1095

  又特赐他洛阳宅邸一座,奴仆等数十,虽非实封世袭爵,可好歹也是不错的安排了。
  萧梁小朝廷被废了,命保住了。
  随萧铣入京的那些南梁小朝廷的官员们,吏部兵部给予考核,有些确实有才干且品行不错的,也都量才录用,授给官阶职位,安排到各地任职。而有一些才能一般,或是品行很差之人,则要么除籍为民,要么降阶录用。
  对此,虽然不少人不满,可在朝廷面前,他们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没有。
  至于过去萧铣封赏的那些什么王公侯伯爵位等,通通作废,能给量才授官就不错了,还想保留爵位?
  要爵也简单,凭本事去挣。
  天气渐凉。
  中原虽说夏收多数地方绝收,秋播又没水可耕种,可有朝廷的粮食救济,倒没有出现什么流民。
  受灾的百姓全都依然留在家中,不种田不耕地了,却由官府组织着以工代赈,忙着修水利设施,挖沟修渠堆水库,趁着干旱,清理河道挖淤泥,修道路建桥梁筑城池。
  大家干的热火朝天,每干一天活,累虽累,可能领到粮食啊。
  哪怕这些粮食多是带着腥味的救灾粮,可这灾年,有这样的粮食就不错了。回到家,看着家里粮缸里的粮食又多了点,心里那个安定啊。
  各地的蝗虫也已经被捕的差不多了。
  再多的蝗虫也比不起全民捕捉啊,各种灭蝗捕蝗方法层出不穷,官府大力总结推广,导致的结果就是蝗虫长的都跟不上捕捉的速度,更别说形成那种铺天盖地的飞蝗群了。
  当然也有没有蝗灾的地方,比如河北的北部地区,以及关外的辽东辽西、安东,还有岭南等地,这些地方就没有出现蝗灾,甚至旱情也并不严重,夏收不少地方还取得了丰收。
  如岭南之地,三季的林邑稻种推广,使的粮食产量大增,虽说这些粮食口感差,但胜在产量高啊,朝廷调动船只,源源不断的海运到广陵港、青岛、蓬莱等港,再运入内陆。
  掺上蝗虫干,这些口感差的林邑稻,连壳一起舂碾,最后制成的救灾粮运往各地。
  “下雨了。”
  河南,偃师。
  知县马周和县丞李纲,都仰着头,迎接着天下落下的一颗颗雨粒。
  如豆的大雨粒子砸下,还带着空气中的干燥。
  砸到脸上,甚至有些生疼,雨粒是那么的急。
  可马周和李纲却没有谁躲避,他们如傻子一样的仰着头一直迎接着这雨。
  “终于下雨了。”
  到处是在高喊下雨了的百姓。
  奋战抗灾几个月,李纲黑了许多,也憔悴了许多,一点也看不出大儒的样子,倒像是个黝黑的老农。
  此时李纲笑的跟个孩子似的。
  “老天终于下雨了。”
  马周在旁边揶揄,“看来上天终于认可了陛下。”
  李纲笑笑。
  雨势陡急。
  很快就成了狂风暴雨。
  “县丞赶紧入屋避避,这秋雨淋了可容易生病。”马周拉着李纲躲入廊下。
  “雨下了,灾也过去了。”李纲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道。
  “县里几个粮仓中还有不少粮食,那边内侍省的救灾粮仓里,更有许多救济蝗虫粮,终于是撑过去了。”
  李纲道,“现在还不算晚,等这雨下足了,得赶紧组织百姓播种,看还来的及种什么,能种什么就种什么,多少秋后总还能再收点,就算种点萝卜,也是好的。”
  “这是自然。”马周点头,虽说这次朝廷预备及时,可也确实消耗了不少存粮。
  得亏是捕了那么多的蝗虫,掺合着杂粮做救济粮,要不然,亏空消耗的粮食更多。
  李纲看着马周。
  “老夫与你这段时间共事,觉得你确实是个难得之人,并没有说状元郎的那种孤傲,最难得的是你这愿意干实事的心,朝廷最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年轻人,有才干,还肯吃苦,愿承担责任勇于视事。”
  马周一叉手,“先生更难得。”
  “我以前就是没早点下来,哎。”李纲一声叹息。“老夫相信,你的这番表现,肯定也被圣人看在眼里,要不了多久,圣人肯定就要授你以重职,二十年内,你必入政事堂为宰相!”
  “借先生吉言,愿有入政事堂那一日,马周想当宰相,但不是图宰相之权势威风,只是站的越高,便看的越远,也能做更多实事。”
  李纲拍了拍马周的肩膀,“年轻人,继续努力,只要你一直能够保持现在这样的心态,那么你他日必然一飞冲天,最怕的就是遇到了重挫之后,忘记了初心,更怕哪一天,走上了歧路。”
  话刚落。
  一队人马进入县衙。
  被淋成落汤鸡一样的宦官上前宣旨。
  皇帝降旨授马周为湖南道衡山郡郡丞之职,衡山郡为下郡,郡守为从四品,郡丞为正五品。
第1344章
木秀于林
  “恭喜啊!”李纲笑道。
  刚说他会升,没想到这么快就升了。
  衡山郡属于偏远之地,下郡,郡丞的品级虽说只正五品,这个品级其实就跟河南县令、洛阳县令、长安县、万年县令这四个县令品级一样。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一郡之副。
  大秦如今郡一级,有郡守、郡丞、郡尉,然后是郡主簿,接下来便是六曹参军事。
  以前的别驾、长史、司马这三上佐职,现在便是郡丞、郡尉,郡丞和郡尉各有分工,比如隋大业时郡丞是负责统领郡兵,掌治安,郡尉负责统郡府兵,但如今,则是郡丞郡尉分判曹务,跟县里的分工差不多,郡丞主要分管功仓户,郡尉负责兵法士三司,一文一武。
  来传旨的宦官也是连声恭贺,马周二月才考中进士得点状元郎,授的是从六品的秘书郎,然后这几月一直在偃师县知县事,结果现在以灭蝗救灾有功,一下子就授衡山郡丞,正五品了,这个升迁速度,简直是惊死人。
  正常一任起码得经过四考,也便是三年,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最少也得经历四考优秀才能升迁,多数得经历两任才可能升迁,甚至也有可能只是平调。
  如他这般,科举直接中状元郎,授从六品,然后不过三个月,就又升任正五,这太逆天了。
  尤其秘书郎的从六品还只是个闲职,但正五品的衡山郡丞,这可是实打实的实职啊,一郡之副。
  要是干个四考干出成绩来,再往上可就是太守了。
  哪怕是任个下郡太守,也是从四品,尤其难得的是,太守可是主政官,可比其它的四品值钱多了。
  大秦也不过二百来个郡啊。
  马周很意外。
  “升迁太快,提拔过高了。”马周很直接的道。
  “你有才能,又有干劲,还是我大秦首个状元郎,天子门生嘛,陛下也欲树立你做个典型,因此破格提拔你,也很正常。”李纲倒是看的明白,如今说到底毕竟还是国朝之初,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天子用人,毕竟不比是吏部或政事堂用人,得循规蹈矩。
  皇帝有这样的权力可以不按常规用人。
  “宾王啊,衡山郡为朝廷新收附之郡,又处于偏远之地,那里土蛮众多,落后偏僻,当这郡丞只怕也并不是易事。你不能只将之视为是升迁,得正视这个挑战,要是准备不足,到时折戟沉沙,丢的可就不只是你的面子和前途,还有圣人的脸面啊。天下多少人都在盯着你看呢!”李纲提醒道。
  马周点头。
  结果那边又来一队人。
  “有圣旨到,李纲接旨!”
  圣旨宣读,皇帝授李纲为衡山郡太守。
  刚刚还在那里说马周得做好艰难奋斗心理准备的李纲,倒是愣住了,没想到自己居然也要去衡山,继续跟马周搭档,只不过这次他是主官,马周倒是副手了。
  马周哈哈一笑。
  “先生,看来陛下对我们两个搭档很看好啊!”
  李纲无奈,“我都这把老骨头了,陛下还要我去那湖南衡山,还真是瞧的起我这老骨头。”
  “刚才我还担心到了衡山没人指导提点呢,现在好了,有先生同去,以后我在先生手下做事,就不操心这些了。”
  李纲自嘲了几句,倒也接受了这调令,从东宫太子詹事,到翰林院大学士,又贬为偃师县丞,如今又升调衡山太守,李纲这大半年来倒是起起伏伏,倒也习惯了。
  经历了这段日子后,他现在倒没抗拒去衡山,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干实事的机会。
  “圣人也算体谅我老迈,还特意挑了你这样一个年轻才俊来给我做副手,以后就要多倚仗你了。”
  “我还需要先生多指点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0/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