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5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1095

  好在终于有了命令可以原地休息,于是全都下马坐地。
  始毕一直盯着山上。
  他估计罗成就是要等他们松懈后出击,所以始终盯着。
  可等来等去,天近黄昏了,罗成却依然还没下山。
  十五万突厥骑兵,傻子似的全副武装坐了半天。
  屁股都坐痛了。
  甚至为了保持军阵,他们连火都没开,就吃了点干粮。
  “大汗,今日是否先下营?”
  一名特勤小声的提醒始毕。
  始毕可汗眼睛通红,跟个兔子眼似的。
  他一直盯着武周山上,结果盯的眼睛都流泪了。
  “罗成,狗娘养的,居然敢耍我!”始毕大怒。
  不过骂归骂,可始毕还是不敢动。眼下天近黄昏,这个时候,他严重怀疑,罗成就是在等着他后撤安营,然后趁机杀来。
  所以他不敢动。
  “继续原地待命,不能给罗成可乘之机!”
  接到命令的突厥将领们全傻了眼。
  那些突厥士兵们,更是暗暗的骂娘。
  又等了会,天都已经完全擦黑了,罗成还是没来。
  这下始毕觉得自己又被耍了,更怒。
  “命令各部,交替后撤,再后撤十里安营。”
  后撤的时候,始毕非常警惕,不过从始到终,隋军始终没来。
  另一边。
  武周山上。
  隋军军旗一直不动。
  可实际上,隋军早就在安营立寨了。
  罗成的五万人马,就在武周山脚下立营,依水靠山,一面武周山,一面十里河,有山有水,直接两面就是天然防御。
  大营中军。
  罗成正招待李靖、嗣业等人。
  南飞的大雁,平原上的黄羊,山里的野鹿,十里河中的鱼。
  山珍野味,都是极不错的东西。
  罗成端起一杯茶,“军阵之中,不能饮酒,我便以茶代酒,这一杯,敬李郡丞,感谢你能够率马邑兵马前来相助。”
  四十四岁的李靖面相有点老成,脸稍黑,浓眉大眼,阔口高鼻,长了一副很漂亮的胡须。
  这时代的审美,男人都以长髯为美,对胡须的打理都十分重视,胡须精心修剪,有十分漂亮的胡型。
  不像罗成,一来因为还太年轻,二来他也不太喜欢长须飘飘,所以他都是留的短须,稍事修剪,却也很精神利落。
  李靖连忙端起茶杯。
  “应当是某敬楚公才对,这次突厥人南下,其实我等马邑官将都万分羞愧,十分失职。如今还全靠着楚国公为我们找回脸面,我们得好好感谢楚公。李靖自罚三杯,先干为敬!”
  罗成笑着拉住他。
  “无须如此,再说我们今天也不是喝酒而是喝茶,喝太多茶水一会晚上要睡不着了。”
  李靖哈哈大笑,觉得罗成虽年轻,可这为人处世确实够厉害。
  那边刘武周拉着尉迟恭站起来。
  “罗帅,这是我们马邑校尉尉迟恭,字敬德,他十分敬佩你。”
  黑炭似的尉迟亮端着茶杯,心情激动的道,“罗帅,俺老黑以前也是打铁的,罗帅你真是我辈打铁人的表率!”
  这话一出,刘武周无奈的捅了他一下。人家罗成如今是楚国公,你老是打铁的打铁的啥意思?
  罗成倒是笑着道,“原来尉迟校尉以前也是打铁出身啊,看来我辈打铁匠倒是英雄辈出啊。今日尉迟校尉和刘校尉随李郡丞率骑冲击的气势非常猛啊,千余人,面对着十几万突厥人,却依然丝毫不惧,尤其是战术灵活,飘忽不定,来去如风,突厥人在后面追击,四下围堵,却拦不住你们,反被你们射落不少人,了得。”
  尉迟敬德,跟秦琼一样的门神。
  罗成刚才心里就暗赞了许久。
  刘武周和尉迟恭都只是鹰扬校尉,六品军职,本来也是没资格坐到这桌上来的。不过他们与李靖同是马邑军的代表,自又是不同。
  这就跟一边的李世民一样,他是罗成麾下的校尉,但因为现在是统着云定兴的漠南军,所以他算是漠南军度使衙门的客将,因此也坐到这里。
  看着马邑郡的这三个猛人,罗成转动心思,想着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三人挖到自己麾下来。
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
  罗成对马邑军三人的热情,大家都看在眼里。
  李世民感觉受了冷落,今天白天一场大战,虽说始毕故意拿他钓鱼没用全力,可他麾下只有云定兴借的两千人马,城中又无百姓助阵,守的可谓是十分辛苦。
  罗成一句慰劳的话都没,反而对李靖三人殷情无比,心中不满,只得坐在那里灌着茶水。
  倒是嗣业神情自若,他跟罗成那是亲兄弟,熟络无比,不需要表面这套。
  “来,吃菜,这次突厥入寇,诸位也是辛苦了。”罗成笑着道。
  席上气氛自然更好。
  等菜过五味,大家骂过突厥狼子几番后,也都各自诉苦。
  嗣业感叹这次他左一军彻底打残了。
  “此次陛下北巡,留下了右三军驻守东都洛阳,其余五军随驾。我左一军一直是开路先锋,结果突厥南来,我军在前开路,陛下等因军中有大量百官和宫人等,行动不急,最后只得避入雁门,与我们被隔开。”
  整整两万五千人马的骁果左一军,堪称是十五万骁果军中最精锐的,他们拥有两千重装骑兵,四千弓骑兵,四千长矛突击轻骑,另外还有整整一万人的精锐步兵,其中陌刀就两千五百人。另又有五千人的辎重车兵!
  如此精锐的一支力量,结果等崞县解围后,只剩下数千能战之兵,另外数千伤兵只能在后疗伤。
  彻底残了。
  就算皇帝重新招募人马补充,可一时半会也难,这次不但是损失了八成的兵马,尤其是其中许多关陇的将门子弟军官的损失,才是最伤的。兵没了可以再招,但将门出身的这些年轻军官们,却不是随便就能补充的了的。
  这些年轻军官们,多是来自将门的庶子或亲戚等,他们本身条件不错,打小习练武艺,尤其是能得到父兄们的口耳相传,因此其实就是自小学习武艺和兵法战技,可以堪称是军事精英。
  这些人损失一个,那比损失十个兵百个兵都严重。
  况且,嗣业也很悲观。
  经此大战后,骁果军不但左一军只剩下几千完好的,就是其它四军,十万人也只剩下了三万,若是再除去残疾重伤的,估计也就剩下两万来人。
  这么一算下来,北上的五个骁果军,最终只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军,加上留守东都的那个军,六军就只余两军。
  朝廷要重新恢复组建四个骁果军十万人,如何可行?
  各级军官是大问题,兵也是问题,装备钱粮更是问题。
  经此次雁门之围,朝廷威望大减,地方上的叛乱只怕会更加厉害,朝廷想再一次性恢复十万骁果军,难。
  “你现在已经不再是骁果军将了,你是陛下新封的定襄道节度使,你的左一军,现在也全都转成了定襄道兵,陛下赐军号宣武军。以后你们都会常驻在长城之北,到时还会再增派兵马,防御塞外。”
  罗成提醒嗣业。
  这一次他抗旨北上,皇帝授封他为定襄道节度使,这里面未必就没有因为嗣业抗旨,而使得皇帝不满,直接把他踢出骁果军的可能。
  嗣业苦笑。
  “也是,我们现在是定襄道宣武军了,只是我们这个宣武军现在有点惨,才几千残兵,连个地盘都还没打下来。”
  定襄道的防区,大致就是现在阴山以南突厥汗庭这一片。
  阴山以南直到长城,除了西面漠南节度使辖下的五原和榆林两郡等地,东面的广阔之地,基本上都是嗣业的地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