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3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1095

  渐渐的,许多东都兵也放松警惕,甚至有人开始摘下铁盔,除下铠甲。
  最后连裴弘策自己,都解开了铠甲,想要透透气。
  那边的杨玄挺一直在观察着这边的东都兵,眼见这都已经对峙近两个时辰,东都兵完全松懈下来,他笑了。
  他们虽一直下马休息,可却是身不卸甲,矛不离手,人不离马的。
  “上马,杀!”
  杨玄挺一声大喝,突然跃上战马,然后一马当先,率兵杀向官军。
  已经休息足够的叛军轻骑,如狼似虎,猛的冲进慌乱不堪的东都兵中,一场边倒的屠杀开始。
  仅片刻,裴弘策和他的几千兵马,便在荥泽城下大败,八千东都兵,两战之后,只有裴弘策带着不地百来骑逃向荥阳虎牢关,而更多的士兵连身后的荥泽城都没能逃进去,因为荥泽城中的官员见官军大败,根本不开城门放他们进来,于是许多东都兵只得转身向杨玄挺投降。
  杨玄挺从容的荥泽城上官民的注视下,把数千东都兵缴械,他们先给自己换上了精良的装备,最后又把这些败兵都收编于麾下。
第476章
隋二世而亡
  旅顺郡,大连港。
  罗成从鸭绿江撤退,途经旅顺时特意入港补给休整。
  “你当初说杨玄感要造反,当时我是不太相信的,没料到,还真被你说中了。杨玄感真反了!”老三嗣业见到罗成后,充满震惊的道。
  “他早就显露出许多造反的蛛丝马迹了,只不过许多人都不愿意相信罢了。”
  “我也不相信啊,毕竟杨玄感身为上柱国、楚国公,又是礼部尚书,可以说是已经位极人臣富贵无比了,还反什么。”
  “正因为他位极人臣,所以他才反,因为他还想要那九五至尊之位,毕竟他已经摸到了点九五之位的边,再努力一把,未必不能进一步。”
  可老三却只是摇头嗤笑。
  “楚国公府杨家如今的地位,那是他杨玄感打下来的吗?他杨玄感三十出头,有如今地位,那都是继承他爹的余荫,被人称几句小霸王,还真以为自己有多了得了?这种人,就是有病,可惜一直没有人告诉他而已。”
  “哈哈哈,你说的倒也没错,杨玄感还是太年轻了。连他爹杨素当年何等人物,都不敢有半点造反念头,他却想当皇帝,真是痴心妄想。”罗成也摇了摇头道。
  嗣业叹息一声。
  “这二次东征算是结束了?刚从北边传来的消息,皇帝可是攻下了辽东城,仅用了几天时间,就破了辽东第一重城,可惜啊。若不是杨玄感叛乱,只怕这次东征就能够成功了吧。”
  “反正这里也就咱们兄弟两个,没有其它人,所以有些话我也就不用藏着掖着避着谁,要我说,其实这二征辽东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
  “为何?若杨玄感不反,岂会失败?”
  罗成给自己倒了杯茶,又给老三倒了杯,茶杯端到鼻子前闻了闻,“嗯,好茶不错。”
  “为何?”
  “很简单,皇帝一心只看到了辽东,却忽略了中原,他看到的是上次只差了一点点成功,却没看到,因为上次征辽,天下已经乱起。不想着马上休养民生,却还强要再征,时间还隔这么短,这是无视天下啊。”
  “有句话不知道你听过没有,正所谓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天下啊,只能顺势而取,不可逆势而为。哪怕是皇帝,是九五至尊,也一样。当年文帝为何取天下如此之易?那是因为顺势而取,别人只看到取的易,却看不到这背后的博弈凶险。”
  “宇文家夺西魏元氏天下,才历经了多少年?要说当年北周不强吗?偏居关中一隅,本是三国最弱,最后却反而先灭最强的北齐,一统北方,可宇文邕死了没几年,这北周天下就没了,这难道不是教训?”
  宇文泰宇文护宇文邕,哪一个不是枭雄豪杰,可就因为子孙没出息。宇文邕把皇位传给长子宇文赟,名字是取的好,文武贝,要文有文,有武有武还有钱,可结果这是个败家仔,皇后就立了五个,你说这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如此胡闹,同时并立五后的?
  还有,这皇帝没当几年,自己才二十出头,却要把皇位传给才一岁的儿子,自己当太上皇,这般折腾,北周不亡国谁亡国?
  杨坚也算是一代雄主。
  其实罗成在后世的时候,对中国古代四百多位皇帝,最佩服的也就那几个,如秦始皇,那有统一天下,结束数百年纷争,并且还推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的伟大制度,可以说,是秦始皇真正把华夏之地的子民,统一成了一个民族,若非当年的书同文,后来的华夏地区,肯定不过又是一个欧洲列国而已。
  秦始皇之后的汉武帝,罗成以前也很欣赏,因为这个皇帝虽然独尊儒术,但他外王内圣,推行霸道,却是打出了血性,让汉家子民继承了秦始皇传下来的这种开拓进取精神。
  秦皇汉武之外,罗成最喜欢的皇帝就是杨坚了。
  为何?
  因为在他看来,当年若不是杨坚夺位,则中原南北方可能继续分裂,甚至是南北从此彻底分裂成两部份。为何这样讲?
  西晋八王之乱后,五胡十六国乱中华,北方诸胡群起而立,你争我夺,汉人就是最弱小的,王导劝衣冠南渡,北方被抛弃。
  虽然后来北魏统一北方,而且北魏也确实推行了汉化,但再推行汉化,北方的胡化也是非常严重的,鲜卑人一面汉化之时,却又一面把汉人胡化。
  后来结束东西魏统一北方的北周,其实也一样是大行恢复胡化制度的,宇文泰的府兵制也好,官制也罢,很多都是复行胡化。
  而杨坚夺位之后,却开始全面清除胡化,恢复汉魏礼仪,恢复周礼等等华夏文明,功不可没。
  尤其是杨坚称帝不久,便把西梁、南陈灭亡,一统南北,把分裂了几百年之久的南北,重又粘合起来。
  相比起后来的唐宗宋祖什么元宗清圣,确实更强。
  一个看起来好像只是捡了个大便宜的杨坚,缔造的却是中华第二帝国的开端,可惜这继承人差了点。
  表面看起来杨广极具才华,又十分勤奋,还有宏图大志,可惜他跟杨坚比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杨坚做事,手段老道,平衡拿捏的非常好。
  一统天下不说,还把强大的北方突厥搞的四分五裂,虚弱无比,只能俯首称臣。虽然也曾经东征失败,可杨坚没有马上再来一次,而是立即停止了东征。
  杨坚对度拿捏的极好。
  他以关陇集团起家夺位,最后对关陇集团又拉又打,控制的极好。
  可杨广呢?
  他一味的重用如宇文述、来护儿、裴世矩、虞世基这样非关陇集团的人,重用这些没根基的人,虽然摆脱了门阀制肘,确实更自由了。
  可他也一步步的脱离了他统治的根基。
  当杨广还沉浸在他已经唯我独尊,一言九鼎的时候,却没发现,自己慢慢成了孤家寡人了。
  他提拔的重用的那些新贵集团,并不能真正的取代旧有的关陇贵族集团,为他掌控天下。
  所以就算杨玄感不反,也会有李密反,李密不反,说不定也有李渊反,到底都是因为旧有利益集团被杨广严重损害了利益,当天下尚安之时,他们当然不敢乱来。但天下一旦不稳,于是这些早就压抑着不满的人,就会纷纷而起。
  这正如历史上的杨广最终死在宇文化及这个他曾经最重用信任的宠臣之子时一样。
  一切都已经注定好了,这个注定不是天意,而是杨广种下的种种因,然后必然会有后面的种种果。
  “想不到你居然还有神棍的潜质,那你再跟我说说,还会有什么必然?这天下会乱吗?杨氏还能主宰天下多久?”老三笑问,似开玩笑。
  “若皇帝继续如此一意孤行,那么我敢说,杨氏天下必然二世而亡,传不到三代。”
  “啊?”老三想不到罗成会如此预言,一下子怔在那里。
  “这话出的我口,入得你耳,莫要再跟其它第三人说。”
  “肯定的。”嗣业怔怔的道,“你真这么确定?”
  “嗯,我很确定。”
  “那我们怎么办?”老三神情郑重的问。
  天下将乱,英雄趁势而起,而谁又会是明君,将取而代之呢?
  罗成没回答,因为不知道怎么回答,历史上李渊将成为笑到最后的人,可现在看来,李渊还在辽东混日子呢,实在没有半点新主的气象啊。至于那位唐太宗李世民,现在更是只有一只眼睛的愤青独眼龙。
  哎。
  罗成叹声气,他也看不懂未来了。
第477章
驸马
  罗成看着嗣业陷入沉默之中。
  “我们身为隋将,难道不应当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吗?”嗣业问。
  “如果可以,确实应当,但如果势不可为,那就没有必要非要逆势而行,毕竟,这天下又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当他说出这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时,嗣业震惊的瞪大眼睛。在他的思想里,这种话太大逆不道了。
  可罗成却说的很淡然,似乎这只是很普通的一句话。
  “三哥,我今天跟你说这些,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让你有点心理准备吧。其实你想想关陇贵族们吧,他们一起缔造了西魏,然后北周、隋,也是他们一手拥立的。王朝变了三个,皇帝换了三姓,可那些家族,不一直还高居庙堂之上吗?反是如一心保周的尉迟迥被灭了,而曾经代魏的宇文氏又被杨家灭族。所以说啊,所谓改朝换代,从来不是什么民心向背的事情,不过是一场权利的游戏而已。”
  “当你有足够高的地位,那么你便在这场游戏中有了足够多的筹码,可以让你参与更核心的游戏,否则,你只能在外围投投注。”
  罗成认为嗣业现在的位置很重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