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8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8/1095

  日落府营毕竟才五百人,方圆几百里都只有他们一支官军,因此他们的编制采用的是花队,而非大军团作战的那种纯队。
  一队五十人,队头队副加上旗手和两个护旗外,还有四十五人,九人为一火,一火三组,一人一组。
  一个刀盾火,一个步槊大盾火、一个长矛火,一个大刀长斧火,一个弓弩火。
  搭配的还是比较合理的,这也是在过去与蛮子的战斗中经受住了考验的。
  再加上秦军府兵那恐惧的百分之一百的弓箭装备率,以及步兵配坐骑以及搭配有驮骡的强大机动性,使的他们就算是一队五十人出去巡逻十天,也不需要额外补给。
  苏八在参军那里登记,领出了本火的装备,主要就是铠甲。
  平时营里对装备管理极严格,训练时领取,训练过后就要装备入库保管,只有值班府兵可以配备装备,其它不当值不训练的士兵,就只能配备横刀,铠甲和弓、长矛、大刀这些都是保管于库中的。
  虽说是兵农合一的府兵,不过在这里当兵比中原较好的是,因为兵少,而这里又地多奴隶多,所以日落军府虽然给苏八等府兵都发了田,每个府兵一百亩整,军官还有职田。同时立功,也能兑现赏田,甚至会折功给奴隶帮他们屯田。
  因此苏八他们平日里只需要在营中训练,轮流去另两个城堡中值班,或是当值巡逻就好了。
  苏八还没有成亲,但他考虑要不要娶个蛮女,先把家成了,生几个孩子再说,虽说他也想娶个汉女,可这日落国男多女少,适婚女子更是少之又少。
  “广南日落营第五都左队集合!”崔升高声喝令。
  五十名府兵迅速在营中大旗下集结,各自都已经取来了装备,各火长还去领取了火级装备,队副也领了队级装备。
  每个府兵都有自己的单兵装备,但同时火、队还各有自己的火队级装备,比如府兵个人装备,除了各自职业的刀矛盾等外,还各配一把弓,三十支箭,以及箭壶,横刀一把,磨刀石一块,以及解结的锥子,毡帽一顶,毛毯、行滕各一。此外还得备上麦饭、米行等粮食。
  而火级的装备,则是一火九人要备六驮马,帐篷、铁马盂、布槽,还得有凿子、碓子、斧头、锯子、筐、镰刀等。
  队级的装备,主要是火钻一、胸马绳一、首覊、足拌各三。
  为了应对复杂的这边情况,还得带上足够的药品,以及大弩等。
  这么多的装备,好在每人有一匹坐骑,不有一匹驮马,倒是保证了机动性的同时,也减轻了许多负担。
  不过这边天气热又不产马,马容易病,因此难以如中原府兵一样保持每人二马加一驮的配置。
  “都再检查一下,东西都带齐没有?”
  天气还算凉快,大家穿甲执械,算是少受了点苦。可营中规定,出营巡逻,必须全副武装,不得临战方披甲。
  虽说这样全副武装巡逻,路上很辛苦,可为防蛮子突袭伏击,也只能如此了。
  各自检查后,再相互检查。
  崔升向营指挥使禀报,说已经准备完成。
  营指挥使例行说了几句话,然后便让他们出发了。
  朝阳初升,全队五十人披着铠甲骑马出营,最前面是队中旗手高举着红色的队旗。
  “我觉得咱们这铠甲不太适合在这方南,应当换上其它铠甲,比如皮质的或藤质的,这铠甲太厚太重,一到热天太热,雨季之时又易生锈遇雨还重。”
  崔升笑着道,“你难道想跟那些真腊蛮一样,就光着膀子打着赤脚,随便拿根削尖的木棍,就跳出来打仗?那不是打仗,那是打架群殴?别看这铠甲穿着是负担,可真打起来,你们就会觉得这东西真好用。”
  长枪兵火长笑说,“其实吧,咱们早就已经把这些蛮子打破了,谁敢来捋虎须啊?这巡逻,也就是做个样子,可全程披着这铠甲,确实累。”
  “都打起精神来,别轻松了,这鬼地方,谁能知道那些蛮子们在想什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跳出来了,老子还想着回中原去呢,可不想死在这鬼地方。”崔升喊道。
  一连数天,他们按照既定路线巡逻,经过一个个屯庄,也经过了文阳县城。
  此时巡逻任务已经完成大半,不过接下来还得继续往西,那里可就没有汉人屯庄了,再过去都是真腊蛮的寨子。
  大河(湄公河)边。
  崔升与部下们看着一堆篝火余烬在研究,这里是文阳西面没多远,獐子河在文阳县城东北不远汇入了一条支流后到此汇入了更大的河,据说这河源头起自剑南西的西山羌地。
  大河接纳了獐子河支流后,由西北向东南流,这里其实已经出了东部山区,大河两岸,已经尽是平原。
  日落国的西境,便就是以这大河为界。
  不过实际上,日落国实际控制区,还是在大河东岸的大山为界,秦军主要还是控制山东面。
  不过上次罗艺率兵翻越山岭,打到了大河边,并往獐子河汇入的河口处,往大河上游和下游各征讨了百里之地,因此现在边界应当是到了大河。
  不过上次罗艺出兵打完后,便撤兵回去,这河东岸到大山脚下这大片地区,其实还是蛮子们的地方。
  “你看这痕迹,好像是很多蛮子聚集在此过夜。”
  “看痕迹,这些蛮子似乎是从河西岸来的。”
  山区意味着条件差,人口少,但大河平原,则意味着条件更好,人口更多。
  事实上,真腊国都文单城,其实距离日落国文阳县城,其实就在大河上游五百里处。其位置基本上是与文阳城东西平行的。大河从文单城到文阳城其实一直是东西流向,到文阳城这里汇入了獐子河后,再直转向南。
第1083章
五十秦军战千蛮
  “要不咱们先回日落城禀报?”
  弓弩火长赵三提着把弩道,仅从这痕迹就能看的出来,这里起码有上千的蛮子呆过,而且从留下的篝火看,他们应当就是在几天前在此聚集。
  上千的蛮子从大河西岸过来,来干什么?
  不用脑子都能想到,蛮子肯定是报复来了。上次罗艺带兵平灭了大山西面至大河东岸这四五十里宽二百里长的大片地带的真腊蛮,先后攻破了十几个寨子,有上百个寨子臣服,他们甚至还缴获了十几头战象呢。
  “估计是真腊蛮从河对岸发兵过来了。”
  “我看还是先回文阳城。”
  文阳城其实已经是建在大山西面了,在山区外,这里过去本来就是真腊国的城池,后来隋朝时罗艺镇守安南时,其麾下兵将出击扫荡林邑和真腊蛮,便越过雾湿岭把过长山山脉袭扰的真腊蛮一路打过了大河,后来便在山中建日落城,然后又据大河边的城池改为文阳城。
  罗艺受封为日落王后,多次派兵巡视大河东岸,于是从长山西麓到大河东岸,数百里之地,尽是罗艺所有,真腊蛮畏惧,纷纷撤过大河西岸去,留下的一些部落寨子,则多数向罗艺臣服。
  虽还暂未编户齐民,可也是早晚的事情。
  就如现在,日落府的府兵,已经开始对山西麓与大河东岸地区,实行常态化巡逻了。
  文阳城在山外,这也是日落国在山区外大河东岸的一个据点,虽然暂时还没能力对山西面到大河东岸这宽达四五十里,长达二三百里地方的完全控制,可保留这个据点,却也正说明了罗艺的长远打算,是要把河东这块土地拿下的。
  沿着大河,东面是大山,中间这条数十里宽的狭长河山地带,足有四五百里长,北面连接绵绵山区,南面也是山区,因此这块地方,其实在罗艺看来,是有不错的条件的。
  靠山阻河,利于防守,而其土地也比较平坦肥沃,远比山区里条件好,最是适合将来日落国发展壮大后,在此建立更多的城堡屯庄,移来更多百姓。
  不过看来真腊人也并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这片地区,他们现在希望夺回这片土地,将来说不定还要夺回山区,一直打到过去的边界长山山脉脚下去。
  原本的巡逻任务,是还要沿大河巡视一遍,然后就结束任务返回日落城的。
  现在看来,情况有变。
  “改变计划,先撤回文阳城报信,听侯上面的命令。”崔升当机立断。倒不是他畏惧千把蛮子,而是既然这里有上千蛮子出现,其它地方未必就没有。
  这些蛮子也明显不只是普通的蛮寨,蛮寨里的蛮人老弱妇孺皆有,但如果是真腊兵就不一样了。
  “加强警惕,从现在开始,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蛮子随时可能会出现。”
  大家都提起精神。
  队伍开始调头,原路撤往文阳城。
  大河滔滔,虽然眼下是旱季,可河面依然有两三里宽。
  “我觉得我们应当改变路线,不能按原路走。”
  队副老刘说道,老刘以前是个商铺掌柜,后来参军,经历开国之战,终于升到队副,有了个从九品下的官阶,终于摆脱贱业,成为官人。
  掌柜出身的老刘虽然打仗很猛,但更喜欢算计。
  “你看我们来时是出了文阳城,然后向北沿着獐子河一直到河口,然后再沿着大河东岸过来的,这一路是八十里。但是现在情况紧急,我们得尽快回到文阳城,因此我建议咱们直接向东,若是向东直行,也就是三十里路。”
  他们此时就呆在河边,若是直接向东返回,从岸边往东大约五里路,那里有一处山口,翻过山口再行三十里左右,便到文单城了。
  那座山口也就离河几里远,那里有一条狭长的山脉,不算高也算大,可却沿河而立。他们之前从獐子河口过来,就是在大河与那条长山之间行走。
  那也就是六七十丈的小山,但是很长,他们必须得走来时的那个山口。毕竟山不高,可没路的话,山上全是树木杂草,他们很难翻越。
  “这条路我们没有走过,而且万一蛮子若是在前面呢,还是原路安全。”
  “可是如果蛮子是走的这条近路,等我们原路返回,得多走五十里,蛮子若是轻装前进,只怕要比我们快上一两天就能到文阳城,最麻烦的还在于,你看这火堆痕迹,那都是几天前的了,说不定我们两天前从文阳城出来的时候,蛮子正沿这条近道过去呢,眼下,估计都可能已经到了文阳城下了。”老刘拿起横刀,在地上间简易画了两条线路。
  一条是原路,得向北多绕五十里路。
  一条是直接东返,只有三十里路,少走五十里。
  “文阳城才一千多户百姓,平时只驻一百府兵。”老刘再次提醒崔升。
  崔升盯着地上的两条路线,沉吟良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8/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