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6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5/1095

  可如今想打翻身仗,有两个问题,一是长久打败仗,又被围到洛阳城下,现在洛阳之兵已经士气十分低落。
  其二,洛阳城的人越来越少了,就靠着这么一座洛阳城,连兵源都成了问题。
  若是一般人,处在王世充这种境地,只怕早就谋划着投降算了,如元文都等人就是这样的。
  可老王不肯服输,手里还有一座东都,底下还有几万兄弟,他认为自己依然有翻身的机会。
  哪怕机会渺茫,也值得拼一拼。
  想当年他祖父不过是个西域胡商,在西域破产了,就冒险跟着商队跑到中原来混,结果还真的发了财。
  只可惜死的早,祖母带着他父亲改嫁给一个官员,于是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一路走来,能站到如今这位置,这是王家三代人的努力。
  王世充不能随便浪费这机会。
  “裴仆射说的有道理,我们不能再困守下去了,必须得主动出击,不过我决定,由我亲自统兵灭掉李密。”
  至于如何灭,王世充没告诉裴仁基。
  但是在几天后,东都城外的士兵校阅操练之时,突然有个士兵倒地抽搐,口吐白沫。
  众人都以为是发病,可就当旁边同伍要扶他起来时,这时他却自己站了起来。
  但是一直翻着白眼,他在无数东都士兵面前,说着很神的话。
  “天灵灵,地灵灵,周公正显灵,尔等当整兵,共同击贼人!”
  古人还是比较迷信的,对许多未知不解的事情,都喜欢求神问佛。
  这个奇异的场面,还是引的许多人都惊讶万分。
  “此是何人?”
  王世充问。
  马上有人回报,说这是个步槊手,名叫张永通。
  “郑王,难道此人是周公附身,要指点我等?”一名将领若有所悟的道。
  这个时候,那个张永通却突然又恢复了清醒,问他刚才之事,却说什么也不知道。
  几天之后,又是操练之时,张永通又疯了一次,再次翻着白眼说了跟上次一模一样的话,都是让他们整兵出战灭贼。
  到后面,隔一天,张永通就要大神附身一次。
  这个神秘事件,很快就传的整个洛阳城皆知,无数的人,都在议论这个事情,都在讨论这个张永通,也有许多人在想着那位附身时身称为周公说的那些话。
  这时,已经被皇帝加封为郑王的尚书令王世充站了出来,他请来了洛阳最有名的术士们,然后让术士当着全军的面,来解读这件怪事。
  于是,数万将士见证下,那位洛阳有名的大术士登坛祭天。
  仪式过后,术士跪坐祭坛之上,等候上天的指示。
  良久,就在士兵们都等的不耐烦之际,那位术士居然也开始翻起了白眼。
第802章
永通
  “吾乃周公,现令尚书令郑王讨伐贼人,安定天下。如若相从,则大功可立,如若不从,全都得瘟疫而死!”说完,这位大术士倒地昏迷。
  几万将士面面相觑。
  周公显灵了?
  这时,数十名将校纷纷来到王世充面前。
  “请郑王率领我等,讨伐逆贼,平定天下!”
  王世充微微而笑,拔剑。
  “好,我王世充一定不负周公所托,定率尔等平灭乱贼,重安天下!”
  “讨平逆贼,重安天下!”
  “讨平逆贼,重安天下!”
  数十将校带头高呼,渐而整个校场之上,无数将士跟着齐呼。
  原本因连战连败,而低迷的士气,此时正在不断的提升。
  周公显灵,神灵告诉我们能赢,那肯定能赢啊。
  看着这不断提升的士气,王世充很满意,不费他一番心血。
  随后,王世充从全军中特挑选出两万最精锐的步卒,并两千精骑,作为讨贼兵马,准备放手最后一博。
  为了能够更加激发将士士气。
  王世充特让人打造了无数旗帜,每面旗帜之上,都写有两个大字:永通。
  王世充亲自为主帅,统领大军出战。
  他不放心裴仁基和卫文升,于是便以皇帝命令,分授二人为行军司马和行军长史,让二人随军。
  裴仁基在家中接到旨意,召来了府中采买的老刘。
  “你明日去西市买肉的时候,跟虬髯客说,姓王的将率东都精锐尽出,东都虽还剩有几万人马,但皆是老弱,已经十分空虚。让传话给行俨,就说让他做好准备,一旦王世充与李密展开大战,便自黄河水路飞驰而来,到时趁机夺东都洛阳,王世充老巢一失,必亡于李密也。”
  “郎君也要随军出战李密吗?那岂不是十分危险?”
  “放心,到时我会相见行事的。”
  老刘退下后,裴仁基坐在书房。
  王世充这人再狡诈阴险又如何,他终究要败了。只是有些对不住元文都等人了,虽然他也不太瞧的起这些人,太过墙头草,可毕竟他们本来是信任自己的,结果自己却拿他们的人头,来换取了王世充的一点信任。
  但愿这些人的命换来的这点牺牲,到时能发挥出重要作用吧,这样,也不枉他们的一番牺牲了。
  金镛城。
  这座城池上次在李密与窦建德大战时,被裴仁基攻夺,但李密很快又反攻回来。
  从洛阳密探传来的消息,让李密马上召集诸将,举行战前会议。
  “王世充屡战屡败,居然还敢再战,确实够拗的。”
  “是啊,这胡种不降还待何时?”
  王伯当这时向李密建议,“王世充已经是瓮中之鳖了,但其做困兽之搏,还是会很凶狠。尤其是,我们当防着罗成,他现在尽得山东、淮南之地,在我们东面,已经拥有十万之兵,这可是整整四个军团,我们必须得小心,万一跟王世充大战之时,他们从背后袭击,我们会很麻烦。”
  “那你以为当如何?”
  “魏公,姓王的倾巢来战,东都必定空虚,请魏公将金镛城交给我,魏公亲自守洛口仓和虎牢。王世充若来攻洛口仓,则我便引兵攻洛阳,王世充必自拔归,他退,我便回金镛,他若出,我便再逼东都,兵法所谓,彼归我出,彼出我归,以疲之也。”
  李密听了,觉得还不错。
  “伯当所言基是,如今东都军士气高涨,武器精良,力求决战,有不可抵挡之势,我们应当避其锋芒,更要小心东边的罗成。便依伯当之策,不出一月,王世充必疲于奔波,士气崩溃,粮尽而亡。”
  可此时却有许多将领如王当仁等却反对,他们认为,在洛阳城下已经耽误了太多时间,若再耽误下去,只怕先崩的就是魏军了。
  “王世充兵力有限,且屡战屡败,我们现在各方面都占优势,没理由反而避战不出,咱们就应当跟他打,一战灭掉王世充,趁机夺下洛阳,然后争夺天下。”
  再继续这样顿兵洛阳城下,只怕士兵们都要跑光了。
  李密一听,这似乎也有些道理。
  一时间,他便又犹豫起来,不知道要如何决定了。
  王伯当说不跟王世充拼,耗死他拖死他。可王当仁等又说当趁秦军现在还在消化山东淮南新得之地的机会,抓紧时间灭掉王世充。
  其实李密的心里是很倾向于王伯当的策略的,因为现在王世充更急于求战,如今也锐气正盛之时。
  但他又不是不承认,王伯当的这个策略,打法难看。
  不够硬气。
  尤其是在这会,魏军其实在洛阳城下好几年了,士气早就已经低的不像样子。李密这几年靠着仓城之粮,一心打仗,根本不顾后方的生产,所以治下地盘虽大,可盗贼横行,手底下的兵更跟贼没什么两样。
  没有半点百姓基础。
  几年不下洛阳,手下的兵也士气很差,已经有不少人马,投向了罗成、李渊等人。
  若是现在王世充来战,不敢迎战,只怕会更被认为是怕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5/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