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8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9/1095

  沈光不带一兵一卒出长安越秦岭,进入巴蜀之地,一路安抚诸郡,劝说诸郡归附长安的天子杨侑,效果很好。
  巴蜀基本上都向长安效忠。
  可随后李渊又派了窦轨入蜀,沈光被夺权。
  再到后来秦灭李渊,巴蜀传檄而定,沈光此时已经只是维州刺史,被朝廷改授为汶山郡丞。
  当年他与陈棱一起支持李渊杀回江都,后来陈棱留在江都,他随李渊回长安,可两人的际遇却极不同。陈棱坚守了江都一段时间后降秦,被授予国公爵位、太子少保之衔。
  而他如今,却仅是一边疆郡丞而已。
  眼前的这位都督指挥使,年纪与自己相仿,可自己在辽东城下扬名的时候,罗成也不过刚出头而已呢,这位估计还不知道在哪,可现在却是自己的上司的上司。
  “沈郡丞请坐,特召你来,是知道你入蜀数年,对蜀中十分了解,又任维州刺史、汶山郡丞几年,你对剑南西的情况当更清楚,我想请你检校某之行军长史,还请不要推辞。”
  这倒是让沈光有些意外了。
  “不知道苏总管此行目的为何?”
  “实不相瞒,本总管此次率兵入蜀,本来是要围魏救赵,解大非川之围。可兵马刚过剑阁,我秦军便大胜,大非川之围已解。但陛下也只调返一军,还是给了我一军人马。我此次来的目标,就是西山诸羌。首先便是恢复前朝时蜀地诸郡完整,把羌人趁隋乱夺去的地方再收回来,其二,对那些不肯归附之羌落,也要略施惩戒。”
  沈光听到苏定方的目标,倒是很佩服。当初他奉李渊之命入蜀,也曾想过要收复这些边疆之地,可是李渊当时只顾中原争霸,一味的要求蜀地向长安输送钱粮兵员,哪管的上边地。
  “终于还是盼来王师,沈光愿为前锋。”
  沈光毕竟只是一员还十分年轻的将领,这几年的沉沦,也是很黯淡,但他也没有那些文人那样过去纠结过去。
  隋朝已经随着明帝过去了。
  “好,那就请沈郡丞暂任我军中司马,你熟悉蜀地情况,你来协助制订出兵路线和计划。”
  两个人很快就制订出了一套计划,首先便是要向西,把泯江西的汶山、同昌两郡失陷诸城收回。
  秋风萧萧,苏定方和沈光誓师出征。
  “且慢!”
  匆匆赶来的唐俭却要叫停进攻,“我已经与嘉诚县的细封部少族长细封步赖谈好了,他愿意归附大秦,并为大秦讨伐拓跋部。”
  苏定方却道,“这细封步赖不过是个少族长,未必当的了细封部的家。不如先打了再说,先威后恩。”
  “你们武人只知一味好战,岂知战事开打,又得多少人死亡,这剑南西又有多少郡县要陷于战火?又要耗费多少钱粮民力?”唐俭不顾苏定方的职高品贵。“起码让我先去与细封步赖再谈一次,他肯定愿降!”
  苏定方笑着应下,唐俭匆匆赶往嘉诚县。
  可等他一步,苏定方却马上又道,“照原计划出兵。”
  “苏帅,唐俭已经去羌人处了,若是我等再进攻,岂不陷他于险地?”
  “唐俭是自己要去的,再说有他去羌人处,羌人便会疏于防备,正利于我们突袭!”
  苏定方确实没把唐俭当回事,他是战场将军,哪会听一个六品的员外郎干涉用兵。
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养之
  泯江畔,嘉诚县衙之中。
  细封步赖向父亲细封犀介绍唐俭,“父亲,这位就是大秦的上使,礼部员外郎唐俭。”
  细封犀与他的儿子长相极似,不过一张脸更显沧桑,眼睛里也显得很有成府,他见了唐俭也没急着起身,反而是坐在那里打量着唐俭。
  “上使所为何来?”
  “细封族长,先前某已经来过此地,与令郎商议过归附朝廷之事。令郎愿意劝族长率部归附我大秦,今日我再次前来,已经带来了朝廷的授封诏书。”
  细封犀听了,这才起身,“原来如此,那是某怠慢了,请恕罪。”细封犀以犀牛为名,那是他年轻的时候猎过犀。在西山一带,古时代犀牛、大象遍地跑,貔貅(大熊猫)到处爬。到如今虽然山里少见象群,但还是能见到一些犀牛和貔貅的。
  虽名为犀,但细封犀却被党项诸部称为老狐狸,这是一个很狡诈的家伙。秦人来招降,他并未深信。只不过上次随吐蕃出兵攻秦,无功而返,他也担忧秦人报复。
  “门下。”
  “诏封党项细封部首领细封犀为积石郡太守,统领党项八部以及黑党项、雪山党项诸部,赐爵积石伯。”
  细封犀听完诏令,却很不满意。
  “这个积石郡在哪?”
  “便是在大积石山以南,党项诸部所在地。”
  “那包括此处吗?”
  “此处是同昌郡下,自然是不包括的。”
  细封犀强忍着怒火,“积石郡太守?为何不是党项国王?之前我儿步赖与我说,你跟他说的可是许诺为国王。”
  唐俭呵呵一笑,“先前不同眼下了,如今吐谷浑国都灭亡了,吐蕃也和亲称臣,连西域的数十国和西突厥诸部也纷纷称臣归附,吐谷浑和西域之地,如今都全面设郡置县,这西山之地,当然也当如此。”
  细封步赖忙劝说父亲别生气。
  细封犀冷声道,“其它的我都可以答应,但积石郡应当北起大积石山,东抵雪山,南抵玛柯河。”
  “族长如此要求,那不但要把迷桑和春桑部的地盘划过去,而且要把我大秦之同昌郡大部也划过去?”
  “同昌郡大部在雪山以西,朝廷过来管理也困难,这里也没有几个汉人,不如交给我管理。”
  看到细封犀这般强硬的态度,唐俭想了想道,“此事我不能做主,但我可以先奏请朝廷,由天皇和朝廷府院宰辅们决定。不管成与不成,这都是后话,我们倒不如先来讨论一下如何攻打拓跋部。”
  拓跋部本党项诸羌中最强,又是细封死敌,若不除拓跋部,细封部也不可能成为党项首领。会面结束后,细封父子私下密议。
  “这些秦人太可恶,先前许诺我为国王,如今却只是个伯爵,还不是开国爵。区区一个郡太守,还要我们退出此地,简直是太过份。”
  “父亲,还请息怒,眼下不比先前,吐谷浑兵败,慕容顺不也连屁都没放一个,就带着全家老小去了长安?他先前可是率部为秦军打仗的,结果仗打赢了,吐谷浑却不归他了。如今能得一个太守之职,也不错,起码有朝廷的支持,我细封部能灭掉拓跋,然后成为党项首领,今后这积石郡还不是我们细封家说了算。”
  “说的也是,那就先借他秦家旗号,灭了拓跋再说。”
  拓跋上次在大非川受损不小,损失两千余骑精锐。不过瘦死的骆驼依然比马大,细封部若无朝廷支持,就算拼赢了,也还得防着其它诸部。但有朝廷旗号,则诸部不敢插手他们两部的斗争,说不定还能拉点帮手过来。
  “待我们先灭了拓跋部,再坚持不交雪山以西之地,逼朝廷退让,把山西划给我们。”细封犀做出了决定。
  南面。
  苏定方率领两万余大秦府兵,沈光则带领着两千汶山郡兵以及熟羌附从,正在山谷间穿行,他们沿着泯江河谷一路北上。
  道路难行,沈光便让羌人驱赶着山羊驮着粮袋运粮随军。
  有那两千本地向导,大大帮苏定方减轻了负担。
  泯江两岸,遍地羌人,大多都是趁隋乱时过来劫掠,最后干脆就占地不走的。曾经的粮田,许多成了牧场,也有一些羌人开始耕种。
  路上有许多羌寨和碉堡,不过这次苏定方的目标是细封部,枪打出头鸟,要干就先干硬的强的。
  沈光派着羌人向导与沿途诸羌先行打招呼,说只是借道经过,诸羌看着秦军兵多势众,又不来犯,倒也不敢主动的拦截袭击,各放开一条路让秦军经过。
  “总管,是否先派人去把唐俭接回来,他还在嘉诚县细封部中,我们若是进攻,只怕到时他就真没命了。”
  “你知道何为死间?”苏定方问沈光。
  “以死为间。”
  “想当初,西汉初年,有个大臣叫郦食其,他去游说齐王,劝说齐王不要与刘邦为敌,齐王还真以为刘邦派他来议和休战,于是就放松了警惕,可韩信却趁机挥兵灭了齐国。恼怒的齐王,便把郦食其烹杀了,郦食其就是死间。”
  苏定方没把唐俭的死活放在眼是,现在是战场,是战争时候,如果牺牲唐俭一人,可以换来胜利,那苏定方觉得值。因为一场硬战下来,也许死的就是成千上万的将士,唐俭的命是命,将士们的命同样是命。
  战场上,没有谁的命更值钱,有的只是多和少的区别。
  “唐俭还在细封部中,那细封部必定会放松警惕,我们突然袭击,便能大大降低我军之伤亡。机不可失,以唐俭一人,换我上千子弟性命,值。”
  “若唐俭死了,我苏定方会寻回他的尸首送回其家乡,他的妻儿,我养。”
  嘉诚县中,细封部正在备战,准备出兵突袭拓跋部。
  大战之前,按传统他们杀牛宰羊,祭祀天神,然后饱餐一顿,痛饮美酒。
  晚上,饱食醉酒的细封羌人沉浸在梦乡,沈光率领的前锋土兵已经悄然摸到山下。
  沈光亲自带一队擅于攀山越险的羌兵,从山城陡峭一面攀爬而上,悄然摸入城中。
  细封族人大多酒醉,其余者也毫无戒备,沈光等人如神兵天降,很快就突至城门处,一番砍杀夺下城门,然后打开城门,点起火把发起信号。
  山下,苏定方见信号起,长刀一挥,无数秦军士兵呐喊着冲向山城。
  城中的细封父子发现不对时,已经晚了,苏定方率领的秦军精锐,身披明光甲,手持破甲矛,源源不断的涌入了城中。
  本来坚固险要的山城,此时却反而成了困住细封犀父子的牢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9/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