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4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1095

第581章
老鼠拜猫
  运河边官道上。
  这条官道很宽阔也很平坦,为了东征,当初征发了无数民夫挖通了从黄河到涿郡的运河,又沿着运河修了一条宽阔而又平坦的大道。
  大道又宽又平坦,能有十丈之宽,可以并行多辆车马。
  罗成带着部下几百兵马护着齐王杨暕,后面还跟着他的两千亲军,而更后面,是已经多达三万余人的招募流民。
  “都说楚国公最能将兵打仗,我现在算是相信了,这一路过来,招募这么多流民,可你看,几万流民跟在后面赶路,却一点都不乱,甚至都有几分军伍的味道了。”
  罗成看着那黑泱泱的人群,只是道,“其实也没有多复杂。”
  每过一地,罗成都会招募流民。但不管来的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人,在经过登记之后,每个人都会发给一块刻有他们名字的木牌,牌子上还有编号,另外还有简单的外貌特征,比如原本籍贯、身高年龄、肤色、有无胎记等。
  另外这些牌子上还会有经办人的盖章和签名,想假冒也不容易,另外罗成这边也还会有一个花名册登记备案的。
  登记后领了身份牌后,罗成的人会根据这些流民的性别、年龄、强弱等再给他们分营。并不是一家人就能呆在一起的,哪怕是两夫妻,也得分开。
  行军之中,男女分营,强壮者和瘦弱者分营。
  建立了专门的健妇营、壮丁营、少年营,以及老营。
  年青力壮的男子们要承担着运输粮草的任务,还要承担起护卫的任务,罗成让他们伐木为枪,每人扛着木枪,还要背一定量的粮食。
  每天要轮流抽调青壮负责护卫跟随,晚上负责协助值守。
  安营之时,要负责伐木扎营。
  而那些健壮的女人,则主要负责背粮和做饭。
  少年们,也力所能及的背些粮食。
  唯有那些带着年幼孩子的妇人和年长的老人,才可以每天只跟着行进,不用做什么体力活。
  甚至罗成每天早晚都会特意空出一些时间来,让手下士兵去向他们宣讲军规和律令,并每天对他们进行些简单的操练。
  虽然这种操练一时半会难把他们练成什么精锐之兵,可却能让他们有了初步的组织性,能够渐渐的视之为是一个集体。
  甚至那青壮的男女,手里的木枪排列整齐,一起刺出时,也有了几分威势。
  而且他们已经能看懂一些进退的旗令,听懂金鼓之声。
  杨暕说的没错,从洛阳到河北,这一路上罗成走了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他这支大流民队伍里,也已经有三万多人,其中青壮者万人。
  这万人,可以说,在他的那三百义从的带领下,甚至已经能够超过一些流窜的贼匪民军了。
  不过杨暕觉得罗成这么做是多此一举,现在河北行军,谁敢来袭扰他们不成?有这功夫天天练这些泥腿子流民,还不如加快行军,早点赶到辽东去。
  罗成笑笑,并没有理会这位齐王殿下。
  太阳已经快要下山。
  队伍已经停下。
  青壮男人们拿着柴刀斧头去伐树立营,这是罗成规定的,虽然是在国内赶路,可他也依然要求每天都立营垒,这既是安全起见,也是锻炼这些人。
  将来他们到了辽东之后,那边的环境不比中原,也一样会被编成一个个的屯堡,屯田耕种,甚至得面临北方各部落的劫掠袭扰。
  妇人们去河里打水做饭。
  少年们则很勤快的开始帮忙立营栅。
  罗成的亲卫开始赶着一车车的粮食进入一个个营中,分发粮食。
  虽然这些青壮男女都背着粮食,可那些粮食却不得私自动用,每天营里的口粮,都还得白马义从发放,并且都是有定数的。
  敢私动背粮者,逐出营地。
  连绵一二里的营地一片生机,不少孩童一群群的结伴玩耍,孩子们的世界总是简单的,当能吃饱后,就不再有烦恼,甚至每天有这么多小伙伴一起玩耍,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虽然有些孩子跟父母分开了,可每过两天,他们的父母也可以过来跟孩子见一面。
  老人们笼着袖子,三五成群的坐在那里,享受着这即将落山太阳最后的一点温暖,敲敲胳膊老腿,也聊一聊开皇年间,甚至是北周北齐时的旧事。
  对于关外,对于辽东,也充满着向往。
  毕竟罗成的名声还是不错的,这一路跟着罗大帅过来,每天都有饱饭吃,而且一路上也没有乱过,大家总觉得这个把月时间,是这几年里过的最踏实的一段日子了。
  平原郡太守杨善会带着郡兵,押着数百石粮食过来。
  这位当初还只是平原郡的一个县令,罗成之前到平原郡剿匪,把他临时提拔为郡丞,这道命令被上面通过,当上郡丞后表现不错,已经剿灭了平原郡及周边大大小小几十股乱匪,因此这次因功升上了太守。
  不过要说能升上太守,那也是走了罗成的路子,罗成帮他说了几句话,于是吏部那边的任命就很快通过了。
  “知道楚国公路过,特意来送点粮食,数量不多,只有八百石。”杨善会有些不太好意思的道。
  “八百石已经不少了,多谢杨太守有心了。”
  罗成现在三万余人,一天的粮食消耗就得四百石,这还是控制份量,平均下来一人一天只有一升粮,勉强不饿肚子而已。
  八百石只够两天的,但也确实不错了,毕竟路过其它郡县时,往往就给个三五百石,甚至有给个百八十石的。
  但罗成向来是少给了也不恼,多给了会感谢,毕竟人家给他粮,全是给他罗成面子,他这支流民队伍,可不是朝廷安排。
  这灾荒年月的,别人也没义务给他宝贵的粮食。
  “大帅!”
  “又有人来送粮了。”
  “还有人送粮吗?”罗成倒意外,结果等那边一人过来后,罗成却惊讶的发现,居然是老熟人。
  “王伏宝?”
  王伏宝一身宽袍大袖,倒跟个大善人似的装束,他有些紧张的向罗成拜见,“我大哥听说楚公路过,随行还有不少去闯关外的百姓,所以特命我送来三千石粮食壮行。”
  罗成瞧瞧王伏宝,又瞧瞧杨善会,不由的笑了。
第582章
长乐王
  王伏宝虽然穿的跟个乡绅地主似的,可罗成却很清楚,这位曾经的老部下,如今可是河北三雄之一的长乐王窦建德的麾下大将。
  窦建德如今可是称雄河北,雄霸豆子岗,据说麾下精锐步骑八千,拥众十余万。
  而他罗成却是朝廷大将。
  一个草寇反贼,却来给他送三千石粮草,确实耐人寻味了。
  罗成看向杨善会,毕竟窦建德如今所据地盘,横贯平原和渤海二郡,杨善会是平原郡太守。
  杨善会有些无奈的对罗成悄声道,“既然他肯送,楚公不如收下。”
  “你们这倒是和谐一家人了?”
  不算和谐一家人,但事实确实有些复杂。
  王伏宝敢公然出现在杨善会的面前,来给罗成送粮,确实是他们跟杨善会达成了一些暗里的协议。
  表现上,当初窦建德在诸反王围攻平原郡时便已经反正归降朝廷,所以上次罗成用他为向导先锋灭豆子岗诸贼后,不但没把他顺手灭了,事后还分了些粮食给他。
  窦建德在那一次后,也看到了这样的好处。
  于是杨善会接任郡丞之后,他便主动与杨善会接触,表达了自己愿意协助剿匪的意愿。当然,明面上是接受招安,可事实上他依然还是盘踞在豆子岗。
  杨善会一开始也不答应,可打了两仗后,打不赢窦建德,最后只好达成暗里协议。平原郡官兵与窦建德互不相犯,甚至两人还暗里合作,一起联手打击平原郡以及周边的其它各种贼匪。
  互通消息,联合做战。
  在他们这种神操作下,一黑一白,可谓战果丰盛。
  剿灭的贼匪一伙又一伙,然后杨善会的政绩自然非常漂亮,也保了平原郡的地方安稳。至于窦建德,当然也有许多好处,高士达败亡后,他手里本来就几百人马了,可靠着这一手,他短短时间里,已经迅速的扫清了周边各路,很快就成了黄河北岸最强的一家。
  反正到现在,窦建德约束手下,确实没攻过平原郡的一座城池,他主要就是打其它的反军,靠黑吃黑发展壮大,一面则又垄断豆子岗的制盐贩盐,大发其财。
  甚至他还通过杨善会,把豆子岗的盐贩卖出去,让杨善会也在其中赚了一笔。
  所以说,虽然如今窦建德自号长乐王,可杨善会却始终不曾出兵打过他,两边保持着极微妙的这种合作关系。
  罗成听杨善会解释完,也不得不惊叹,居然还有这种骚操作,这窦建德还真是聪明。
  也不能说杨善会就通贼,毕竟如今地方局势太乱,到处是贼,现在他跟窦建德合作,把那些小股的乱匪平定了,也是功绩不小。
  毕竟窦建德现在不扰民不攻城,而那些小股的贼匪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至于窦建德这样的枭雄,时间一久,肯定是大患,但杨善会也没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