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6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1/1095

  “是迟了一步,可总算没太迟,魏公虽被王世充诡计击败,但幸好我们及时赶来,这才保住了兴洛仓城,否则这座天下第一粮仓就要落到王世充之手了。”
  “是啊是啊。”
  来六郎挥退左右。
  “魏公现在此来?”
  李密这时也不扭捏了,“我军已溃败,将军等既然来了,我打算便去范阳朝见陛下。”
  “入朝?”来整若有所思,有些意外。
  只是他心里对李密却十分的不屑鄙夷,真是草蛇灰线伏线千里,却经不起一朝之败。号称百万之众的中原盟主李密,却连一败都吃不住,才一败百万之众就灰飞烟灭了。
  来整心中叹息,当初李密席卷中原的时候,大秦天子还刚从辽东出兵勤王救驾雁门,一路杀向漠南代北,在那里与突厥大战,败二十万之突厥大军。
  阵斩始毕可汗,彻底斩杀了突厥的嚣张气焰。
  说来,这就是格局之差啊。
  李密本来趁乱打劫,抢占了好时机,可这三年来,李密做了什么?
  好像什么都没做成,一直在中原打打打,也没打出什么个样子来。
  反而罗成呢,当初没有趁皇帝被围之机在辽东割据称王,而是千里勤王救驾,大败突厥。而后返回辽东,又屯田练兵,虽没李密那么风光,可一旦出关,就再也无人可挡。
  李密分明有夺天下的潜质,可最终却硬生生的让他折腾到如今境况了。
  “既然魏公欲往范阳朝天子,那么来某自当相助,我这就安排船只,派人护送魏公北上。”
  来护儿让李密把那一千余人留下,帮助协防兴洛仓,同时又让他当面给虎牢、荥阳等诸郡部下去信,让他们归附朝廷。
  这个时候李密才知道,虎牢关守将邴元真依然还把守着关城,并没有归附大秦。其实秦军这次并不是大举西进,真的只是奇兵一支而已。
  李密心中突然万分后悔,若虎牢关邴元真未降,那他其实还是有机会的,可惜此时都已经身入秦军之中,再想反悔也晚了。
  握着笔,犹豫良久,最终一声叹息,还是给邴元真等部下开始去信,让他们归附大秦朝廷。
  每写一封信,李密就叹息一声。
  来护儿站在旁边,却一直面带着微笑。
  而李密身后的一众将校,脸上却渐渐的灿烂起来。
  手握着一叠李密亲笔书信,来整离开。
  来到旁边偏厅,来整招来观军容使,“请崔使君立即为某向陛下报捷,李密降了!”
  崔君肃兴奋着,“真降了?我这就起草捷报!”
第809章
五爪龙、四爪蟒
  范阳。
  军都关前。
  阅兵台上,一杆秦字大纛在风中猎猎作响。
  年轻的皇帝罗成身着刺绣有五爪金龙的赭黄袍坐在大纛下,身前左右是九名带御器械的五品侍卫,再前面是三十六名执千牛刀的千牛备身。
  而在皇帝旁边,是身着江牙海水四爪坐龙红色九蟒袍的晋王罗嗣业。
  天子袍服上的是五爪金龙,也是真龙。而亲王袍服上是四爪之龙,也称为蟒龙。
  天子龙袍和亲王蟒袍下端都有斜向排列的线条,称为水脚。水脚上有波涛翻涌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为江牙海水。
  在大秦朝,服饰皆有规格等级。
  比如官员袍服有紫绯绿青四等,胥吏为黑,平民为白或黄。
  天子虽也用黄,但并不禁百姓服黄,只规定了黄色中的赭黄色为天子之色,这种赭黄便是黄中带赤,看着很土的一种黄色,而明黄金黄这种比较亮色的黄,不够低调奢华,于是不禁士庶服用。
  可龙袍却只有天子可用,蟒袍也仅亲王郡王可用,而大秦又规定,非皇家罗姓,异姓不得封王,因此能够穿龙袍穿蟒袍的,那都是皇家人。
  罗嗣业旁边却有一人,非皇族却也穿蟒,此人便是被赐姓为罗,并且特旨列入属籍,记入皇家谱序之中的突厥特勤阿史那思摩,他被赐姓为罗,授左武卫大将军,因此虽只封了个顺国公爵位,可皇帝却特赐他花衣蟒袍。
  嗣业着九蟒红袍,思摩却是着七蟒的青袍。
  思摩的对面,则是身着紫袍,胸前背后官袍上却各打了块补子的代国公刘武周。
  刘武周官服上打了两块补子,倒不是他特别节俭,而是这是大秦朝新创的一种官服制度,各级官员按其品级,在其前胸和后背的官袍上用金线和彩丝绣成补子,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各品补子纹样,均有规定。
  公侯伯驸马皆为麒麟,子男爵位为白泽。
  文官绣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
  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杂职则是练鹊。
  风宪官则是獬豸。
  而刘武周紫色补子上绣的却是斗牛,这是类似于蟒的纹,斗牛原是天上星宿。斗牛服不在诸品补服之内,为天子赐服。
  斗牛服补子是蟒首牛角,头上双角向下弯曲如牛角状,一般三品以上大员立下大功,方才能得到天了赐服。
  此外赐服还有飞鱼服,则是赐给武将。
  飞鱼服也类似蟒袍,飞鱼类蟒,亦有二角,龙头鱼身而有翼,眼之不畏雷,因此它被指为具有雷神的神性和神力,故皇帝以飞鱼服赐给三品以上有功武将。
  斗牛和飞鱼服虽不是蟒袍,但因为类似蟒,所以比标准的文武各级补服都更尊贵。
  罗嗣业是皇帝兄长,又是手握一镇重兵的定襄节度使,自然是身着九蟒袍。而罗思摩虽说现在仅为定襄节度副使,可他却在突厥中很有威望,是皇帝在突厥人中选出的典型代表,又赐国姓,自然也服蟒。
  刘武周作为一镇节度使,手下占有代北三郡,又有两万余兵,算是一个还未正式改编的山头,所以他得封国公,还赐斗牛服。
  而他对面,另一位节度使,恒山节度使冯孝慈,虽也封国公,可却只得飞鱼服。因为他虽也是节度使,可他麾下的这一军兵马,却是已经完成了整编的神字头军。
  现在,大秦朝堂,已经把各路后马划分为两类,一是神字头的兵马,皆称为皇家禁军。而不是神字头的兵马,如嗣业的宣武、罗艺的镇海、刘武周的义武诸军,则皆为地方军。
  刘武周捋着钢针一般的胡须,笑呵呵的对皇帝道,“陛下高看李密和王世充了,说他们二虎相斗,可充其量顶多是二犬争食,如今仅裴行俨和来整两位将军,由四千水师护送八千步骑,便已经将他们两路都端了老巢,这仗真是赢的漂亮啊。”
  范阳军都关虽距洛阳一千六百里之遥,但是亲军都尉府已经开始使用飞鸽来分段接力传信,一千六百里,如果是骑马送信,得三四天,而在如今各地割据,阻隔道路的情况下,这情报还得花更多时间。
  但有了这飞鸽传信,一些重要的军情,却能保证三天之内就送到。虽然花费不小,可却十分值得。
  裴行俨与虬髯客夺了洛阳,来整占了兴洛。
  这两个消息是随着王世充北邙山大败李密的消息同时送达的,只用了两天时间。
  而大秦皇帝罗成召定襄、代北、恒山三镇节度使来军都关,等他们到来,却花了五天时间。
  皇帝之前派出裴来二将,趁李密王世充大战之机偏师入洛,本来诸将都以为,未必能有什么奇效。
  朝廷上下,也都还是按部就班的在筹划着新一轮的攻势。
  不管王世充还是李密取得胜利,都一样难逃秦军的攻伐。
  可谁能料到,拥兵数十万的李密反败于王世充之手,更料不到,裴行俨居然夺了洛阳,来整也占了兴洛仓城。
  至于裴仁基与卫文升占据偃师归附大秦,李密兵败入洛口仓归秦,这些都更是预料之外的事了。
  局势快的朝廷这边的兵马都还没有调动起来。
  “李密号称拥兵百万,占地十几郡,想不到却如此不堪一击啊。”刘武周冷笑着道。
  虽然他杀王仁恭起事以来,还不曾出过一次兵,一直忙着安稳内部,又要防范太原的杨义臣和萧瑀,但这并不妨碍他瞧不起李密。
  “兵再多又如何,真打起仗来,兵多未必就是好事。兵多,也不一定就能全调上来。兵调动越多,耗费钱粮更多,而且更考验将领的指挥能力。放眼当今天下,能够指挥十万人以上大军团作战的,也没几个人。”罗嗣业倒是没有怎么轻敌。
  跟着罗成打了那么多仗,自己又独当一面,他很清楚兵多并不是一切。
第810章
虎牢
  当年皇帝第一次东征,调动了百万大军,但当时能够指挥十万人以上军团的也就几员大将,制订战略的段文振,以及统兵的于仲文区区几人而已。
  不论是罗成还是罗艺又或薛世雄、卫文升、杨义臣、来护儿、宇文述等大将,可以说,当时都不具备有指挥十万以上大军作战的能力。
  在这时代的通讯手平下,百人以下的战斗,口头也能号令指挥。但千人的兵马,就得有号角旗帜。万人大军,就还得有专门的传令骑兵等。
  至于十万人的大军,那真是能够连营十里,战场上一排开,也能排上十几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1/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