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1095

  就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八千步骑,居然也折了三千。
  “罗成呢,损失了多少人马?”
  “估计,大概,可能有三百吧。”王伯当小心翼翼的回答。
  这个回答只是让杨玄感和李密更加的心里流血而已。
  “楚公,请立即率兵北上。”李密突然道。
  杨玄感压抑着愤怒,“现在还北上做什么?”
  “不管如何,都应当马上北上,总不能让罗成继续留在平原,更不能让他再进入清河郡,得抢先一步进入清河,入高鸡泊把杜彦冰和王闰剩下的五千人马收编,若是能够再把溃败散落的几万贼匪也收降,则亡羊补牢还未晚也。”
  “你说罗成为何这个时候进入河北?难道他得了皇帝密旨?”杨玄感疑神疑鬼起来。
  “应当不太可能。”李密却是不信的,如果罗成得皇帝密旨,那为何不直接来汲郡?
  ……
  平原郡城,德安。
  被斩杀的贼人首级堆在城外如山,而被俘虏的贼匪更是关了几个大营。
  罗成没急着离开,而是让那些俘虏帮忙重新修复平原郡城。
  之前城破时,平原太守战死。
  罗成便委了平原郡丞杨元弘以及平原县令杨善会负责主持安抚百姓,维持治安之事。
  “本帅即将离开,现暂授杨郡丞为检校太守,授杨县令为检校郡丞,望你二人齐心协力,把平原郡维持好。”
  经罗成观察,二杨的本事还是不错的。
  杨善会一听罗成要走,不由的忙道,“还请大帅暂时多驻扎几日,如今贼匪虽败,可散落各地,骚扰劫掠乡里,而郡中刚遭此大劫,无余力可守境安民,还望大帅出兵帮助扫荡贼匪。”
  那边杨元弘也忙道,“是啊,如今许多贼匪败入清河高鸡泊,高鸡泊距此不过数十里,只怕大帅一走,诸贼又卷土重来,到时我等无以应对啊。”
  “可本帅是河南抚慰讨捕使,此次来河北也是军情紧急,但也不能久驻啊。”
  “我等恳请大帅入高鸡泊剿完贼匪再走!”
  高鸡泊中有张金称、孙安祖、王安等诸贼,如今豆子岗诸贼又败入高鸡泊,确实时时威胁着平原郡城。
  “本帅再考虑一下。”
  ……
  涿郡,临朔行宫。
  皇帝刚刚检阅完骁果军回到行宫,有内侍入奏。
  “陛下,有紧急军情至。”
  “高句丽?”
  “是右骁卫将军、河南抚慰讨捕大使罗成的急奏。”
  “罗成的急奏?赶紧呈上来。”皇帝一听是罗成的急奏,也没耽误。
  可等皇帝翻开这急奏看完后,却有些出神。
  “兵过黄河,豆子岗剿灭反贼二十万,俘十三万,斩首数千。平原郡城下,击败攻陷平原郡城之二十万贼匪,阵斩五千,俘虏三万余,斩杀伪称王者八人,伪称公者十三人……”
第451章
裴行俨
  杨广召来苏威、裴蕴、裴世矩、虞世基、宇文述等议事。
  “罗成奏捷,说入河北,收复被贼匪攻陷的平原郡城,斩贼五千余,俘虏三万余,又在豆子岗扫荡诸贼,俘获十三万余。朕很惊讶,原来都没有听到盗贼发展到如此地步,贼势发展的这样快了?如今已经能攻破平原郡城这样的运河重城?”
  内史侍郎虞世基平时就是负责为皇帝转呈奏折的,平时各地盗匪情况的奏报,他总是要掩饰,往往把一些比较严重的奏报收起来不上呈,要呈也只呈一些情况不严重的,或者是剿灭贼匪的好消息。
  听到皇帝这样问,便道,“盗匪始终只是盗匪,成为了气候的,有各地官吏全力追剿,很快就会彻底剿除。陛下不必忧心!”
  可杨广却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若是一般人奏报,他可能要怀疑,可罗成毕竟是他最信任的将领,而且罗成拥有直接上奏的权力,所以他的奏章才能不经过虞世基直接呈到他案前来。
  “可罗成奏报,二十万贼匪仅用三天就攻陷了平原郡城,豆子岗里甚至也聚集不下三十万贼匪,还有高鸡泊,据说也聚贼不下十万。这天下间,怎么突然这么多贼匪了?还有,罗成两战斩杀贼匪近万,俘虏十余万,朕很震惊,平原郡这样的要地大城,怎么也会出现如此多的贼匪?”
  那边宇文述立即道,“臣以为,定是罗成虚报战绩。天下哪来这么多贼匪?平原郡一郡之地,拥县不过八个,总人口都没有十万户,哪来这五十万的贼匪?还斩杀伪王八个伪公十三公,为何这些什么伪王伪公,以前从没有听地方上报过?”
  “再一个,若是臣记的不差的话,罗成是右骁卫将军,授河南抚慰讨捕大使,还是东莱郡太守。可不管是抚慰讨捕大使还是东莱太守,那都是应当在河南任职,他怎么跑到河北去剿匪了,还有,他罗成率兵入河北,可有奏报过朝廷,可有得到许可?”
  那边虞世基也道,“陛下,之前礼部尚书杨玄感就奏报说罗成居功自傲,因一点小事就杀人灭族,在河南还私自征召兵马,又大肆给亲朋好友授官给职,有营党结私之嫌。如今这率军过黄河,更有私调兵马,滥捕滥杀,杀良冒功邀功请赏之嫌。”
  “是啊,盗匪肯定是有的,但绝不会如罗成所说的这么多,动不动就几十万贼匪?一个平原郡就五十万贼匪,那河南河北四十余郡,得有多少贼匪?肯定是夸大其辞了,贼匪是有,但绝没他说的那么多那么严重,而罗成在河南私拥重兵,随意擅调兵马,甚至无令而渡河北上,这可是严重有违制度法令的,陛下不得不防。”
  几个大臣在那里群起围攻罗成,都拿着罗成私调兵马说事,还说他的奏报不合理,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贼匪等。
  最后说若是每个将领都如罗成这样,想征调兵马就征调兵马,想越界就越界,那岂不是要乱套?
  国法制度何在?
  “这个罗成太过份了,仗着上次征辽有些许功劳,仗着陛下的信任,居然如此肆无忌惮的贪功,杀几个贼匪,也敢号称剿灭贼匪四五十万,斩首几个喽罗,居然敢说阵杀八个伪王十三个伪公,太过嚣张狂妄了。”
  杨广想来想去,觉得这几位心腹大臣说的也有道理。
  一个小小的平原郡,哪来的五十万贼匪啊?
  况且,一个平原郡,就出了八个反王十三个反公,这也太不合理了。
  “陛下,罗成打仗虽有些本事,可若说担任河南一道十二郡之长官,就未免还不够经验了。”
  “嗯,那就下旨让罗成回东莱专心准备水师东征事宜,至于河南抚慰大使一职,交由光禄大夫、虎贲郎将裴仁基接任。河南讨捕大使,则由副使张须陀接任。”
  好在皇帝虽然认定罗成是贪功冒赏,虚报功绩,但念在罗成征辽有功又还年轻,也没有因此降罪于他,只是让罗成把两个使职交接,然后去东莱做他的太守,兼十万水师统帅,准备水师东征事宜。
  总之一句话,罗成你太年轻了,还是专心负责东征打仗吧,至于这河南地方上的慰抚也好,剿匪也好,还是交给其它人吧。
  不赏不罚。
  当旨意快马加鞭送到平原郡城时,罗成正准备出兵入高鸡泊剿匪呢。
  结果一道旨意下达,他的河南抚慰大使和讨捕大使职务就没了,而那个承制拜封的大权自然也没了。
  “陛下这是不相信我剿灭了这么多贼匪,杀了这么多反王?”
  天使苦笑着道,“实在是这平原郡剿灭的贼匪数量太惊人了。”
  罗成一下子明白过来了,估计皇帝还压根不清楚如今中原各地的贼情匪讯呢,还以为现在是太平盛世呢。
  “这平原郡的几十万贼匪,也并不都是平原郡本地人做乱啊,这可是河南河北几十支贼匪聚到了一起,难道陛下不知?”
  “罗帅。”新任的抚慰大使裴仁基也苦笑着安抚罗成,他从涿郡来的,但到了平原郡,看了城外的俘虏营,看了刚修补好的平原郡城,随便打听了一下,就知道此前的平原大捷是真实的。
  可那又如何?
  “罢了,裴将军,这抚慰大使的差事就转交给你了。”
  裴仁基也是关陇将门,他祖父曾经是北周的骠骑大将军,父亲也是周隋两朝的将军,他祖父和父亲都曾有郡公爵位,只不过到他时,改爵,于是他就没爵了。不过裴仁基以前是李景的老部下,而李景又是罗成的老师,所以他跟罗成倒也算是很亲切。
  “主要是虞世基和宇文述在陛下面前说罗帅坏话,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事。”
  “嗯,我记下了。”
  罗成心里很恼,可面上表现的平静。
  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也没法改变,谁让他碰上了杨广这样的皇帝呢,虽然很多时候杨广表现的好像很牛的样子,可实际上杨广这个皇帝却又很偏执。
  “大郎,过来拜见下罗帅。”
  裴仁基招来一个年轻人,约摸着比罗成还年轻些。
  “这是犬子,今年十八,也算有些勇武,打小学习骑射马槊,这次听说我来河南,非要跟过来,还说要跟随罗帅你去辽东打仗呢,就是不知罗帅是否愿意收留这小子。”
  罗成打量这个高大的年轻人,“大郎叫什么名字?”
  “回罗帅,我名行俨字元庆。”
  罗成愣了下,裴行俨字元庆?
  “你用什么武器?”
  “马槊!”
  罗成哦了一声,心想还好不是用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