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10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2/1095

  “哈哈哈!”
  沈法兴突然大笑起来。
  这下叶孝辩也被弄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沈法兴现在根本没有半点反抗的余地了。
  沈法兴走到叶孝辩的面前。
  “我记得,你以前是跟着闻人遂安一起在太湖劫掠的水贼!”
  “是的。”叶点头,他是闻人的老兄弟之一,因此这次闻人才让他来执行这个重要的任务。
  “闻人为何不来?”
  叶孝辩道,“沈公不过百余人,有我来亲足够了,闻人太守北上迎接徐大帅了。”
  “我待你们不薄啊,闻人遂安从一水贼到如今的吴郡太守,你叶孝辩也是吴郡都尉。”沈法兴边说边摇头。
  最后突然拔刀划开了叶的喉咙。
  叶不可思议的捂着喉咙,瞪大眼睛看着沈。
  “哼,就你也想威胁我?”
  沈法兴冷哼,他江东名门出身,骨子里其实一直瞧不起闻人遂安这些草莽出身的人。事到如今,水穷水尽,沈法兴的高傲,不允许他被两个草寇威胁。
  鲜血喷溅了沈法兴一身,可他却没有半点躲避的意思。
  手中的刀在叶孝辩的衣襟上轻轻擦拭着上面的鲜血。
  叶孝辨倒下了,死不瞑目。
  他本来以为吃定了沈法兴,可料不到沈法兴到这时还有鱼死网破的狠心。
  看了眼倒在地上的叶,沈法兴朝他吐了口口水。
  “主公,叶孝辩的人已经围过来了。”衙前都指挥使报告了一个坏消息。
  “杀出去!”
  沈法兴冷冷的说了一句。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其它选择了。
  既然不甘心降,那就杀吧,杀个痛快。
  牙兵们纷纷点头,这些都是被沈法兴喂饱的狼,也是最忠心可靠的人,可惜他们数量太少了。
  “杀!”
  牙将最先冲出去。
  一番激烈的厮杀后,沈法兴终于冲杀出来了,可一回头,只剩下了几个人而已,连最忠心的悍勇牙将也都倒在了殿后的路上。
  一路奔逃,后面的追兵却穷追不舍。
  前面便是运河,波光潾潾,却难以逾越。
  最要命的是,沈法兴看到运河上游,再有数条大船乘风而来,而那船头上高高飘扬的红旗,让沈法兴的心跌落到了谷底。
  后有骑兵穷追不舍,前面运河拦截,河上还有朝廷的水师战舰杀到。
  “天亡我也!”
  沈法兴站在运河边上,对着河中水面上自己的倒影哈哈大笑。
  只是笑声有些凄凉。
  他沈法兴,隋末以来最后一个反王,终究还是走到了穷途末路。
  “就是死,我也不会去洛阳跪拜罗成,捧他的臭脚!”
  沈法兴说完,在运河边拔剑自刎。
  “主公!”
  几名最后的牙兵看着沈法兴自尽而亡,尸体跌入运河之中,大叫一声。
  他们互相瞧了一眼,然后也都提起手中刀自杀而死,继续追随效忠沈法兴去了。
第1476章
太子旅贲
  传檄而定。
  皇太子嘉文渡江,兵进金陵城,招抚檄文传至江东诸郡,各郡文武豪强纷纷归附投降。
  兵不血刃。
  程名振率军入建安郡,接收闽地。
  阚棱渡江,接收丹阳、毗陵二郡。王雄诞兵出江西,接收东阳、遂安二郡。西门君仪兵出淮西过江,接收宣城、新安二郡。
  大将军徐世绩率水师入吴郡,伏击沈法兴,将他杀的穷途末落最后大运河畔自刎落水而死。
  沈法兴尸体被水师捞得献给徐世绩,徐世绩顺利进入吴郡城,紧接着是顺势而下余杭、会稽、永嘉三郡。
  江东十一郡,皆定。
  自太子在广陵派先锋阚棱发起渡江做战,到徐世绩的水师战舰自海上进入永嘉港,前后不过十一日。
  十一日时间,朝廷便灭亡割据十年的江东藩。
  秦军所到,各地皆降,无人顽抗,甚至各地的豪强们还组织百姓,牵羊担酒,迎接王师。
  而秦军南征军也在太子的命令下,对各地百姓秋毫无犯,军纪严明。
  大运河畔的京口、无锡、吴县、钱唐诸运河城市,还有沿海的余杭、会稽、宁波、永嘉、建安诸港城,不但没有关城闭市,甚至还更加热闹了。
  原来江东藩的那些官员们,摇身一变,全都举着红旗,争相改做大秦人。
  对于这些投附之人,作为南征统帅的太子嘉文,倒是表示很欢迎,对他们好言宽勉。
  太子从广陵到金陵,再南下余杭,一路上对各地的官员豪强们都是好言安抚,甚至给予不少赏赐。
  太子身边人放出风声说太子想要从各家选一些年轻才俊在身边,于是各家纷纷心领神会,争相将子弟送到太子身边。
  每到一地,就有无数地方豪强把子弟送来。
  太子择其中擅文者入东宫门下修文馆为生员,学习书法、官话、收集江东图书,校理图书、订正谬误。以勇武强健者,选入旅贲讲武堂。
  旅贲讲武堂为东宫太子亲率的东宫卫队下的军官培训班,旅贲,原本是东宫十率下左右司御率的军号别称,左右司御率军号旅贲,而左右卫率军号超乘。现如今朝廷的军队分为南衙北衙和内衙,北衙十二军,南衙十二卫,而内衙也有十二府,其中内衙十二府里,有四府为东宫太子名下,便是超乘和旅贲四府,各统领一军一万二千人。
  皇帝对太子是用心栽培的,如今不断给太子培养班底,甚至真正把这四府亲军交给太子来统领。
  东宫修文馆、讲武堂,也都成为太子培养将来文武班底的地方,现在太子愿意从江东选拔地方豪强们的子弟入这两处,地方豪强们当然是高兴不已,至于这些子弟送到了太子身边,也就成了人质一部份,他们是不在意的,现在大家可都是争抢着送人过去呢,犹豫下可就错过机会了,毕竟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能到东宫去。
  曾经东宫十率,现在为超乘、旅贲这两军四府,拥有四万八千兵额,虽说也是与其它三衙兵马府营错落分置,可毕竟这都是直接隶属于东宫的军队。
  在余杭呆了没多久,太子又乘船出海南下。
  在海上经过些天的航行后,抵达了闽地建安郡,并随后前往巡视了流球郡。
  在流球岛上,太子亲自接见了许多归顺的平地岛夷,又派人去招安了一些在山里抵抗的高山岛夷,给他们封赏,开出了不少很优厚的条件,劝他们归附朝廷,不要继续顽抗。
  在见到太子,并得到太子的亲自承诺后,倒也有不少山夷最终选择了放弃对抗,接受归附入籍,当然,太子也兑现承诺,对他们传统的领地给予了划界承认等,新编的乡里村,亭长以下,也都是由他们自己推选德高望重者担任。
  大秦还组织人手修路,开放与他们的交易等,减免他们的税赋。
  虽然更远的深山里,许多山夷依然顽抗,可太子的安抚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返回到闽地,太子前去巡视了南安(泉州)龙溪(漳州)等地,又去看了东海舰队这两年建设起的厦门港和金门港,对于建安这个八山一水一分地的偏僻之地,如何火热的航海贸易,很满意。
  “孤已经上奏天子,请求将江东道一分为二,流球与建安二郡分出来,建安郡析分出西北面的建安郡,东北的福清郡,中部的南平郡,还有东南的南安与厦门郡。”
  此五郡与流球郡合为一道,名为福建道,福清与建安中各取一字。
  而福建北面的十道,则把永嘉、余杭、会稽、东阳、遂安、吴郡、毗陵、丹阳八郡置为江东道。
  而原属于江东道的宣城郡、新安郡,划归给江北的淮南道。
  这么一番划分之后。
  江东道算是被彻底肢解。
  南面的建安划出去,这块地方虽然说比较山多水恶,可是这地方大啊,一个郡足够江东其它数郡之地,更别说再搭上一个流球郡后,实际上这个新的福建道地盘不比现在江东道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2/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