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1095

  为了表彰斥候队旗开得胜,首立战功,罗成特授予队头赵贵一个先锋第一功,教头老刘一个第二功。
  另授五人第四功,余皆按斩俘赏钱帛。
  “赵贵上前授功领赏!”
  罗成喊道。
  赵贵兴奋的当着众人面来到罗成面前。
  “先锋第一功,赏绢三百匹!”
  这相当于斩获千人匪首之功,不过寨中战利品里并没有这么多绢,因此最后三百匹绢只是个赏金单位,罗成给了赵贵一些金银首饰,折价三百匹绢。
  市价匹绢百钱,三百匹绢,实际折钱三十贯肉好,又值四十五贯白钱。
  这也是一笔惊人的赏赐了,反正对于下面那些郡兵乡勇们来说,这笔赏金足够让他们眼红心跳了。
  “刘奇上前授功领赏!”
  “第二功,赏绢百匹!”
  斥候队的缺牙老刘笑着上前,他咧着大嘴,露出那两个大牙洞,却丝毫顾不上了。
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
  长白山,羊角寨。
  赵贵得先锋一等功,刘教头也得了二等功。斥候队的队员们人人得赏,多的得了四五十匹绢的赏,少的也有二三十匹。
  战兵营其它队这次算是沾光,他们一刀未动,也按下阵上获得了个集体四等功,算下来每人得赏大约匹绢,折钱百文。
  而辅兵营人数最多,每人也见者有份,一人分了二十钱的赏。
  寨中缴获的金、银、铜钱、丝绸绢帛布匹,各种首饰等等,凡是值钱的全都被估值做价,然后作为赏金分给士兵们了。
  不过因为多是实物,有时一样东西得几个人共有,于是罗成又跟大家约定。所有的赏赐,不管是金银还是钱帛布匹,都暂时寄放在营中。罗成还让王子明派人回章丘和历城,寻找商人过来出售这些缴获,所售钱帛由商人们运到章丘县城来结算,等战后,将士们再到营中取回自己所寄存的钱帛。
  这样一来,得赏的郡兵乡勇们也不必总挂记着自己的战利品,更不用随身携带着这些累赘,再一个,缴获的物资与商人交易,还方便了大家。
  甚至,罗成还可以让商人们运粮食到这边来交易缴获,罗成可以给他们折算运粮耗费,这也算是变样的支持了剿匪,提高了后勤粮草转运效率。
  赵贵作为本战的首功之臣,很痛快的把自己得到的价值三百匹绢的金银送到记室参军王子明那里,等连襟王子明给他登记好,并写下一张收条好,他郑重的按上手印,然后揣入怀中。
  金银转了一圈,又回到了王子明的手里。
  有他带头,其它人也纷纷同意把自己的赏寄存到营中。于是乎,好多人只是听到了自己得赏的数量,根本还没看到实物呢,结果这赏金又到了营里,不过每人钱没得到,但还是到到了一张收据。
  凭此收据,战后便可以到营中领取相应的赏钱。
  缴获的猪羊鸡鸭、粮食等物资,罗成没有将他们列入缴获之中,而是直接列入了军需一项,这些不参与分成,而是直接补充军需。
  还缴获了一些武器,虽然没多少,可毕竟也有些刀枪棍棒还有几把弓,另外还缴获了一些马骡,这些都被作为补充军用物资。
  夜幕降临。
  羊角寨处处升起篝火。
  大家或坐或躺,高兴的聊着天,谈着这次分到的赏钱。
  辅兵们虽然分的少,一人也就二十钱的赏,可二十钱也是钱嘛,更何况打了胜仗,还加餐一顿,就连他们辅兵,也一个团分到了五十斤肉,折下来一个人也差不多有几两肉了,味道美滋滋。
  上上下下,对于罗成的赏功很满意,觉得很公平公正。
  就连之前很不高兴的斥候队,这回也无话可说,虽然私掠的被缴了,可最后各种功算下来,分到的赏却并不少多少,甚至有的人还分的更多。
  罗老爹拎着把锤子来找儿子,他现在是辅兵一团的团长,辅兵团的长官不称校尉而叫团长,这些明显就是运输队,罗成便让自己的父亲、大哥、二哥,分任辅兵团一二三团的团长。
  老爹过来找罗成,是因为罗成已经刚任命老爹这个辅一团团长兼任羊角寨兵站的站长,让他负责看押那些俘虏,并修建好这处兵站,同时让他屯驻羊角寨。
  “这个兵站要建成什么样子?”老罗直接问儿子。
  现在的羊角寨虽然建在一处险要山腰之上,可其实防御不行,破绽百出,要不然斥候队也不会这么轻易的拿下这里。
  “兵站嘛,不需要建的多高大雄伟,咱们这个兵站的作用就两个,一是储粮转运,二是据点堡垒。”
  二十里修一个兵站,因此兵站靠的很近。
  罗成早设计好了一个兵站的图纸,其实兵站就是一座小堡垒。
  或者说是一个墩堡。
  类似于长城上的烽火台,比较简易。
  如今的羊角寨其实是个村子,面积比较大,地方大了防御便难集中。
  罗成的设计是把兵站建小,类似于一座围楼。
  “修一道大约三十余丈周长的围城围住兵站,外面挖点壕沟。围墙之内,起一座三四丈高的两层围楼,围楼只设一门,内里则多设房间,用以储存水、粮食,并驻兵以及接收伤兵之用。”
  按他的设计,兵站就相当于是一座小堡垒,最外层壕沟,然后是围墙,通过吊桥到达围城之内,联接围楼的大门。
  围楼两层,空心,有天井,里面有多个房间,能够驻至少五十个兵,若遇贼来袭,得保证可以容纳一二百守军坚守。
  “这兵站会不会太小了?又要储粮又要驻兵?”
  “粮食不用储太多,我们沿路修兵站,每个站都储一些粮食,平时只是运粮转运,一边进一边出。修这兵站最大的目的,还是保证我们后方粮草运输的安全。万一贼人来袭,那么运粮队立即进入就近的兵站,这样有兵站可依,贼人相得手也不那么容易。而兵站驻了兵,平时巡逻道路,也能保证运输路线上的安全。”
  这相当于是乌龟战术,可攻可守。
  因此,兵站不需要多大,能够临时储存一些粮草,驻扎一些兵丁就够了。真正要是遇大股贼人来袭,兵站能坚持个两三天就行,罗成会率部来援,或让左近各兵站联合来救。
  “要是只是这样的话,那这兵站修起来倒也不算太难。”罗老爹虽是个铁匠,可对这土木倒也不陌生。
  “最多十天时间就能修好。”
  “修好后那些俘虏怎么办?”
  “让他们再去修下一个兵站!”
  反正罗成这回是打定主意,一路扫荡过去,他也不急着什么直捣贼穴了。这次的目标是扫荡整个长白山,把所有的贼匪全都扫空,连那些逃民隐户都要扫荡。
  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不急于这一时。
  老罗对儿子投去赞赏的目光。
  “我还担心你会求功心切呢,现在看来倒是不用我多话了。”
  “爹放心,我明白。”罗成看向老子,越发觉得老罗似乎对军伍之事过于了解,尤其是他好像对用兵打仗也很清楚。
第131章
七战七捷
  在羊角寨休整一日之后,罗成再次率军出击。
  半月时间,罗成七次用兵,踏平了羊角寨周边数十里内的七处寨子。这些寨子情况基本和羊角寨差不多,都是百来人一处寨子,多是些逃民隐户在此垦荒种地逃役避课。同时,每个寨子里,又基本上有一伙贼匪。
  贼匪或多或少,但他们却相伴相生。
  有的逃民有时也会下山随劫匪做案,而有的劫匪自己也会种地,很奇特的情况。
  可罗成不管这些,敢弃籍逃隐,或盗或民,这是绝不允许的。
  五百郡兵,七次出击,每次都是一战而胜,面对着如狼似虎的这些郡兵,本就分散且人少的贼匪们根本不是对手。
  或死或降,无人能逃。
  累计斩杀贼匪五十七人,俘贼三百二十九,另俘逃民一千三百七十四人。
  另缴获粮食布帛、牲畜钱财众多,武器若干。
  接二连三的捷报送到章丘,让章丘城的张须陀都有点怀疑罗成虚报战功了。好在派了贾务本亲自前来查验之后,终于相信罗成的战果属实。
  虽说这八处寨子都是些小鱼小虾,但报上去之后,却是说破贼寨八处,杀贼近百,俘贼一千余众的,管你逃丁还是隐户,在官府眼里,那些人就是跟匪贼一样的。
  对于罗成把缴获作为赏赐下发,只上缴两成的做法,张须陀并没有意见。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现在罗成以战养战,大大减少了对后方粮草器械的依赖,同时他军纪又维持的很好,没发生什么烧杀抢掠,奸淫妇女的事情,他自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算是默许了。
  贾务本再次代表张须陀前来。
  在罗成剿匪的这段时间,张须陀也已经调动了各郡县郡兵乡勇,在长白山六面布网,同时他亲率主力也已经进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