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1095

  只是罗存孝却根本不以为意,“我们派去联络来护儿的人,到现在都还没回来,丝毫没有半点消息,说实在的,谁也不知道现在来护儿他们跑哪去了。再说了,就算来护儿还在海边,可距这里二百里,这来来回回的,谁知道是高句丽军先杀回来,还是来护儿先来?你还真以为有多大机会真占领平壤城?”
  “没打算占领吗?”
  “能占领当然是好,可机会不大,所以说嘛,你也别心疼,反正这平壤城我们也占不了,只管攻杀。”
  一桶桶燃烧的油被抛入内城,还伴有一块块的石头。
  内城处处火起,到处一片恐慌混乱。
  而城下,无数高句丽人正被驱赶着撞城门,挖城墙,隋军用这种最原始也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攻城。
  虽然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人倒在城下,可罗成不在乎,隋军不在乎,死的又不是自己人。
  战争就是如此残酷,为达目的,火攻水淹无所不用其极。
  甚至还有人在挖地道。
  从早到晚,从晚又到早。
  内城攻夺战一直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城下死伤了近三万的高句丽人。
  而左五军,几乎没有伤亡,他们一直在养精蓄锐。
  “城头上的高句丽军差不多已经力尽了,是时候出手了。”魏征盯着城头,眯眼打量着。
  罗成也点头。
  “是差不多了,我们不能在这里拖太长时间,得先破城再说。吹角,让弟兄们上吧。”
  熬了一夜,隋军用无数高句丽炮灰,把几千高句丽近卫军折腾的筋疲力尽。整整一天一夜,进攻就没有停止过,一波接着一波,又是投石车又是弩车又是地道又是冲车的,高句丽守军早就被累到不行,他们连分批轮守都不行,因为攻城太猛,每时每刻都得拿出全力来,否则城池随时可能陷落。
  不过对于隋军来说,这一天一夜的进攻,不过是前戏而已。
  左五军将士们抓紧时间好好休整了一天,现在终于到他们出手的时候了。
  号角声中,无数的弓弩齐发,漫天箭雨,密集如蝗,在投石和火油的伴随下,威力更猛。
  这是隋军向来称雄的利器,强弓劲弩齐发,凭借着超强的弓弩百分之一百二的装备率,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无法想法的超强远程火力覆盖。
  虽然这种超猛箭雨往往不能持久,但对左五军将士来说,根本不需要太持久,他们需要的只是弩箭的掩护,用箭弩压制城上本就已经疲惫不堪的守军,然后展开猛烈的强攻。
  杜伏威提着大环刀,一手举盾,冲在最前面。
  虽然如今他也是厢副将了,可在此战中,他依然是毫不犹豫的就往上冲。
  魏征在城下,看着隋军如猛虎下山的气势,不由的感叹道,“如此强悍的弩箭集郡覆盖,再配上此悍不畏死的将士,天下还有什么攻不破的城池?”
  那边王子明则心疼的道,“魏司马可知道这种攻击,每一息都要射出去多少支箭?而每一支箭要多少钱?这样的进攻就算只打上一刻钟,所耗费的钱粮都不敢想象。”
  “打仗本来就是打钱,但只要能赢,一切都能得到回报。”罗成淡淡的道。
  隋军确实是强,可惜杨广却要亲自来指挥这样一场百万级的大战。而来护儿、宇文述虽然也是猛将,但若说到指挥方面,却又远不如于仲文李景等,可偏偏皇帝却没有用于仲文李景罗艺这样的猛将为帅,还处处多加干涉,胡乱指挥,这就导致了隋军空有强悍的战力,但却总是自缚手脚。
  城上高句丽人被压的彻底抬不起头来,隋军如潮水一样涌上城头。
  杜伏威从云梯上一跃而下,一手横刀,一手盾牌。
  还未着地,已经一刀斩杀一名高句丽兵。
  更多的隋军也跳上了城头。
  随后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
  再也无人能够阻挡这支隋军的攻杀。
  城门被猛的撞开。
  无数隋军高呼着万胜万岁,猛的杀进内城。
  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左五军就已经全部控制了内城,然后顺势将处于内城之内的宫城给围了起来。
  “杀!”
  杜伏威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看着那座紧闭的宫城,挥刀就冲。
  激战半天,宫城陷落。
  暮色之中,平壤城处处火光,一些角落里还有些零星的厮杀声。
  罗成带着一众将佼们一路穿城过门,最后来到了王宫之中。
  “大将,高元已经擒下,这老贼居然化妆成了一个女人躲在一口井中,不过还是没能逃过将士们的搜捕。”
  高元被带上来,此时他狼狈万分,依然还穿着一身宫女的服装,男不男女不女的,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浑身颤抖,两腿战战,要多惊恐就有多惊恐。
  “高元你好,我是大隋右翊卫虎贲郎将、左五军大将、征辽先锋将军、银青光禄大夫、襄阳侯罗成。”
  高元面如死灰。
  成王败寇,落入了隋军之手,他已经没有半分希望了。
  “我愿降,愿降。”高元连声道。
  罗成一阵哈哈大笑,“不,我不需要你降,因为你已经是我的俘虏了。”
第384章
赴汤蹈火
  小黑今年十八,却已经是一个老卒。
  他是章丘长白乡人,本是一孤儿少年,后来被罗成挑中做了长白乡勇,跟着罗成从乡团到郡营再到军府,剿匪平贼,再到北上涿郡出关征辽,仗打了一场又一场,几年时间里运气还是比较好的,既没瞎也没瘸,命还在。
  只不过相比起许多曾经一同入伍的那些乡勇同袍们,小黑的军功平平,而且说实话他有些胆小,别人悍不畏死的冲锋时,他总有些缩手缩脚。于是连杜伏威、辅公祜这些才十六岁的小老乡,如今都已经成为一厢副将,官阶六品时,他却也还仅仅是个队副。
  就是这队副之职,其实也是因为他的资历老,要不然以他的表现,还真当不上这队副,估计勉强混个伙副还差不多。
  一开始,小黑是个刀牌兵,后来因为表现差,本事也稀松,于是这跳荡陷阵的刀牌手就不适合他,便改做了弩手。
  但小黑弩射的实在太缺准头,于是又改做了长矛兵。
  他当年那一批一起入乡团的少年二百人,如今还剩下大半还活着,其中有小半留在章丘长白山,在历次剿匪中没死没残的,则大多数来了辽东。这些老兄弟们,混的最好的自然是杜伏威辅公祜,罗七罗九等人,更别提罗成的几个兄弟还有姐夫妹夫他们。
  这些人要么就是一厢都将,要么就是副将,起码也是偏将,最差都基本上混到营校尉、副尉了。
  唯有他小黑,到现在却还只是个队副,而且是呆在最没出息的步兵营长矛队中。
  只是小黑对自己的现状却很满意,毕竟几年前他还是个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孤儿,靠着宗族乡亲们的接济,才勉强没饿死。虽然现在职位不高,但罗家军里最大的好处就是福利待遇好。
  哪怕战场上你没能斩将夺旗,可罗家军更重集体军功,只要你没当逃兵,你就算在战阵上杀的人少,但功劳也少不了一份,这赏赐也没短过。
  只是说,不够勇悍,毕竟难往上提升,但赏钱不少多少。
  许多同乡们得了赏赐,花起钱来也比较大手大脚,赏赐下来,或者分了战利品,这些人便会花钱去女营爽两回,或者又等休假时一起结伴买酒买肉痛快一餐,但小黑舍不得这样花钱。
  他的钱每次到手,总是取一点零头在手上,然后整数便寄存在参军那里,有机会便让帮着寄回家中。
  小黑是孤儿,父母早亡,但家里却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对自己很扣的小黑,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们却总是大方的,那些上等的布料赏赐下来,他舍不得穿舍不得换,却舍得直接寄回家让弟弟妹妹们做新衣裳。
  小黑最大的愿望,就是等这次东征结束后,回乡后在家里买上二百亩地,然后起一座大宅子,也不用太好,要是能有以前罗大将南山村的那宅子那么大那么好就行。
  他经常算自己的钱,算家里攒的钱,也算他寄存在参军那里的钱。
  好多同乡嘲讽小黑不敢拼,说不敢拼命是挣不来官职的,毕竟能够不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也能有功名的,那是世家勋戚子弟,不是他们这种草根。可小黑每次对同乡们的话只是笑笑,并不是他真的胆怯,只是他有太多的牵挂,家里还有好几个年幼的弟弟妹妹,父母走的早,宗族也照顾不过来。
  以前有一顿没一顿,经常吃野菜的日子他深深的记得,现在他在军中,只要他不死,每次打仗下来,总能分到不少赏钱,这些钱拿回家,便能养活弟弟妹妹们。
  弟弟妹妹们还小,他还打算送弟弟们读书开蒙,将来买田盖房,还要给他们成亲。
  如果他战死了,那他们怎么办?
  平壤城终于攻破了,小黑跟着弟兄们欢呼的时候,也不由的长松了口气,终于又撑过一场大战了,这次攻破了敌都,赏赐肯定不会少的。或许东征很快就要结束了,他也许能早点回乡,提前买田盖房了。
  攻破平壤之后,小黑跟自己的一队人分到了一条巷子,这是罗家军的惯例,不管是攻破贼塞还是打下敌城,等到战斗结束后,各团营便会按片划分,然后各自负责包干搜捕残敌,查抄钱帛等战利品。
  小黑最喜欢做的就是这任务,这任务没危险,而且查抄到战利品时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的,虽然不管抄到多少,并不能收入自己口袋,但交上去后,罗大将也不会独吞一丝一毫,他会让参军文书们全部入账,最后按罗家军的惯例来分割。
  部份作为给阵亡伤残将士的抚恤补贴,部份作为立功将士们的赏赐,部份留做军用,最后部份则用来收养孤儿少年给阵亡将士做继嗣子,还剩下的,则都会拿出来分给全军将士。
  撞开一户涮了漆的大门,小黑带人开始搜查,能够把门涮漆,绝对是有钱人,这年头的漆可是极值钱的。
  “仔细搜,不要放过任何角落,若发现了人,一定要分开审问。”小黑已经是熟门熟路,经验丰富。
  一进院子,立即交待起下面的弟兄来。
  “队副你放心吧。”一群长矛兵笑呵呵的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