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1095

  罗成扬了扬手中信,“罗艺自作主张,帮嗣业定了门亲事,对方是唐国公府的三娘子,嫡女。”
  “好事啊!”王子明惊喜道,“唐国公府可是八柱国家啊。”
  “所以说八柱国家的荣耀嘛,罗艺还帮我也定了门亲呢,唐国公府庶出的四娘子,许给我为妾。这不扯淡嘛。”
  “这天大的好事啊,还有什么好不高兴的,马上回信去感谢燕国公啊,你要不好意思写,我来替你写。”
  罗成看着王子明那兴奋的样子,好像是他娶到了八柱国家唐国公府的嫡女千金一样。
  “李渊最近运气不太好啊,估计是有点火烧屁股的感觉,所以连八柱国家的脸面也不要了,居然要跟我们罗家这种暴发户人家结亲,还一结结俩。”
第368章
新贵
  李渊最终还是没能攻下新城。
  带着皇帝贬降的旨意,李渊回到了辽东城下。
  距离辽东城不远,是太府卿设计修建的六合城。六合城有两重,外围一重为土墙,围十里长,内一层则是板城。
  城方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二尺,以木为之,方六尺,外面一方有板,离合为之,涂以青色,垒六板为城,六三丈六尺,加上六尺高女墙,因此有四丈二高。开南北两门,又于城四角起两座敌楼,门观、门楼槛皆丹青绮画。
  这其实是一座机关巧妙可以移动的轮宫,整座轮城下面还有许多巨轮,马拉人推便可移动。当年杨广出塞巡视长城时,便筑了一座。
  李渊到了六合城,先去轮宫拜见皇帝。
  结果足足候了四个时辰,最终也没见到皇帝,还是外甥女王氏派人过来告诉他,现在皇帝很生他的气。
  坐了四时辰的冷板凳,连口热茶水也没喝上,李渊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之炎热。出来,六合外城中,遇到不少随驾官员,结果都远远的避让,装做没有看到他。
  气的李渊脸色越发的铁青。
  最后李渊好不容易才找着皇帝给他安排的一处院子,本来皇帝给随驾百官皆安排有院子,还派有民夫使役,苏威等宠臣的院子极大,家具器物应有俱有。可是李渊找着自己的院子,却发现是在远远一角,而且院子极简陋,除了几样最基本的家具,里面啥都没有。
  看的出来,他接下来的日子估计不会好过。
  殿内少监,是殿内省的副长官,虽然殿内省也称省,可比起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来,那就只能算是边缘的机构,不过是皇帝的侍奉机构,说白了就是打杂的,跟卫尉寺卿相比,远远不如。
  “伴君如伴虎啊。”
  屋里,李渊坐在那张粗糙的原木新制榻上,不由得感叹。
  “父亲,这一切都是罗成那小贼害的,若不是他,爹也不会接连受陛下责怪。现在爹都贬成殿内少监了,咱们已经没必要再搭理那小贼了。”
  李建成看着坐榻上的父亲,似乎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更加的多了。
  李渊扭头看着自己的长子,断臂还没好全,依然吊着膀子。长子长的很高大,可是越看李渊越皱眉,他觉得儿子跟罗成相比,还是太稚嫩了,之前他对这个长子很满意的,可是现在才发现,儿子还有太多的不成熟之处。
  “大郎啊,你也知道这世上锦上添花的多,可雪中送炭的少。尤其,世上还偏偏有许多落井下石之人,爹本来就不受皇帝待见,这次在宫里坐了四个时辰的冷板凳,只怕明天,便会传遍整个辽东城下,到时谁都知道皇帝恼我了。”
  李渊很喜欢建成,喜欢他的成熟大气。
  但现在,他不得不提醒这位世子,李家的地位并不稳固。虽说他们家是八柱国家,听起来很响亮。可自家事自家清楚,其实他祖父死的早,他爹也死的早,所以导致李家其实衰败的很快。
  当年杨坚为何能够篡夺北周皇位?
  皆因在北周后期,八柱国家中好几家其实都已经不行了,相反,本来只是十二大将军的杨忠杨坚家族,却一直幸运的躲过了王朝数次严重的内斗,实力不降反增。
  尤其杨坚娶了独孤信的女儿,当独孤信内斗失败,独孤家族的势力其实大多被杨坚给继承了,比如开国宰相高颍便曾是独孤信的家将。
  李家的失势缘由李虎死的早,李渊的父亲又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还又死的早。
  所以等到北周末年,其实八柱国家里真正掌握有实力的只剩下了李弼家族、李穆家族、于谨家族而已,而曾只是十二大将军的杨坚家族却成功的成为实力最强者。
  最终,杨坚得到了较多人的支持,而取代了北周宇文氏。
  李家跟大多数贵族一样,做了墙头草,因为跟杨家也算有亲,而家族又没有多少权力,所以在新朝还保留了爵位,看上去还不错,可实际上却是远离了政治的中心。
  直到他李渊成年,努力的这么些年,家族才算是重振了点声势,但距离朝堂顶级门阀依然还是有很大差距。
  现在,皇帝对他的恼怒,无疑是对这些年来一直处于重新上升阶段的李家一次重击。
  李家既是八柱国家,也曾是关陇集团的核心。
  可是八柱国家的权力不是一直不变的,关陇贵族内部一样斗争激烈,多少家族倒下,多少家族破败,又有多少家族新兴而起。
  李渊自顾自的继续道,“咱们家族虽然也是关陇名门,可那都是过去的荣耀了。虽然你曾祖父子女众多,开枝散叶,但到现在,也没有出一个像样了得的人来,各家还是为父的职位稍高些。”
  “相比起来,罗家当年虽然只是杨家的一马前卒亲兵,但他们本来就是杨家的心腹,这罗艺脾气差人缘不好,但能打能冲本事强,现在偏偏又有了罗成这样更猛的继子。罗艺如今是燕国公,右六军大将,罗成是襄阳侯,左五军大将,一门两大将,一公一侯,这等荣耀,十足新贵,放眼满朝,如此得宠的可不多了。”
  自从皇帝改勋官阶官,改爵位后,过去的老贵族们可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压。
  一门七八个十几个爵位的家族已经很少了,许多过去曾是郡公县公的,如今好多都只是个侯,许多曾经侯和侯以下的,甚至连爵位都没保住。
  而偏偏罗艺原来只是个郡公,却升到了国公,罗成一年轻人,却也能授侯爵。
  “这次征辽,除了罗成罗艺打了几个大胜仗,其余各军进展都不太好,皇帝亲自指挥攻辽东城,都折兵损将,更别说其它诸将。可以说,此次征辽后,罗家肯定还能更进一步。想当初麦铁杖三十五岁封国公,来护儿三十六岁封国公,而这罗成,极可能二十岁就要封国公了,本朝又新贵家族诞生。”
  李建成仍然很不服气,“那又如何,就算麦铁杖来护儿等早封国公,可我们李家也没拍过他们马屁。”
  “不同的。”李渊感叹着道。
  “父亲难道还真要把三妹四妹嫁给罗家?”
  李渊点头。
第369章
拿下罗成
  “我已经去信家里,让世民送你三妹和四妹来辽东,顺便把三郎四郎一起带来。”李渊轻轻敲打着榻床。
  “世民今年十五岁了,眼疾也已经好了,是时候让他出来见识一下世面。元吉今年也十四,整天在家胡闹,倒不如送来辽东吃点苦头。倒是玄霸,都十二岁了,可身子骨一向不好,可我又不放心他一人在家,便让他也一起来。”
  李建成依然是很坚决的反对这桩亲事。
  可李渊告诉儿子,联姻是一种最好的权力交换方式。就算心有不满,也得习惯并接受。当年他父亲娶的便是柱国独孤信的女儿,而他娶的也是窦氏女,他妹妹嫁给了太原王氏,他还给建成定了荥阳郑氏女。
  “二郎今年十五了,原本我还想着看能不能为他求尚公主,可是现在看来公主是尚不到了,长孙家倒是有个不错的姑娘,或许应当去找人向其舅父高士廉提亲。”
  李家这些年若不是靠着联姻,也撑不到如今。而现在李家想撑下去,必须得继续靠联姻。
  “大郎你记住,世家门阀子弟的婚姻,必须为家族利益考虑。我们身为世家门阀子弟,打出生就享受着家族带给我们的好处,享受着各种高人一等的待遇,那么每个人成年后也都得为家族利益出力。”
  李渊起身,“我去殿内省看看,你好好思虑下为父刚才的这番话,还有,爹不反对你跟宇文化及继续走在一起,但以后你不得再跟罗成做对,记住,过不了多久,罗成就会是你的妹夫,到时跟我们是亲戚,你应当想办法让罗成成为你的助力,而不是你的敌人。”
  ……
  罗成在鸭绿江边又等了半个月,这才等到了其它八路兵马陆续到来。
  最先到的反而是本来距离较远的于仲文三军,本来距离最近的宇文述三军,却赶到了最后,其它两军都到了,他们才珊珊来迟。
  等宇文述兵马赶到,都已经是六月十二。
  距离皇帝定下的过江日期过了十二天。
  九军汇集,鸭绿江边驻满军队。
  好在罗成早有准备,让辎重团提前为他们准备了营地。
  “这些家伙怎么这么狼狈?”罗成带着兄弟伙一起去宇文述的大营参加九军军议。
  九军各有大将,但皇帝指派了宇文述与于仲文协统九军,宇文述负责左路五军,于仲文负责右路四军,一些重要的事情,则两员大将一起协商解决。
  于仲文便是八柱国家之一的于谨的孙子,他父亲曾袭爵燕国公,到他这一代时,降等袭爵为郡公,然后改爵后,只得了个延寿侯爵位。
  不过于家三朝重臣,特别是隋朝开国时,于家的表态支持至关重要,所以在隋朝时,于谨封国公,他九个儿子,两个国公四个郡公三个县公,满门公爵,可谓荣耀无比。
  但到了如今,于家也算是没落了一些。
  虽然于家子弟众多,于谨九个儿子,每个儿子都生了七八个,如于仲文父亲生了九个,还有一个叔父生了十三个,加起来,于仲文这辈从兄弟一百多个。只是人虽多,但大都出息不大。
  当年于家拥有燕国公、齐国公等十个公爵爵位,但现在却只有于仲于一个侯爵而已。
  可不管怎么说,于仲文毕竟是八柱国家于家的嫡孙,自身本事也挺强,所以也还是在朝任大将军,这次出任一军大将,同时也以其资历威望担任了右四军的统帅。
  不过罗成是左五军的,属于宇文述麾下。
  这次便是在宇文述军中议事,兄弟伙一路过来,看到宇文述的左一军士卒,大多十分疲惫瘦弱。
  “怎么看着还有点面带饥色?”
  嗣业也疑惑不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