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6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0/1095

  颉利跟处罗虽是亲兄弟,可俟利弗设是罗成立的突厥大汗,有他在,咄必始终名不正言不顺,这家伙突袭得手,捉住了来不及跑路的处罗可汗,于是毫不客气,干脆就把他杀了。
  “倒是大意了,朕原本还准备让处罗可汗来洛阳。”罗成叹惜了一声,这东突厥处罗可汗死了,而长安城那位西处罗可汗也在不久前刚被李渊毒杀。
  李渊杀西突厥处罗可汗,原因是要得到西突厥射匮可汗的支持,为了换得他出兵相援,所以他便把之前兵败投隋一直滞留在长安的处罗可汗给毒杀了。
  两个处罗可汗,都死了。
  现在东突厥是颉利为首,西突厥是射匮为首了。
  射匮可汗暂时还在西域,手没伸过来,但颉利却是已经率部二十万南下并越过阴山突袭了定襄了。
  “嗣业将军已经率军回援定襄。”信使又道。
  “诏刘武周率马邑雁门之军北上增援定襄!”
  罗思摩手下有两万多人,罗嗣业有两万多人,马邑雁门还有四五万人,加起来能有十万之军,足够打一场塞上防御反击战了。
  “至于九原的云定兴,朕授封他为蓝田县开国侯,授太仆卿。”
  对于曾经的手下败将颉利,罗成没有表现出什么慌张不安来,当年始毕可汗四十万南侵,最后都在他手下兵败身亡,如今区区一个手下败将颉利,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甚至都没有动用雁门关以南的兵马,更别说河南、关外的兵马了。
  突厥颉利可汗的犯边,在他看来,就跟朝鲜半岛上的那帮高句丽余孽一样,仅仅只是手足之癣,绝不是心腹之患,也还威胁不到他。
  不过颉利这个时候入侵进犯,却也还是打乱了罗成的一些部署计划。
  原本是计划待河南河东安定之后,入秋天气凉爽之后,便要数路进攻关中,一举先灭掉伤筋动骨的李渊先,然后再回头来啃窦建德这块硬骨头。
  但现在关外军团正在围剿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余孽,还要提防百济和新罗。
  这个时候颉利南侵,罗嗣业刘武周军团去迎战,则对河北窦建德的防御兵力未免不足。
  “武关驻留八千,弘农驻留八千、蒲坂驻留八千,其余兵马都先解甲还乡。”
  既然暂时无法继定战略,那么就没必要继续在关中边界驻扎这三支大军团了,解散大部份兵马,就能省去大量粮草供应,这在中原初定的当下,能减很大负担。
  更别说,解散大部份兵马后,这些府兵是回到原军府驻地,哪怕是不在府当值,可在家耕种也一样是支随叫随到的力量,依然能够充实中原各地的防御,对河北窦建德、江汉萧铣、江南的林士弘等可起到防御作用。
  “再派使者去关中,告诉李渊,我再给他最后一次机会。”
  “再给窦建德也派个使者,念及以往旧情,我希望他能够顺应时势,率部献土归附。如若来投,朕授封他为长乐侯,并不失公卿之位。”
  王君廓等不少武将,就嚷嚷着根本没必要,直接打就是。
  还个个直接请缨求战,说给自己一军人马,便能踏平长安,生擒李渊。那个说给他一军人马,他就能把河北诸将一扫而光,提窦建德脑袋来见。
  不过罗成没被他们几句话就搅乱了脑子。
  虽说秦军一路无人可挡,但短短几年,扩张的速度太快了。
  去年刚吞下淮南和山东还有半个河北,今年便又拿下了河东和河南,新扩这么大地盘,还全是战争打烂的地方,必须有时间稳固。
  更别说,数个方向做战,秦军的兵力倒还是还能维持的住,但也已经有些危险了,容易给别人可乘之机,更别说,打仗最关键的还是后勤粮草供应。
  现在河东河南大量的饥民还等着粮食赈灾,罗成哪有余力调集粮食西去关中,支撑一场平关中的大战。
  还是稍稳点,待这波缓过来后,起码等到秋收之后,河南河东之地不需要再从后方运粮过来救济百姓之时,才有余力去打李渊。
  “陛下,好消息,杨士林、田瓒率汉东四郡归附我大秦,本来长沙董景珍也要来投,结果被萧铣派张绣击败。”
  “陛下,汉江以南,长汉以北,就只剩江北的半个南郡和一个襄阳郡了,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百官齐齐恭贺。
  汉江流域,现在只剩下了一个汉川郡一个襄阳郡还未归秦,长江出巴陵夔门之后,北岸便只剩下半个南郡和一个襄阳还在萧铣之手了,其余东流到海,北岸尽皆归秦。
第847章
最后防线
  唐武德二年,五月。
  一支骑队飞驰过渭桥,驰向长安城。
  骑队在长安城门前也没有停下,他们一路驰马入城,守门士兵也不敢阻拦。为首一员战将,年轻而又魁梧,身着一件沾满灰尘的明光铠甲,他骑马一直在皇城前才停下。
  跳下马,目光灼人的看了眼黄昏下的长安城,递上自己的鱼符。
  把守城门的是天子元从禁军,左监门将军许洛仁是左武侯将军真定侯许世绪的弟弟,兄弟两个都是皇帝的元从功臣。李渊称帝后,如罗成授封辽东元谋功臣一样,也定了一批功臣,授封功臣名号。
  其中有江都十八元谋功臣,有长安三十六元从功臣,以此授封那些在江都和长安辅佐和拥立他的功臣。
  许家兄弟分别统领着长安城的两万兵马,号为元从禁军,这是李渊亲自掌握的一支嫡系,也是如今长安城最后一支防御力量。
  “陛下在延英殿等你,柴将军。”
  自赵王李世民和庐江王在河东兵败被擒,而永安王李孝基在灵州战死,这段时间,皇帝天天召见文武,宫中议事。有时一天要召见十几二十人。
  大多唐军将领都不些诚惶诚恐,如今唐军在各地战场连吃败仗,皇帝听说都一夜花白了头。
  驻守汉中的独孤怀恩,前不久被李渊召来长安,皇帝拜他为工部尚书加山南道大总管,让他去攻打西城郡和巴东郡的土蛮叛将,结果这位在长安时倒是对李渊拍着胸脯表示定马到成功。
  可是回到汉中出兵后却连吃几个败仗,李渊气的接连下了几道旨意训斥,而谁知道独孤怀恩也气。
  在长安时,皇帝答应给他兵马钱粮,可等他一回到汉中,结果原本说好的兵马钱粮没给他,反而还从汉中调走了三千人。
  手里仅五千兵马的独孤怀恩,既缺兵又少粮,根本搞不过已经跟秦军眉来眼前的土蛮叛军,一气之下,他干脆谋反叛敌,直接派亲信跑到对面去联系秦将。
  长安城的李渊还盼着独孤怀恩这位舅表弟能够戴罪立功,谁知转身就传来独孤怀恩率五千汉中唐军献汉川郡降秦将单雄信的消息,几乎把李渊气的半死。愤怒的李渊也顾不得孤独怀恩是他娘舅儿子,下令把独孤怀恩在长安的妻小全都抓起来杀了。
  事后李渊拍着桌子对将军们道,“罗成一路高歌猛进,单雄信、杜伏威等人原本也不过是一军兵马,可他们为何就能在山南站住脚,为什么就能筹到粮,他独孤怀恩身为皇亲国戚,率领五千兵马守汉中,主场做战,却反打不过客军,吃了败仗训斥几句,就叛乱投敌,这是多么无耻,多么无能?”
  柴绍在皇城门前卸去了沾满灰尘的铠甲,解下了自己的佩剑,然后随禁卫军进入皇城,再穿过皇城来到皇宫。
  虽然时间紧急,可内侍却依然还是先带他去了一处偏殿,在那里让他沐浴更衣。
  洗漱干净,重换上一套衣服的柴绍才被带到皇帝面前。
  皇帝见到他,径直走过来,柴绍见皇帝果然头发花白,眼睛通红。
  “嗣昌,你终于来了,现在只有你能解救大唐了。”
  “陛下。”
  “叫我父皇。”
  李渊拉着柴绍的手,先前他本想把李秀宁嫁给柴绍,可最后又是他做主把秀宁嫁给了罗成,江都起兵前,李渊为了拉拢柴绍这个青年才俊,最后还是选了个女儿嫁给柴绍,当时那姑娘还才十三岁,已经是李渊未嫁女中最大的了,可李渊哪管的了这些,还是把这女儿硬塞给了柴绍。
  柴绍这两年的表现,让李渊觉得当初的决定很对。
  李渊现在有七个女儿嫁了人,他选的七个附马冯少师、窦诞、段纶、长孙孝政、赵景慈、豆卢怀让、柴绍,个个都表现不错,其中尤其是柴绍表现最好。
  江都之乱时,柴绍坚定的站在他这边,护他逃出江都城,助他说服沈光、陈棱,后夺回江都后,柴绍也是帮拉拉拢了不少贵族侍卫,此后西返关中的路上,柴绍也是攻城破池,立功不小。
  虽然在陇右第一次浅水原之战,柴绍兵败被擒,可二次浅水原大捷后,柴绍代替李世民留在陇右,却是一面整合西秦降军,一面四路出击,迅速为李唐拿下了整个陇右地区,为李唐稳固后院立下汗马功劳。
  可以说,柴绍自江都起事以后,还只打了一次败仗而已,尤其是他在陇右半年,如今整合了陇右的唐军和西秦军共计有二十万人马。
  现在李渊最缺兵,极度缺兵,建成和世民两次大败,把李渊的底子都快抖干净了。
  如今蓝田方面有兵两万,潼关三万,同州两万,长安两万,这就是他这边最后的兵力了,总共才九万。
  陇右的这二十万兵马,李渊迫切的渴望着能够为李家守住关中出力。
  数次大败,现在李渊已经不敢谈什么进攻了。
  各战场损兵折将,唐军已经由出击进攻的态势转入了防御,甚至要开始重点防御。
  为此,李渊不得不把陇右的这支大军调来,哪怕其中有许多是新招降的原西秦军,而原西秦军中又有大量的陇右羌部落兵,以及大量的贼匪流民反军。
  李渊管不得了,他不得不把这支‘重兵’拉到东面来,以完善长安的关河防线。
  二十万人马,他在陇右各地只留了约四万人,然后剩下的十四万,他要柴绍全带过来,整编成十二个军,每军约一万二千人。
  “关河防线是我们长安的最后一道防线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失守。独孤怀恩挟汉中降秦,幸好有窦抗坚守河池与散关,守住了我们这道西南门户,保住了与巴蜀的联通。”
  “武关失守,东南门户我们只能退守关中的蓝田关,幸好那边路险难走,罗成主力也不在那边,所以如今我们关键是要守华州潼关和同州蒲津二处,这是关中的东大门和东侧门,绝不容有失,一旦有失,秦军将长驱入关,再难阻止。”
  李渊是懂兵事的,所以他很清楚潼关和蒲津的重要性,这是长安的关河防线,如能守住这山河之险,还能有一线生机,守不住就全完了。
  “陛下是让臣去增援潼关吗?”柴绍问。
  “不,不去潼关。”李渊却摇了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0/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