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6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7/1095

  从江南回来的骁果军,还有关中原本留守的一些兵马,加起来大约有十二万人,李渊将其分设为六军,却都交给自己儿子统领。
  下面六军的军主,也基本上是李渊的人。
  更别说他那个大将军府的设立,意图非常明显了。
  可是萧太皇太后看过之后,却也只是隔着屏风对李渊说军国大事,就都劳烦唐王。面对着李渊的这越界之举,萧氏并没有发怒,也没有责怪,更没反对,她其实早就已经预料到这一天了。
  当初她都曾提出要去辽东,可知她已经不对隋朝抱什么希望,如今李渊如此,也早在预料之中。
  李渊想不到萧太皇太后如此配合。
  拿到摄政太皇太后的诏书,于是马上开始全面抓权。
  李渊一面是派出自己的儿子女婿、家庭的从兄弟、子侄等分领兵马,同时也对关中的贵族官员,以及骁果军士们大加赏赐。
  李渊做的最狠的一件事情,就是给十二万关中兵将,全部授勋。
  一次给十二万人授勋官,简直就是突破天际。
  不但给士兵授勋官,李渊紧接着还给关中所有六十岁以上的人授勋官,给年满七十的人,均授给散官。
  至于原来的官员,全都官阶升一级。
  而对于原来的贵族,李渊更是相当大方的表示,都可以恢复到大业三年以前的爵位。大业三年改爵制,只留王公侯三等,当时许多贵族的爵位被罢除。
  现在李渊大方的表示,侯以下的伯子男,都恢复。另外之前被罢除的郡公县公也都恢复。而对于一些拥护他李渊的,他更是给他们晋爵授爵。
  大兴城中一些致仕的老贵族老官员们,看到这情况也都有些吓尿。
  “授官封爵不宜太滥,国家名器,岂能轻易滥封。”
  可李渊根本不理睬这些劝谏,他在跟儿子女婿的谈话时,表明了自己的真实态度,“当初杨广就是太吝惜赏赐,所以大家才不愿意跟着他,如今我们李家创业之时,更不能吝惜爵位封赏。眼下关键的是收扰人心,先夺取天下,至于其它的,那都可以放到将来再说。”
  李渊拍着李建成的肩膀,“若将来我李氏真得了天下,就算我老了无力处置这些,可你以后,时机成熟了,也一样还可以再削爵减封的。”
  虽然李渊胡搞瞎闹,可不得不说,他这些举动,还是引得无数贵族官员以及将士们的拥护的,毕竟谁不愿意升官封爵啊。
  而李渊也是慷杨家之慨,入关之后,就把西京府库中的许多钱帛都拿出来赏赐给那些将士,一时大家又升官又授勋,这边封爵那边又赏钱,哪个不高兴呢?
  一时间,大将军李渊声望大涨,关中将士只认李渊而不认杨家天子。
  “父亲,如今我们仅占据关中一隅,朔方有梁师都,河套有云定兴,陇右则有诸羌叛乱,吐谷浑也趁机在复国叛乱,而荆襄之地有萧铣,剑南云南等地也与我隔绝,更别说中原有王世充李密,山东辽东有罗成,河北有窦建德,定襄有罗嗣业、马邑有刘武周,父亲,我们虽西归关中,可形势却依然危急。”
  李世民向李渊说道,“孩儿有几个计策,可缓解此不利局面。”
  “说来听听。”
第780章
称臣借兵
  李渊其实很清楚他们现在的处境。
  哪怕是现在退入了关中,也并不能松口气,四面皆敌不说,且一个比一个猛。他现在也就初步稳住了关中的局势,但也仅限于这么一小块地方。
  按军事角度来说,关中虽然是四塞之地,有八百里秦川,是个可守可出能养兵的好地方。但若真要以关中经营进而夺取天下,那么必须先得稳住陇右河西,否则后院不稳。
  再得控制巴蜀、山南,否则关中养不了多少兵。而控制巴蜀山南之地,便能真正的让关中势力拥有争夺天下的本钱。
  若是形势好,还得控制河东。
  河东不但能屏护关中,而且对河南河南有居高临下的地利优势,这就好比荆襄之地对江淮的上游优势一样。
  但是现在,李渊连个关中都还没完全控制在手。
  而陇右有薛举,河西有李轨,荆襄有萧铣,朔方有梁师都,河套有云定兴……
  “二郎你有何良策,可破此逆局?”
  “远交近攻,合弱离强。”
  李世民吐出八个字。
  “具体怎么个远交近攻合弱离强之法?”
  “孩儿认为,当先集中全力攻陇右薛举。”
  “这是近攻,那远交呢?”李渊问。
  一团乱麻般的关中局势,必须破局,但从哪里着手,却很关键。李密在河南本来占据极大优势,可就因为选择的点不对,所以李密到现在都还没能打下洛阳,甚至势力已经开始衰弱了。
  “父亲可派人先去河西凉州,与李轨联络,约他一起攻打薛举,甚至可以与他结为兄弟,约定,灭薛举之后,唐梁两家瓜分薛举秦地。”
  “不错。”李渊对儿子李世民的建议很满意,这是个很实用的建议。
  “你怎么想到的?”
  李世民没说这是司马刘文静跟他商议的结果,而他们这个计策主要是源自于罗成,罗成在辽东崛起,可没少干这种远交近攻的事情。比如罗成拉上新罗百济威胁高句丽后背,又拉拢奚契与他围攻高句丽,都不是仅靠自己忠武军一家之力。
  “父亲,我们还可以联络突厥。”
  李渊皱眉,“突厥?可现在突厥也内乱不止,漠南的突厥人已经大部份归附于罗成兄弟俩。”
  “阴山以南的突厥诸部,确实依附于罗成罗嗣业,可阴山以此,还有咄苾等不服的突厥汗王,我们可以派人跟漠北的咄苾联系,向他借兵。”
  “咄苾自顾不暇,能借兵我们?”。
  “父亲,无须很多兵马,哪怕是一两千甚至三百五都可以,我们要的不过是突厥人的旗号,只要有突厥兵打出突厥咄苾可汗的旗号,那么也能借得不少势,比如威胁一下河套的云定兴和朔方的梁师都,使其不敢在我们征薛举时异动,甚至是迫云定兴归附我们。”
  李世民认为云定兴这人首鼠两端,他既然还没投罗嗣业,那就有可能投他们,关键是既要给好处,又要给他些压力。
  所以拉拢突厥咄苾,给云定兴的河套一些压力,同时关中这边又给他多加封赏,还是有机会拉他过来的。
  “那授云定兴为太尉、黄门侍郎,同门下平章事,封晋国公。”李渊毫不犹豫的道。
  接着,李世民又建议说,我们还可以向西突厥借兵,西突厥可汗本来是处罗可汗,可因为几年前不太听话,于是隋朝便用裴世矩之计,让达头可汗之孙射匮小可汗攻打处罗,然后等处罗兵败后,朝廷又召处罗入京谢罪。
  等处罗入京,皇帝一面把一个宗室女赐封公主嫁给处罗,一面把他软禁在京不许回去。
  于是乎,西突厥群龙无首,射匮小可汗趁机大举进攻处罗部下,打了几年后,便把西突厥之地,都控制在手。
  现在李世民说,我们可以给射匮可汗送位公主过去和亲,同时还以朝廷名义正式册封射匮为西突厥大汗。
  并向他借兵。
  “条件呢?”李渊不相信,一个公主射匮可汗就愿意借兵。
  “如果射匮可汗肯借兵,我们不但和亲册封,而且还可以答应他,人口土地城池归我,而钱帛女子尽归他,并且,我们可以杀掉处罗可汗。”
  言外之意,射匮若不答应,那他们就把处罗可汗送回西域去,不管怎么说,处罗可汗都是西突厥大汗,他若回去,肯定还会有一场大战。
  “钱帛人口尽归他,这是不是过了?”
  “父亲,只要能助我们夺得天下,现在给他们些好处,又如何,待他日我统一天下,强盛之时,再拿回来就是了。”
  话虽霸气,可李渊也明白,这样的条件开出去,其实就是向西突厥人示弱了。只怕突厥人还会有更苛刻的条件,比如向他称臣,每年进贡钱帛等等。
  可李世民说,只要能达成现在统一天下这个首要目的,其它的都不算什么。
  “还有吐谷浑和陇右诸羌,我们可以让吐谷浑复国,只要他们肯拥护我李家便行,至于陇右诸羌,我们也可以授给他们官职爵位,给他们划分地盘,允他们自治,然后以此换取他们归附,甚至可以用他们来打薛举。”
  向突厥称臣,让吐谷浑复国,甚至让诸羌自立。
  李渊叹气。
  大隋立国三十余年,多少将士的性命,才把西突厥打服,才将吐谷浑灭国设立四郡,可现在,儿子却说为了争天下,那些都不重要了,都可以让出去送掉。
  “送出去容易,要再拿回来就难了!”李渊道。
  而李世民却不以为意,“父亲,我们今天能送出去,他日自然能再拿回来,至于会不会有人在背后议论是非,这都并不重要。”
  李渊想想也是,如今他们是要争天下,而败者连存活的资格都没有,为了夺天下,无所不可以用其极,称臣突厥,让吐谷浑复国,这又算的了什么呢。
  “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我就交给你来负责,你寻合适之人,赶紧去联系吧。”李渊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他觉得这个次子在这方面确实够果决心狠胆大,比起长子建成无疑要优秀的多。
  可惜,这只是次子。
第781章
朕为天子
  朕为天子,乃受命于天,握秉乾坤,提天子剑,率百万之兵,荡平天下不臣之徒!
  罗成看着面前纸上这句话,嘴由不由的扬起,他手指在纸上敲打着,“想不到,那位还挺有抱负的,可为何在我面前,却又那般懦弱呢?难道是只敢躲在六合宫里,对着那些高句丽奴、新罗婢们发天子之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7/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