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10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0/1095

  罗马皇帝病重,这位皇帝对东方的局势越来越忧心,罗马无力击败大食,于是最后他们将当年划给他们的西亚美尼亚转给大秦,以此希望大秦帮助协防对抗大食西进。
  大秦已经占据了整个亚美尼亚高原,加上南高加索地区,现在当年的那块飞地,如今已经不小了,而大夏与北庭、河中、安西、信度诸道联兵出击,从波斯人手里接管了呼罗珊,进面沿里海西进,现在沿海大山北麓那条狭窄的沿海地带都是大秦控制了,亚美尼亚、南高加索和呼罗珊都已经连通一片。
  大食人虽然势力很凶,但大秦已经抢占先机,占据战略有利地形,罗马人也已经撤守小亚细亚。
  波斯已经算是彻底完了,现在就剩下一点残骸,而罗马如今也随着希拉克略皇帝的老去,而变的衰弱,他们在失去了叙利亚埃及等地后,已经一厥不振,只求能够守住小亚细亚半岛而已,其它的不敢奢望了。
  “那些波斯难民,北上投附的,能收就收,但是规矩还是那一条,只要来投附的,那就得落籍,还得改信,不管他们波斯人以前如何崇信拜火教,到了我大秦治下,就只能改信儒家,信天、拜祖宗!”皇帝说道。
  皇长子长卿分封亚美尼亚二十年,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他虽不是朝廷海中道的三司官员,但却代表的是皇家在那边的力量。
  老三老四,一个又一个儿子依次上来拜见。
  皇帝跟他们说的话就慢慢少了许多,有些不争气的皇子上来拜见,皇帝甚至只是用鼻子冷哼一声回应。
  儿子多了,总有些不争气的,皇家也是如此,既有如太子和长卿、哲威、嘉诚等这样能干的皇子,也有好多只知吃喝玩乐沉迷享受的皇子。
  等到孙儿辈上前拜见时,除了几个年长些的皇孙,皇帝甚至好些已经记不清楚名字了,特别是兄弟们的孙子,更是如此。
  最后还是由担任宗正寺卿的皇叔罗寿在一边照着个本子介绍,这是谁的儿子,排行第几,封地封号是什么等等。
  皇帝听了也只是点头而已。
  “太祖武元皇帝时,兄弟不过三人,到朕这一辈,家族兄弟已经有九人。而到太子他们这一代,我们皇家谱序上,他们兄弟已经有三百多人。”
  到了皇孙罗元佑这一辈,更是已经膨胀到了一千多人,而皇太子他们这一辈兄弟们还都正当年,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明显还是能够再为皇家增丁不少的。
  甚至现在皇帝都有了上百个曾孙、曾侄孙了。
  皇帝人丁繁衍这么快,也利益于分封之制,皇家宗室子孙不到二十岁就分封就藩,他们在封地上比在京自由的多,也不用整天担忧,经济生活条件也好,再加上边地比京师肯定要落后些的,没那么多娱乐活动,孩子自然也就生的多了,更别说皇家还鼓励多生孩子。
  大家都争着生,使的现在皇家五代人,有快两千男丁了。
  如罗艺八十多了,他这一支没有所出,是由长卿把自己的次子罗高煦过继到他名下为继孙承嗣,但罗寿也八十多了,早年只生过两个儿子,可今年居然老树开花又生了第三子,也算稀奇。这刚出生的娃在皇家辈份极高,还是皇帝的从兄,而皇帝的大曾孙都比这皇堂弟大的多。
  这就是大宗族了,没有内乱,没有了限制,皇家子孙繁衍的优势超过任何家族。
  若没有专门的宗正寺来管理宗室,确实会搞不清楚。
  就如现在,罗成也只能把自己的儿子都记的清楚,孙辈们就有许多不认识了,而兄弟们的儿子,更是不认识几个,至于说曾孙辈,也就打头的几个记的,其它的一概都是分不清谁是谁了。
  哪怕这些儿孙们的名字辈序用字,都是早年罗成亲自拟定的,甚至不少孙儿曾孙都是由他赐名,但成百上千,哪记的哪个是哪个啊。
  只能从名字来区分了,比如太子这一系,儿子都是元字辈的,如皇长孙元佑。而如皇长子长卿这一支,儿子取名都是高字辈的,如他的长子高燧,次子高煦,三子高明等。
  皇帝几十个儿子,每个儿子传下去的都有一个不同的字派。
  甚至宗正寺已经为皇家各支都拟定了一个八十一个字的辈谱字派,每一支可以没用八十一辈。
  皇家几十位皇子,就开启几十家分支,每支有自己的一本拟定的八十一字辈谱字派,而皇帝的兄弟、从兄弟们,也是如此,各有各的字派辈谱,全都登记在宗正寺的,取名时不能乱来。
  存孝的儿子们取名,就都是德字辈的,如德秀德芳德林德昭等。
  嗣业的儿子,则都是允字辈的。士信的儿子们,则都是济字辈的。
第1533章
钦定太孙
  皇帝在听到这些皇家儿孙年轻一辈的名字时,虽然一时间记不清这是哪个,但却能从他的名字中听出他是孙儿辈还是曾孙辈的,是存孝家的还是嗣业家的,又或是自己家的。
  等到自家儿孙们上来一一拜过后,姐妹、女儿等外嫁女也都带着自家的儿孙们上来拜见。
  都是一家一家的上来拜,一次就上来几十数百人,也是人丁繁盛。
  “若是太上皇还在,看到今日我罗家这兴盛之景象只怕会无比高兴。”
  八十多岁,还老当益壮的日落王罗艺有些感叹的道,“当年,我父亲不过襄州一破落小民,后投身军伍,才算为我们罗家在长安朝廷挣得了一个贵族之位,他绝对想不到,咱们罗家最后居然还出了皇帝!”
  是啊,谁又能想到呢。
  当年罗贵从襄州出来闯荡的时候也根本想不到这些,当年他把长子赶出府赶出长安的时候,也不可能想到,那个老实木讷的长子,离开了长安后,居然还能生出一个皇帝来。
  他也算沾了光,自己凭本事从农夫到将军,再到开国郡公,而罗成称帝,天子七庙,追封七世祖,罗贵也凭着未见面的儿孙福气也进了太庙之中。
  罗成看着挤满了一座大殿,甚至不少子弟已经站到大殿外去了的家族兴盛景像,笑着道,“就凭今日这气象,我大秦起码三百年之内可兴盛,至于三百年之后,就要看这后世的子孙们能不能争气了。”
  罗成打下江山,并开创了长达三十八年的开元盛世,而现在他要传位给太子嘉文,太子有摄政二十年的经验,现在又有罗成愿意为他保驾护航再送他一程,那么凭现在朝廷余威,加上太子的能力,太子在位期间,起码也是能保证个二三十年的盛世景象的。
  “太子,新朝年号,可是已经拟好?”
  皇帝问。
  太子便叉手回复道,“宣政殿的御前重臣们经过商议,从十几个嘉号之中最终选取了天宝作为新年号,明年正月初一为天宝元年。”
  因为是皇帝自愿退位太上皇,所以今年不会改元,而是从明年开始。
  天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国泰民安,这个年号倒也确实是很大气的。
  “天宝,好年号,朕的开元,掀开了大秦第一个盛世,朕相信,嘉文你的天宝也会继续延续这盛世景象,将来史书记载,你我父子二人,开天盛世。”
  皇嫡长孙元佑已经二十多岁,脸上的胡须挺英武,相貌上极似皇帝,他比起太子嘉文来,天资要强的多。
  打小聪慧,悟性高,而且长大后也没歪,能文允武,他甚至还在十八岁那年偷偷化名参加了科举考试,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杀入会试,并成功取得贡士身份。
  金殿面试时,他往那一座,皇帝宰相们全都不由惊住。
  结果皇帝亲自面试问询,嫡长孙却都答辫的很好,最终,皇帝钦点了这位皇长孙为探花郎。
  本来他的成绩定个状元都不为过,毕竟会试时他的成绩就是会元,这可是糊名考试的成绩。但皇帝最后还是只给了他一个第三名的探花,本来是只想给他个三甲的,但想想年轻人挺有想法也很好,最后还是给了他一个探花。
  不过这位嫡长孙探花郎是个不太安份的主,十八岁中了探花之后,很快又考进了羽林宫讲武堂,此后,他向皇帝请求要到边疆去戍边,去体验察看边疆将士们的情况。
  皇帝破例又允许了,罗元佑以一个普通羽林骑士的身份,选择了并不安稳的亚美尼亚去做了边疆骑士。
  一呆就是五年。
  五年,虽然皇帝一直关注着,有人暗中保护着,可罗天佑却从一个普通的骑士火长,一直干到了大骑士的营参谋长。凭着屡屡立下的赫赫战功,几乎是一年一晋升。
  五年后,皇帝亲自下诏把他召回来,他带着许多疤痕,还有许多勋章,以及满脸的成熟回来了。
  这几年,罗成让元佑安心呆在东宫,跟着太子学习政务,其实就是已经对他极为赞赏,认可了这位皇家嫡长孙的能力,选中他做太子的接班人了。
  之前罗成也有些犹豫,认为元佑太过聪明,且性子不太安份,认为他是一个汉武帝刘彻那样性格的人,怕他将来也会成为一个汉武帝。太过聪明的人,当皇帝其实并不太适合。
  因为他们会不甘心让宰相与天子共治天下,他们会刚愎自用,就如刘彻,还有杨广。
  杨广是一个聪明人,而且也是能文允武,其文才诗赋甚至是当时天下宗师级的水准,其马上的骑射本领也很强,可以说他当皇帝前,各方面表现都是极了得的,但最终杨广继位后,却没能持续他的大业之治,仅仅五六年后,就在高句丽折戟沉沙,最终被杀江都。
  太子嘉文天资差了些,可人好学,也谦虚,听的进谏言,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像皇帝那般大才,故此摄政时,都是十分倚重朝中的宰辅大臣们,在他摄政的这些年里,朝中气氛一直很好,政事堂和翰林院也没有什么大矛盾,都能尊奉太子,同时太子也很尊重宰辅,君臣和睦,相处融洽。
  不过打从亚美尼亚回来后,太子性子改了许多,能沉的住气了,耐的住寂寞了,面对枯燥无趣的政务学习,也能安安稳稳的去学。
  皇帝几次特意考他,发现他确实也是学进去了,对不少军国大政方针,现实弊端等,都有自己不错的理解和建议。
  皇嫡长孙罗元佑才是皇帝如今要退位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个贤皇孙,罗成才真正放心提前交班。
  他提前退位,扶太子上马,再送一程,让太子安稳接班过渡,同时,也是要在他有生之年,确保皇嫡长孙元佑能够顺利立为皇太子,要看着皇太子储君之位稳固,不受其它影响。
  只要这事顺利了,那么接下来二三十年不但稳了,甚至再往后二二十年,也一样稳了。
  王朝稳过三代,那么就会进入一个惯性阶段,不出大意外,还能惯性前行百余年。
  只要这百年里,皇家再出一个贤明点的皇帝,那就能再次中兴,再振帝国,将来又能为帝国续命百年了。
  “元佑!”罗成向嫡长孙招手。
  英武的罗元佑上前。
  罗成一手牵起皇孙的手,一起牵起太子的手,然后将两只手放到一起。
  皇帝一双大手把儿子孙儿的手紧紧握在手中。
  “嘉文,明日父皇就将传位给你,明天你就是皇帝了。父皇今天就再下最后一道诏令吧。”
  “诏封皇嫡长孙罗元佑为皇太孙!”
  太子明日继位,皇帝今天却封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这里面可不一般。
  皇嫡长孙和皇太孙身份相差巨大,就和皇子和皇太子一样,加了这个太子,就有了储君身份。
  可太子还在,却并立太孙,这实际上就是强调元佑将来的储君身份。
  正常情况下,当是明天太子继位,继位之后,嘉文再以新皇的名义册封自己的嫡长子为皇太子。
  可现在,皇帝罗成却赶在传位前一天,当着所有皇家宗室的面,诏封元佑为太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0/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