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6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9/1095

  “大汗,难道说赵贵已经攻占了涿郡?”
  “不可能,高开道已经率军两万回援,何况本大汗还给了他五千突厥勇士,这才多久,怎么可能说败就败了?”颉利摇头。
  涿郡怀戎远在五六百里之外,这一路上又尽是长城、山岭、河谷,道路难行,因此颉利的情报并不及时和准确。
  他对涿郡那边的情报,还停留在高开道不久前从这里率军回援,再然后,就没有其它的情报了。
  “也许赵贵在围攻涿郡,然后让奚契两贼酋率轻骑绕道前来救援云中。”
  颉利只能如此推测,因为他实在不能相信,赵贵能这么迅速的就把涿郡全拿下了,毕竟高开道没回援前,高昙晟都坚持了很长时间了,没理由大军回援了还一下子就兵败覆没了。
  “他娘的,也没有一个消息回来。”有人骂高开道。
  不得不说,在当下这场长城大战中,突厥人的情报能力确实暴露出了短板,比起秦军成熟的情报线,尤其是他们能够飞鸽传书这样的神奇手段,颉利的情报能力一般,甚至没怎么重视。
  要不然,大利城留守的五千兵马也不会被骗突袭,颉利也不可能等大利失守好几天才知道消息。
  而刘武周、柴绍、高开道、刘黑闼这几路联军,这方面也没强到哪去。
  所以这仗,其实打的就一直很被动。
  不是情报严重滞后,就是一些错误的情报,而颉利作为联军总帅,其制定的决定,却是基于这些真真假假情报做出的,情报若是错误的,其决定当然也就大有问题。
  他还不知道,大利城损失五千骑后,怀戎又损失五千了。
  而他更不知道罗嗣业击败柴绍后,已经一路向西,甚至都杀到灵州去了,他还派了五万大军去寻找追击罗嗣业呢,那五万人马,现在已经越追越远,严重与颉利的云中本部脱离了。
  至于他派去增援刘武周的五万人马,现在也还完全不知道雁门一带的局势变化。
  “我也觉得他们是绕道过来的,赵贵的主力肯定还在围攻涿郡城。”
  基于这个认定,颉利认为可先分兵去击溃这支轻骑来援的秦军藩部,同时派兵继续猛攻云中,既然已经接连拿下了牛皮关和恒安军镇,剩下一个残破的云中城已经不可能再坚持下去了。
  “既然他们千里来送,那就先吃掉他们!”
  颉利始终认为,不过八千胡骑,没有步兵的支援,尤其是秦军那精锐步兵的支援,大贺咄罗和可度者的这八千轻骑,不堪一击。
  毕竟,就算他几次分兵,现在云中城下,依然还有八万骑之多。
  哪怕这段时间确实也折损了近万人,其中不少是因酷暑病倒的,但依然还有十倍于来援秦军轻骑。
  颉利派出自己的兄弟,统领三万骑去吃掉那八千轻骑。
  此时。
  颉利的另外两支五万人的军团,一支还在敕勒川漫无目的的寻找着罗嗣业的主力去向,他们的游骑发现了一些踪迹,显示着罗嗣业在大利击败柴绍后兵分两路离开,其中一支往西而去,一支向北而去。
  根据对痕迹的研究,他们发现向北去的那支兵马数量更多,而向西的略少。
  最后他们得出结论,罗嗣业应当是率主力经白道入武川,然后向东行撤返回范阳了。至于向西的痕迹,因此是罗嗣业派一支轻骑在继续追击溃败西逃的柴绍所部。
  直到此时,他们都并不知道大利城这场秦唐伏击战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只知道唐军在此大败,并不知道他们已经败的完全失去了战斗力,甚至超过五万人被俘,三千人被斩杀。
  那位统领这五万突厥军的康苏密思虑再三。
  “大汗令我率军追击罗嗣业,既然如今罗嗣业仓惶出塞逃循,那么不管他怎么逃,我都应当帅军继续追击,传令全军,出白道追击。”
  有人问,那西面呢?
  “大汗之前派人过来,说已经传令给欲谷设、郁射设和步利设三设,让他们三人各率本部的一万帐人马南迁至胜州、丰州、灵州安置放牧,那边就交给他们好了,我们只管去追罗嗣业。”
  康苏密率领五万骑便向北经定襄出白道过武川,然后一路向东追击,却不知道,他所追的根本不是罗嗣业的主力,而仅是罗嗣业派三千所部押送的五万余柴绍军俘虏而已。
  而另一支南下雁门的五万人军团,由结率设率领,其兵马五万人沿桑干河南下,经白狼塞南下,结果突厥军纪太差,一路抢掠。路过神武城时,结率设居然跟刘武周手下的神武城守将高满政起了冲突。
第885章
乱世军阀
  神武城。
  桑干河畔的一座塞北边城,距离马邑城百里,距离云中城一百二十里。这里地处桑干河中游,大同盆地南端,南部恒山山脉,是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境内雁门、龙首二山相应。
  可以说若不是这里紧靠边境,长年动荡,这里其实条件还不错的,境内有桑干河等数条河流,水源充足,而且盆地的地形使得这里有很平坦肥沃的土地。
  只是因太靠边境,神武城的优势便化为弱势,无险可守,一旦胡人侵袭,神武城就难免被涂炭。
  神武城中,驻于此处的是高满政,刘武周的妹夫,此时被封为代国行台尚书令兼马邑郡太守。
  当初他也是鼓动刘武周造反骨干之一,可如今他却又有些犹豫了。造反前,他是大秦的开国伯爵,皇帝还要调他去河北任太守。造反后,虽然当上了大将军、大行台很兴奋,可这兴奋没维持多久。
  秦皇御驾亲征北上,原本看似无比强大的联军,居然连连失利。
  现如今代皇被围在雁门,楼烦雁门两郡几乎尽失,高开道、宋金刚、甄翟儿等纷纷战败,连李唐的八万来援大军也跟着败了。
  高满政劝刘武周造反,那是因为想要当更大的官,要更高的爵,可这代国的高官显爵如今当不了几天,那就一钱不值。
  “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你看刘武周已经灭亡在即了,这条船即将沉没,将军难道要一条道走到黑,非要跟他一起同归于尽?”
  神武城中,高满政的书房中,两名男子正在劝说着他。
  其中一人是高满政的熟人,曾经劝他们杀王仁恭起事的武士彟,另一位则是夏军的胡大恩。
  这个组合很让人惊讶,毕竟武士彟作为秦亲军都尉府的人,出现在这里不奇怪,可夏军刘黑闼手下出现在这里,还是跟着武士彟一起来就不免奇怪了。
  “你看大恩将军便识时务多了,他主动的找我们归附,吾皇接到他的降书后立马就赐他国姓改姓名罗大恩,又授封他为定襄开国侯。”
  胡大恩本是刘黑闼手下一员将领,从云中撤往灵丘路上,他担任着殿后的任务,然后他也一直在悄悄的跟秦军的间谍联络,最终还是被策反,于是率部脱离了刘黑闼。
  皇帝罗成对于胡大恩率所部五千人来投,也很高兴,很大方的授封他一个开国侯爵,还给了一个从三品的武阶,甚至赐国姓。
  不过明面上,胡大恩却没公开投秦,而是率部向西南来到神武附近,说是来投高满政。这番操作其实也是在秦军指点之下进行的,毕竟原本胡大恩是打算向东北去范阳的,但秦国认为他不如向南。
  如果高满政能策反,就入神武城一起围攻马邑。若是高满政不归附,那就攻神武城。
  高满政有些犹豫不绝。
  他比较担心的是自己毕竟不同于胡大恩,胡大恩此前是夏国的人,而他以前是隋府兵,后来杀王仁恭投秦军,结果此后又劝刘武周反罗成,这反复横跳,他自己都万分担心再降秦之后,最后会不会被清算旧账。
  “高将军,请接圣旨。”
  关键时候,武士彟掏出一封圣旨。
  这是皇帝给高满政的封赏。
  授正三品的冠军大将军武散阶,实授从三品左武卫将军、马邑太守,封山阴县开国侯爵。
  并且,皇帝还赐给高满政免死金券一道,可免将来一死,而过去之事,全都既往不咎。
  这可是要官给官,要爵给爵,不但免了过去的罪责,甚至还额外给了一张免死券,将来万一再犯啥死罪,还能抵一死。
  这样的保证,高满政不由的心动了。
  山阴县开国侯,一个实封的开国侯,武士彟说如今正在修改爵制,今后实封的开国爵是有实封地实封户的,还能世袭罔替呢。
  这可比他之前的那个开国伯值钱多了。
  更别说,实打实的三品官阶。
  “将军难道还有什么担忧吗?吾皇是宽仁大度的,你看看如今朝中的许多将领贵族,他们以前也都是吾皇之敌,如今不也聚拢在吾皇座前?连李密和王伯当、陈棱、卫文升、裴仁基等归附之后,都那般受重用,将军又还有何可担忧的?”
  武士彟发挥着他以前做商人时的那张巧嘴,正将高满政最后一点点的犹豫打消。
  “若是将军眼下率部归附,再立一场功,这开国侯只怕马上就要升为开国县公甚至是开国郡公了。”
  罗大恩也鼓动着高满政,说咱们只是粗人,也没有那个争霸的野心,咱们也不过就是想在这乱世中,凭一双拳头,挣个封妻荫子,也做一个新朝贵族而已。因此,咱们又不擦亮眼睛,一起拥戴这真龙天子呢?
  “我与高将军联手,便有一万余兵马,如今突厥结率社率五万军南下欲往雁门增援刘武周,我等若是效仿嗣业将军大利一战,也来个瓮中捉鳖关门打狗,尽杀突厥军以归附秦皇,岂不大功一件?”
  这个时候,武士彟又告诉了高满政几个最新的军情。
  “高将军只怕还不知道,高昙晟和高开道皆已经被斩杀于怀戎,如今兵临纥真山下的不仅是八千藩兵,还有随后正赶到的四万余赵贵将军大军主力。还有,赵王和魏王也在河北接连击败夏军,现在窦建德已经自顾不暇了。”
  “再有,晋王已经接连击败唐军,连夺丰、灵二州,目前即将与河西归附的李轨会师,发兵进讨关中长安。”
  高满政还是头次听到这些情报,惊的目瞪口呆。远的不说,就说涿郡怀戎的高昙晟和高开道,居然就死了?
  不久前,他还在云中城下见过高开道的啊。
  夜幕降临。
  结率社率领的五万突厥军排成一条长龙,经过神武城。
  突厥人早就派人过来,让神武城准备粮草。
  这些突厥人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几年前,几十万突厥军南下围杨广于雁门,就曾经攻破雁门马邑四十余城,如今他们再次前来,虽然人换了一批,可那德行却还是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9/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