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10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5/1095

  朝廷不让贵族官员豪强们占田并地,故此这些开国功臣们便花大代价削平山头,填平山谷,硬是在过去那穷山上建出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修起一座座豪华的别墅庄园。
  甚至有人挖山造田,硬是在自家庄园前建起那么几十亩的梯田来,挖渠引水,垒坎平地,也算是一番奇观。
  当然,这山上还有一大特色,便是到处都是石楼牌坊。
  都是皇帝赐给功勋之臣的功勋牌坊,这一座座高大的牌坊树立在那些庄园大宅前,十分雄伟。
  “咱们这长白山下,大小牌坊足有三千多。”
  三千多牌坊,还有无数的庄园宅院,一家比一家修的气派、奢华。
  “这是好事啊,这三千牌坊,无数庄园,说明了我们长白山的乡亲们的功勋伟绩,立在那里,可令世人敬仰。”
  只要不占用耕田良地,罗成并不反对他们这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作派。
  富贵不还乡,岂不锦衣夜行?
  他罗成都知道要回乡修一座皇宫,把章丘升为承天府,兄弟们回来建座庄园宅第,挖山治点田在庄园前,虽然有显摆之意,可人之常情嘛。
  “伏威、公祜,你们也应当修了庄园宅第吧?”罗成笑问。
  杜伏威指着远处一座山头,“臣家宅子在那座山头,当年我父亲征战不归,被列为逃兵,官府收了我阿爷的田地宅子,把我们赶出家,我和阿妹随着母亲,一开始就是住在那山上的一个破草屋里。”
  罗成点了点头,“一会去你家庄园坐坐。”
  “臣这就让人去通知庄上。”
  “没必要,就随便坐坐就好。”
第1429章
那津
  徐小凤有些没精打彩的倚在甲板船舷上。
  “船长?”王宝枪大步走过来,“前面就是那津(福冈)了,咱们这趟真不动手了?”自当初朝廷推行三教改革,宝枪因为年纪太小而从少林离开,结束了少林俗家弟子的生活,回到家乡后,不再整天习武练棍,一时很不习惯。
  好在在少林自小习武,但是有了些本事,回家后还做了家乡民兵红枪会里的教头,在家熬了几年,便如少林里的师兄许和尚当初说的去报名投军。
  他武艺好,人年轻,一腔热血,倒是成功的入了军伍,只是才当了两年兵,结果遇上朝廷裁军,他和他那一营全都被裁了,领了点遣散费回家,一时更茫然。家里张罗着给他说亲讨媳妇,可他却有些不甘心以后这辈子就呆在河北家乡那个小村子里,尤其是已经在外面当兵两年开阔了眼界见过了世面后。
  不久,旧上司徐小凤来信,说有个不错的事情问他干不干。徐小凤说的不错的事情,就是打算买条船跑海,他家以前也干过这营生,他想张罗些老兄弟们一起干,更可靠更放心。
  王宝枪二话没说便收拾起包袱去投奔老上司了,原来的那五百兄弟,来了小半,大家拿遣散费凑了笔钱,向船厂付了首付,然后借贷不少,拿到了三条船。
  虽然买这三条船欠了船厂不少钱,每年都得还两次款,压力不小,可兄弟们又重新聚在一起,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信心。
  先前,朝廷许可商船申领劫掠许可证,对百济、倭国等劫掠,徐小凤和王宝枪他们三条船便干脆痛快的投入到了劫掠之中,他们都是当过兵的,行动有序,配合默契,做战勇敢,在海上也是闯出了名头。
  黑旗船让许多倭人和百济人都闻风丧胆。
  这次,他们准备前往倭国大港那津,这是筑紫岛的大港,也是倭人前往朝鲜或中原的重要港口。
  不过因为这港口大,因此防备也森严,不过黑旗团现在有五条船,扩大到了五百多人,还是想要干一票,有李世民的日不落团袭取狮子城的先例在,他们也想冒险一试。
  只是谁料到,刚做好了出海准备,结果就在耽罗岛接到了渤海舰队传来的命令,倭国已经向大秦称臣归附,朝廷正式将倭国列为东瀛道,为大秦藩属一镇了。
  徐小凤有些无奈的对宝枪道,“咱们虽然脱下了那身赤色军袍,可咱们依然得听朝廷的命令,咱们是皇帝的兵,不能违令。”
  “咱们为了这次行动,可是前后准备了几个月呢。”宝枪道,出来闯荡多年,他早就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少林俗家弟子了,左眼上一道刀疤,自额头划过眉骨,再划过眼皮,停在颧骨之上,这道疤宝枪都不记得是第几次负伤了。
  如今的他们,其实也就是吃断头饭,把脑袋拴在裤腰袋上讨生活,收益不错,可也十分冒险。
  只是他现在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如果再去老老实实的跑船经商,他还真不习惯。
  “就算准备了一年,咱们也得听令。我们虽然挂着黑旗,劫掠百济和倭沿海,可我们并不是海贼,我们是兵!”徐小凤再三强调。
  这也是黑旗军们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他们不是海贼,他们是兵,是皇帝没有兵籍的兵。
  准备了几个月,如今不能行动了,说不遗憾那是假的,但也没办法。徐小凤最后只得带着五船货跑这一趟,不管怎么说,跑完这趟,上那津港瞧瞧,也就没那么些遗憾了。
  “宝枪,等咱们从那津回来,就也去林邑那边瞧瞧。如今这北海是无事了,咱们也去南海闯荡。若是也能打下一块地盘来,到时咱们兄弟也富贵了。”
  桅杆上,负责了望的家伙爬下来。
  “那津,就在前面。”
  说完,这家伙赶紧去解手去了。桅杆上负责了望的一般都是船上的新人,因为这是个坏差事。呆在高高的桅杆上面,风吹日头晒,若遇风暴就更倒霉,关键是那么高的地方上下一趟不容易,上去了还得憋屎憋尿,故此老水手都会让新手上去。
  新水手们没办法,他们在上面就最盼望着能有点情况,这样也不会那么枯燥无聊,关键是一遇情况就能下来报告,然后趁机去放松痛快一下了。
  那津港就在前方,在桅杆上已经可以看到港口的陆地了。
  只不过望山跑死马,这望陆也一样还很远。
  徐小凤对宝枪道,“去叫醒兄弟们,到地方了,准备登陆靠港。”
  “咱们入港会不会有麻烦?”宝枪手指了指桅杆上的那黑旗。
  “把黑旗收起来就是了,咱们现在是大秦海商,过来贩卖一批茶纸瓷器而已。”
  那津港。
  筑紫国的大港,也是筑紫国造所在地。
  筑紫国造,筑紫国的地方官,是由天皇委任,出任之人一般都是地方豪强。如今的筑紫国造便是筑紫村上。
  听闻有大秦海船前来,“派船前去迎接入港。”
  若是早些时候,听说秦船到来,村上会很担忧,但如今前去中原请罪求和的天皇虽还未回,可大臣苏我马子已经回来了,他还带回了朝廷的宽恕与册封。
  苏我马子回倭就是在那津登陆,当时还有秦渤海舰队随同到来,随船带来了许多的赏赐和货物,让那津热闹了许久。
  筑紫村上自然也是趁机大赚了一笔,自那以后,陆续有秦船过来,满载着一船船的大秦商货,作为筑紫国造的村上,近水楼台先得月,每次都优先抢购掉许多紧俏商货,转手就能大赚一笔。
  因此现在倭人对于秦国海商,已经从过去的畏惧变成了欢迎。
  倭船出港前来迎接,导航入港。
  五条宝船缓缓驶入那津港。
  甲板上,一名登船的筑紫倭人在向徐小凤和王宝枪他们介绍筑紫。
  “传说,父神伊邪那岐和妹妹伊邪那美产下隐伎之三子岛之后,随后产下了筑紫岛。此岛有胴体一个,颜面四个,分别为白日别,丰日别和建日向日丰久士比泥别和建日别。”
  宝枪听后不由的疑惑,“为什么伊邪那岐会娶妹妹,而且为什么生了四个岛?不应当是生儿生女吗,怎么还生了四个岛?”
  那倭人曾去过中原学习,汉话还算不错的,当下也不知道要如何解释,反正这是他们倭国的神话故事,也是他们倭国的起源了。
  反正按倭国的这个神话故事,说了四岛的起源诞生。而父神生下的筑紫岛,一胴四面,这四面便是筑紫岛上的四国,白日别就是筑紫国,丰日别是丰国,建日向日丰久士比泥别也叫肥国,或称火国,建日别就是熊曾国。
第1430章
村上
  筑紫国就在筑紫岛北面一带,那津港就是隶属于筑紫国了。
  船上一名向导便是直接告诉徐小凤他们。
  “其实他说的那些就是扯蛋,这筑紫岛啊,曾经可是跟大和长期不和的。很早以前,筑紫岛上有数十个国家,其中强大的有奴国和邪马台等国,而东面大岛上的诸国经过争战后才有了大和国。”
  大和国王称大王,后来才改称天皇。
  不过筑紫岛上的国王一直不服大和王,甚至在百年前,大和朝廷出兵朝鲜半岛要稳固任那地区时,这筑紫国王还跟新罗联合对付大和与百济呢。只是后来大和朝廷派数万大军征讨筑紫。
  当时的筑紫君磐井兵败被杀,其子被迫称臣献地,这才让筑紫再次纳入大和朝廷治下。
  当初紫筑君磐井还把丰国、火国都给攻占,差不多重新又统一了筑紫岛,只是最终没打过大和朝廷而已。
  现在的筑紫岛上,又重回到了四国的状态,筑紫家族虽然依然担任着筑紫国的国造,但实力大不如从前了。
  不久前,苏我马子从那津回倭,虽然村上热情款待,可马子还是无情的告诉了村上,大和朝廷以为为大秦的藩属一道,为东瀛道,以后天皇改称倭王兼东瀛道节度使,他这个原来的执政大臣则改任为东瀛道左都督指挥使兼节度使长史兼征夷大将军,开府设幕。
  而筑紫岛将改为筑紫郡,原来的四国,将改为九县。筑紫国将要改成筑前和筑后县。筑紫国分为两县后,原隶属于紫筑的对马、一岐等岛将要划给大秦直辖。
  肥国和丰国也各划为前后两县,其中肥前县基本上由大秦直辖管理。
  这个决定,村上当然不满。
  可苏我马子不是跟他商量,而是通知,苏我马子在朝廷的威势,兼之如今后面又有大秦,村上也是无奈,好在最后苏我马子告诉他,以后筑紫的那津港会成为贸易大港,而且马子承诺将授村上为筑紫郡的太守一职。
  威逼利诱之下,最后村上也是只得无奈应允。
  好在接下来秦船频来,满载商货而来,确实让筑紫村上赚了许多,让他也忘记了那些许不快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5/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