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095

  远在郡外服役做工的罗老铁匠回来了,老大和老二回来了,老三老四老五也回来了,再加上在家的老六,罗家的爷们今天都没缺席。
  加上嫁入罗家的老大媳妇老二媳妇,以及还未出阁的五娘。
  小院的长桌已经围满了。
  罗老爹看着一大桌子人,非常的高兴,一向不苟言笑的他破例的让小六早早去买了坛子酒来。
  “一家团聚,今天高兴,我得喝两杯!”
  “老头子,我也高兴,也陪你喝两杯。”罗母也道。
  罗成惊讶不已,想不到罗母也喝酒。
  酒是水酒,粟谷酿造,度数低,纯度也低,酒发浑,泛黄,甚至里面还有没滤干净的酒糟,酒里还有些酒蚊子。
  这样的酒喝起来味道并不好,但价格却不便宜,以前罗家的条件是喝不起酒的,就算逢年过节罗家也从不会买酒喝,自家收的粮食更舍不得酿酒。
  “都喝!”老三嗣业捧起酒坛,给罗父罗母各倒一杯,然后给老大老二也倒了杯,最后给自己倒满。
  老四瞧了瞧老三,“哥,应当买点好酒的。”
  结果老三一瞪他,他立即不说话了。
  每人都倒了一碗酒,连几个女婿也都倒上了。
  大姐夫周德威,家距南山村二十里,家里有四十亩田,算是个自耕农,日子过的还算可以。
  二姐夫二子明,算是罗家儿子女婿里唯一书读的多点的人,曾经还被郡里举过贤,去大兴城参加过科举明经考试,虽然最后落第,可毕竟也算是读了许多书的人,他的祖父甚至还曾任过州参军,虽是个七八品小官,可毕竟也曾经是官宦人家,只是到了二姐夫这辈,人丁单薄,家道中落了,他家里也没田地,就是给人做西席先生过日子。
  日子过的倒还比罗家要强一些,人虽有些文酸,但对岳家其实还算可以,逢年过节的从没少过节礼。
  这两个姐夫也都才三十出头,以前算是日子过的不错,来到岳家其实也有点优越感的。但这次,他们敏锐的感觉到了不一样,罗家人的精气神大涨。
  本来老三来请他们回家时,还以来是有事相求,结果谁知道一进门,老丈人先是给了他们一人十贯钱,说是补以前大娘和二娘出嫁时少的嫁妆。
  一串串的铜钱,整整十贯,还真让他们给惊到了。
  等听完老四那通吹牛后,他们对罗家如今的变化算是有了些初步的了解了,罗家真的发达了。
  如今罗家光是田地就有二百七十亩之巨!
  更别说,铜钱绢帛都还有价值几百贯的,老铁匠家现在是南山村首富,甚至在南山里,都能算的上是首富了,前首富王老鬼刚犯事被抄查了家,现在不少家业还已经落到了罗家手里了呢。
  “爹,我打算再买点地!”
  罗成喝了口水酒后,就不打算再喝第二口了,这玩意根本不能算是酒,酸的,还带点苦涩的味道,甚至还掺了点不明不白的味道在其中,他从没喝过这么难喝的酒,简直比汇园果汁掺洋酒还苦还难喝。
  连啤酒都比不上,差太远了。
  “买地?”罗老爹抿了口酒后问。
  “爹,我是这样想的,咱家现在虽然有二百七十亩地,但咱们这么一大家子人呢,这点地其实不多。再一个,我们这次得了些赏,加起来也有一百九十贯钱,一百九十匹绢,另还有战场上的一些缴获,手里现钱不少。这些钱留在手里也没什么用,倒不如置办些田地。王家不是出事了吗,他家的地多,咱们正好可以趁机买进些来。”
  大隋对无官无爵的百姓占田是有限制的,无勋无爵无官无职的百姓,一丁最多只能拥地百亩。
  这百亩限额还得把朝廷授的田算在内。
  不过长白乡本来就从没有足额均过地,因此老罗家如今是五丁男二中男,他们家的田额实有六百亩,五丁各一百亩,两丁男各五十亩。
  现在他们有了二百七十亩,最多还能买入三百三十亩地。
  一般情况下,买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你得有钱,其次还得有地可买,再其次你买了地还得能耕种的过来,朝廷对于占地却不耕的现象也是查的很严的,一经发现,惩罚很重。
  不过罗家一大家子人,就算有六百亩地也种的地这来,毕竟这年头是广收薄种,甚至南山村这样的地贫山村,还要搞轮耕,甚至还得拿出部份田地来种桑种麻。
  “王家的地向来都是些好地,地价不便宜,而且这么好的地,官府收回去了也未必愿意卖!”
  老爹想了想道。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有钱了买地是最自然而然的想法,这就跟到了后世的时候,手里有点钱,就总想着再付首付按揭买套房一样。
  这年代,土地是风险最少,最保本也最稳定的投资。
  做什么,都不如买地最划算。
  “爹,这个事情我来解决。”罗成笑道。
  老三也道,“小五马上就是县里的捕头了,正常买地又不是强占白拿,没问题的。”
  “买多少?”老爹又问。
  “能买多少是多少,要是能买满田额最好。”
  “就算能买到那么多,可耕种的过来吗?明年估计又有大役!”老爹叹着气道。
  “买田后,我们还可以买点耕牛,也还可以把地佃一些出去给别家种。只要能买到地,是不愁耕不过来的。至于明年大役,你们也不用担心,我这里有一个办法,可避役逃课。”罗成胸有成竹。
  苛政猛于虎,而沉重的劳役,更是要命。
  就如罗家今年,一家五丁二中,结果六人被抽去劳役,回来最重早的罗五都做了三月的役。如果明年还这样,那家里就算有地,也难有收成。
  “什么办法?”
  一桌子的男人几乎同时问出了声!
第81章
乡兵校尉
  章丘郊外。
  清晨雾气茫茫。
  初升的朝阳被雾汽遮挡,只发出白蒙蒙的一点光。
  北郊长白山下的一片平坦空地,一队队的郡兵正在训练。
  秋日清晨,郡兵们却都打着赤膊,脚上各绑了两个沙袋在奔跑。跑的不能太慢,掉队者要被一旁的教头棍棒敲打,可跑的太快了也不行,跑出队伍也一样要挨打。必须和整个队伍保持同样的速度节奏。
  黄衣独臂的贾润蒲站在远处,一声不吭的瞧着那一队队的郡兵如长蛇般奔跑向远方。
  “这些菜鸟,连个队伍都不成形,太差劲了!”
  罗成笑了笑,“是你要求太高了,他们不久之前可还是一群农夫呢。平时哪懂得这么多规矩啊,左右脚伸错都是正常的。”
  “对了,恭喜你成为都尉!”
  老贾有些得意,“不过是管五百个菜鸟,算不得什么的。”
  自剿灭知世郎一役后,郡丞张须陀便更加加强郡兵的征召以及训练,原本他在全郡设立了十二团郡兵,但是此次过后,他扩充了郡兵规模。
  原本一个县里设有一团郡兵,基本上是保持一团二百人在营训练、值守,另外还有轮值备训的四百人。
  而这次,县郡兵直接升级为一营五百人,一营辖两团。
  老贾本是章丘郡兵的团校尉,章丘郡兵由团升为营,他因此也直接就升为了新设的都尉。
  “为了响应郡丞大人的安排,我打算在章丘的五个乡再设立五个乡兵团,每乡设一个,每团辖二百乡兵,闲时训练,若有贼匪时则配合我们郡兵剿匪捕贼。士诚啊,你是章丘县捕头,又是郡丞看重之人,你来当这个长白乡兵团校尉如何?”
  “贾哥你说笑了,郡兵在你眼里那都是瞎胡闹,乡兵那就更不用说了。”罗成还是了解一些内幕的,所谓乡兵团,其实连民兵都算不上,毕竟郡兵才能算是民兵。
  郡兵也分几等,比如常驻郡城的,那肯定是精锐,而其中郡丞的亲卫部曲更是精中之精,而那些各县的郡兵则又要差一等。
  现在各乡也要弄乡兵,其实就真有点全民皆兵的感觉了。
  不过这些乡兵肯定也不过是拉个架子而已,要钱没钱,要武器没武器的,能成什么气候,顶多就是捕贼时跟在后面运送点物资,押送点俘虏啥的。
  不过张须陀这样搞,肯定也有他的用意,罗成猜测最大可能还是要把齐郡各县各乡的青壮都网起来,列入组织之中,这样能够釜底抽薪,以免如今形势下,民变的可能增强。
  “来帮帮老哥忙,反正你当这乡兵校尉也不影响你做章丘捕头的。”老贾继续劝说,成立乡兵团是上面的任务。
  但郡丞只让各地成立乡兵团,却一没给他钱二没给他人,连点武器装备都没给,这种情况下,想拉起队伍来是不容易的。
  “乡兵校尉几品?”
  老四终于忍不住问道,“若是小五不肯来,我来当这校尉也行啊。”
  老贾只是瞧了瞧他,并没有答话。上次老四临时带个队侦察,结果把一队人都差点送掉了,最后还是老贾帮忙捞出来的呢,对这样的家伙他可不放心让他来乡兵团。
  “乡兵校尉嘛,就是个名头,实际上是无品无阶的,毕竟乡兵嘛。我这个郡兵都尉说是管着五百人,其实也不过刚给了个正九品官阶而已。当然,咱们罗老弟不一样,是跟郡丞一起剿过贼灭过匪的功臣,因此只要你肯来管长白乡乡兵团,老哥哥我肯定想办法帮你弄个从九品来。”
  罗成对老贾拍胸脯的打包票,却丝毫没有什么心动,因为他知道这根本不可能。从九品虽低,但大隋朝的制度在那,就算是这样最低级的官职,那也得是由大兴城朝廷吏部授任的,地方官员根本无权,顶多有个推荐权,但其实没多大用。
  隋以前,南北混战,地方刺史权职极大,拥有很大的征辟权,许多低阶官吏都是直接由刺史举荐或直接征辟任用。
  但到了隋以后,隋文帝杨坚就一直在削弱地方权柄,加强中央集权。到了如今的大业天子,收权更紧,地方上文武分离,而且已经没有了半点征辟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