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9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6/1095

  “确实还可以。”
  “多喝,还能改善肠胃,不再便秘呢。”
  李秀宁喝了几口,疑惑的道,“普通百姓平时很少吃精米细面,吃的粮多是剥壳的糙米,麦饭豆饭等也寻常,这么说,普通百姓并不太缺这什么膳食纤维、维生素之类的吧?”
  “嗯,他们确实不缺这些,他们主要缺的还是蛋白质,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主要是奶肉蛋鱼豆等,谷物中虽也有蛋白质,但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营养其实有好几种,如果仅从谷物中吸收就太单一了,还得补充鱼肉蛋奶等中的蛋白质,可是一般百姓哪能经常吃这些啊,可这蝗虫卵中也一样含有与鸡鸭鱼肉蛋相似的蛋白质,是很好的营养。”
  李秀宁似懂非懂。
  “这么说,其实蝗卵居然跟鸡鸭鱼肉奶蛋一样有营养?”
  “可以这样说,所以古人也把蝗虫称为天鸡啊。”
  百姓买的那二十文一斗的保健养,其中主要成份便是蝗卵粉,百姓吃了,确实能够获得大量蛋白质补充,对于缺少副食品,尤其是缺食肉食的百姓来说,确实有很大的保健作用,比如能改变夜盲症等等。
  “朕费这么大心思,推广这养生粉,可不是为了骗钱,这是真正的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大秦没有条件推广牛奶这些,但这蝗卵粉推一推还是可以的。
  “可是蝗灾并不年年有,若是大家都吃这养生粉,只怕再多蝗卵也不够吃吧?”李秀宁问。
  “蝗卵吃完了,还有蝗虫嘛,等蝗虫也吃完了,也还有鱼虾贝壳啊,江河湖泊会有许多鱼虾贝壳,多数的鱼虾贝壳因不易于保存运输,所以沿海靠江的人吃腻了,而其它地方人的又吃不到吃不起。朕将来可以在那些江河湖海边上设立加工场,那把些鱼虾贝壳,尤其是一些较小的不值钱的,将之晒干碾粉,也一样能代替蝗虫的。”
  门下左侍郎魏征回到家,仆人把皇帝赏赐的养生粉搬下车。
  “放到前厅。”
  作为二品大员,魏征得了三十四瓶养生粉。
  瓶瓶罐罐的摆了一地。
  妻子裴氏带着儿子叔玉、叔瑜几个过来。
  “这是何物?”
  “陛下金殿上赐下的养生保健粉,吹的跟仙丹一样。”
  厅里一名管事道,“今日我在外采购的时候,见好几处惠民药店都在排长队抢购呢!供不应求,都限量购买了。”
  裴氏笑道,“我早上看报纸,上面也都在说这养生粉,说有诸多养生保健功效,莫不真有这么神奇?”
  “神奇是很神奇,其实也就是五谷杂粮加上一些七七八八的红枣莲子之类的,又添了点盐、糖在里面。”
  魏叔玉兄弟几个便吵着要喝。
  魏征让人给每人冲泡了一碗,他也没说这里面有蝗卵,结果魏书玉兄弟几个还真是几口就喝光了,还直说好喝,还要喝。
  裴氏也试了下,发觉还可以,有点甜,味道不错。
  “东西是还不错,怪不得皇帝都说好呢。”
  魏征呵呵一笑,也不说破蝗卵之事。“既然说好喝,以后早上就冲服着喝,这几个小子平时挑食,爱喝这个也好。”
  他其实倒是清楚皇帝搞这养生粉的心思的,这次各道挖了六十多万石蝗虫卵,这其实还算少的,毕竟蝗卵才那么丁点大。等以后蝗虫出来了,那时就不得了了。这百万石上千万石的蝗虫都可能捉的到,若是能把这几百万上千万石的蝗虫,在灾区直接变成粮食,那就能节省许多粮食,尤其是不用从其它各方费力的运过去。
  而皇帝还告诉他,以后鱼虾贝壳等也能与糠皮豆麦山芋等做成养生粉,这意味着以后朝廷可能年年都能新增大量的这种新粮食。不用垦荒,不用耕种,能年年新增大量的粮食,这对于朝廷来说,甚至对于整个天下来说,都将是极了不得的事情。
  民以食为天,现在不缺粮,可谁知道以后缺不缺呢?
  裴氏道,“这养生粉如此受欢迎,都是由皇家掌握吗?那一年岂不又增了许多进项?”
  魏征也给自己冲了一杯粉,他端起杯子轻轻吹拂着,“陛下在这个上面真要是能赚到钱,也不会有谁有意见的,况且就现在来看,纯粹是赔本赚吆喝的。至于以后,谁晓得!”
第1327章
靖蝗司
  洛阳城里。
  自养生粉出现的那刻起,就开始受到全民追捧。
  上至皇家,再至公卿,下到贩夫走卒,似乎谁不谈这个不喝这个就落伍了一样,这股子由圣人和药王发起的热潮,迅速风靡整个洛阳,甚至以极快的速度向周边传散开来。
  你要是走亲访友的,不提一两包养生粉,还真不好意思上门。
  其实如魏征等宰相大臣,也有比较清楚知道这养生粉没有吹嘘的那么厉害的,可大家都没有一个跳出来指称这东西虚假,盖因为谁都知道养生粉,尤其是普通百姓们买的那些养生粉,其余就是蝗虫卵加上杂粮制成,这东西不仅无害,而且确实还有养生功效,更别说背后跟除蝗扯上关系了。
  养生药的销量是日益升高,完全是有些供不应求。
  内侍省与殿中省的尚食局合作,专门成立了养生坊,所制成的产品放到各地的惠民药店内销售,在没有成立惠民药店的地方,则另建一个养生坊售卖。
  各道第一次挖出来的六十多万石蝗卵,原本还打算喂鸡鸭,可现在绝大多数都送到各处养生坊工厂生产加工,都还供不应求呢。
  后续又挖来上百万石,都被养生坊全都收走了。
  “陛下,有此地方已经出现跳蝻了。”
  皇城司严密监视着各地的蝗灾,朝廷以皇城司牵头,专门成立了一个治蝗救灾的临时衙门,靖蝗司。
  从各个衙门抽调精锐能干的官吏,民部、司农寺、锦衣卫、皇城司等等,所有关于蝗的情报,会第一时间汇集到这里,然后在这里第一时间进行核对与处理。
  时间已经到了二月底,马上就是三月了。
  虽然在第一阶段的挖掘蝗卵行动,和第二阶段的翻耕蝗卵中,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但不可能把所有的蝗卵都挖光。
  仅仅是在那蝗卵最密集的地方,如河滩湖滩等地挖了不少,对一些荒草地烧草翻耕,也弄死不少。
  可久旱之下,到处都是蝗卵,尤其是去冬多处无雪天暖,更导致本来每年会大量冻死的蝗卵都还好好的。
  天气渐热,蝗卵终于孵化了。
  皇帝现在连洛阳城中的科举会试都没什么心思关注,一门心思都盯着蝗虫,听闻多地已经开始有蝗虫孵化了,也不由的表情凝重。
  “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灭蝗之战也进入新的阶段了,让各地官府严密关注地方蝗情,郡县乡里村要层层到位,郡兵民兵全都下乡察看,一旦发现跳蝻密集之地,要赶紧动员百姓灭杀。”
  刚孵化出来的跳蝻还没成虫,此时不会飞,他们需要经过五次脱皮,然后最终会成飞蝗。
  之前罗成组织靖蝗司,已经着手收集了许多古代关于蝗灾和治蝗的记录,并从中寻找治蝗的办法。
  已经总结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并装订成灭蝗指导手册,下发到各个郡县,让地方的官吏们集体学习。
  “跳蝻的形状和生活习惯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有腿没翅膀,会跳不会飞,还不会繁殖产卵,这也是我们灭蝗最好的阶段。”
  这些跳蝻还喜欢集群,他们的后腿上有一个部位,若是被同类触碰到后,便会开始喜欢集群活动,正是这种特性,跳蝻出生后,便会开始迅速聚集,然后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蝗群。
  “一斤跳蝻两斤粟!有多少兑换多少!”
  “圣人,跳蝻比蝗卵可大的多,一斤换两斤是不是有点多,要不两斤跳蝻换一斤粟如何?”冯力士为皇帝谏议。
  罗成却摇着头道,“正因蝗虫比卵大的多,朕才调整了下兑换比例,可如是降的太多,百姓就会不高兴了,再说,一斤蝗换两斤粟,朕也不会吃多少亏的。如今养生粉可是销量大火,有多少跳蝻飞蝗朕都能吃的下,到时与谷糠麦麸芋粉等一配,可是能卖出大米价,怎么也不可能会亏的。”
  养生粉本质上算是一种粗粮,其成份都是些极便宜的粗粮,如稻糠麦麸芋粉啊这些,本来都是粮食加工后剩下的,是给牲口吃的,可现在一包装,加入了养生保健的这个理念后,大家已经把他当成了灵丹妙药在吃了,有病治冶,没病养生,价格还不贵,也就跟米价差不多,买回去冲服,既能当早午餐,还能加上茶变成茶饮,若是冲干点也能当粥喝。
  靖蝗司立即明发诏令,传诏各道。
  一斤跳蝻换两斤粟。
  这个命令一出,百姓不再挖蝗卵了,都在各地找跳蝻,蝗卵密集的地方都挖光了,剩下的都是些不那么密集也不那么好挖的地了,一天已经挖不了多少。
  现在这跳蝻出来了,大家的热情又高涨了。
  偃师县,县丞李纲再次出现在乡间地头,这段时间,偃师县在他的带领下,挖蝗卵表现最为出色,为河南道诸县数量第一。
  现在要抓跳蝻,他也很是积极。
  毕竟上次仅他们县里,就挖出了几万石蝗卵,隔几天皇家就运着一车车的粮食过来,换走这一车车的蝗卵,一想到这些蝗卵本来能产出亿万的飞蝗,李纲就觉得成就感十足。
  他现在也没心思再去想什么天人感兴,修德善政这些了,他现在已经赞同了皇帝所说的,治好是蝗虫预防蝗灾饥荒,就是最大的善政仁德。
  “要多向百姓宣传,这跳蝻不能拿土埋,埋了它们还能再钻出来祸害,得多挖沟,白天敲锣打鼓的把蝗虫赶到沟里去,然后把蝗虫捉入水桶,溺死。”
  “县丞,谁舍得埋掉啊,一斤跳蝻能换两斤粟呢,这跳蝻虽不如飞蝗大,可比蝗卵大的多,多抓一点就能多换点粮呢。”
  丁家台村。
  丁老三全家又开始动员了,上次全家挖了一个多月的蝗卵,挖了一百多斤,换了五百多斤的粟,家里高兴的不得了。
  这相当于白白的增加了五六亩地的收成呢。
  现在跳蝻出来了,全家又出动了。
  “把床单都带上,多带些桶和网。”丁老三交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6/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