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10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4/1095

  一起的还有广陵府的府尹,开国元勋周新。
  以及此次南征的几位大佬,李靖、徐世绩、秦琼、阚棱、程名振等。
  他们往那里一坐,确实很惊人。
  毕竟这里随便一个人,那都是跺一跺脚,都能引起震动的人物。
  码头上,暗里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这里。
  这里面,既有锦衣卫的眼线,也有皇城司的暗桩,甚至连淮南道按察使司的御史眼线也在望向这里。
  一壶热茶,配上几样小点心。
  码头上寒风呼啸。
  一众大佬们全都身着锦袍皮草,面上却都是笑吟吟的。
  李世民在这一众大佬里面,还算是地位较低的,毕竟虽然他现在也是封疆一道,为经略大帅,可相比起来,秦琼徐世绩李靖等那都是宰辅大臣。
  就算是阚棱等,现在也同样是一道之主官,他们还是天子的义子门生。
  “沈法兴割据江东十年,想不到太子殿下率军出征,仅十一日就平定了江东藩,我在广南闻得此消息时,都不敢相信呢,吾罗氏皇朝,真真可谓后继有人也。”日落国王罗艺在众人中算是资历老的,他抚着长须笑呵呵的以长辈身份对太子赞道。
  “皇叔祖过奖了,其实都是仰圣上天威,仗将校之勇,方能传檄而定,孤此次率军南征,其实不过是挂名而已。”
  “初次统兵南征,就如此了得,这可是真正的本事呢,咱们罗家有武艺,看来你也是继承到了。”
  太子便也夸赞罗艺,说他坐镇天南,不仅稳固了日落国这一天南之地,甚至还一次次的带领封地郡民百姓们,开疆拓土,一次次的击败了真腊蛮子们。
  “在皇叔祖的带领下,如今日落郡扩增了数倍不止,不仅稳固了大江之东土地,现在甚至已经跨过大江,夺取了江西岸数百里之地。尤其是今年入秋后,皇叔祖与林邑的李经略联兵,仅以一万两千余人,便突袭攻下了真腊都城文单,擒得其国王,了得。”
  罗艺哈哈大笑,有些自得。
  这次用兵,确实是他的谋划,联合了义子李世民,仅以万二之兵,却攻破了大江(湄公河)西面数百里的真腊都城文单。
  生擒了国王,还俘获了一众王室、贵族、百官们,获得无数金银财宝,还掳了许多人口。
  虽说最后还是主动放弃了文单城,撤军回师,但这一仗确实大赚。
  “其实啊,这一仗,主要是因为真腊内乱,又有扶南国发兵入侵,真腊大军皆调往南与扶南打仗,我们不过是看准了机会,突袭取胜而已。”
  “那也是相当了不起了,这机会可不是人人都能发现的了并把握的住的。”
  李世民当初趁朝廷与林邑国在北边交战之机,联络林邑都城里的华商,还组织起沿海的海贼们,也是一举突袭,里应外合之下攻下了狮子城,生擒了林邑国王。
  后来朝廷设立林邑道,李世民任经略使,数年来,仅以一城,却硬生生的守住了狮子城,并经过一场场血战,最终百战灭掉了林邑国,彻底将林邑纳入大秦疆域。
  林邑被灭国后,原国王范头黎带一批残兵败将投奔真腊,还想着有朝一日能反攻倒算。
  李世民屡次派人向真腊王去信,要求他们交出林邑王等,可真腊王因为罗艺屡次出兵入侵,并抢夺了大片真腊土地,所以拒不交出。
  本来嘛,真腊国实力还是很强的。
  奈何却也出了内乱。
  老真腊王病逝,真腊太子继位。
  偏这个时候,扶南国王说他才应当继承真腊王位,原来这个扶南国王原来是老真腊王的庶长子,后来娶了扶南公主。扶南王无子,病逝前让这位女婿继承了王位。
  真腊与扶南以前有过许多次相互联姻,关系很复杂,这位真腊王子以扶南王女婿的身份当上了扶南王,现在他父亲真腊王去世,嫡子的真腊太子继位本没有什么问题的。
  偏偏这个扶南王借着如今扶南实力强劲,所以想要吞并真腊,统一两国,当上扶南和真腊共同的王。
  因此他便非要说他有真腊王继承权,真腊太子当然不肯,于是扶南王便直接出兵来抢王位。
  两国便打出了狗脑子。
  这个时候,罗艺便拉上坐镇林邑的李世民,出其不意的突袭了距离日落国仅几百里的真腊都城文单。
  新真腊王全力跟兄弟扶南王打仗,哪料到这时罗艺来这么一手,都城空虚,加上罗艺他们又带来了神机大炮攻城,一通猛攻突袭,再加上内应,于是都城陷落,真腊王没倒在兄弟手里,倒是被罗艺和李世民擒下。
  洗劫了文单城后,罗艺和李世民也不恋战,在真腊勤王军赶到之前,带着战利品大摇大摆的撤离了。
  在罗艺上京朝集前,他跟扶南王和真腊的一些实力王室都接触了,私下与他们谈判,最终的结果,就是大秦扶持了一位王子在文单城即位称王。而扶南王也扶持了一个王子在南面占领地称王。
  于是乎,现在真腊有了两个王,北方的被称为陆真腊,南方的则称水真腊。
  陆真腊向大秦称臣,水真腊向扶南称臣,各自抱着大腿内讧厮杀不休。
  罗艺一面支持陆真腊,向他们出售武器、放贷借款等,同时又签订协议,让陆真腊向大秦割让了许多土地,重新划定了边界。广南道诸郡都向西面山区扩张了百里到数百里不等。
  李世民坐在那里,一只独手端着茶杯,面上带着笑,其实骨子里并没有怎么瞧的起太子。
  太子的十一日平定江东藩,他丝毫不认为有什么可吹嘘的,换谁来都是这结果。相对比,他李世民用六年的时间,彻底灭掉了林邑国,还有上次与罗艺联手攻破真腊国都,并且利用扶持陆真腊王,直接签订下协议就开拓了千里疆土,这才是真正值得称赞的。
第1479章
雪藏
  李世民也清楚的知道,罗艺非要拉着他来迎接太子,其实是想帮下他。他在林邑六年,从最初突袭夺下狮子城,到如今占领了整个林邑国。他在林邑经略使的位置上,已经干了六年了。
  六年,通过了八考。
  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干足了两任。
  八考都是优异,本来四考他就要升任了,不过当时林邑局势还没安稳下来,他就接着干。
  但现在林邑这边已经算是彻底的稳固了,朝廷在林邑驻有府军两万四千,还有昆仑舰队在这边驻扎,设郡置县,移民屯垦,开港航海,使的现在的林邑已经牢牢的掌控在了朝廷的手里了。
  这一次李世民入京朝集,也将接受吏部等的考核,述职之后,可能就不会再返回林邑了。
  说实在的,李世民其实不太舍得离开林邑道,这片天南之地,有太多他的心血,六年,他甚至增添了许多伤疤,现在就要这样拱手让出,他哪里愿意呢。
  有消息说,朝廷要改授他为兵部侍郎,或是任南衙一卫大将军。
  可不管是兵部侍郎,还是南衙大将军,李世民都不太喜欢,京城的官,对他来说当的没意思。
  但他也知道,自己有些历史问题,皇帝不可能让他久镇林邑的。
  他还是希望在外任职,罗艺也很清楚,所以罗艺希望能够帮他一把,如今太子平定江东,声威赫赫,以皇帝对太子的信任,若是太子能够出面为李世民说几句话,给他谋一个不错的外职,皇帝估计是不会驳回的。
  罗艺说着说着,果然说到了李世民的事情。
  “如今江东平定,天南安稳,漠北听说也很不错,真要说起来,也就是朝鲜半岛的新罗,还有海东的东瀛列岛,以及云南、黔中、西山的一些蛮夷们还不太老实,没有完全接受朝廷的入籍归流政策,西域和云南之南的许多地方,现在还鞭长莫及。”
  太子点头。
  云南、黔中过去那完全就是化外之地,只是名义上隶属中原朝廷,这十来年,朝廷对这些地方的推进力度很大,一边打一边拉,又是屯兵又是筑城,又是修路又是移民的,总算是成效还不错,但也只是建立起了几条纵贯线,在那些深山丛林里,蛮夷们还是野蛮的很,不太肯归化,而要想把那些地方变成如今跟岭南等地一样受控制,估计还得要很长时间。
  “虽有圣人的英明决策,但边地安稳,还是得要有得力干将能吏啊。”罗艺笑指李世民,“二郎在林邑六年,从无到有,几乎是凭一已之力为朝廷新增一道,居功至伟,如今两任八考,皆是上优。听说政事堂想调他入朝为兵部侍郎,或任南衙一大将军,我以为太过屈才了,南衙的大将军,不打仗,那就是喝茶的,只是武将们的寄禄机构,和迁转序列。二郎还年轻,应当让他多为朝廷多为圣人出点力,黔中、云南、西山,甚至是北庭、安西、河中、大夏、百济诸道,都是大有可为之地嘛。”
  嘉文笑呵呵的对李世民点了点头。
  “李经略的本事,父皇也多次跟我称赞过的。”
  太子打量着这个铁臂大帅,其实心里是带着丝提防的,他虽被称仁厚,可在父亲的淳淳教诲之下,也并不呆笨,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个李世民有着如何的历史,也清楚知道他是李贵妃所出的他那个兄弟的舅舅。
  曾经为吴王的罗哲威,可是威胁过他的储君之位,虽然之前皇帝已经把吴王和晋王都分封就藩,可毕竟他们是甥舅关系。
  “李经略想去哪呢?”太子笑呵呵的问。
  “臣想多做点事情,边疆之地比朝中更能多做点事情,朝鲜、东瀛,或是西域和南疆,臣都愿意去干点实事。”李世民道。
  太子便点点头,“那孤都记下了,回头见到圣人,会向圣人说的。来,喝茶,孤以茶代酒,这杯茶便敬李帅平定天南之功!”
  李世民面对太子的敬酒,并没有谢辞,端起茶杯饮下。
  秦琼、李靖、徐世绩等这些大帅,都微微皱起了眉头,这个李世民还是有些太过失礼了。
  这家伙,在林邑六年,看来也没变稳重,依然还是一股子桀骜不驯的样子,面对已经成年的太子殿下,居然如此无礼。
  喝完茶。
  太子也并没有进广陵城休息,而是换了船直接继续北上,李世民和罗艺等跟在后面同行。
  船舱里。
  秦琼对自己的女婿直言不讳。
  “这个李世民虽有些本事,但太傲了,而且对殿下无礼,此人不可重用。”
  太子笑笑,“孤听说有本事的人,总是会有点脾气的。”
  “殿下,若要用一人,必须先得驯服一人,用人犹如骑马,若是马不驯服,是不能轻易骑乘的,否则会很危险。”
  “那秦相以为孤是否当为李世民谋外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4/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