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5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1/1095

  杜伏威在江南举兵,居然打着清君侧之名举兵做乱,拿着他授封的江南安抚使印信,如今连占宣城、毗陵、吴郡等数城。杜伏威更是统领两万兵马,进驻京口,四下搜集船只,摆出了要大举渡江攻打江都的态势。
  杨广也料不到这个杜伏威究竟会不会打过来,他很后悔当初没听萧瑀的,就不该给杜伏威那该死的安抚使印信,结果不但没有把杜伏威骗到江都来,反而给了他造反作乱的便利。凭着这印信,这该死的还不知道蒙骗了多少人,现在公然的打着清君侧之名,却行造反叛乱之事。
  杜伏威是罗成的同乡,更是跟随他多年的死党,如今作乱,若说没罗成的授意,他绝不相信。
  湛蓝色的天空,没有半点云彩,显得是那么的高那么的蓝。
  可杜伏威反了并不是最坏的消息。
  刚刚快马送达的急报,说马邑鹰扬郎将刘武将杀都督王仁恭叛乱,已经自称为马邑都督,分兵占据了楼烦、马邑、雁门三郡,据有代北,威胁着太原。
  好消息一个没有,坏消息却接二连三。
  刘武周的叛乱,肯定和杜伏威叛乱是一个样。刘武周曾经也在罗成麾下任过职,虽然后来离开了辽东,但据说他很尊崇罗成。
  在皇帝的殿前,是一百多名来自各地的秀女,她们都年轻美貌,都是十四到十六岁的未婚少女,家世清白,长相美丽。
  这些人有的来自江南,有的来自淮南,有的来自河南,有的来自山南,她们已经换上了统一样式的宫装纱裙,高腰裙直接系到了胸前腋下,肩上披着披帛,头发盘起。
  是那么的年轻和美貌。
  内侍宦官正在给她们检查登记,然后将这些新入宫的秀女们分配到不同的局去。
  一名内侍过来请问皇帝,可有看上要临幸赏识的。
  可皇帝却没有什么心情,再漂亮的美人,此时也打动不了他那颗心。
  “袁充和李渊还没到吗?”皇帝问。
  “两位相国正在赶来。”
  萧瑀和来护儿两位宰相离京后,现在江都只剩下了李渊和袁充两位宰相。
  “你说朕还能信任李渊吗?他的女儿是罗成的妾侍。”皇帝似是问那内侍,又是在自言自语。
  那内侍把头低垂,不敢吭声。
  殿前的阶下,那群年轻的少女们,却不时的偷偷拿眼来望皇帝,比起皇帝的忧心忡忡,这些年轻的少女们,却还怀着对皇帝的敬畏和仰慕之心,甚至在暗暗期盼着能得到皇帝的青睐,若是能得皇帝临幸,那么就能够飞上枝头变凤凰。
  没多久,右仆射袁充和黄门侍郎李渊赶到。
  两位宰相来的匆忙,在这凉爽的秋日里,甚至还冒着汗。
  “可否已经布防好?”皇帝直接问。
  袁充于是奏报,说已经奉皇帝旨意,调骁果军驻防在江口的江阳城,并派淮南军进驻扬子江中的贵洲和扬子津两座江中岛洲上,还派兵进驻了江都左右两面的海陵和六合。
  此外,江都宫和扬子行宫,也都加派了骁果军驻防。
  但皇帝明显并没有满意,他道,“朕听说骁果军有畏战逃亡者,而且数量不少?”
  袁充于是道,确实有骁果军逃跑,但逃跑的只是极少数人,那些人都是之前新近补充的,一些人是原被俘虏抓捕的叛军和贼匪。
  皇帝嗯了一声,点了点头,然后做了一个砍的手势,“朕不管这些人过去是什么人,但既然进了骁果军,就是皇帝的卫士,战事在即,他们不思忠君效命,却想着逃跑,此例不可开,此风不可长,立即派骁果军追捕,将所有逃亡者都抓回来,然后公开处死。”
  李渊提醒皇帝,现在形势紧张,若是杀逃兵,只怕引起更大的不安。不若抓回来后,罚鞭打二十,然后令发回军中继续效力。
  可皇帝却不肯,“这等逃兵,岂还能让他们回军中,杀掉。”
  皇帝想了想道,“从府库中取一批钱绢,分赏给骁果军将士们。”
  “是。”
  “马邑刘武周杀王仁恭,自称都督,已夺占马邑、雁门、楼烦三郡,时刻威胁着太原。而杜伏威又骗得朕的江南安抚使印信,打着清君侧之名起兵作乱,也已经夺得宣城、丹阳、吴郡、毗陵四郡大半城池,还兵驻京口,威胁江都。”
  “袁充,李渊,你们可有何平乱之策?”
  面对这种局面,袁充哪又有什么好的办法,他原本是秘书监,一个文章做的好的词臣,面对皇帝的询问,只得硬着头皮道,“臣以为如今朝廷最大的敌人当是罗成,罗成虽还未举兵叛乱,可事实上已经反了。因此,臣以为这个时候朝廷已经没有选择,只能摆明态度讨伐。”
  李渊道,“若是讨伐旨意一下,这事可就再无回转余地了。”
  “本就已经没有余地了,再犹豫不过是纵容罗逆。臣虽不才,无法为陛下统军讨逆,却有一平乱之策可献上。”
  “哦,有何良策,快快讲来。”
  袁充的计策很简单,可说出来却让皇帝脸色很难看,因为他向皇帝建议,先集中全力对付罗成,因此皇帝可以下旨招安李密、孟让、左才相、李子通、魏刀儿、王须拔等人,只要他们肯接受招安,那么朝廷就可以授给他们十二卫的军职或者是郡太守等职,哪怕是封侯都可以。
  招安条件就一个,听从朝廷调遣,讨伐叛将罗成。
  “陛下,以左才相、李子通攻江南杜伏威。”
  “以李密、窦建德攻山东罗贵。”
  “以王须拔、卢明月攻辽西,以魏刀儿等河东贼匪攻刘武周!”
  “甚至可以派人去联络辽东的高句丽、漠北的突厥,联兵讨逆!”
  右仆射袁充语出惊人。
第699章
万事俱备
  初秋时分。
  西辽河畔,兵马连营十余里。
  高高的望楼上吹起雄壮的号角,来自库莫奚的五千五部战士,来自契丹八部联盟的八部八千战士,又有来自霫族的八部八千战士,再加上罗成带来的四千忠武军牙兵,足足两万五千人马。
  烈烈风中,忠武军的红色战旗异常鲜艳显眼,旗上面首次出现了一只白色猛虎。罗成的身后,是节度使双旌双节。
  秦琼、尉迟恭两员大将统领着忠武牙兵,战士们扛着长矛,背负着铁甲,打着绑腿,迎着风,站立在各自的马旁。
  而奚霫(xi)契丹三族的兵马,也都是携刀带弓,牵着战马。
  秋高,马肥。
  这正是出兵的好时节。
  以往草原上这个时候,也终于趁季节出兵,要么部落间劫掠,要么南下打草谷。但是今年,三部都在忠武军大帅罗成的统领下,一起南下。
  他们将尊王攘夷,打那不服王化的渊氏朝鲜。
  罗成的帅帐中。
  罗成分派任务,他以契丹八千人为前军,以奚军五千人为左军,以霫军八千人为右军,然后他自率四千忠武军牙兵为后军。
  “本帅再次重申,此次征讨渊氏,目标为攻夺扶余川,一举将扶余川四十余城尽皆拿下。还是那句话,跟着本帅打仗,绝不会让你们吃亏。攻下扶余川后,城池、土地、人口归我,其余钱粮、牲畜、战马、铠甲、武器,谁夺下了就是谁的,我绝不索要。”
  奚王杨国庆,契丹王杨国忠,还有霫王多滥葛末都不敢怠慢,很恭敬的接下罗成的令箭,然后立在两侧。
  霫王多滥葛末是多滥部的首领,同时也是如今霫族八部之首,霫与契丹一样,都是采用的部落联盟制度,原来霫人归附于突厥时,不敢称汗,只称俟斤。后来突厥对东部控制较弱,于是他们便也在朝见中原天子后,自称为汗。
  不过让人有些惊奇的是,这个多滥部其实跟霫族并不是同族,霫部有八部,这八部霫人都是黄头白肤,因此早前曾被中原称为白虏。
  而多滥部却是赤黑皮肤的人,因此也被称为赤狄。
  霫与奚倒是有些相似,因为奚人也是金发碧眼的白肤为主。
  赤狄的多滥部,却成为黄头白肤的霫人之首,这关系有点复杂,但其实也不罕见。就如同西北的吐谷浑,汗王慕容家族便是从东北迁过去的鲜卑慕容部的,而吐谷浑的主体,却是羌人、氐人为主。
  霫人因主体多部多是金发碧眼白肤,因此也称为白霫,他们确实也是属于鲜卑的一支,而奚与契丹算起来也是鲜卑一支,都是出自鲜卑中的宇文氏一族。
  多滥部严格算起来,应当算是铁勒人的一支,但多年来跟霫部混居生活,早已经有点不分彼此了。
  多滥葛末红发赤肤,高大魁梧,拍着胸脯对罗成道,“阿爹你但请放心,有我们为你冲锋陷阵,定保灭了渊氏。”
  最初这阿爹本来是咄罗喊起来的,结果现在三部汗王,也全都喊罗成阿爹。
  对于习惯强者为尊的部落来说,喊句阿爹很寻常。
  “其实你们也不用太担心,在扶余南面,我已经构筑了铁岭、金山等军镇城堡,驻扎一万余精锐,同时,其它几路也各派出了兵马去牵扯渊氏,所以这次我们打扶余川会很轻松,也会有大收获。”
  因为此前奚契两部随罗成去打突厥,事后也确实得了许多好处,因此他们对于罗成的话还是很相信的。
  会盟誓师之后,两万五千大军开拔南下。
  除了这两万五千的战兵,后面还跟着三部的一支家丁队伍,赶着成群的牛羊在后面,这些牛羊便是他们军队的军粮。
  多日行军,一路向东。
  前方一直向东流的辽河,在前方转折向南,而扶余城,也就在河东岸的一百二十里外了。
  罗成下令在此扎营。
  这里便大约是后世的双辽附近,距离南面的铁岭军镇,还有约三百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1/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