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1095

  匆匆整队后,他们开始迎着眷属们列阵,因为眷属后面有官兵。
  可匆匆逃来的眷属,看到这些贼匪,却都以为找到了安全感,全都往他们的阵列里跑,根本不理会那些贼匪大叫着让他们从两边过去,到后面去的话。
  哪里人多,他们就往哪里钻。
  似乎只有这样,才最安全。
  越来越多的眷属被驱赶过来,贼人勉强整起来的阵列也被冲撞的稀烂。
  最后,老贼壮贼还有眷属,已经分不清楚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就在这时,马蹄声成片响起。
  但不是来自他们的前面,而是来自他们的背后。
  张须陀带着二百轻骑,还有一千步卒杀出了章丘城,如一把尖刀,直接捅进了贼匪的腰肋。
  这时,眷营那边,又传来无数的喊杀之声。
  贼匪们顿时一个头两个大,根本不知道官军究竟是自哪里杀过来的。
  张须陀可不管这些,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黑夜里看不太远,但没关系,冲过去,靠近了之后,只管射箭。
  后面的郡兵乡勇们人人张弓搭箭,跟在骑兵后面往前冲,当靠近贼人时,轻骑突然向两翼包抄,而步卒站定,连续的箭支攒射。
  成片成片的贼匪被来自背后的攻击射倒。
  贼匪本就是乌合之众,虽有数量优势,可人多有时并不全是优势,在这种黑夜与混乱之中,人多便反而成了劣势。
  只是徒增加了他们的混乱与惊慌而已。
  周德威和周新率领的四百人从另一面杀过来,盾牌横刀,团团而进,逢人就砍。
  而张须陀还带着二百骑游走在两翼,不断的游射,更增加了贼人的惊慌与混乱。
  裴长才和石子河二贼帅,连连下令,可这个时候,贼头找不到贼子,贼子找不到贼头,全乱了。
  尤其是那眷营的上万老弱也掺杂在营里,他们更如无头鸟一样的四处冲撞,根本不知道反抗杀官,只知道乱跑,一会从这边跑到那边,一会从那边又跑到这边,尤其他们还总喜欢发出各种各样的惨叫惊叫,甚至不时有人喊着败了败了,官军大军来了。
  弄的其它的壮贼老贼们也都慌了。
  有人在逃跑。
  混战半天,裴长才二贼完全控制不了局势,天太黑,加剧了这一混乱,后来两人一琢磨,还是跑吧。
  他们也不确定是不是真的齐郡大军杀到,这个时候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跑。
  于是二贼带着几百精锐老贼,杀出一条路来,跑了。
  他们一跑,更加让贼人们混乱了,已经完全没有了指挥。
  一场混乱杀戮持续到了天亮。
  天亮之后,章丘城外,到处都是贼人尸体,许多是倒在官军刀下,还有许多是被混乱的人踩踏而死。
  除了四散而逃的那些,一夜间,两千余官军居然斩杀三千余贼,俘虏近万。
  当看着那一堆堆趴在地上的俘虏,还有一片片倒卧的尸体时,张须陀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单彬彬在晨风中摘下自己的头盔,看了眼身后的女营士兵,笑着对她们道,“姐妹们,我们赢了!”
  一群凶悍的妇人,这个时候都不由的欢呼起来,“赢了,我们赢了。”
  欢呼了一会,突然有妇人开始呕吐起来,昨夜挥刀厮杀,跟男人一样凶悍的章丘女营健妇们,此时看着满地的尸体,四处弥漫的血腥味,回过神来,跟普通妇人一样呕的天翻地覆。
第338章
罗成的大杀器
  新任司马魏老道问罗成,“全军已经整编完毕,接下来咱们要做什么?”
  “你说咱们接下来该做什么呢?”罗成反问。
  玄菟城主府里,魏征拿着本账册翻了翻,“既然圣旨上说咱们左五军整编后的作战计划是南下平壤,而且最迟四月便要出兵,所以我以为咱们现在只要守好三城七寨就好,待其余八军过河,咱们便一起跟着东进鸭绿江。”
  罗成却摇头。
  “不,光等可不够。你别忘记了,咱们得罪了宇文化及,又得罪了李建成,这两人的老子,一个是左卫大将军,如今又刚好是左一军大将,还兼统左翼五路军。李建成老子是卫尉寺卿,专管武器军械。因此接下来的东进南下,我们最大的麻烦可能不是正面的高句丽人,而是身边人的冷枪暗箭。”
  “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传我命令,把我们缴获的牛羊猪全都宰了,做成肉松。”
  “肉松?”魏征不解问。
  罗成于是只得给他解释这种神奇的肉作品,相比起熏肉腌肉来说,肉松也一样具有易储存的优点,但熏肉腊肉虽然缩水,可依然占有很大的体积重量,而肉松,则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水份积体。
  “一头牛做成肉松,能够全部装进那头牛的膀胱里面。”罗成道。
  魏征瞪大眼睛?
  开什么玩笑?一头牛的膀胱才多大,“我知道牛膀胱能吹成球,可再吹也吹不了多大吧,那能装多少牛肉?要知道,一头牛起码能出二三百斤牛肉啊。”
  “装一般牛肉当然装不下,但是做成肉松却能装下。”
  肉松这个玩意,据说可是后世蒙古骑兵纵横欧亚的宝贝,当年的蒙古骑兵就是靠着肉松和奶粉,使自己的军粮无忧。
  “不论是猪肉牛肉还是羊肉,甚至是鸡肉鸭肉鱼肉,都可以做成肉松,方法也不难,先把肉煮熟,然后经过烩制、揉搓而成,肉松易于携带、储存,而且营养丰富,十分便利。比如说把一头牛杀了做成肉松,能够全塞进那头牛的膀胱之中,也才二三十来斤。行军作战之时,不管条件多艰苦,每次取出一点来,装进水壶里,甚至可以直接挂在马鞍上,马行走奔驰时,水壶摇晃,肉松在里面便会泡发成为肉松粥,随时可以取用,一头牛的肉松,能够维持数月实用之需。”
  这下魏征真是大开眼界了。
  “将军的意思是,制作肉松以备我们南下之用?”
  “没错,圣旨你也看到了,各军在怀远集结出发过河,过河时给足甲衣器械,然后再给百日之粮,一出怀远,便再无后续补给。总共就一百天的粮食,全得自己携带,从怀远要一直带到平壤去,怀远到平壤有多远,这个不必我说吧,一百天勉强能行,但万一有个意外呢?”
  “再一个,你知道让一个士兵带一百日之粮,这有多大的负担吧?咱们深入敌境,结果还要带百日之粮,这可是非常拖累行军速度的。就怕万一出了点什么事情,这一百天未到平壤城下,或者到时又临时改变作战计划,得撤回来,这粮食不够怎么办?”
  军无粮,则必败。
  再精锐的军队,断粮就必败无疑。
  而对历史有点了解的罗成好像记得隋军这次进攻平壤的九路大军,并没能真正的杀到平壤城下,好像当时距离平壤城只有百多里,就断粮了,然后硬挺着头皮进军,结果大同江畔遇高句丽大军埋伏,于是这支饥兵大败,九军败回。
  三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败后北撤,可一路无粮,也不知道最后是如何撑着回去的。
  罗成可不想自己也成这样。
  虽说他的左五军不用从怀远出发,可以直接从玄菟城出发,能够少走三百里,但是前路漫漫啊。
  别看罗成的左五军有八个团的辎重车兵散兵,这些兵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携带转运随军的器械粮草装备,同时负责安营扎寨守营等任务,但是,携带的粮草越多,负担越重,机动越不便利,这对于要在敌后转进千里的大兵团来说,会非常危险。尤其是辽东这地方,到处都是山城壁垒,想因敌于粮,就地补给也十分困难。
  思来想去,罗成便觉得还是要自己丰衣足食才行,他现在占据着辽东玄菟等三城,手里有大批的缴获物资,不想办法给自己弄足点,那不是傻吗。
  别的几军肯定没这条件,但他有这条件啊。
  反正再过段时间,他就要东进南下了,这玄菟等城也要移交给后面的各军,里面的物资也要交给别人,既然如此,当然得趁现在有机会,好好的弄一票了。
  魏征很赞同罗成这种想法,得为自己兄弟谋福利啊。
  “大将,我觉得咱们现在还应当趁机把玄菟城中粮仓里的粮食赶紧加工一下,把稻谷碾成米,把麦磨成面,这样易于携带。”
  “魏司马说的不错,不过我觉得米也可以再磨成面,最好是再加工一样。”
  “米面还怎么加工?”
  “加上油炒制,炒成炒米、炒米粉或炒面粉,除了加盐外,还再加了盐在里面,这样炒过后,既可以干吃,也能够加水冲泡,冷水热水都行,等我们加工好了肉松,到时跟肉松掺一起,就成肉松粥,多好。”
  “大将高明。”魏征直接竖起大拇指。“不过全军三万三千人的干粮,若要多带这些肉松米粉可不简单。”
  三万三千人,一人一天食粟两升,一个人百日军粮便要携粟两石。这么多粮食自己肯定携带不了,主要还是靠辅兵用车马驮载,而车马一多,牲口的草料粮食又要增加负担。
  “如果一兵配十斤肉松,再加二十斤炒米炒面,我觉得足够百日之粮了。”
  罗成摇头,“得多做点预算,先按一兵十五斤肉松,四十斤炒米炒面的量来算,发动全军上下,并三城七堡所有的百姓和俘虏,让他们一起动起来。我要在大军开拔之前,加工够足够的肉松和炒米炒面。”
  “让得肉松和炒米炒面里都要加盐,这样就不需要另携带盐了。”
第339章
风声鹤唳
  一声令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