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1095

  说到罗成,刘武周到现在都还是敬仰万分的,“就说罗嗣业将军吧,那也是员万人敌猛将呢,这次突厥偷袭,三十万大军啊。马邑和雁门两郡,只留雁门和崞县还守着,雁门有陛下和我们十万大军,可崞县城小兵少,只两万五千人马,却还硬挺着,难道不厉害?”
  “可惜罗帅虽猛,但还远在辽东啊,距此得有二千里呢。从辽东过来,得跨过辽河,经过辽西,入临渝关后,还得经过河北。你说,罗帅若是来援,会走哪条路?”
  从辽东到河东,肯定要经过河北的。
  但河北与河东之间,有巍巍太行山。
  太行山将河东与河北隔开,不过千里太行也有八道孔道可穿行,又称为太行八陉。
  尉迟恭当初从马邑到涿郡打造军械,是先南下入雁门,然后沿浮陀河经繁峙和灵丘,出八陉之一的飞孤陉进入上谷,然后到涿郡。
  而他后来回家时,却是走的北边,出涿郡军都关,进入怀柔,然后沿桑干河一路向西南,便到了马邑。
  刘武周想了想,“应当是走井陉吧,井陉路最宽最好走,从涿郡南下河间,再向西经过博陵到恒山郡,穿过井陉便能直抵太原东。”
  井陉向来是河北与河东之间的重要交通孔道,这条路最宽阔也最好走,甚至从河北到关中,一般情况下也是走井陉,经太原南下,从风陵渡口或龙门渡口或从蒲津过桥过黄河,进入潼关。
  “咱们能等到罗帅到来吗?两千里路呢?”尉迟恭对同样是打铁出身的罗成,也是敬仰不已,一直希望能够一见呢,经常听刘武周吹牛说罗成种种威武,特别是总说当初最后悔的是离职回家,结果罗帅却要向王仁恭调他。
  尉迟恭不太相信,总觉得老刘吹牛。
  “若是轻装疾行,两千里路倒也不远,毕竟从辽东过来,一路都是在我大隋境内行军,粮食也可以沿途补给,又不用担心敌人袭击之类的,一天就算行二百里,那十天可至。”
  “二百里,疾行十天?不可能。”
  “那一天一百五十里总可以的。”刘武周道,“其实罗帅用兵,向来鬼神莫策,你别以为一天二百里他做不到,说不定哪天就突然出现在突厥人的身后了。”
  尉迟恭叹惜一声。
  “就是不知道咱们能不能坚守到那一天呢,城中只有半月之粮了。”
  “省着点吃,吃一个月也是可以的,关键还是能守住城池不失。”刘武周倒不惧粮少,就怕城破。
第599章
铁骑入关
  辽东。
  襄平城。
  罗成召集诸将。
  白虎节堂之上,将校济济一堂。但诸将校的脸色都比较肃穆,不复平常军议时的轻松。
  “诸位,陛下的勤王诏令你们也见到了,突厥狼子野心,居然乘陛下巡视北疆之际,谋劫圣驾,纠集三十万突厥之众南下,如今已经兵破马邑和雁门二郡数十城,只有雁门郡城和崞县城还在坚守,其余皆陷。”
  “现在白眼狼咄吉正在日夜猛攻雁门,雁门城中虽有骁果禁卫十万,可十五万军民,却只有二十天之粮,现在又过去数天,只有半月之粮了。”
  节度副使段达道,“请罗帅赶紧调兵勤王!”
  “勤王是自然的,今天叫诸位来,就是做好出兵安排。救兵如救火,事不宜迟,所以我决定只率轻骑赶往救援,以免路上耽误时间。”
  罗成宣布带九千轻骑,三千重装骑兵赶去雁门勤王救驾。
  “段副使随我一同前往救驾,辽东由长史侯莫陈将军与司马魏征负责留守,另外冯孝慈将军坐镇辽东城,新城太守房玄龄、辽西太守杜如晦一起协同。”
  “建安太守宋老生将军、旅顺太守罗存孝将军,还有柳城太守屈突通将军,都将随我勤王。”
  老四一听笑呵呵的道,“打仗我正乐意,还没揍过突厥人呢。”
  罗成把秦琼、程咬金、罗士信、单雄信、翟让、黄君汉、徐世绩、裴行俨、来整、李世民、段志玄等诸将也一起安排随军。
  又安排周德威、周新等一些老兄弟负责留守。
  “才一万二人马,会不会太少?”段达问。
  “兵贵神速,勤王更得快,兵越多越慢,而且我们还得留下兵马镇守辽东,防范渊氏。”
  “当然,我接到勤王令第一时间,也已经派人快马去通知契丹和奚人,让他们出兵助阵,我与他们相约在北平郡汇合,到时他们应当也会派一些骑兵前来。”
  段达还要罗索,罗成却不理会他。
  “封安抚使、李观察使。”
  罗成目光望向封伦和李百药,这二人一个是安抚使一个是观察使,罗成和段达不在,二人便算是安东道最高长官了,罗成既然把段达都带走了,自然也不愿意留下这二人,怕二人坏事。
  “还请两位随我一同勤王!”
  封伦这人比较圆滑,他是虞世基的人,但到辽东后,还算老实,跟罗成处的还算不错,没有故意使坏什么的,李百药呢,则倒是比较本份。
  可为防万一,罗成还是不放心留他们在辽东。
  封伦道,“某只是安东道亲民官,随军征战非我所长。”
  “我知道,可勤王乃是大事,封安抚使还是一同前往比较显示忠心。”
  封伦无奈,只得应下。
  他心里清楚罗成的打算,其实来辽东快两年了,罗成行事比较专断独行,可却又没有什么太明显的把柄,尤其是他还极得圣眷的情况下,封伦便也没有怎么跟罗成做对。
  可两年了,都一直都无法融入罗成的这个圈子里,他看出来了,罗成在辽东,是真真正正的建立起了一个大山头。
  军议结束,诸将各去准备。
  罗成跟负责留守的侯莫陈与魏征说话,这两人算是心腹的心腹,没有什么不能对他们说的。
  “若是渊氏敢来犯,可调契丹、奚人、室韦人攻扶余川,迫其自救。若是再不收手,便派一支兵马直接渡海登陆平壤,联合杨万春和新罗人一起进攻渊氏。”
  “不过若是渊氏不动,你们也别惹他,待我回来后再收拾他不迟。”
  魏征笑笑。
  “眼看着就要秋收了,这个时候可不是打仗的好时机,怕就怕我们不打渊氏,他们看到有机可乘来打我们,尤其是他们若不来攻城,只是各地抢夺庄稼,甚至是直接烧毁粮食,那对我们是个沉重打击。”
  “你说的没错,所以这次我只带走一万二千骑兵,尽量多留些兵在家。等粮食一熟,赶紧组织抢收。若实在不行,就先放火烧掉,不给渊氏抢去,放心,我们现在存了点粮食,就算损失些,也撑的住,等我回来,到时便要百倍的要他们偿还。”
  秋收在即时出兵,这是罗成也不愿意的。
  可眼下不出兵也不行,雁门之围,他必须出兵。
  历史上,皇帝是撑了一个多月没破城,各路援兵齐至,就连远在江淮的王世充都带江淮兵赶到了,所以说,罗成若是不去,后果会很严重。
  不管是为防万一免的突厥人真攻破雁门,还是说为了表表忠心,罗成都得走这一趟。
  八月十七日。
  罗成率领一万二千轻重骑兵渡过辽河,一路向西。
  人皆双骑。
  每人携箭百支,弓两把,弦五条。
  另外便只带了肉松和炒面及一些精马料。
  除此外,再无其它。
  兵马轻装前进,日行二百里,几乎是马不停蹄,马换人不歇。
  用了四天时间,罗成率一万二千人马从辽东城下赶到了临渝关下。
  七百余里,仅用四天。
  临渝关下。
  两支部落兵马已经在等他。
  “库莫奚莫贺弗俟斤可度者携子苏支率三千部落勇士奉罗帅号令前来!”
  一名魁梧高大的男子向罗成躬身行礼。
  “多谢。”
  可度者还有些不安的道,“因时间紧急,只来的及征召了三千勇士前来,还望大帅恕罪。”
  “三千已经不少了,可度者,你证明了对大隋的忠诚,会有回报的。”
  契丹族的可汗大贺咄罗也赶紧上来。
  “契丹大贺咄罗携子摩会率勇士五千前来听令。”
  契丹还在奚族之北,但却来了五千,可证明契丹很有诚意。
  奚人和契丹曾经都是一部,后来分为两族,早前曾为突厥之附庸,后来向隋称臣。契丹人也曾在隋初反过隋,不过被隋人狠狠收拾过后,也就老实了。
  当年隋军大破契丹,使得契丹的古八部联盟崩坏,如今重组了八部,大贺氏成为联盟之首,而大贺咄罗吸取以前的教训,对隋一直很恭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