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4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0/1095

  他们认为,罗成虽东征有功,可毕竟年轻,今年才二十一岁,不过是刚成丁的年纪,现在居然要做十一郡的辽东留守,这岂不是有些过于荒唐了。更何况,辽东还有十万兵马呢。
  “陛下。”
  “辽东有快马奏捷!”
  这个时候,有内侍进来禀报。
  杨广有些意外,“又有捷报?”
  罗成都昏迷不醒了,这个时候还能有什么捷报?
  等内侍把捷报送上,杨广越看越欣喜。
  “你们瞧瞧,好好瞧瞧,看看罗成多会办事!”
  皇帝对着那几个坚决反对罗成任留守的宰相扬着手中的捷报,然后让内侍送给他们看。
  捷报传来,是关于罗成跟渊太祚达成的协议,由李世民亲自到国内与渊太祚签定的朝鲜条约。
  《朝鲜条约》算是第一份正式的条约了,毕竟华夏向来都是以天朝自居,周朝时诸侯们就搞尊王攘夷了,动不动就结盟打楚国蛮夷,而燕赵秦等国,更是把周边的蛮夷们不当国,不断的开边拓土。
  强大的时候,只管打就是了,打到服为止,所以根本不需要什么正式条文条约。万一实力不行了,那就跑嘛。
  比如衣冠南渡的东晋不就是如此,我打不赢我跑,然后我喊北伐,根本用不着结什么条约,总之就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干不过了,就跑。
  杨广最喜欢天朝上国,八方来朝的那种感觉,但他要维持这种天朝体系,靠的也不是什么协议,都是实打实的出兵去打,打到服。不管你是东突厥还是西突厥又或是什么林邑、流球,又或者是契丹、高句丽、吐谷浑,都是打到服为止。
  打怕了,自然就是臣子是弟弟了。
  不过罗成却跟渊太祚搞了个朝鲜条约。
  这份条约完全就是由罗成亲自草拟,条约声明,辽东之地自古就是华夏所有,从辽河到贝江,从襄平城到平壤城,殷商时便有商纣王的叔父太师箕子东渡朝鲜半岛,建立了箕氏侯国朝鲜,后来周武王到朝鲜封箕氏为朝鲜国君,封他为朝鲜侯。
  到汉初,燕王卢绾叛汉后逃至匈奴,其部将燕国将军卫满率千余人进入朝鲜,他是姬姓卫氏,卫国宗室后裔。进入朝鲜后,他后来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再后来推翻箕子朝鲜,自立卫氏朝鲜。
  汉武帝时派兵征服卫氏朝鲜,在半岛的中部和北部设置了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东汉末年,公孙氏占有辽东,并从乐浪中析出带方,此后并为曹魏、西晋所承继。
  高句丽本扶余王子朱蒙南下建立,而扶余国向来臣属华夏,与中原友好。朱蒙建立高句丽后,也是汉之属臣。
  直到魏晋之时,高句丽才屡生叛逆之心,时常做乱。
  总之,罗成总结起来,就是朝鲜半岛除了南端的那小块地方,是他们三韩土著一直在玩泥巴外,半岛的北部和中部,那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开拓的疆土,自殷商时的箕子东渡建立箕子朝鲜,再到后来的卫氏朝鲜,那都是我华夏人。
  虽然后来扶余人南下建立了高句丽,并在此后花了几百年时间逐渐占据了朝鲜半岛的北部中部以及辽东地区,但是朱蒙是扶余人,而立国七百年的扶余国一直都是华夏的藩属。你朱蒙本就是我华夏臣邦的子民,你建立的这七百年高句丽,自然也是我华夏的臣属。
  魏晋之时,你们趁中原乱,所以家奴窃主之地,如今自然也到了归还正本之时。
  因此呢,现在渊太祚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主动请求重新归附于大隋。当然,大隋也赞赏渊氏的这种反正态度。
  所以现在大隋便将辽东朝鲜之地再次收复,列为直辖,设置郡县,委派官员。
  从此以后呢,既没有了高句丽也没有了朝鲜,有的只是大隋的辽东道和朝鲜道。
  当然,为了表彰渊太祚的忠心,所以大隋特赐封爵位朝鲜王爵,并授他开府仪同三司的从一品官阶,此外又授他为玄菟郡太守。
  大隋还授渊净土为扶余郡太守。
  授渊男生为乐浪郡太守。
  授杨万春为带方郡太守。
  授高惠真为真番郡太守。
  渊太祚在协议上签字盖印,协议上罗成代表大隋签字盖印。
  皇帝现在手里就是一式两份的朝鲜条约中的一份。
  “渊氏居然连藩属国都放弃了,直接率土归附我大隋了?”
  这连杨广都很惊讶了,之前他只要高句丽肯臣服做个藩属就满足了,到之前,甚至渊太祚肯来朝见他就行了。
  可现在,罗成却让渊太祚放弃了朝鲜国号,带着剩下的土地和子民,直接归附大隋。
  他的地盘,也设置为五郡,渊太祚只是有个朝鲜国王的爵位,他不再是朝鲜国王,而只是玄菟郡太守。
  这结果就跟吐谷浑一样,吐谷浑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青海四郡。
  而现在,高句丽或是朝鲜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隋的辽东道和朝鲜道两道的九郡之地。
  而在这捷报上还写的清清楚楚,渊太祚为表明诚意,已经派长子渊盖苏文来京朝见天子,同时,也已经开始将历次战争中被俘的隋军士兵释放,目前已经释回第一批两万人。
  同时,他还已经向辽东的隋军供给粮草两万石,后面还会继续提供大约四十万石的粮草。
  按这条约,朝鲜道五郡,也将从明年开始,接受大隋的统治,到时朝鲜道五郡,每郡只最多保留五千名士兵,其余皆裁撤。此外,朝廷还将向五郡派授主簿、长史、司马、县丞、县尉等官员。
  皇帝几乎手舞足蹈。
  本来军民不应征,他都已经被迫停止东征,可谁料到罗成这一抗旨,居然还抗出了这么个结果来。
  直接把高句丽灭亡了。
  从此世上再无七百年之高句丽也,只有大隋的辽东道和朝鲜道。
  “你们还有谁要反对朕授罗成为辽东留守吗?”杨广得意洋洋的问几位宰相。
  裴虞三人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到居然是这么个结果,眼下这个时候,再反对也没用了,他们只能默默的赞叹罗成真是有本事,居然能让渊太祚自愿去国号为隋臣,了得。
  “陛下,渊太祚虽去国号,可朝鲜五郡依然还是在他掌握之下。”裴世矩提醒皇帝。
  “那又何妨?待明年,便要开始裁撤朝鲜兵马,派驻军队,选授官员,到时,几千里海东之地,尽复为我中华疆土也!”杨广觉得这功绩,一点不比当年汉武帝出兵灭卫满朝鲜,设立四郡之功。
  甚至还远超之!
第550章
去意已决
  罗成昏迷了七天七夜。
  当然,实际上他是在安市城里休了个长假,每天足不出府,喝酒吃肉烤火,与众弟兄商议时局。
  第七天的晚上,张亮的暗卫已经从洛阳飞递情报回来,皇帝的处置下来了,皇帝授罗成辽东留守,对罗成在辽东平灭高句丽极为满意。
  于是乎,罗成终于可以醒过来了。
  “憋了七天,也终于到头了。”罗成伸了个懒腰。
  “外面的兄弟们也都十分关注你的安危呢,若是听说你醒了,估计也都非常高兴。”侯莫陈乂笑着道。
  如今他跟罗成,也算是联结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便是山头。罗成是他们这个山头的头领,自然是不能倒的,否则,这刚形成的辽东山头就要垮了。
  “放出消息去,就说我已经醒来了,没什么大碍了,让弟兄们放心。”
  “那你什么时候露个面呢?”
  “明天吧。”罗成想,最好是圣旨下到安市之前他便露个面,这样更好。
  魏征提醒罗成,“既然大事已定,那么是否也解除对辽西兵营的包围,毕竟辽西郡兵也是大帅麾下,搞下去影响团结。”
  “嗯,今天就可以让冯将军把兵撤回来,明天我亲自去那边走一趟,安抚下他们。”
  罗成让他们背锅,但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不这么搞一下,他自己就得离开。
  “我觉得王仁恭不能再留在辽东了。”罗存孝一边吃着牛肉干,一边直言不讳的道,在这次事件中,王仁恭的立场值得玩味。
  “其实王将军也没做错什么。”罗成道。
  “他就算没做错什么,可他不跟咱们一条心。”老四直接道。
  确实,不说其它,就说王仁恭帮宇文化及骗罗成去安市城,就做的不地道。
  “这个待以后再说吧。”
  现在他留守的旨意还没下来,哪里好动王仁恭。
  “王仁恭麾下有个校尉叫刘武周的不错,若有机会,可以调到我身边来。”罗成道。
  “刘武周,有什么特别的吗?”老四问。
  ……
  罗成醒了,这个消息从安市城主府传出之后,如北风一般呼啸刮过辽东,十万辽东兵马都知道了大帅罗成醒了。
  全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毕竟罗成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主帅,那还是给他们分田授地,给他们发不要钱妾侍的大帅,更别说在罗成麾下打仗,这位主帅从不会让将士们的血白流,有功必赏,有勋必授,每次战后,都能分到战利品,十分的公平公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0/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