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6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4/1095

  皇帝下诏。
  调王君廓为兵部侍郎,原范阳节度使府撤消,其神勇军与忠武军皆编为皇帝禁卫,神勇军改军号为忠孝军,调赵贵担任忠孝军使,由贾润蒲担任忠武军使。
  授秦王罗嘉文为范阳府尹,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导民而劝课之,北京之狱讼皆受而听焉,小事则专决,大事则禀奏。
  不过罗嘉文才几岁,他不过是遥领挂衔,因此罗成又下诏授张仪臣为范阳府少尹,由他主事。
  王君廓在朝堂上听到这封诏令,僵硬半天,殿中监礼的御史催他,才醒过来,懵懵懂懂的上前接诏谢恩。
  下朝后,王君廓表面对着大家笑脸呵呵,可心里却早就一团怒火压制不住了。
  不就是告了李靖一状吗,怎么一下子反倒把自己的节帅之位给告没了?
  王君廓这节帅还没当半年,现在却飞了。
  他可是深知,节帅的位高权重,虽节帅位在宰相之下,可论权力,却不比宰相差多少,在地方方镇上,甚至更逍遥自在。
  但现在,他改任兵部侍郎,这能相提并论吗?
  他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就一句话惹到了皇帝,居然这么严重,可昨天看皇帝样子,也不是特别生气啊。
  难道有人在后面告了他的黑状?
  会是谁?
  兵部尚书李靖?还是亲军都尉府的都尉李君羡?
  回到府中,王君廓便再也忍不住,他拔出墙上的持剑,对着家里摆放的名贵瓷器漆器就是一通乱砍,弄的一片狼籍!
  不过砍完了,生完气,王君廓还是只得承认这个事实。
  现在皇帝以范阳为都,这里不仅有皇帝带来的忠武亲军,而且还有来宿卫的藩人军团,他们的实力可是相当强悍的。
  更别说,就是范阳镇原来的神勇军,也是刚整编完,军中上下的许多将领,那都是忠于皇帝的。
  他王君廓若真因此有什么想法,只怕会死的很惨。
  不甘心啊,这节帅才当了几个月就没了。
  甘露殿。
  罗成在这里听亲军都尉府都尉李君羡的禀报,王君廓下朝回府后的反应,才相隔不到半天,已经全都被他报与皇帝知晓。
  “仅仅只是生气发了一通火,没有其它异动吗?”
  李君羡如实回道,“只是发火,并未有其它举动。”
  “嗯,看样子他还没膨胀过头,很好,朕就是要敲打敲打一下这个家伙,省的他越走越远,继续盯着他。”
  “是。”
  “陛下,刚接到两道军情,一是洛阳王世充屡败于李密,如今困守洛阳,城中即将粮尽,已成困兽。”
  “二是李渊退入关中之后,刚在浅水原被薛仁杲大败,现在主力尽出京西防御。”
  罗成听了后,道,“你统领的亲军都尉府不应当只是负责收集情报,应当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眼下洛阳和长安两面,都十分混乱不稳,我觉得这是一个你们发挥本事的时候。”
  “臣明白!”
第789章
偏师
  “王君廓跟朕说卿与关中贵族往来官切,意图谋反。”
  甘露殿中。
  罗成与兵部尚书李靖对坐下棋,皇帝的话让李靖的手都不由的颤抖了一下。
  “臣不敢。”
  罗成笑道,“我也相信你不可能谋反,虽然你曾经还想跑去江都御前揭发我谋反,可那次误会之后,你的表现一直都不错。而如今这个时候,你更没理由谋反,对吧?所以呢,我收了王君廓范阳节度使之职,让他做了兵部侍郎,就是要敲打敲打一下他。”
  李靖面对着这个笑吟吟的年轻皇帝,却只觉得后背冒汗。
  “药师,你对岭南有多少了解?”罗成敲打了下李靖,转而提起岭南。李靖这人忠厚,虽然有的时候死板了些,可品格还是比较可靠的,罗成也知道他不会谋反,但有的时候为君者,适当敲打敲打下臣子,也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靖低头,长吁口气。
  “岭南现在,是各方割据,一片混乱。早在南朝之时,岭南之地,其实就是以汉人豪强和俚越酋帅称雄,虽然他们也对南朝朝廷称臣,但拥有极强的个人势力,有自己的兵马,甚至不管是哪个朝代,都要任命这些人为地方上的刺史。”
  实力最强的自然是冯宁陈几家。
  而其中的冯家又与当地的俚帅冼家世代联姻,强强联盟。
  南陈时的冼夫人,便是冼家女,嫁与冯氏,一度成为当时岭南地方豪强的代表。南陈陈霸先建立陈朝,冼夫人拥立支持。隋朝灭陈,冼夫人又表态拥护,使得岭南没有经过什么大的战事。
  现在岭南割据一方称雄的冯盎,就是冼太夫人的孙子。
  岭南因处于五岭之南,所以称为岭南,又因为五岭连绵,阻隔中原,因此使得岭南之地,一直以来都是蛮荒之地。
  隋朝入岭南后,经营的中心便是以广西桂林的桂州,广东惠州的循州、广州等总管府为统治主干,其下管理着若干州,总管由朝廷派去的大将担任,下面的州刺史,多是任命地方上的那些豪强俚帅。
  不过后来杨广废总管府,在岭南设置二十多个郡,郡以上却没有更高的机构统领,于是越发使得岭南局势混乱。
  此后虽设立了岭南道和安南道,但此时中原大乱,朝廷对岭南也已经是无法实际管理控制的状态。
  高凉郡通守冼宝彻做乱,岭南溪洞多响应之,这冯宝彻便是俚族首领冼家人。
  此后,曾在中原皇帝身边担任大将军的冯盎回到岭南,据高、罗二州。
  邓文进据广州,而俚帅杨世略据循、潮,宁长真据郁林。
  李袭志坚守始安。
  循、潮二州在岭南最东,这里一直都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带,樊子盖曾长期在此镇守,后入朝,中原大乱后,杨世略便乘机占据。
  因为地盘小,势力弱,所以杨世略如今已经归降占据江西的林士弘。
  高法澄据新州,邓文进据广州。
  而在后世广西北部湾一带,则是宁氏占据,宁氏本是在黔渝一带的渠帅,后来在陈末为宁越太守(后世钦州),宁氏因此世为宁越长官。
  此时,宁氏在宁长真的带领下,据有宁越、合浦郡大部,却是倒向梁朝萧铣。
  他曾想向安南交趾扩张,但被罗艺及部下丘和击败,便又转而向北面的郁林郡扩张,打下不少城池地盘。
  此外,岭南还有较强的割据势力则是原永平郡守李光度,李光度也跟宁冯等一样,是岭南豪酋,他趁乱据有永平,以及郁林大部,合浦和宁越北部,实力很强。
  “取地图来。”罗成道。
  便有内侍马上取来一副地图,“找岭南的来。”
  一副巨大的地图摆在罗成李靖君臣二人面前。
  “陛下,岭南二十余郡,从东至西,如今各方割据势力分别为据循、潮二州的杨世略,据广州的邓文进,据新州的高法澄。”
  “然后是据高凉的冼宝彻以及冯盎。”
  “接着是永平的李光度,再是合浦的宁长真,还有据桂林的李袭志。”
  “再往南,便是燕王据守安南。”
  在这九大势力中,罗艺是大秦的燕王,安南道节度使。
  而李袭志也已经向罗成上表称臣奉正朔,因此他被罗成授予始安郡太守、都督。
  除了这两人,其余的七大势力中,只有冯盎现在向大秦称臣归附,被罗成授予高凉太守、都督。
  不地高凉大部份现在还在冯盎的舅家亲戚冼宝彻手中。
  杨世略已归附江西林士弘,而宁长真归附江汉萧铣。
  剩下冼宝彻、邓文进、高法澄、李光度四人,则还谁也不服。
  至于更东面的福建一带,现在是沈法兴控制范围,那里不在岭南之内。
  “若朝廷要拿下岭南,你以为有什么好办法?”罗成问。
  李靖看着地图,现在大秦的势力止步于长江北岸,距离岭南实在还是相隔太远。
  要知道,此时从中原到岭南,一般只有三条路,最成熟的路线是自湖南入桂林,其次是从江西到广州,最后一条路线是从海上直抵广州。
  但海上航线并不成熟稳定,军事上一般还是主要从陆路走。
  可现在江西在林士弘手里,湖南在萧铣的手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4/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