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10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7/1095

  高达国王听后惊叹,“真有四十万骑马步兵,那也不得了啊。”虽然高达国曾作为天竺北方四大强国之一,但高达以前也只是城邦国家,如今也是与戒日国差不多的分封制,说白了天竺诸国不论大小,其实现在都是联盟国,国王们其实就是个盟主,下面的封臣权力巨大,基本上封地就是独立领地。
  可就算如此,把高达国全部的封臣武装召集起来,都凑不出十万战士。
  四十万战士,还是骑马的,高达国王认为这支力量太强了。
  戒日王和他手下的三十六大封臣,加起来也就十万左右的兵马,可已经横扫天竺北方了。
  “战争早就不是拼人数的时代了!”李密道,要真只是拼人数,想他李密当年也好歹是中原盟主,麾下也一样有四十万大军,也就不会败在兵力远少于他的王世充和罗成手中了。
  “我国在以前汉代时,就有一汉抵五匈奴之说,而到了如今,一个秦兵也许打不了十个胡人,但一个军万二千人,却是能完虐十倍之胡人。”
  “不可能吧?”
  “没什么不可能的,战争,终究打的还是综合实力,拼的是训练、装备以及后勤支撑,而这几方面,我大秦的军队,都完胜薛延陀人。况且,就算两万四兵马出征,可漠北还有回纥协从征讨,另外还有突厥、奚、契、室韦等诸藩属封侯们,一个好汉十个帮,你说薛延陀拿什么打?就凭四十万帐牧民?缺铠甲少刀剑的,小规模的战事下,他们有地利之便,说不定能小赢,可这种大规模的战事,他们一点机会都没有的。”
  “可怕,太可怕了。”
  高达国王不由的感叹。“李少卿,先前我请求的军械采购之事,能不能帮忙催一催?”
  高达现在要面对着咄咄逼人的戒日王,而他的东北面的加摩缕波国,偏偏早已经不战而降,早早就认了戒日国做宗主国,一心与高达国为敌,与戒日国一东一西的夹击高达,搞起了远交近攻之策,却没想过说唇亡齿寒的道理。
  高达王也是没法,只能跑来找大秦帮忙,想从大秦这里多采买一些武器装备,最好了是采购一些往来天竺海上的那种新式的强大海船。甚至,他还希望大秦能够从云南以及吐蕃那边出兵来助他。
  从吐蕃越过雪山,顺着雅鲁藏布江下来就是摩缕波国了,而从云南往西南,也就隔了一个骠国而已。
  李密手执着玉笏,对于这个藩国之王没什么好脸色,虽然他只是一个失败者,可如今也是天朝上国的贵族上卿,这什么高达国,在他眼里,不过是个和泥婆罗、吐蕃一样的小藩穷藩罢了。
  “现在诸国都羡慕我大秦铠坚械利船快,都想购买,得排队呢。”
  “我们急等着用。”
  “那你得加钱!”李密告诉了高达王一个捷径。
  大殿另一端。
  六十岁的倭国女王额田部和厩户皇太子站在一起,很羡慕的看着这万国来朝的气象,这满堂的紫绯,这煌煌衣冠,多么的伟大啊。
  厩户皇太子暗暗在心里想着,等回到倭国后,就要全面学习大唐,增派遣秦使,前来学习大秦的一切,然后带回倭国全面学习改革效仿。
  他甚至已经计划等封禅过后,要去洛阳和长安走一走看一看,等回到倭国后,也要仿建一座这样的都城。
  厩户皇太子野心勃勃。
  但一边年迈的推古女皇却忧心忡忡,薛延陀拥有四十万骑,可因为在天子脚下杀了敌国使者,天子就要发兵征讨。
  而他们倭国之前联合百济反秦,这次想要秦收手罢战,只怕不容易。就算大秦最后肯,那么倭国肯定也得付出惨痛的代价。
  不来中华,不知世界之大,不离开倭国,不知道倭国之小。
  这位当了几十年天皇的老妇人,深感以前没有好好研究下中原,才致犯下如此大错。
  倭国还不如大秦的一个道,大秦的山东一道,都远超倭国之繁华富裕。
  “处斩康扎荦山等薛延陀罪犯,首级送回漠北,附信泥孰,天兵一到,他必授首!”
  朝会结束,倭女王再次请求拜见皇帝,但没被允许。
第1417章
倭国割地
  城外,倭国使团临时营地里。
  倭女王面对着摆在面前的精美中国料理无动于衷。
  厩户皇太子吃着烩鱼片,大加感叹,想不到鱼还可以这样吃。作为岛国的倭人,鱼自然吃的多,可是他们还真没有吃过这么精致的美食。
  倭国皇室平时如厕拭秽,都是用鱼皮,鱼在倭国皇室的印象里,只是一种比较低级的食物。
  而在佛教从中原经百济传入倭国后,倭国开始崇佛,并有了不食肉的禁例,虽然这个禁令不断修改,到现在变成不能食牛、马、犬、猿、鸡等有脚禽兽之肉,鱼不在限止之列,但皇室贵族们一般也只能吃到简单的煎鱼和煮鱼,这种精致的生鱼片,他们还真是吃都没吃过。
  厩户皇太子又夹起一片,吃的直赞叹。
  “这中原大华就是什么都好,什么都高级,居住辉煌的城池,豪华的屋舍,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精致的食物,他们的日子真是太好过了。就算是普通的贫民,居然人人有田地可耕,个个都是自耕农,那些贵族们更是绫罗绸缎,瓷碗铁锅、茶叶美酒,太让人羡慕了。我决定了,等回去后,就要全面学习秦国,从营建一座秦式的新都城开始,这座都城我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平安京,待平安京营建好,就从飞鸟城迁到新京城,在那里全面开始新政。”
  女皇感叹一声。
  “可这一切,都得先过了大秦这一关。若是秦天子不肯原谅我倭国反秦之罪,无须大秦派出大军征讨,仅是如今那些群起而攻袭扰不断的海贼,就能够让我倭国毁灭!”
  厩户皇子默默放下筷子。
  “天皇觉得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大秦原谅我们呢?”
  女王叹声气,“当初我们太无知太狂妄,现在我们只能尽量想办法取得大秦的谅解了。只要大秦肯,不管什么条件,我们都要接受。”
  厩户皇太子也不由的叹气。
  “自我们在朝鲜半岛的任那领地丢失之后,这些年我们大和也是内忧外患。”
  如今的倭国,土地兼并盛行,租佃制广泛兴起,贵州豪强们割国县山海林野池田以为已财,争战不断,或者兼并数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之地,倭国立国之本的部民制因此衰弱,面临崩溃。
  部民制是和族统一日本后执政的根基,部民制的衰弱,使的社会矛盾加深,统治阶级内部更加动荡,朝廷地位受到严重影响,大臣、大连、伴造等重臣向朝廷上缴调赋时,先自收敛,然后分进。
  苏我氏在击败物部氏后更是权倾朝野,几任天皇都是他们拥立的,国家军事财政大权皆在握。
  征伐新罗的战争,加上营造宫宛、陵墓,和崇佛修寺院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部民苦不堪言,导致如今倭国地方的部民起义日益高涨,他们揭竿而起,与贵族进行武装斗争。
  皇室已经被权臣、贵族们架空了,底层的部民也都起来反抗朝廷、贵族,这使的现在的皇室其实已经快沦为权臣贵族们的傀儡了。
  推古女皇和厩户皇太子都是权臣苏我马子所扶立的,但苏我氏又专权擅政,使的女皇和太子都极为不满,可他们的权力本身就是来自于苏我氏。
  “若是能除掉苏氏马子,然后效仿大秦改革制度,废除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计以及部民,统统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然后学习大秦实行班田授地,实行租庸调制,班田六年一班,朝廷每隔六年,班给六岁以上男丁口分田两段,女子为男子三之二,奴婢为公民三之一,公奴婢与公民数同。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班田农民承担租庸调,每段交纳租稻两束两把!”
  厩户皇太子越说越激动,这些都是他与手下臣子们这段时间把在大秦所见所闻的一些总结下来后,拟出来的改革新政。
  他们认为现在倭国如此衰弱,关键就是皇室大权旁落,贵族们专权,尤其是部民们已经失去了田地,故此国家的基础已经没了。要想改变这一切,就要学习大秦中央集权,首先就是要把土地从皇室和贵族手里收回,然后授给失地的百姓。
  得到授田的百姓,再向朝廷交租纳调服役。
  田为公田,军队也为朝廷所有,这样一来,倭国就能从现在的落后与混乱中重生,能成为与大秦一样先进的国家。
  只可惜,这一切有一个最大的阻碍,那就是苏氏马子,苏我马子是四朝老臣,也是如今倭国朝廷权力最大的‘大臣’,而大连与大伴这两要职,也都掌握在苏我氏的手里。
  “或许可以向秦天子请求,让苏我马子代表我倭国留在大秦朝中侍奉皇帝。”女王突然道。
  “好,这招好,若是能让苏我马子不能回国,那苏我氏就群龙无首了,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夺回朝廷大权,重新任用贤明,学习大秦,也设立三省六部,地方设立国、郡、里,派国司、郡司、里长治理。”
  “重新制度官阶,给贵族们赐给官阶,划给封地食邑,低等的贵族则给予布帛作为俸禄。”
  女王打断太子。
  “若要秦天子原谅我们的反秦罪行,还要让大秦留下苏我马子,我们得拿出足够的代价,你觉得什么样的代价,能让大秦满意?”
  厩户皇太子不由的皱眉。
  倭国有什么东西能够平息秦天子的怒火呢?
  “之前传言,说秦人发现了石见银山和别子铜山,你说这是真的吗?”
  别子铜矿在倭国的伊予之二名岛,也就是后来的四国岛,这是倭国三大岛之一。
  伊予之二名岛也称伊予岛,要比东面的筑紫岛(九州)小,也比倭国大本营的大和岛小许多。
  “如果我们把别子铜山所在伊予岛割让给大秦,大秦能否原谅我们的反秦,并重新接纳我倭国为大秦藩属国?”
  “可就怕一个小小的伊予岛并不能让秦人满足,以秦人的实力,他们完全可以把整个倭国给吞并。”
  “实在不行,那我们就把筑紫岛也割给秦人。”厩户皇太子发狠,“只要天子肯把苏我马子扣留在秦,并重新接纳我倭国为藩属。我们不但可以把筑紫和伊予二岛割让给秦国,以后还年年向大秦朝贡,向他们开放贸易!”
  不能平息秦国之怒,可能就得亡国,高句丽和百济都是前车之鉴。
  如果能平息秦国之怒,那么忍痛割让二岛,也是无奈之举了。就如同当年倭国,把好不容易攻占并经营许多的朝鲜半岛上的任那最终放弃一样,都是壮士断腕之举。
  任那四县的地盘并不比伊予岛小,倭人也是经营多年,但最后还不是只能放弃了这个占领朝鲜的桥头堡。
  如今国灭在即,也只能忍痛拿出伊予来平息秦人之怒,若是还不行,那就把筑紫岛也拿出来送给秦人。
  起码,还能保有大和岛本土。
  “好吧,皇太子你现在就起草一份国书,然后呈奏大秦天子,先只提割让伊予岛,试探一下秦人的态度。”女皇缓缓说道,不到万不得已,能不送出筑紫岛还是先留着的好。
  “嗯,我这就去起草国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7/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