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6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4/1095

  “窦建德这次是全力来援,动员了十万兵马,号称三十万大军。如今前锋已经进驻了汲郡黎阳,因为天暖黄河冰面解冻,兵马无法直接过河,所以正在征调船只。”
  “这是我早有预料之事,黄河已不复坦途,而为天险也。”李密得意道。
  “主公,窦建德派人来信,请求我们魏军解白马之围,退回运河以东,然后两家以通济渠为界,重修原来的睦邻关系。”
  “哈哈哈,窦建德好歹也是占据半个河北的枭雄,为何说这种无知之言,如今我们两个,只能存一个,又岂有和解可能?”李密大笑着道。“传令下去,趁窦建德一时无法渡过黄河,我们全力攻城,务必要在他渡河之前,拿下白马,将他那一万精锐歼灭!”
第763章
真龙天子
  “一手好牌,李密却打的稀烂,比杨玄感终究也没强到哪去。”
  旅顺港口。
  罗成正与冯孝慈、屈突通二将分别。冯孝慈将率两个藩人军团以及一个忠武军乘船前往秦皇岛登陆,攻打范阳。
  而罗成则率赵贵、贾润蒲、齐国远、李如珪、秦琼、尉迟恭诸将前往山东,目标是彭城江都。
  “蜀将关羽善抚士卒而轻士大夫,张飞敬礼士大夫而轻卒伍,二将的作法都有些偏颇,他俩最后的死,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性格行为导致的。”罗成望着港口那一条条船,“杨玄感勇悍果决,可惜却过于急躁激进。李密倒是懂谋略,却又受限于先天,他起兵时依仗的是贼匪乱兵,只图大图强,可他那庞大的魏军,却到现在都是内部派系林立,根本没有真正的消化过,去年又新吞了孟让,虽其部下淮西山南诸将不敢有怨言,可心中岂能无怨?”
  “至于河北的窦建德,他本一小地主出身,仁厚而又讲义气,因此能得河北民心,又善于团结招揽官吏士人,所以如今也是势力极强,但我观窦建德此人,却过于讲仁义,而有些忘记了争霸的本质,有的时候心不狠是打不了江山的。”
  这次夏魏大战,起源于罗成的二桃杀三士之计,曹宝先上当了,本来窦建德也意识到了这是个陷阱,他就应当放弃曹宝,可他却要救,结果救来救去,整个夏军都被李密调动起来,完全处于被动之势。
  若只是夏魏争雄,还没什么,可如今是中原还有李渊罗成王世充,甚至范阳还有个独孤篡啊,这个时候倾其全力跑到李密的地盘上,跟李密决战,这无疑是非常不明智的。
  “李密今后必败于其军多杂而不精军心不稳,现在他形势好,自然那几十万人马,各路军将都能尊奉李密,一旦李密失利,便有可能是作鸟兽散。而窦建德虽在河北安民有方,可其最终必败于决断之上。”
  贾润蒲道,“这二人也算一时之枭雄,可跟大帅你比起来,那是差远了的。”
  罗成哈哈一笑,“老贾你什么时候也变的会拍马屁了?”
  “这可不是拍马屁,我说的是实话,若咱们要学李密,现在肯定也能拥众四五十万,甚至说不定都拥郡三四十个了,可这种只顾着吃,不顾消化的行为,大帅却是绝不会去做的,咱们现在这样虽然看着地盘不算大,兵还不算多,可老实说,我们忠武军就算一时失利也不怕,哪怕是三败四败,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们都还能重新爬起来,但是李密行吗?”
  罗成点头,这确实是忠武军最大的依仗。
  他们有一块极稳定的大后方,尤其是现在把渊太祚降服之后,罗成已经无后顾之忧,可以安稳的屯田耕种,发展边市。这在当今天下,是极难得的。
  不论是关陇河西,还是山南剑南,还是河北河东,又或中原江淮,甚至是岭南等地,那都是局势动荡。
  百姓难以安居乐业,都有大量的流民乞丐。
  唯有关外安东,这几年粮价平稳,没有在境内的战争,几次用兵,也是非常短暂,且没有多少伤亡。
  与许多地方,不断人口流出相比,安东道这几年都是迅速的流入增加人口。
  许多割据一方的枭雄,他们手下很茫然,将士们尤其是那些底层的士兵,都不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所以才会有李密杀孟让,能够一口吞掉孟让十郡之地,二十万之兵。
  有江都骁果军的自相残杀。
  有关陇、河西的互相攻伐。
  而安东的军将呢?
  虽然罗成也算是割据,甚至是拥兵叛乱,但是将士们在意这些吗?没多少人在意,他们视自己为辽人,视罗成为守护,他们把自己跟罗成都绑在一起,命运共同,为的都是守护辽东,为家人为明天而战。
  他们出征,激昂而行,他们做战,是希望能够早日凯旋。
  其实什么忠啊义这些,对于普通的将士们来说,他们并不是不在意,而是没有那么的在意。
  尤其是如今这个时候,到处动荡,所以百姓们更在意的是一份安稳,谁能带给大家安稳,他们便拥护支持谁,所以才会有罗成在关外铁板一块,有窦建德起于草莽,而如今得河北民心称帝。
  至于李密杨广等,虽说看起来兵强马壮,可就因为只顾着打仗夺地盘,也不安抚民心,恢复生产,救济百姓,所以中原的百姓,对于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现在不过是因他势大,大家也就只能敢怒不敢言,一旦李密兵败,谁又会为他抗争?
  就如杨广,他把天下折腾到这个地步,各地皆反,虽也还有些忠心之人,但多是些勋戚贵族官员们,那些受了杨广恩惠之人,至于百姓,有几个管他死活,连他的骁果都要造他的反杀他,可见民心。
  而历史上窦建德虽败,可河北人却直到五代之时,都还在立庙纪念他,为何,因为他于乱世之中安民,所以得民心。
  “如此说来,窦建德和李密,二人都不是真龙天子,只算是蛟龙了,现在这二蛟相争,大帅说谁可能会赢?”
  老贾问。
  自他父亲死后,贾润蒲这几年主要是转到幕府中,负责后勤军械这块为多,毕竟他缺了只手臂,上阵冲杀也是不太适合了,转到幕府,也多读了些书,因此考虑问题也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二虎相争,不会有胜者,只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真正要提防的是李渊和王世充。王世充敢在洛阳拥越王称帝,那便是有不小的野心,这人不能小瞧。而李渊,他现在龟缩到彭城,故意示弱,就是想得渔翁之利呢,都不是善茬子。”
  “既然如此,那为何我们不先攻彭城李渊,反而要先攻江都呢?”
  “一来杜伏威在陈棱手下连吃几个败仗,江南留守的辅公祜也是被三家围攻,两人都比较危急,救急如救火,我们得先保下他们。再者,先拿下江都,便能断李渊退路。李渊现在手里毕竟还有近十万大军,其中主力是骁果,虽如今骁果不如嗣业那时的,可装备训练都还可以,若是逼急了,反咬我们一口,会给我们造成很大伤亡,到时说不定反要让李密或窦建德来捡便宜了,所以我们先不干李渊,而是先攻江都。”
  老贾便笑着道,“还是你说的清楚,三言两语,解释的通透。”
  “将来会如何?我是说我们击败这些人,你会如何处置他们,比如李渊比如李密比如窦建德王世充他们?”老贾问。
  罗成面朝着大海,看着忠武军将士们正陆续登船,“到时再说吧!”
第764章
内乱突起
  东郡。
  白马城。
  李密亲自坐镇城下指挥,海量的魏军如潮水一般的进攻,各式攻城器械齐上不说,李密还充分发挥着自己兵力优势和主场的优势。
  四面攻城不说,还征召来大量河南的民夫壮丁,让他们负土填壕,在外修建土山以让魏军可以将攻城弩投石车居高临下攻击白马城。
  没有什么花招。
  就是强攻硬打。
  李密给自己的精锐嫡系授了朝廷给的神捷神行两个军号,神捷两军留守在金镛城和兴洛仓,神行两军,则一军驻虎牢关,一军在这里为他督战押阵。
  各军将抽签率部攻城,谁抽到谁就上,敢有松懈怠战者,斩。
  “主公,这样攻城,伤亡太大了。”
  李公逸看着自己的部众在城墙下大量死伤,不由的直皱眉头。李密的魏军,其实采取的就类似于一个加盟入伙的性质,当初他兵入河南,于是各路叛军反贼纷纷来附,甚至有许多豪强地主也招兵买马率部来归。
  李密对这些人,是来者不拒,并且按照麾下兵马数量多少、强弱来授给官职。
  兵越多,越精,则授的军职爵位越高。
  李密给这些人授给官职爵位,然后给他们编制,让他们按他定的魏军行营制度编整兵马,然后依然交给他们自己指挥。
  而每次作战,各部所缴获的战利品,也都是归各自所有,只是另拿出三成来上交给李密。
  在这种规矩下,魏军的数量极大,反正兵越多官越大,能抢到的战利品越多,那些贼匪豪强出身的军将们也不傻啊,都是拼命的招兵,甚至是强拉壮丁。
  魏军不但兵多,而且还杂,派系山头也多。
  李公逸、王当仁、周文举这些,个个拥兵数万,还有不少原本隋朝的降将,也都是个个手握重兵。
  李密自己嫡系的魏武卒,数量并不多,而且就算是嫡系,可下面的诸将带兵,也都是习惯的把兵当成私兵。
  顺风的时候,就争先恐后,抢战利品的时候,甚至经常大打出手,但遇到硬骨头,出现大伤亡的硬战,却又都畏难不前。
  “你抽到了进攻签,那么便要攻完这两个时辰,我不论你怎么安排布置,都要遵照我的战前命令不懈怠的进攻,攻不下,也得攻满两个时辰,否则,休怪我军法无情。”
  李密很清楚这一场大战的重要性,他不可能在这里长拖下去,必须速战速决。
  “主公,可是我麾下的弟兄们已经折损超过一成了。”
  “才一成,你喊什么?”李密不满道。
  “可弟兄们都已经士气低落了,再这样攻下去,他们说不定就会溃散了。”
  “我只听说野战阵破溃散的,守城被破溃散的,还没有听说过有攻城时攻的溃散的,继续进攻!”
  李密看他那愁眉苦脸的样,又出言安慰,“待攻下白马城,缴获夏军的装备后,我给你一百副具装铁甲。”
  听到一百副具装铁甲的诱惑,李公逸只得硬着头皮接令,继续回阵前督战指挥。
  “主公,这城中夏军太强悍了。”一将道。
  “那又如何,不过万人,这数天来,我们的猛攻,已经起码击杀了城中不下两千人,我军虽也折损不少,但对我们来说不过九牛一毛,只要继续这样攻下去,白马城必破。”
  在李密看来,之前白马城守军一万多,所以难攻,可现在只有八千了,再攻下去,便是七千六千,城中守军越来越少,城池也会越来越难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4/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