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8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9/1095

  本来说舰队里的人都不是朝廷之人,只是皇家私人,可天下都是朝廷的,皇帝要为这些人授点勋,朝廷也没话说,毕竟勋又不是官又不是阶。
  当然,除了勋,还有赏。
  皇帝的赏赐很大方。
  这次作战的缴获,一半入皇帝内库。然后剩下的一半都归舰队。
  韦忠贤虽然喜欢别人奉承他,但办事还是可以的。
  他当即表示,归舰队的这一半,两成用做赏功和抚恤,三成留做舰队备用,剩下五成,全都用来分赏给舰队的人,包括此次没出来的也都能分到一份。
  哪怕是先上缴给了皇帝一半,可最后能分到手的还是很多。
  战俘一万多,掳来的百济人两万多,牛马羊群等畜牧又有数万,更别说还有那些多钱粮物资呢。
  舰队每人打底都能分到一个奴隶,其它钱帛牲畜都不会少。
  当然,若是直接分奴隶牲畜物资也不太方便,好在韦忠贤作为渤海舰队商贸使,以前专门做贸易的,这方面关系够强。
  几封书信送到海对面的诸港,没几天,就来了许多商船。
  韦世忠直接在务安城沿海岛上搞起了拍卖会,几十里外的陆上务安郡废墟上就是百济军队。
  但来来往往的商人们可没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们只知道这些战场上刚弄下来的战利品,谁来的快,那谁就能捡一把。
  渤海舰队要迅速变现,好继续下一次行动,好上缴皇帝内库,分赏将士,他们自己是不愿意也没精力运这些东西回中原再慢慢发卖的。
  所有战利品中,最受欢迎的依然是奴隶。
  不论是战俘还是百姓,此时都只是舰队的奴隶身份,按男女老少,以及技艺分出不同的等级,明码标价。
  渤海舰队的东西,商人们也没想着要借机狠踩价,大家平时可还得多靠韦公公照顾呢。
  因此虽说是拍卖,但大家都很有默契的喊价,最后成交价格都很不错。
  商人们大多是直接拿着各大商港钱庄、银行的庄票、银票来的,携带方便,兑现也方便。
  韦忠贤笑呵呵的对这些商人表示了感谢,还说下次一定会优先照顾捧场的诸位。
  这边,程名振也开始把拍卖所得的账目公开给舰队的人,然后出了帐,最后按所得的比例,再一一分帐。
  具体到每个水手每个护卫,如何计算的一共有多少,全都清清楚楚,最后都折成了铜钱。
  不过因为还在海外,所以赏赐只是记在帐上,等回到了中原海港,那么就可以兑取自己的赏赐了。
  看着张贴出来的大账,看到各自的数字,然后又去领取了白条子,大家都很小心揣好,一个个喜笑颜开。
  商人们开始把各自拍得的奴隶啊、牲畜啊、器物等装上船,那边许多船长们已经在围着韦忠贤问。
  “韦公,咱们接下来打哪,兄弟们都闲了好久了,坐不住。”
  韦忠贤哈哈大笑,“这些小兔崽子们!”
第1251章
少壮派
  泗沘。
  扶余都城,国王扶余隆坐在王位上,可却心神难安。他本是王孙,可是大将叛乱,弑杀国王,然后却把他推出来做国王。
  外人还道是他扶余隆贪恋王位,阴谋叛乱,弑祖夺位。
  可实际上扶余隆冤啊,他其实不过是被叛军推出来的傀儡而已。
  他连个王宫都控制不了,旨意出不了王宫,更别说都城。
  “我扶余立国数百年,拥有五都,分统三十七郡、二百城,有七十六万户。可现在,却要遭受灭顶之灾了。”
  “大王,秦人不过趁乱偷袭,攻破我百济一郡而已,如今也已经由大军收复,大王何必如此悲观。”
  扶余隆叹气摇头。
  事情真要有这么简单就好了,扶余隆早年是曾经入中原隋国读书的,当时以藩王子弟身份入国子监读书,对于中原扶余隆很仰慕很喜欢,甚至都不愿意回来。
  后来隋乱,国王派人接他回国,他回国后请求做了一郡太守,把从中原学来的经验治理地方,取得很好的效果,拥有极好的民望。
  “我听说这次攻破我百济郡城,糜烂三百里的只是秦天子的一只皇室商船队而已,根本就不是秦国水师。他们只有百来条商船,几千护卫,结果却灭了倭国三百多条船,还把一万倭军给全军尽没,连倭国摄政皇太子的同母弟来目皇子也被杀了,这事岂是小事?”
  这话说的一众百济将领们都默默无言。
  这些人算是百济贵族中的二代,都是少壮派。他们都是热血的一群年轻人,对于百济国内的腐败很看不下去,尤其那些贵族甚至借向中原皇帝进贡之名,欺骗国内,大肆搜刮贡品,搞的民不聊生。一怒之下,这些少壮派们才兵变。
  本以为联合倭国,那么当可以把欺压在他们头上的秦人赶走,甚至夺回过去被高句丽夺走的那些旧地,恢复曾经的荣耀。
  可是谁能想到呢,他们在北面主动发起进攻,第一支北上的万人先锋,毫无功劳。
  甚至最后还屡吃败仗,就打下了几个屯子,可那一万人最后却被秦人反分割,最后大败而回,折损了数千。
  正当他们准备集全力北上,可谁料到,一支秦皇的商船队,却都能给他们重创。
  “他们只是趁虚而入。”
  扶余隆扶着自己的额头,“诸位别再自欺欺人了,勿阿兮城作为接应倭军的城池,本就屯兵三千,还存储了大量粮草器械,而倭军一万先锋抵达,这个兵力已经丝毫不弱了。但结果呢,秦皇的商船队,才几千护卫,就把我们两家一万三千人马给屠光了,还夺了我们的城,糜烂了周边三百里。”
  “一万三千人都防不住秦人,那下次这支商船队若是要再故计重施,南边哪座城池又拦的住?”
  百济想要联倭北伐,夺取汉江南下游南岸旧地。
  可现在情况是,秦军的徐世绩在带方郡搞堡垒战,深沟壁垒,坚壁清野。
  各地屯民聚守屯庄,如刺猬一样。
  而徐世绩坐镇汉城,另分出两个厢八千人分驻两翼前出,这个阵势,摆明了是能攻能守。
  百济想求战,徐世绩守城不出。
  秦人又搞坚壁清野,使的他们进入带方郡后补给困难,若想攻打屯堡,但这些屯堡虽小,但数量多,又十分坚固。
  甚至一不小心,就容易被这些堡民袭击后路、粮道等,苦不堪言。
  但不拔掉这些屯子,直接深入更危险。
  只怕他们一路被袭,等到了汉城一带,也是疲惫不堪,甚至可能粮草根本补给不上来,到时徐世绩以逸待劳,他们怎么跟秦军打?
  原本还指望着倭军助阵,可现在一万倭人前锋,直接就全军覆没了。
  如今这秦国皇家商船队,简直就是要命。
  百济重兵集于北方,现在后方出现这样一支鬼神莫测的舰队,还有这么强的战力,这怎么办?
  调兵南下去防,可海岸线这么长,防不胜防啊。
  不防,那更不行,那就成了任秦人舰队劫掠鱼肉了,到时整个沿海之地都将崩溃。
  “孤打算,向大秦请罪求和!”
  扶余隆说道。
  “不可!”
  一众年轻的造反将军喊道,他们还不服气,没有真正的交过手,就认输投降怎么能行。
  况且,现在投降,还不知道秦人会提出多少苛刻的条件。
  他们这些造反弑君的叛将,估计更不会有好下场。大家都是提着脑袋造反的,手里还有兵还有刀,谁肯认输。
  “诸位,再打下去,百济将如高句丽一样亡国灭种。”
  “不会的,不会的,我们还有机会,这次秦人舰队只是偷袭,我们没有防备。但是下次,他们就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倭人这次前锋尽没,但他们后续还有四五万人马,他们有船,我们可以让他们替我们把守沿海,防范秦人舰队,然后我们专注在北面跟徐世绩打,只要我们拿下汉城,到时我们就有本钱可以跟秦人再议和,到时我们就以汉江为界,可以把汉城还给秦人,但江南旧地要归我们。同时,以后我们不再向秦人称臣纳贡!”
  扶余隆叹气。
  “这些不可能的,永远不可能的,我们打不过秦人,更耗不过秦人。你们想过没有,秦人现在都没有从中原本土调来一兵一卒,我们都已经计穷力尽了。若是惹急了秦皇,到时他征派大军过来,那么结果就会跟当年讨伐高句丽一样,也许我们能坚持个三五年,但又有何意义,最终依然逃不过国破家亡的结局。不如趁现在还有机会,趁早主动向秦求和,或许还能保全一二。”
  可这些话,那些年轻的将军们哪里听的进去。
  耽罗岛。
  渤海舰队又回来休整了,耽罗港已经初步有了形样子。
  港口也有了些房屋商铺,不过最大的变化还是这里现在不仅有渤海舰队的船在,还有许许多多商船也来了。
  这些人都是听说渤海舰队的大收获后,匆匆赶过来的。
  人家渤海舰队一次买卖,就破了百济一个郡,夺了三万多奴隶,几万头牲畜,还有钱粮器物无数,这买卖做的,一本万利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9/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