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10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7/1095

  狼居胥山西面发源了同罗河,如今是同罗部所在之地,而其东面发源了望建河,一直往东北流,经过俱沦泊(呼伦海)后汇入了其它河流,在大鲜卑山(大兴安岭)西侧山林间穿行,到达北边外兴安岭山南,汇合几大河流后往东南流,一直往东数千里改称黑水,汇入大海(黑龙江)。
  这条长达数千里的望建河,回纥人也称之为枪河。
  而北海还有一条源出的河流,一路向北注入了冰海,那条河被称为刀河。在漠北西面的贪漫山里,还发源了一条大河,一直往北也是注入冰海,这条河被称为剑河。
  剑河、刀河还有枪河。
  这三大河都只有源头部份才有铁勒人居住,更遥远的中下游地方,都是更蛮荒的北莽蛮们居住着。
  其实过了雪山、贪漫山和狼居胥山,便都不再是草原,而是高山密林了,那里生活的一些部落,传统习俗也更接近渔猎。
  薛延陀当初喜欢骑马步战这种战术,也缘于许多薛延陀的战士来自于这些山林地带,他们并不喜欢于奔驰骑射。
  理论上说,瀚海郡其实已经是漠北道北面边郡,漠北道的北境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界线,大雪山不算边界,往北到了北海也不算边境,毕竟北面虽有北莽蛮子,但没有一个能够威胁到铁勒人的部落,过去那些蛮子们对于铁勒人也是表示出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甚至有时还会过来表示下臣服尊敬,顺便交易一下。
  因此大秦若是把边境越过北海,直到北莽蛮荒,甚至是直抵探险队已经探出的北莽之北的大冰海,理论上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当然,实际上过去铁勒人北边的活动地区主要是在雪山以南,北海一带,都已经是跟蛮子们交错地带了。
  皇帝定下了封赏制度,也定下了封侯和骑士们要参与会盟的制度,一般情况下,冬季要到县城会盟,县盟主就是朝廷派去的县丞县丞,夏季要到郡城会盟,主持会盟的盟主就是郡丞都尉,到了秋季,则要到道城去会盟,主持会盟的盟主就是宣抚使或都督了。
  到了冬天,则要前往中原京师朝集天子。
  朝廷官员就是负责召集各级会盟的发起人和主持人。
  会盟其实也是草原上的传统,过去不论是匈奴人统治草原还是后来的鲜卑人、柔然人、突厥人控制草原,他们也是通过这种会盟制度,来维系可汗的权威,通过这些盟会来解决各部落间的问题等,甚至是决定汗国的重大决策等。
  现在朝廷用采用会盟制度,只不过稍修改了一点点而已。
  春夏秋冬都要会盟,只不过四盟等级不同,能参会的人也各不同,县级的会盟,自然是本县内所有封侯和骑士都要参加的,而到了郡级,那就只有部份骑士和所有封侯参加了。到了道盟,便内有所有封侯和少量骑士参与,至于到了冬季入京朝集,便是只有封侯方有资格参与。
  刘都尉一到地方,就急急的要召开会盟。
  这是头一次瀚海郡盟,也将在盟会上正式颁发朝廷的册封诏令,那些受爵封侯与骑士们,都将从王郡丞和刘都尉这里领取册封诏令,同时他们的封邑领地,也将盟会划定。
  菩萨认为,册封封侯和骑士,那应当是一级级的分封制。
  比如他是郡公,是太守,是回纥九部可汗。
  那么就算他去了汗号,他也依然是九部之主,皇帝册封他为郡公太守,然后下面的九个县令,九位侯爵,应当由他来授封或是表奏请封。
  再下面的爵位,则是各县的侯爵们授封或表奏请封。
  再然后,每个封侯自己授封骑士,分封给他们骑士领地,这样一来,就如华夏周朝一样,天子封诸侯,诸侯封公卿士大夫,如此,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我的封臣的封臣也不是我的封臣。
  这样才是对的。
  但是现在,朝廷要直接册封各级封爵,连骑士都要直接授封,所有各级的封爵和骑士们,全都是直接效忠于天子。
  他这个瀚海郡公,除了他儿子任县令的那个县,其余非本部的八县,不论是封侯还是骑士或部民,都不再直属他的控制了。
  “郡公对于北海北边那些丛林里的北莽蛮部应当也有些联系的吧?”
  菩萨道,“跟几个部落有些联系,不过也不算熟。”
  “没事,还要麻烦郡公派人带路,带朝廷的人过去宣示大秦天威,劝诸部归化,对于愿意归附者,朝廷也是愿意授爵封赏的。”
  菩萨点了点头,“好的,我这就安排。”
  他现在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忍让策略是否对的了,照这么下去,这漠北哪还将有他的一席之地,就算是瀚海郡,只怕也会很快被鸠占鹊巢反客为主了。
  自己这算是请狼入室了。
  两千大秦府兵已经开始在山谷里搭建营地,城池一时还修不起,但营寨必须马上立起来,先立临时营地,等回头还要加固,直到山城建好。
  在此之前,两千府兵,并不会分兵。
  “郡公,请到营中休息,郡城建好前,也就只能请郡公跟我们一样在这简陋的营中为圣人办差了。”王胖子笑着说道。
  菩萨默不作声的点点头,心里明白过来,看来这王胖子和刘都尉是暂时不想让他离开这秦营回部落去了。
第1469章
五年巡边
  开元十二年冬。
  开元神武圣文天皇帝的车驾缓缓驶入洛阳城正门,历经五年的皇帝出巡在划了一个巨大的圈后终于又回到了洛阳。
  五年前,皇帝车驾也从此门出,前往泰山封禅,继而往东出蓬莱入旅顺,巡视关外,再北上会盟靺鞨、奚、契、室韦、铁勒等诸侯,然后又沿着长城一路向西,经边塞九关,慰问戍卫守边将士,看望屯田移民百姓,皇帝的车驾经范阳、大同、到榆林、五原再到灵武,又往西经武威、张掖,直出玉门关到达安西、北庭,最后车驾甚至一直到了河中,经咸海到里海,直抵伏尔加河畔。
  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割草三百里出迎。
  皇帝带着一支二十万人的军团,抵达伏尔加河畔,这让统叶护震惊万分,皇帝这二十万大军,还仅有六万秦军,另有安西北庭河中大夏四道的诸藩国军十四万。
  沿途诸国纷纷为皇帝修道参天至尊大道,大秦四道的文武们也是赶建了无数烽墩、驿站、军堡。
  统叶护在里海北岸向大秦天子膝行跪拜。
  皇帝则在诸藩臣面前,册封统叶护为突厥可汗、伏尔加国公,可萨叶护则被册封为高加索郡公。
  在曾经纵横中原北方草原大漠南北的突厥被中原一次次击败后,统叶护终于带着残余的十几万帐突厥子民向中原天子臣服,皇帝也让突厥得以存留。
  甚至还让统叶护成为了整个突厥的可汗,但是如今的突厥只剩下了在里海畔伏尔加河流域、顿河流域、高加索一带地区的地盘了。
  里海东海岸以东,尽是大秦的疆土,再没有突厥的份,就算是西域的原突厥诸部,两厢十设,留下来的这些部落,现在也都不能再举着突厥的旗号,他们全都成为大秦的分封诸侯,各自打起自己的部落旗号,全都紧密团结在大秦红旗之下,向圣天子效忠。
  统叶护得到大秦天子的册封,也终于能不用再时刻提心吊胆,怕大秦再杀过来,他们的臣服,换来的是能有一个安稳的新家,不再受战争的威胁。
  统叶护将女儿送入秦宫,儿子送到皇帝身边为侍卫,每年朝天子进贡物,接受儒家进入突厥传播儒教。
  新的突厥也同意大秦将在其境开辟丝路,并如河中大夏诸藩国一样,允许丝路二十里内,皆为大秦直辖,大秦可筑烽墩、修驿站,设要塞军堡,驻巡路骑兵,移罪犯屯田。
  这些条件全都勒记石上,刻立碑文,永为盟约。
  而相对的,大秦天子也向天盟誓,只要突厥一天不背叛大秦,则大秦一天不会对突厥用兵,突厥永为大秦之诸侯藩国,统叶护和可萨这一个公国和一个郡国,将世代沿续,代代得到大秦天子的册封,大秦且有保护两诸侯的义务。
  若两国受到外敌之入侵,大秦有出兵救援之义务。
  盟约勒石铭记,统叶护终于也松了口气,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忠诚,他直接拿出了一万匹马,十万只羊作为对天子的第一次进贡,并送出了突厥贵族们家的一千名女儿和三千个突厥贵族子弟,一千突厥贵族之女将由皇帝带回中原,赐婚给宗室和诸侯们,三千子弟则将加入大秦军队,成为皇帝的侍卫,或为皇帝戍卫边疆。
  原本皇帝亲率二十万大军前来,若统叶护不肯臣服,终究免不了一场大战。而今,大战消弥,于是里海畔气氛一片欢乐。
  甚至随皇帝前来的那些中原商人、粟特商人们,都争相拿出各种商货,与突厥人交易。
  在伏尔加河盟誓后,统叶护又亲自牵头,促成了罗马皇帝希拉克略前来与大秦皇帝会盟。
  这次会盟,大秦皇帝罗成最终与罗马皇帝希拉克略在高加索西北的黑海东岸正式会面。
  罗马此时与波斯的战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双方各拉上盟友,在生死决战。
  罗马因为先前大秦皇帝突然率大军西来,使的重要的盟友突厥不得不回兵防御,让他在高加索这一战场,形势危急。
  如今皇帝与突厥达成了宗臣关系,虽然这对罗马长远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毕竟罗马还是希望突厥成为他们的铁杆盟友,并成为隔绝实力越来越强劲不断西扩大秦的缓冲带。
  可现在火烧眉头,他也就顾不得其它了。
  甚至最终突厥统叶护向秦天子称臣,这里面还有罗马主动劝说的作用在,罗马希望统叶护能够尽快与秦天子达成盟约,以便能够尽快的率领突厥军团回到高加索战场,为他分担波斯大军的压力,以牵制波斯部份兵马。
  希拉克略不顾战局紧张,亲自赶到高加索来会盟大秦天子。
  他希望大秦天子能够带着他西来的二十万军团,加入讨伐波斯的战争中,若是罗马能够率此二十万大军加入战争,再有突厥十万大军,则波斯必败。
  只不过皇帝却笑着拒绝了。
  在长达十天的会盟中,大秦皇帝谈的最多的是大秦与罗马友好条约,对于罗马,大秦强调会加强丝路北线,过去丝路经河中过咸海然后一直北走到罗马,这条线是千难万难,也很少走的。
  而现在,大秦搞定了突厥后,愿意花大力气,加强开拓这条丝路。
  大秦只愿意通过丝路向罗马提供更多的商货,包括他们需要的一些军事物资,却不会直接出兵。
  最终,希拉克略也只能无奈的同意了罗成的提议。
  大秦与罗马在高加索签订了两皇盟约,也称为高加索条约,条约正式以两国皇帝的名义签署,划定了两国的边境,大秦的边界直抵黑海。两国将黑海从中划界,东半边归大秦,西半边归罗马,而北面的亚速海完全划归大秦。
  当然,实际上,黑海东面到里海东岸这广阔的地区,实际上是划在大秦帝国下的藩属诸侯伏尔加公国和高加索郡国之内。但两国现在都是大秦的诸侯国,故此这些地方自然也是在大秦疆域之内。
  罗马皇帝最终从罗马这里得到的,是皇帝允许统叶护的伏尔加公国和可萨的高加索郡国出兵协助罗马。
  另一方面,就是大秦增加了一笔给罗马的巨额军事贷款,这笔钱用于增加向大秦的军用物资的采购。
  再一个,就是大秦承诺加强丝路北线,加强与罗马的贸易量。
  最后,希拉克略离去的时候,把自己带来的罗马公主留下了,他主动提议,两国联姻,以加强联盟。
  皇帝娶了希拉克略的女儿,于是名义上两国就成了亲戚之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7/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