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1095

  “李建成,你就留在我的中军,跟着魏司马,负责文书。”
  “李元吉,你去找秦琼将军,到他麾下去做个校尉吧。”
  “玄霸,你继续回我身边做亲卫。”
  “有意见吗?”
  李建成本来也想统兵,可被罗成几句话一说,最后只得应下,那边李元吉倒是对自己的安排很满意,白马义从的精锐他是知道的,虽然他之前是想去重骑兵,可留到白马义从也不错。
  至于玄霸,他对于如何安排没什么意见,罗成让他去斥候营他就去,现在让他回他就回。
  唯有李世民,觉得很不公平。
  “世民做错了何事?”
  “你没做错什么。”
  “既然没做错什么,为何让我去辎重营,连老三都可以进白马义从?”
  “辎重营也需要有人统领啊,我觉得你是个不错人选,怎么,不愿意吗?如果你不愿意的话,现在可以提出来,你也可以回洛阳去。”
  “我愿意。”李世民咬着牙把三个字一字一字的吐出来。
  “那就出去吧。”
  魏征看着李家四兄弟离去的身影,皱着眉头道,“大帅这样做,李二郎好像真生气了,为何呢?”
  “你难道没看出来,这李二郎一直对我这个姐夫很不满意吗,反正我怎么做他也是不满意的,既然如此,我何必要去讨好他。对这种桀骜不驯的年轻公子哥,你不能一味顺毛摸,有时适当的敲打敲打,他才会知道谁才是那个话事者。”
  魏征笑笑,“之前听人说唐国公府世子年轻俊彦,但是今日这一见,这李建成看着可大不如李世民啊,你看他刚才,明明对你安排有些不满意,可犹犹豫豫最后也没吭出一个屁来,倒是这李世民,有什么就说什么,是个直爽人。”
  至于老三李元吉,魏征懒得点评,不过是个年轻的小莽夫而已,而老四玄霸,还是个不太懂事的孩子。
  “真准备打安市?”魏征问。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再说了,眼下这秋高气爽的,趁着冬天下雪前,咱们先把高句丽人拉出来溜一溜,折腾折腾,把他们折腾的筋疲力尽了,这个冬天自然也就不会再来烦我们了,再说,万一咱们把安市打下来了呢,这不也是意外收获嘛。”
  罗成呵呵笑道。
  魏征却不相信罗成这位辽东统帅,会这么轻率。
  “皇帝又下旨来催了?”
  “嗯。”
  其实自罗成回到辽东之后,皇帝就隔三岔五的下道旨意来,千篇一律都是速进,拿下安市。
  能够扛到现在都没动手,这也是罗成辽东杀神人屠的威名在了,否则皇帝早就换帅了。
  但已经连续收到第十八道催兵诏令,罗成也扛不住了。
  “打吧,现在打起码这决策权还在我们手上。”
第524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我觉得你最近有些焦躁?为何?”
  从新城过来的新城太守侯莫陈乂不解的问罗成,在他看来,罗成不过二十一岁刚成丁的年纪,如今已经算是少年新贵,风光无比的,而且今年又新添了两儿一女,正应当是春风得意才对啊。
  “侯莫陈兄,你觉得如今天下形势如何?”
  “有些乱,但还算好吧。”侯莫陈道。
  侯莫陈是鲜卑人,当年西魏八柱国家中便有一位是侯莫陈崇,甚至当年宇文泰能成为关陇之主,其实也是由于另一位侯莫陈。当时侯莫陈悦受高欢挑拔,杀当时镇守关陇的贺拔岳,这才让宇文泰成为关陇集团的新领袖。
  侯莫陈是鲜卑拓拔氏的别支,作为老牌关陇贵族,侯莫陈乂觉得如今的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比起当年周齐对立之时好的多。
  可罗成却不这么看的。
  “中原已经乱起,不但杨玄感这样的顶级贵族叛乱,还有如刘元进这样的地方豪强叛乱,更别说无数升斗小民为一口饭而叛乱,如今中原之地,遍地烽火。据我所知,陛下之前下达三征动员令,令各路兵马集结,可现在各地的府兵却都争相逃役,本来原本是要征召四十万府兵在涿郡集结,但据说现在连十万人都还没有集结起来,无数人都在逃亡。”
  “许多百姓为避辽东夫役,甚至自己砍断手砍断脚,还把断手断脚称之为福手福足,你可以想象,百姓是有多畏惧逃避这征辽了。”
  府兵不想入辽打仗,百姓为愿为东征服役。
  征四十万人,几个月,却只集结不到十万人。
  形势是非常的不乐观,这说明外表强大的隋帝国,他的执行力已经不行了,朝廷的威信已经不行了。
  当政权连政令都推行不了的时候,这个政权也就快完蛋了。
  而罗成现在虽说是统领辽东六郡之兵马,可实际上,辽东现在完全无法自给,全部都得靠中原输血供给,不但驻守的士兵全是中原征召的府兵,就是粮草等也全要自中原运来。
  他们孤悬关外,一旦中原断供,这十万兵马就得玩完。
  粮食不能自给,军械不能自给,连兵都全是中原的府兵,罗成这个大帅如何能安心的了,他现在的权力也好,地位也好,甚至就是兵权实力也罢,都是虚的。
  没有一点点是稳固的。
  罗成虽然想着办法要给府兵们分田授地,要给他们纳妾,可短时间里,都还是太过于难有成效。
  没有个三五年时间,军屯和民屯都难以见效,难以自给。
  可已经没有三五年时间给他了。
  这些天罗成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隋朝最后几年的时候,杨广困在江都不得返回,虽然身边有十几万骁果军,但这些以关陇地区子弟为主的骁果,却一心想着返回家乡,哪怕皇帝给他们配江南女子为妻,给他们分田置地等等,也无法改变他们的归乡想法,最终爆发了宇文化及等人率骁果军叛乱弑君,然后西归的结果。
  现在他罗成想经营辽东为根基,但手下的兵都是中原府兵,最终会不会也跟杨广一样?
  “如果我们能够早点灭掉高句丽,那么东征结束,天下百姓是否能够安心呢?”侯莫陈问。
  “问题是,想灭掉高句丽不容易。”罗成没有如皇帝那么乐观,虽两次东征已经大伤高句丽元气,但隋也是元气大伤,如今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了。
  而高句丽起码还有十来万人马,甚至能拼起来二十万之兵。
  还有那么多的山城堡垒,而大隋却已经很难真正的发大军来征高句丽了。
  “侯莫陈兄,我打算这次打安市,以打促降。”
  “以打促降?”
  “嗯,想一口吞掉高句丽不现实,我们六郡虽有十万之兵,可却没有能够支撑十万大军灭高句丽的后勤辎重能力了,趁现在高句丽人也还在内乱,我们围安市,然后迫高句丽投降,哪怕只是名义上的投降,也总能得到一个让大家稍满意的结果,起码能够体面的先暂时结束这场东征,否则这样没完没了的三征四征下去,真的会崩掉的。”
  对于侯莫陈乂,罗成没有太多的隐瞒,毕竟一起并肩战斗多年,如今侯莫陈也算是他这个山头的嫡系之一了,大家是一荣共荣的关系。
  “可高句丽人会降吗?”
  “现在就让他们降肯定不会,我们还得取得一场大胜,要让高句丽人感觉自己要完蛋了,然后逼迫他们求降,这才行。”
  去年杨玄感叛乱,不但动摇了统治阶级,而且还把黎阳这座东征粮草转运大仓里几百万石的粮食,全都放光了。
  要重新再积聚满粮草,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行的。
  而另一方面,如今各地沸腾,皇帝的三征令下达,兵员都集结不满,明年如何再征?
  搞不好,明年粮草都难以再如需转运过来,罗成身为辽东的最高统帅,必须提前考虑好这些情况,不能等到明年崩盘的时候再去挠头。
  “从辽西、建安、旅顺,各抽调一万人围安市,迫高句丽从石城、乌骨、国内发兵来援,然后我们想办法打援,干他一票,打痛高句丽人,然后让他们投降。”
  “当然,只要不攻破国内城,他们肯定不会真降,但没关系,我们只要他们肯上表称降,只要肯接受朝廷在辽东设置郡县就行,哪怕仍由他们统治实控地盘,给他们太守县令等职位也无妨,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体面的台阶下。”
  “然后呢?”侯莫陈问。
  然后?
  罗成心道,然后当然就是可以获得一些从容的发展时间,可以在辽东军屯种地,在这边移民,想办法把这里的驻军转为辽东的府兵,在这边设立军府,迁来府兵家眷,把这里经营起来。
  唯有那样,他才有机会真正的成为辽东王。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大隋这幢大厦就要倒塌,这个时候罗成也没敢想着能一人扶大厦于将倾,他也只能想着早做点谋划,为自己寻找点根基,以求在乱世来临之时,手里多点实力。
第525章
高句丽妾
  在小黑校尉看来,这个高句丽女人显得有些畏畏缩缩,她拘束的站在桌案前,弓腰缩背,一双眼睛不时东张西望,似乎四周的隋人全都是吃人的老虎般,那双手更是不停的揉着自己的衣脚。
  不过这女人倒是很年轻,而且看模样,以前应当是个豪强之家的女儿,脸皮白净,眉清目秀的,眼里虽然有畏惧,但却并不是那种愚昩。
  “我且问你,叫什么名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