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5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7/1095

  只不过是以子代父,大隋还是大隋。
  罗成等人依然还是大隋的臣子。
  打出的旗号自然是儿子替父重整山河,讨伐叛乱,安定天下。
  但不管怎么说,既然没反,既然还打着隋家的旗号,那杨广在世,毕竟对辽东朝廷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那位皇帝又不是在辽东,而是在江都另有朝廷。
  现在他一死,则没有人再压着辽东朝廷了。
  “那我们可以发国丧,然后打出讨伐弑君叛乱之名了,同时,相信皇帝一死,各地还在坚守的朝廷官员将士们,会有人倒向我们。”魏征道。
  罗成一边给魏征倒茶,一边把最新的中原局势告诉这位心腹谋臣。
  “宇文化及弑君后,当了一天的大许皇帝,然后便被李渊陈棱沈光等攻破江都杀了。”
  “还有这事?”魏征这下就十分惊讶了,既然宇文化及敢弑君,没理由一点把握都没有啊,只当一天皇帝?这也太草蛋了。
  罗成也是不由的摇头。
  李渊终究还是不肯归附,最终还是跟他背道而驰了。
  “那现在呢?”
  于是侯莫陈告诉魏征,如今萧后成了摄政太皇太后,李渊来护儿等六人成了辅政大臣并拜宰相。不过李渊已经率军北上,留下陈棱留守江都。
  “李渊离开江都了?”
  “嗯,他们已经过了淮河,在彭城跟与来护儿会和过,从彭城补充了不少的粮草兵员,正沿运河北上呢。看样子,是想从李密那借道返回西京,但暂时还不知道李密会不会让路。”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江都的萧太皇太后和李渊立了关中的杨侑为帝,可被他们拜为辅政宰相的洛阳王世充却不服,而是拥立了越王杨侗为帝,年号皇泰,现在洛阳宣称李渊是挟持了太皇太后,图谋不轨,因此将他定为叛逆,要李渊归附洛阳朝廷,将太皇太后送还。”
  魏征不由地笑道,“西京大兴一个皇帝,东都洛阳一个皇帝,然后咱们辽东一个皇帝?这杨家天下一分为三了,这是好事啊,不管东都天子还是大兴天子,那都是咱们辽东天子的侄子,他们内乱起来,于我们有利。”
  罗成却不以为意的道,“如今这天下天子已经够多了。”
  不过罗成也承认,随着杨广的被弑,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大隋朝廷最后的那点威严也已经被宇文化及等人撕的粉碎,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正统,只有强者为尊。
  “太宗武皇帝?这过份了吧?”魏征听说了江都朝廷给杨广的谥号庙号不由的撇嘴。
  罗成点头,“确实太过了,我们不能用这个。”
  于是魏征与罗成他们一起商量起来。
  “神宗明皇帝吧!”
  最后罗成拍板,明帝,明褒实贬,杨广既不能任贤,又不能远虑,更不用说照临四方、思虑果远。
  至于神宗这个庙号,肯定不如仁孝文武这些,把国家折腾成这个样子,虽死时还没亡国,可也好不到哪去,给个神宗的庙号都算不错了,要不是没亡国,连庙号都没资格拥有。
  “那就尊萧后为皇太后。”
  至于洛阳和大兴的那两位天子,自然是不被承认,定性为伪帝反王,连李渊,都被罗成定性为叛逆份子。
  既然不肯归附合作,那就是敌人了,没什么可客气的。
第742章
诏封秦王
  六合宫中今天难得的热闹起来。
  外廷,前朝。
  一面面彩旗招展。
  健壮的白马义从今天充当着宫中侍卫的角色,他们身披着锃亮耀眼的明光铠甲,肩披火红色的织金披风,个个头顶金盔,盔上红缨。
  侍卫们手持着步槊,腰佩着横刀,如标枪一样的立在殿前。
  将军和文官们分为两班,穿着或紫或绯或绿或青的本品官袍,站在殿中。
  皇帝坐在高高的殿上。
  他居高临下,高坐于所有人之上。
  那雕龙的龙椅上,他上玄下纁,十分的正式。
  这时外面响起一阵乐声,有侍卫高喝。
  “太师、尚书令、元帅、楚国公驾到!”
  罗成身着紫袍,脚上穿着靴子也没在殿外脱靴,腰间甚至还挎着横刀便直入殿中。
  这是皇帝新赐给罗成的三项特权。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一般臣子朝见皇帝,必须得弯着腰小步快步,是绝不允许当着皇帝面抬头挺胸大摇大摆的,而入朝不趋,就是允许不必弯腰快走,可以抬头挺胸。
  另外官员们朝见皇帝,会有内侍喊官员名字。
  比如以往罗成进见天子,会有内侍在殿外先喊,楚国公罗成觐见,罗成得在殿外侯等皇帝说宣,这才可以进去。
  但是现在,虽然也要通传,但不会直接喊名字,而是只称官职,比如元帅觐见或楚国公觐见。
  在古代,名字是不能乱喊的,身份越高,名字越不能直呼。
  因此赞拜不名,也是一项荣耀。
  至于剑履上殿,更好解释,一般官员入宫,不能携带武器,入殿前还得脱鞋,只穿着袜子进殿。
  可得到剑履上殿特权,便可以直接佩着剑穿着鞋入宫进殿。
  一般来说,这三项特权,入朝不趋会赐给年老官员,赞拜不名也会赐给宰相等重臣,但剑履上殿,却极少轻易赐给臣子。
  能得三项特权的,那就绝对是权臣了。
  这位年轻的元帅,现在已经是实打实的权臣了,辽东上下,都由他一力掌握,甚至影响力已经不仅仅是辽东朝廷,马邑、定襄、山东、镇海、江南五镇,也都听从罗成的调派。
  在如今大业天子已崩的情况下,罗成的威望无疑更进一步。
  虽然罗成仅是身着紫袍梁冠,可对于龙椅上的皇帝杨暕来说,却有巨大的压力。他现在早没有了刚来辽东时的那种兴奋,有的只是惶恐与不安,以及无人时,内心里的愤恨。
  罗成的佩剑是一把玉具剑,剑上镶玉,剑杯都是玉的。
  这不是一把实战拼杀的剑,可能在这殿上出现,却代表着莫大的权力。
  皇帝杨暕从龙椅上站起身来,亲自下了三步丹墀玉阶,然后在那里迎接罗成。
  杨暕站在那里说如今太上皇驾崩,李渊和王世充等野心之辈,各个挟持宗室,伪立天子,实为割据,对抗朝廷。
  杨暕请求罗成率兵讨伐这些逆臣贼子。
  为此,杨暕宣布特授罗成假黄钺、加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将天子所有的黄金装饰的斧钺赐给罗成,以此象征授罗成代天子征伐之权。
  所谓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必然专属用君王,故偶尔借人臣,应为假节钺而不为持节钺。
  “臣不敢负陛下信任,定荡平天下不臣,重复天下安定。”
  杨暕便招手。
  于是有内侍捧来一把金斧钺,这便是代表皇帝征伐之兵权的黄钺了,皇帝将之赐给罗成。
  “国家混乱,天下不安,朕将讨贼之重任皆寄于大元帅一身,为表朕之信任,今特赐封大元帅为秦王!”
  内侍宣读皇帝敕令。
  “上曰:命之选,当仁实难。非夫文可经邦,不能安人和众;武可禁暴,罔以克敌成功。允籍宏才,爰申锡命。”
  “太师尚书令天下兵马大元帅安东道忠武军节度使东京府尹兼押突厥奚契丹霫室韦靺鞨高句丽新罗百济东瀛诸蕃楚国公成,河岳闲气,岩廓重宝。器量深识,宽而有谋。木应通方,用而无滞。”
  “自经艰阻,实拥旌旄,遂能收复辽东之地,折冲千里。厥戎将殄,时乃之功,久勤启沃,载竭忠谠。人之望也,天实赉予。今叛臣做乱,兴师颇广。镇守经制,已有区分,而筹画指麾,必资专制。”
  “将军辞帝,无以家为。丞相忧边,思平国难。”
  “故以经谋之用,宜申总统之威。其将堪定叛乱,澄清列郡,光膺藩屏之寄,式崇社稷之勋,对扬休命,以永终誉。”
  “可封秦王,加纳言,余如故。”
  “大隋至德元年十一月诏。”
  罗成微微皱眉。
  他并没有要求封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7/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