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1095

  罗成都为这次募兵的素质而惊叹,亲自过来一一考量。
  最后他在一千多健儿中选出了三百好汉,其中更有四人为他特别赞叹。
  第一位是来自襄城郡的郭孝恪,他家也算小有产业,但这人跟刘邦一样,打小便有远大志向,可实际上却整天游手好闲,最爱结交狐朋狗友,最不愿意干的就是庄稼地里活,跟罗老四以前一个德性。
  好枪棒拳脚,高大健壮,有手功夫。听闻朝廷要在山东增置军府,便四处去应征,结果连在多个郡吃了闭门羹,带着一伙同乡一路东来,在罗成这里总算找到机会,一番试练,让罗成很满意。
  这家伙虽说是个小地主儿子,但居然骑射本事都不错,尤其力气很大,虽练不起马槊,但一杆丈八矛使的不错,罗成当场白板提前录下他。
  第二个来自河北武安郡的李君羡,今年二十三,刚好卡在招兵上线年龄点,李君羡不愧是燕赵男儿,骑射本领精湛,据说家里是朝廷牧马场的,打小就在马背上练熟了。不过本事虽强,但因为家里穷,所以他并不能入选府兵,听闻罗成这里不限这些,便来报名,被罗成一眼相中,亲自录用。
  第三个是来自荥阳郡的张亮,他家贫困地少,便只能四处帮人佃地做工,不过长的高大,一身巨力。试弓刀石时,三样都是选用出号并一次通过,跟当初王铁石一般抢眼,也被罗成直接录用。
  第四个来自河东的王君廓,这人自幼孤贫,叔父养大,后来以贩马为生,经常出入塞外,骑射本领极强,还会突厥契丹等蕃话,不过这人品行不太好,经常偷盗,乡里厌恶,这次是刚好贩批马来到齐郡,恰听闻罗成这里招募府兵,而且待遇确实不错,于是便来报名。
  他的骑射本事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罗成一眼相中。
  三百新兵,年纪大多在十八九岁间,个个身高过七尺(1.61米),大半更有七尺五(1.73),可谓是历次招兵条件最好的一批。
  除了部份特别勇武者是外郡人,其余基本上都是齐郡本地人。
  罗成把这三百人,与原来的五百人混编,共编十六队,分属八旅四团。
  既然加入了卫府,那就不比之前为郡兵时的穷酸。
  起码,这武器装备就可以申请上面拔付,都是由军品监打造的制式军械,连战马都可以申请。
  不过因为是新增置的军府,罗成他们这长白鹰扬府也算受些特殊待遇,就是暂时军械战马这些无法直接拔付到位,粮草倒是马上会有一批下来。
  “其实吧就是个借口,现如今不使钱哪都不好使。出钱,什么都解决了。”齐国远告诉罗成这其中的窍门,府兵得自备军备,但自备并不是随你胡来乱,而是得按卫府标准。
  一个府兵装备的最基本七样,称为府兵七事,服、被、资、物、弓箭、鞍辔、器仗。
  这些东西都有标准,所以正常的操作是府兵们向军府交钱,然后军府统一向卫府上报,卫府再向兵部、卫尉寺购买下发。
  当然,如果装备太多,一下子买不起怎么办?
  那就租。
  各卫府里都有甲仗库,存储有好多装备,要打仗了,或训练时,装备不足,那就出钱租,用完了再还。
  不过如今长白鹰扬府刚立,甲杖库都还是空的,自然只有买了。
  府兵装备又分个人装备和火队装备。
  个人装备要备弓一把、箭三十根、装箭的胡禄一个,横刀一口,磨刀的砺石一块,解结信一个,毡帽一顶,毛帐、行滕各一。如果要出征,还得备麦饭九斗、米二斗以做行粮。
  而十人一伙,还得有火装备,一火得有六驮马驴、乌布幕、铁马盂、布槽、插镬、凿、碓、筐、斧、钳、锯各一,甲床二、镰二。
  队装备:火钻一、胸马绳一、首覊、足拌各三。
  甚至还要备上镰、筐、碓、锯等农具,这是以备在作战时能够抢收敌人的粮食,或者割草砍树、挖土修路填河铺桥之用。
  当然,这些还只是最基础的装备,各个兵种,还会有自己的兵种装备。
  比如你要是一个长枪兵,每人得有步槊一把,长枪一支,横刀一把,解甲刀一把、障刀一把,擎张弩一把,弩矢六十五支,备用弩玄三根,硬弓一把外,还得有软弓一把,三十支弓矢外还要备用三十支弓矢,备用弓弦五根,圆盾还得一副。
  如果是轻骑兵,每人长矛一支,横刀一把,软弓三把,弓矢一百五十支,备用弓弦八根,障刀一把、解甲刀一把,圆盾一副。
  每个兵种都有自己的独有兵器,但基本上所有兵种,都标配横刀一把,所有步兵都标配步槊一支,所有骑兵标配长矛一支、圆盾一面,并所有的步骑都配有弓。
  若是要置办全套的装备下来,花费巨大。
  所以说点选府兵才首要是地主豪强子弟,因为普通百姓根本负担不起。
  “卫府给我们每个骑兵补贴五千钱买马钱,一年再补一千钱养马钱。但是你知道,如今东征大战在即,朝廷令各地富户养马供军,导致马价高涨,现在五千钱哪买的到可供作战的马,就算是两万钱都不一定买到一匹,许多地方已经涨到三四万钱一匹马。”齐国远道。
  齐郡不比河套,那里靠近塞外,本就是牧马之地。
  “我觉得还是不能指望朝廷拔给。”罗成也知道,朝廷扫地为兵,新增置这么多军府,又要准备东征,武器装备肯定优先运到涿郡和辽西前线去,他们这些新增的军府,哪有这样好的待遇。
  “骑兵先设一团,郡兵设三团,两位校尉觉得如何?”
  齐国远是越骑校尉,统骑兵的,罗成直接要把他两团人马剥掉一团改步兵,这本来是触犯他利益的,可难得的是这位胖校尉居然同意了。
  “没马的骑兵算个鸟骑兵,我同意罗司马的安排。”
  “那么骑兵团就下辖一个轻骑旅和一个斥候旅。步兵下设三团,一个弓弩团一个轻步团一个重步团。”
  轻步团就是之前的跳荡步兵,以刀牌手为主,配以长枪兵。重步兵团,就是大盾投枪兵,再加上朴刀兵。
  这种配置也是按照当今隋军的主要作战方式来安排的,隋军打仗,如果是正面交战,一般都是所有人先弓弩放箭,远程消耗对面一波。
  等对面过来了,重步兵就顶在前面,轻步兵和弓弩手继续放箭。
  等顶住第一波后,轻步兵就开始跳荡反击,近身格斗。
  如果这个时候顶住敌军攻击,那就派出重骑兵冲锋。
  冲破敌军,则派轻骑追击。
  各兵种的配合是相当讲究的,弓弩手远程消耗、重步兵结阵阻敌,轻步兵砍杀,然后重骑破阵,再轻骑追击。
  既然现在是府兵了,罗成当然也得按这个配置来。
  否则真要抽调上了前线,就无法汇入大兵团之中了。
  “那就按这计划,先想办法把装备弄回来!”
第208章
深不见底
  “全府八百卫士,每人首先都得配横刀一口、长矛一支、弓一把、矢三十、备矢三十。”
  作为府司马,罗成就相当于一个团参谋长,什么练兵啊军纪啊装备啊全都归他管,现在八百人是凑足了,但装备却还得想办法。之前郡兵营时,一人一杆长枪,就足够了,伙长才能配支长矛,队头才有把横刀。
  但现在是府兵了,不能这么寒酸了。
  作为府兵,只要交钱,就能够通过卫府渠道订购到所需要的器械,从横刀弓弩到战马统统都有,不过前提是得有钱。
  让府兵们交钱,这有点不太现实,原来的五百郡兵,多是些穷困家的少年郎,没有什么家业家底可言,虽然刚丰收了,一人能有上百石的收成,但这才刚一季收获,并不值多少钱。
  让他们一下子掏出那么多钱来购买这全套装备,不现实。
  “实在不行,就先由府里借钱给府兵们,先把这装备买下一部份基本的,以后府兵们再慢慢还钱给军府就是。”
  “府里出钱借给府兵?府里有这么多钱吗?”齐国远问。
  军械这东西可不便宜,就说横刀吧,一把横刀再便宜,那也得五百文起,伙长级的那得一千文起,队官们配的横刀已经得两千文起了。民间一把菜刀,还得七八十文呢。普通的刀剑,也得二百文起。
  而弓更贵。
  更别说铠甲和战马了,这些一套就得几万钱。
  如今一头耕牛值三四贯钱,一头上等公牛值五六贯钱,而一匹马能值十贯以上,好的战马更是价在二十贯以上。
  至于盔甲呢。
  一顶铁盔值一贯,一把步弓值两贯,一把角弓三贯起,一件两当甲值十二贯,而伙队长级的明光甲能值二十贯。
  现在府里八百人马,连一人一口横刀都还没做到呢。
  仅按一口横刀五百文的采购价,八百把就得四百贯,总还得多采购点预备,那就按一千把算,横刀就得五百贯了。
  这八百顶盔,一人两贯,又得一千六百贯。
  越算就会越头痛。
  “营里有屯田、有铁器坊有酒坊,目前还有点家底。今年屯田收了四万多石粟,暂时倒不用买粮了。先采买一千把横刀、一千把步弓、一支千长矛、十万支箭吧。另外我们原有战马百来匹,这会就先采购二百匹算了,角弓得采买三百副,对了,弩也得采买个三百副。”
  “两当甲采买一千副,明光甲先不买。”
  ……
  齐彪和李豹两校尉完全石化在那里,瞪着罗成如瞪傻子似的。
  “罗司马,咱们有这么多钱吗?”
  “嗯,还有点家底。”
  “可这么多东西,不是一点家底就够的,卫府不可能让我们欠账的,必须先交钱才后给军械。”
  “我知道。”罗成道。
  一千把横刀五百贯,一千把弓步两千贯,一支箭得几钱,十万支箭都得几百贯了,何况战马一匹就算最差的按二十贯算,两百贯也得四千贯,这角弓三百副得六百贯,弩一副得好几千钱,又得几百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