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1095

  张仪臣松了口气。
  “想不到治下居然有如此猖狂盗屠牛贼,罗成,你是送贼人前来吗?”
  “回县令,这伙贼人如此猖狂,短短时间内盗得耕牛一百余,还私屠百余,县中却始终没有半点知情,皆因贼人暗中勾结县中衙役,我审讯得知此重要情况之后,为防夜长梦多,便直接入城来抓那内贼,免得他毁灭证据,或潜逃出外。”
  “原来你是来抓内贼的。”
  张仪臣扭头瞪了杜如晦一眼,“遇大事要有静气,杜县尉管治庶务,负责统领两房三衙,不说治下出现内贼还不知,就是罗都尉入城,还没搞清半点情况,就乱喊什么反了反了,太糊涂了。”
  杜如晦先被罗成如此将军,本就难受。
  现在又被张仪臣当众训斥,更是气的肺都要炸了。
  可偏偏还发作不得。
  罗成说自己是办案要紧,他还不能多说什么,否则万一罗成说他是想包庇属下,这就说不清楚了。
  “县令,下属中出了如此蛀虫,本官也绝不容忍。罗成,那几个勾结盗屠牛者是何人,你说出来,我立马让人把他们拿下。”
  “杜县尉,做事讲究有始有终,这个案子是我罗成在办,那我自然要办完他。此案犯虽出在章丘县内,但做案却跨齐鲁两郡多县,这种跨县大案,还是我们郡兵营来办比较好。”
  “罗存孝!”
  “属下在!”
  老四大吼一声站出来。
  “你马上带队进衙,把贼犯所供内贼给我抓出来!”
  老四哈哈一声大笑,一挥手,顿时手下钩镰枪队五十名队员便扛着钩镰枪上前。
  杜如晦提着刀站在那里,可老四却视若无睹,直接从他身边擦肩而过,甚至还故意拿肩膀撞了他一下。
  杜如晦一张白脸气的变了色,可却无法发作。
  他就算说罗存孝无礼冲撞上官,可在众人眼里,却无疑会是心胸狭窄的表现了。
  “罗都尉,案子不是你这样办的。”杜如晦咬牙道。
  “哎,办案心切,行事有些莽撞,还请杜县尉见谅了。”
  一会功夫。
  罗存孝便带着人押着两个捕快出来了,这两人就是被马连升招供收了他们好处,然后对他们屠牛贩卖之事不闻不问之人。
  当然,罗存孝巴不得杜如晦今天没面子。
  因此他抓了那两捕快后,又把两人手下的帮闲全都抓起来了,说是要配合调查。
  衙门前,罗存孝一队人,押了足足三十多人出来。
  跑来围观的百姓们便在那里议论纷纷,有人说为何抓这么多人啊。
  有人便说,你还不知道呢,这些人勾结盗屠牛贼,偷窃耕牛私自屠宰等等。
  杜如晦听着那些议论,觉得脸面全无。
  本来只是两粒老鼠屎,可现在罗存孝却一下子抓了三十多个,虽然只有两个捕快,其余都是他们的帮闲,可百姓管不了这么多,大家只看到从衙门里抓出来三十多个内贼。
  “杜县尉,我需要带这些人配合调查一下,还请通融。”
  杜如晦这个时候能说啥?
  多说一句,就是跟这些人牵扯不清了。
  他只能看着罗成嚣张的打他的脸,打完左脸打右脸。
  张仪臣心里也别提多爽了,今天罗成的行为,在官场上那是大忌,但他就是觉得痛快。杜如晦年轻气盛,到了之后都不把他这个上官放眼里,今天,罗成的这一顿乱拳,真是痛快啊。
  “此案既然牵涉到快班捕快和帮闲,那么杜县尉回避一下也比较好。”张仪臣道,“罗都尉,这个案子就由你来负责审理,随时报知于本官。”
  杜如晦看着罗成和张仪臣一唱一喝,胸膛起伏难平。
  可张仪臣却并不打算放过他,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当然要用好。
  “这两房三班刚刚重建,谁知道就又出这么大的事情,看来杜县尉新来乍到,对有些人还是不够清楚,本县觉得有必要重新审查一下这些胥吏了。快班出了这等蛀虫,班头有不可推卸之职,本县认为现在就可革去他们的差事,重新挑选可用可信之人,杜县尉,你以为如何?”
  这种情况下,杜如晦又能说什么,总不能当着县衙前的这些百姓们说,本官认为有错的是下面的那两个捕役,跟班头无关吧?
  “下官同意整顿。”杜如晦无奈答应。
第159章
将军
  章丘县衙东厢。
  房间里寂静无声,杜如晦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自罗成闯入县城,抓走了两个捕快三十多个帮闲扬长而去后,杜如晦就一直坐在这里了,已经几个时辰了。
  寂静长夜里,外面传来了几声梆子。
  已经三更天了。
  可杜如晦却依然一动不动。
  人没有动,可心里却始终平静不下来。
  今天,罗成的这一顿乱拳,把他锤的不轻。他到任之后,花费了这么多时间好不容易在章丘县城建立起来的一点官威,彻底的被击垮了。
  还是太大意了。
  本以为罗成只是个能打能冲的莽夫,被他一阵钝刀子后,只能无奈离开。
  可谁能想到,罗成一退再退之后,还会有如此猛烈的还击呢,而县仪张仪臣这次也同样反击的迅速,根本不再留半点余地。
  大意了啊。
  “公子,吃点东西吧!”
  从大兴城跟随来的长随提着食盒进来。
  “刚做好的汤饼,公子好歹吃点,就算再气,也不能不顾身体啊。”
  杜如晦终于动了,他扭了扭头,“徐伯,多谢了。”
  一碗热乎的汤饼下肚,杜如晦感觉似乎气顺了一些。
  “公子,那罗成太过份了,还有张仪臣,他们两个一唱一喝,完全不给公子半分脸面啊。”
  “哎,是我以前行事太急躁了些,你说我是不是太年轻了?”
  “公子的本事才气那是大兴城里也数一数二的。”长随道。“只是公子有时太傲气了些,老仆斗胆就说一句,公子新来乍到,又是县尉,就算想做事,可也不能无视张仪臣,他毕竟是县令是主官。而那罗成虽说是农家子,可也确实是有些本事的,他是张仪臣的心腹,还是郡丞的门生,要动他,并不容易。就算要动,也得先等一等,如今县尉根基未稳,操之过急,未免就容易出差子。”
  傲气,这是世家子弟的通病。
  而杜如晦既年轻气盛,又是名门子弟,以往还才名远扬,因此来了之后未免有些瞧不上罗成这些人,可今天的事实却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
  “徐伯,那你说我该如何做?”
  “要老仆说,干脆回京城算了,跟这些人玩没意思。就算赢了,也没什么值得称赞的。”
  “不,我不可能因为这么点挫败就回京城,真这样回去了,那以后我还有何颜面再在仕途?”
  “如果公子不愿意就此回京城,那么就只有两个选择了,要么把张仪臣调走,要么再调个帮手来。”
  这倒也确实是个办法。
  张仪臣毕竟是上官,而且他在这里几年,如今有罗成这样的帮手在,对章丘县城的掌握可不是他这个新来的县尉能比的。罗成敢跟他做对,除了是张须陀的门生外,最关键的还是有张仪臣这个县令的支持。
  如果调走张仪臣,换个县令,那么情况又会不一样了。
  当然还有另一个办法,如今县丞和主簿都空缺,如果能够跟大兴那边说下,调个自己人来做主簿或县丞,那情况也能不一样。
  只是这种想法,刚冒了点头,又被他自己否决了。
  他堂堂名门子弟,大兴城才子杜如晦,难道还需要找帮手?如果他这样做了,那就是承认自己彻底失败了。
  徐伯看着杜如晦沉思不语,他跟随公子也多年了,知道这位公子的傲气。
  “公子,老仆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徐伯你有话就直说。”
  “公子,你名门贵族子弟,本来可直接门荫入仕,可公子却偏偏要参加科举考试,还考的是去岁最难的进士科,为何?”
  “因为我虽出身名门,但我不想让人说我是凭父辈门荫,我想证明我自己的本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