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1095

  “往者诸军多不利,公独以一军破贼,古人云,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诸将其可任乎?今委公为突击大将,当副所望也。朕赐公良马十匹,黄金百两,赐爵雁门侯!”
  “公之部下随出城者,皆赐勋三转,加阶一级!”
  “臣谢恩!”
  王仁恭拜谢君恩而去。
  他来到兵营,大吼一声。
  “刘武周、尉迟恭何在?”
  长相彪悍的两员河东大将猛然而出,“末将在。”
  “陛下已经同意我们再次出击,并许诺凡出城之将士,赐勋三转,加阶一级。准备,披甲出战!”
  刘武周挥着手里的铜锏,笑呵呵的道,“他娘的,终于又可以杀个痛快了。敬德,还能再战吗?”
  刘武周此前在辽西时就是王仁恭部下,结果因为罗成遇刺案,心怀内疚,愤而离职回了河东马邑老家。
  结果没多久,王仁恭也请求调离辽西,上次设道置使,他被授为雁门都督兼马邑太守,统领雁门、楼烦、马邑三郡,统兵一万二千人。
  王仁恭到达马邑后,便开始整军备武,设立军府,编练府兵,他亲自去刘武周家见了这个老部下,还说当初罗成本欲调他到身边的事情,两人感叹之际,王仁恭招刘武周到他麾下。
  于是刘武周再次出仕,在雁门都督府下任职鹰扬郎将。
  而尉迟恭也是马邑人,跟刘武周同乡,年轻的时候以打铁为业,一次东征和二次东征的时候,都去涿郡打造过军器。
  刘武周回乡后跟尉迟恭倒是挺合的来,两人关系不错。也知道他的勇武本事,于是向王仁恭推荐了尉迟恭,王仁恭试过他的本事后,破例授了个一个校尉之职。
  这次雁门之围,王仁恭因为早就来面见天子,所以突厥人一打过来,雁门都督府的兵都没反应过来,最后只得匆忙退入雁门。
  尉迟恭长的跟块黑炭似的,又黑且壮,个头魁梧,膀大腰圆,尤其是那豹头环首,跟个猛张飞一样。
  他自小打铁,所以力气十分大,而且家中以前也是数代军职,他打小还习练骑射马槊,擅使一支九节钢鞭,很有边疆的尚武之风。
  听到刘武周问他还有没力气。
  尉迟恭拿起铁鞭一鞭打下,一块上马石便被砸的粉碎。
  “你说突厥人的脑袋,有这上马石硬吗?”
  刘武周哈哈大笑,“厉害,一会咱们哥俩就好好比比,看谁杀的突厥狼崽子多!”
  尉迟恭也不甘示弱。
  “比就比,不过得有点彩头,若是你输了怎么办?”
  刘武周笑道,“我家中有几个高句丽奴婢,若是我杀的没你多,我就送你两个。”
  “好,说定了,不过不是送,是输给我两个。”
  “你先赢了再说。”
  “我铁定赢你。”
  刘武周和尉迟恭二人边说边披甲,片刻后,二人皆是装备齐全,刘武周手握丈八马槊,背负铜锏,腰挎角弓横刀。
  尉迟恭则手持铁缠黑漆丈八马槊,背负九节钢鞭,负弓两支,带刀三把。
第596章
死亡骑士
  雁门城下。
  突厥人万箭齐发,箭雨铺天盖地落下,把数里长的一面城墙完全遮蔽。
  在这猛烈的箭雨下,无数突厥人抬着简易的木梯,推着云梯车,开始向着那高高的雁门城墙前进。
  后方。
  金狼大纛高高矗立,战鼓如雷,角号不断。
  整整五天了。
  城中的隋军已经疲惫不堪,突厥人觉得再加把劲就能攻破雁门城了。
  这时。
  城门猛然打开。
  始毕一下子站了起来,每一次都是如此,到了关键时刻,隋军就会杀出城来。前几次是攻到最激烈时,眼看着士兵已经要上城了,这时隋军出城来了。
  可今天,隋军出来的格外早。
  这边的云梯都还没抵达城下,隋军居然就已经冲杀出来了。
  “调轻骑上去,围杀这支隋军!”
  始毕咬着牙道,每次隋军都用这种出城的方式来破坏他的攻势,始毕今天特意做好了准备,他要让这些隋军有出无回,让他们再不敢出城来。
  号角声响起,狼旗摇动。
  一支突厥的精锐,附离狼骑出现。
  而在城门前。
  那些冲到近前的突厥人,却还只是本能的往城门前冲,每一次都是如此,城门一打开,突厥人就要往城里冲。
  全然不顾城门后那森森的铁甲骑兵。
  有人高呼,有人大叫。
  他们都想着争做最先入城者,虽然突厥人里没有先登和陷阵的功劳,可先攻入城的,也是能够得到更多战利品的。
  “大隋万岁!”
  五十九岁的王仁恭放下面罩,端平马槊,大声高呼。
  刘武周和尉迟恭两员跟钢铁黑熊一样的家伙也齐声大吼。
  “大隋,万岁!”
  一声又一声的呼喊接连响起。
  伴随着这战号。
  两千骑具装骑兵滚滚出城,如一道钢铁洪流。
  五天血战,无数骑士倒下。
  可他们依然不惧死。
  由雁门都督府的边疆骑兵和骁果禁卫军中的皇家重骑组成的两千重装骑兵,人马皆甲。
  在汉魏之时,重装甲骑兵很少。
  在骑兵早期,因为没有马镫,所以骑兵并不是战场主力,他们只承担着诸如斥候、联络之类的任务,到后来,发展为骑马步兵。骑马机动,下马步战,再到后来,骑马弓箭手。
  一直到马镫完善,马鞍也不断增强后,于是草原上的民族,都成了强悍的骑兵战士。
  汉朝曾经就一直被这些骑兵所袭扰,而汉朝虽也训练骑兵,可骑兵却总不如草原骑兵,直到卫青他们一改骑射骑兵为突击骑兵,为骑兵们装备上长矛,使用突击入阵的作战方式,这才让汉军从此一败再败匈奴人。
  说到底,当时汉朝毕竟技术先进,汉军的武器铠甲,都是远超匈奴人的,当他们放弃了骑射这种以已之短攻敌之长的骑战方式,于是匈奴人就悲剧了。
  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多的是中原的混战,各方的技术和财力都不弱,于是铠甲再次增强,然后便又出现了更强破甲的马槊和鞭锏等钝器使用,再然后又出现了甲骑具装。
  南北朝时代,尤其是在北方,重装骑兵各家都有。
  强悍者,甚至有数千上万的重装骑兵,这些重装甲骑兵的冲击力是无可置疑的,尤其是对付步兵的时候,那简直就是无人可挡。
  具装甲骑的冲击,往往能把十倍于已的对手击败。
  而到了南方,往往一二百重骑,就能将成千上万的兵马打败。
  使得后来的南朝,甚至经常做甲的具装甲骑,就是用皮或布做成具装甲骑的样子装备轻骑兵,伪装成重骑兵,可是混在军中,却往往能吓的敌军胆丧。
  突厥人没有什么重骑,他们到现在都还崇尚着骑射,突厥人几乎都是弓射轻骑。
  骑射是他们天生的技能,但具装甲骑的成本太高,并不是那些牧羊养马的草原部落人轻易承担的起的。
  两千具装甲骑人马皆着黑色明光甲,这种明光甲是特制加厚,整个人都被铁甲摭挡,他们平端着如林的黑漆马槊,从城中鱼贯而出。
  然后迅速在城外列阵。
  重骑排出长长的横阵,每排之间相距十余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