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1095

  眼看着头已经露出来了,那经验丰富的产婆直接伸手抓住,猛的一拽,把婴孩整个的扯了出来。
  “哇!”
  婴儿出世,终于发出一声响亮的啼哭。
  “是男是女?”公主赶紧问。
  “恭喜公主,是弄璋之喜。”
  公主帮女儿擦拭汗水,“女儿,是个男孩。”
  此时的阎大娘早就累虚脱了,闻听后只是点点头,“抱我看看。”
  产婆剪断脐带,拿热水给婴孩迅速的擦拭干净身体,包上了襁褓。
  刚出生的婴孩浑身皱巴巴的,脸也皱巴巴的还红扑扑的,“哇,好健壮的孩子,起码有七八斤。”
  “刚称量过,是七斤八两呢。”
  “哇,好壮。”
  几个产婆齐齐惊呼,孩子生下来大,这意味着容易长大。
  公主接过孩子,捧到阎大娘面前,“你看。”
  阎大娘伸手去摸孩子,本来大哭的婴孩居然停止了哭泣,一声大眼睛乱转,似乎在寻找着有血肉联系的母亲。
  “孩子刚出生,还看不清人呢。”
  “娘,他知道是我,知道我是他娘,你看这孩子,长的多像罗成啊。”
  清都公主叹息一声,“像有什么用,还没出生爹就死了。”
  阎大娘只是摸着孩子的脸蛋,“罗成,你个浑蛋,看到了吗,这是你的儿子,我帮你生了个儿子,你看他长的多像你啊,放心的走吧,我给你留后了。”
  “长卿,以后长大了千万别学你爹。”
  公主看着这娘俩,忍不住落泪,扭头就出了屋子。
  一个丫环跑着进来。
  “公主。”
  “慌什么,不知道大娘在里面生产吗?”
  “公主,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刚刚传来的消息,咱们阿郎升官了,阿郎被陛下升授工部侍郎了。”
  “哦。”公主却没有什么太过欣喜的。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关于襄阳侯罗成的,他还没死,刚陛下降旨,改封罗成为齐国公、检校东莱郡太守,兼知东莱水师诸军事,还授他为左翊卫亲府中郎将。”
  “啊,罗成又活了?”
  “公主,是罗成本来就没死,他不但没在平壤城下自刎,还攻破了平壤,生擒了高句丽国王,还在平壤大败了数万高句丽人呢,如今已经乘水师的船只返回中原了。”
  清都公主怔怔出神。
  “这浑蛋还真命大。”
  惊讶过后,她连忙转身推门又进了产房。
  “女儿,大娘,好消息,罗成那浑蛋还没死,他又活过来了。”
  阎娘子此时躺到了床上,旁边是不哭的儿子罗长卿。
  “娘,罗成已经死了,陛下都追封他为辽王,谥号忠武了,放心吧,女儿想的开,如今有了长卿,女儿不会想不开的,余生,我定会把长卿养大成人的。”
  “女儿,娘没骗你,那罗成真又活过来了。他没在平壤城下自刎,还攻破了平壤,立了大功,如今已经回东莱去了,刚被陛下加封为齐国公,检校东莱太守呢。”
  阎大娘子抬头,眼里慢慢有光芒涌动。
  “娘,你不骗我?”
  “这样的事情我骗你做什么。”
  阎娘子突然号淘大哭,生产临盆大即,却忽然得到孩子父亲战死的消息,阎娘子当场晕了过去,好不容易才接受这个消息,为了孩子,她极力压制自己的悲痛。
  九死一生,终于把孩子生了下来。
  谁料到,现在又说罗成还活着。
  “罗成,你个王八蛋。”
  “别骂了,还活着就好,我这就让人去东莱找罗成,告诉他你生了的消息。”清都公主红着眼睛,“那个浑蛋,这个爹当的好轻松,一定要他过来见你们娘俩。”
  “娘,算了。”
  阎娘子突然不哭了。
  “娘,我想让孩子跟我姓阎,叫阎长卿可以吗?”
  “怎么了女儿?”
  “他还活着,齐郡章丘有妻子,唐国公府嫡女李三娘又许给他为妾,有妻有妾还那么年轻,以后子女肯定不会缺的,这孩子就没有必要再跟着姓罗了。”
第412章
罗成的烦恼
  老四钓了半天什么也没钓到,终于耐心耗尽,一把将杆扯起扔到了一边,懒得再费这个心神了。
  “老五啊,我说你怎么就这么沉的住气呢,一坐就能坐半天。”
  “沉的住气才能钓的到鱼,你看我半天钓了一大桶鱼,你半天一条也没钓着。耐的住寂寞,才能得的到收获。”罗成笑呵呵的又提起竿,一条大约几斤重的海鱼跳跃着,可依然还是被提到了甲板了。
  小六笑呵呵的扑上去,一把将鱼抓住,虽然鱼很滑,可在小六手里却挣扎不出。小六取下鱼钩,把鱼远远的抛入了水桶中。
  那个大桶里又增添了一条鱼。
  “老五啊,我是真没想到啊,原来那么多人都以为咱们在平壤城下会败呢。更料不到,这皇帝陛下居然还给你如此身后哀荣。封王啊,你还真不如就在平壤城下死了算了,你活着一辈子是不可能封王了,更别说谥号忠武了。”
  老四得啵得啵的道,“死了换个王也值,正好你也没后,这辽王之位就给我儿子继承好了。”
  “想的美,就算我无后,你儿子也还是你儿子,若让你儿子来继承我爵位,那他可就是我的继子,族谱上可就不再是你名下之子了,你舍得?”
  “有啥舍不得的,封王啊。”
  “你舍得让他做我继子,也封不了王。”罗成又抛下一竿,死了能封王,活着异姓哪有可能封王?想当年杨素多大的功?不也是从越国公改封楚国公而已。
  他罗成如果死后封王,就算让老四儿子来继承,也肯定是要降等袭爵,公爵都可能封不了,能得个襄阳侯都了不得了。
  “也是,不过你狗日的真是好运气,从章丘老家出来时,才不过是长白府八品司马而已,现在居然都是他娘的齐国公了,老子拼死拼活的,连个爵都没捞着。”
  罗成却只是笑笑。
  自大业以来,大隋的爵位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好得了。以前,关陇贵族之家,特别是像八柱国家那样的顶级门阀,哪家不是公爵七八个,侯伯多如狗。
  可是现在,爵位仅王公侯三等,想封爵多难。
  罗家现在一门两国公,一燕国公一齐国公,那都是特例,属于蝎子拉屎独一份儿。
  要不是之前搞了个乌龙,皇帝以为罗成战死辽东,所以搞出了个封辽王谥忠武的事情,仅以罗成的战功,其实也不太可能封国公。
  毕竟罗家已经有个燕国公了,就算有功,皇帝出于平衡的考虑,也不可能再给罗成一个国公的。
  可现在,为了给那出乌龙收场,同时也算是为了彻底振奋下东征失败后的军民士气,皇帝也算是再次破例给罗成一个国公了。
  罗成手里握着竿,坐在甲板上,心思却没在钓鱼上了。
  他心里想的更多的还是这次东征回来后,今后他将何去何从。
  光禄大夫、左翊卫亲府中郎将、检校东莱太守兼知东莱水师诸军事、齐国公罗成。
  名头越来越响亮,爵高职重。
  只是这次东征失败后,就算杨广有心要再征高句丽,可没有两三年时间也不太可能再打的起来,毕竟这次折损了差不多四十万大军,这可是大伤了隋军元气。
  而中原的这次动乱,也是越闹越大。
  他兼知东莱水师诸军事这个兼职,看似能统领东莱的几十万水师和水手,但东征已经结束,东莱水师大营也要解散,各地征来的水师士兵和水手民夫们,都要解散归府归乡,兵一走,这知水师诸军事,也就自然只是空头衔了。
  倒是这个检校东莱太守和左翊卫亲府中郎将这两个职位值得玩味。
  一个是地方封疆大吏,东莱郡便是处在山东半岛最东端,这里有大隋北方最大的港口蓬莱港,同时也有一座常年有水师驻扎的水师大营。
  因为这座港口,东莱郡虽处河南最东部,但还是挺富裕的,尤其是在这乱世来临之际,金边银角,东莱背依大海,西面又有泰山、沂蒙等大山为屏,确实是个很不错的根据之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