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509

  那些城头上的靺鞨人一听,隋军来了,都还有些不大相信。扶余城只有四千骑兵,这是他们都知道的事实,虽然前日一战,这四千隋军骑兵把他们一万多人杀的落荒而逃,但他们还真不相信,那些隋人居然敢追到这来。
  几个靺鞨人半信半疑的,起身走到城墙边,往外一看。
  “咣当!”
  一个靺鞨人手中拎着的酒坛一下子从手中坠落,掉在地上,摔了个四分八裂。
  只见已经明亮的清晨之中,武罗城数里地外,不知道何时,居然已经布满了一支大军。真的就如先前的同伴所说的那样,无边无际,看不到近头。
  那整齐的步兵方阵,还有那两翼全都骑在马上的骑兵,全都是一水的黑色战甲,黑色战旗,和两日前在扶余城碰到的那支隋军一模一样。可是人数却绝对不止四千,哪怕他虽然不会算数,可是却一眼能看出来,这绝对是超过一万的人马。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已经完全的发白了,他们在城头之上喝了一夜的酒,可是根本不知道这支过万人的兵马,是什么时候到的城下。
  脚步发软的退回后面,那人结结巴巴的道,快敲警钟,隋军来了。
  “当!当!当!”
  一阵阵急促而又刺耳的警钟声响起,远远的从城头传开,一直传遍整个武罗山城!
  片刻之后,还有些没有醒酒的突地,带着各部族的那些长老头人们一起爬上了城头,原本还以为是那四千隋军追来了。对于这,突地不但不担心,反而心中有些高兴。
  如果隋军放弃了扶余坚城,跑到武罗城来和他们交战,那绝对是个让他们高兴的决定。如此一来,攻守互换,虽然武罗城小了点,可是一下子他们却成了守军,有城可守,而隋军反而成了攻城的一方了。
  “该死的,还真以为我们靺鞨的儿郎们好欺负,本想着再让他们逍遥几天再收拾他们,既然他们等不及了,那本族长也就成全他们一次。今天就送他们一程,让他们好回归长生天的怀抱。”
  突地一边向城头上走来,一边还在嘴里骂骂咧咧的道。前日一战,一万多靺鞨骑兵被两千隋骑打的大败,已经让他十分的没有面子了。如今这些隋骑居然又追到这里来了,这简直就是欺人太甚,如果不能好好的反击教训一下这支隋军,那他以后还如何号令粟末水的众部族。
  只是他这豪气的话语却没有赢得其它人的欢呼,那些早到的族长头人们,反而一个个都神色十分怪异地看着他。这让突地不由的感到十分的没面子,曾几何时,这些仰他鼻息的小部族头人们,居然敢这样怀疑和不信任他。
  感到愤怒的突地推开前面的几个护卫,大踏步的就走到了城墙之前,对着城外就大吼道:“我道要看看今天又是哪个不开眼的活腻了,送上门来让大爷我宰。”
  只是话到了这里,却再也说不下去了,因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想像中的几千隋骑。那是一片枪林刀山,旗帜招展,在晨光之中,如同一片乌云一样的隋阵方阵围在了武罗城下。这是数万人的隋军,而且绝对是不比扶余城那四千隋骑差的精锐。一想到扶余城中的两千骑兵出动,就把他打的大败,如今数万这样的隋兵把他们围住了,那还岂有活路。
  饶是突地一向狂妄,可是此时却吓的连最后的一点醉意也尽皆而去。心里更是感到万分的委屈,他不过就是看到高句丽的渊太祚南下,扶余城空虚,想来劫掠高句丽人一把,抢点钱粮女人,报一报过去高句丽人对他们的劫掠。可这怎么却突然和中原王朝大隋给纠缠上了?
  先是在扶余城被隋人抢了先,接着又被几千隋人打的满头是包,损失了千余战士,好不容易躲开了扶余城的瘟神。他这个被隋人打了的靺鞨大族长还没来得及委屈,要报复呢,怎么隋军反而咬着他不放,得了便宜还不肯罢休,居然变本加厉,调了数万大军来追击他呢。
  一时之间,往日狂放豪迈的突地大族长,突然如同一个童养媳一般,感觉心中全是委屈。除了三分委屈,剩下的七分却全是恐惧和不安。他心里突然感觉万分的后悔,这没事跑来捡什么便宜,这下好了,损兵折将,不过才刚抢了一个小小的武罗城,刚快活了两天,这却又得面对数万隋军,这不死也不得脱层皮啊!
第200章
难兄难弟
  “报!大族长,除了此处南门的隋军,武罗西门外数里也有万余隋国大军围堵!其中约摸步兵八千,骑兵两千。”
  一位先前被也吉派去各城门打探情况的探马,跑上城楼,跪倒大声汇报军情。
  突地一听,除了眼前南门的这过万的隋军,居然西门也上万的隋军,一时惊惶交加,脸白如纸。
  和他一样,那些刚刚狂欢了两日的各部族长老、头人们,也一个个汗如雨下,谁也没有想到,隋军居然如此大军北上。现在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却想,为什么隋军能如此轻松的北上渊太祚的地盘了,他们想得更多的是他们自己现大的处境!
  还没有等突地回过神来,又一声报字传了上来,又一名靺鞨骑兵骑着快马从城北而来。
  “快说,城北怎么样?那里是不是没有隋军?”
  那报信的骑兵在众人期望的目光中,无奈地摇了摇头,“报大族长,城北也有隋军,而且人数同样过万。小的一眼看到,前日在扶余城下那数千隋骑的统兵将领就在北门隋军阵中,不过在他却策马在那隋阵大旗的偏后,好像北门是这支隋军的大帅统领,连那隋军阵中旗帜都要大上许多。北门的那万余隋军,光是骑兵好像就有五千!”
  众人齐齐长吸了一口气,那两日前大败他们的隋将,居然还只是个小角色,北门的隋将居然还来头更高,这不由得让众人的心更是低沉。而五千精锐骑兵的消息,更是让他们站立难安。
  “传令城中的所有儿郎们,即刻集合,一刻钟内不能完成集结者,全部斩首示众!”突地一张脸阴沉无比,这次真是踢到了铁板上了,一个不好,他们这万余人就有可能要全部折在这里。
  一位年老的长老惊慌的道:“大族长,眼下隋军突然出现,把我们围困在了这里,肯定是因前日我们曾经攻打了扶余城之事,他们必然是来报复我们的。大族长,连辽东霸王高句丽都打不过隋军,我们眼下只有一万人马,更是不可能挡得住隋军了,我们撤吧。”
  “撤?往哪里撤?眼下城南、城西、城北全有过万的隋军围堵,这城东虽然还没有消息,但隋人肯定也已经把城东给围住了,那些隋人的骑兵你们也早就见识过了。不但铠甲精锐,更加可怕的是他们的弩箭,射程既远,又能多发连射,现在仓惶出城,肯定很难冲的出隋人的包围网。”也吉同样的一脸无奈,甚至眼中满是绝望之色。
  原本以为,他们靺鞨和隋军隔着万里山河,这次虽然碰上了几千隋军也没放在心上。可是哪里想到,他们才和隋军交了下手,还是吃亏的一方,隋军居然还会如果反应大,居然数万兵马北上围攻他们。
  “报大族长,武罗城东门外,没有隋军,我们一直出城十里,也没有见到隋军的影子。”
  就在所有人绝望之时,又是一名满头大汗的骑兵跑上城楼,向众人报告了一条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的情况。
  突地那张满是被风霜吹过的老脸,一下子潮红了起来。大喜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看来隋军也并不想赶尽杀绝,愿意放我们一条生路。快,赶快集结兵马,趁着隋军还没有反悔之前,我们要立刻退出武罗城,返回粟末水,这里我是一刻钟也不想再呆下去了。”
  其实长老们也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一个个忙点头称是,对着各自部族的手下连声吩咐。
  突地站在那里,一边小心地打量着城外的隋军,一边听到那些头人长老们,居然还在吩咐各自的族人,准备将武罗城中所有抢来的钱粮女子都一起一起带走时,一时间只觉得气不打一处来,提起手中的马鞭,对着那几个头人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打过去。
  “都什么时候了,命都快没有了,居然还念念不忘那些钱粮女人,带上那些东西我们如何跑的掉?再说了,眼下隋军都已经围城了,万一到时他们因为我们带走了城中财物而反悔,那要如何?”
  也吉看到突地抽完那顿鞭子就要下城去,忙上前拉住突地的袖子,一脸担忧地道:“大族长,此事有诈,我们切不可上当啊。现在我们绝不能出城,如果我所料不差,东城外不远处定然埋伏着一支最精锐的隋军,就等着我们自己放弃城池保护,出城自投罗网。”
  “什么?”突地一愣,“如果隋军要攻打我们,昨夜他们既然能悄无声息的赶到城下,把我们围困,何不趁夜突袭?我看是你想得太多了,一定是隋军并不想与我们交战,要知道,多靺鞨骑兵可也不是吃素的,把我们逼急了,一万多儿郎跟他们鱼死网破,他们同样也讨不了好。”虽然心里隐隐觉得弟弟的话是对的,可是突地却怎么也不敢承认。
  “大族长,那些隋人又岂是好相与的?前日扶余城下,他们不过四千人就敢派出一半人马对战我一万儿郎。如今有着数万大军把我们包围在这小小的山城之中,又岂会怕我等鱼死网破?中原兵法有云,围城,则必围三阙一。一能瓦解城中守军军心,二来也是为了诱我们出城,好半路伏之。我们一出城,则必然要落入隋军套中矣。”
  突地一张粗糙的黑脸之上,满是犹豫不决。刚刚四十出头的他,正是雄心不已之时,他带着粟末水靺鞨,冒着被高句丽人灭族的危险,摆脱了对高句丽人的臣服,这些年粟末水部也是越来越强大,甚至已经隐隐超过了黑水部靺鞨。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从不曾对人说起过的野心,就是有朝一日,统一整个靺鞨,建立起一个如高句丽人一样的王国。
  梦想是好的,可是提着脑袋拼搏了这么多年,眼下去突然发现,他引以为傲的靺鞨骑兵,居然在别人的眼里如此渺小。不但到如今还得一直远远地躲着高句丽的报复,就是如今大隋的一支悬师海外的兵马,就已经将他弄的山穷水尽,生死全都悬于他手。这种感觉让他说不出的难受,却更加说不出的无奈,这就是夹杂在强族之间的可悲之处。
  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突地叹息一声道:“这万余儿郎都是我突地带出来的,不管如何,我也有责任再将他们带回粟末水。与其在这里坐以待毙,还不如冒险出城。哪怕真的有隋军张网以待,也绝对会比被围在这小小的武罗城中的好。”
  “大哥,何不再等等,我们已经给黑水部的觉罗大族长发了信,说不定再等几天,他们的人马就到了。到时,数万靺鞨弟兄,未尝就没有一战而胜的可能啊?”
  以往也吉和突地虽然是两同胞亲兄弟,可是关系并不是很好。但是此时也吉看着突地的样子,却突然感觉两人反而拉进了一些关系。他不希望自己的兄长就这样的去送死,在他看来,现在出城,和送死没有半分区别。
  突地沉默了会,转身拍了拍这个一直不待见的弟弟,“也吉,我知道你不比我,你在高句丽待过数年,甚至还能识得中原文字,总能讲出一套套的大道理。这些我都不会,但是哥哥我也是白山黑水间里成长起来的汉子。大道理我说不过你,可是论起如何统领一个部族,你现在还不如我。黑水部的觉罗虽然也与我们是同宗同源,但是我们两部族之间,向来争斗防范多过合作,我无时不想着打败他,统一靺鞨,觉罗也是个野心不小的人,一样是想打败我们。”
  “这次来扶余,原本是想劫掠一把的。后来听你的意见,想把觉罗邀来这里,却也是想借着机会,阴他一回。而现在,我们自身都已经难保,如果坐困此处,就算觉罗带着人马来了,只要他一知道我们的处境,绝对会立马转道回黑水,而不是来救我们。兄弟,我们白山黑水间生存的靺鞨人,永远得记住一句话,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你也不用再多说了,我已经打定了主意,一会马上就突围。等会突围的时候,我会做先锋,你带着我们粟末水部族最精装的人马殿后,万一真的有伏兵,你马上带着人突围,我会留下来掩护你的。如果我死了,你就是粟末水部族的大族长了。不过你要记住一句话,隋军比高句丽人更可怕。而且他们又离我们很遥远,不要给我报仇。而且我希望,有机会的话,最好向隋朝表示臣服。”
  “臣服大隋,攻打高句丽,如果有机会,帮我统一靺鞨部族,如此我也安心了。”虽然突地不懂兵法,可是在丛林中生活的人,却更明白丛林法则,而远交近攻,同样是战争法则中最重要的一条。
  听到突地突然如交代后事一样的和他说起这些,也吉的心里充满了不吉利的感觉。他认真地看着也吉,坚定地道:“大哥,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今日才明白大哥心里的远大抱负,不管今日如何,我一定与你共进退。只要今日我们不死,我一定会好好的辅助你,一起完成统一靺鞨的心愿。”
  突地淡淡一笑,却难掩此时他心中的担忧,他知道,他们这万余人的生死,全部都掌握在城外隋军的手中。只有城外的隋军让他们活,他们才有机会去谈以后,谈靺鞨统一。如果隋军要他们死,哪怕他们最勇猛,估计最后也难逃全军尽没的下场。
第201章
塞翁失马
  武罗山城北城门外。
  陈克复亲领着李世民兄弟的重步兵,以及毛翊、鲁世深、于钦明统领的一千骑兵,还有李奔雷、罗林先头北上的四千骑兵,共计万余人马,摆成了一个巨大的阵形,将整个北城门守的死死的。
  在解决了契丹人之后,陈克复当日就赶到了扶余城,得知了靺鞨人小败之后没有退兵,反而转头拿下了附近的武罗山城之后。陈克复和众将一商量,马上趁夜带着大军直接赶到了武罗城外。
  在见过了李承义三兄弟后,陈克复也是十分喜欢。三个小将虽然在军中辈份说起来很低,都是第三辈的人了,可是年龄其实却比陈克复还都要大上几岁。虽然三人被俘虏了一年,做了一年非人的奴隶,身形消瘦。但是将门虎子,从三人的精气神中,却能一眼看出都是三位不错的年青少壮中层将领。
  更加难得的是,三人虽然出身将门,年纪轻轻又都是校尉级的军官,但是李奔雷老爷子家自小家教极严,二来又经历了一年多的战败被俘虏的奴隶经历。不但没有将三兄弟给毁了,反而在这样的逆境之中,将三个年轻的小将给磨砺了出来。有了这样的一段经历,三人的眼神之中所透露出的目光也更加的坚毅。
  而陈克复更加高兴的是,这三人都是李奔雷的孙子,而他一直以来也当李奔雷是自家爷爷一样看待,李老爷子对他更是亲孙一样的对待。眼下突然得到这样的三位小将,对陈克复这个极度缺乏可靠可用将领的大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而且一见面,聊了会,和三兄弟间也十分投机,陈克复更是直接将三人当做了兄弟对待。不顾老爷子的反对,陈克复直接将三人提拔为上校军衔,暂时让他们跟在他的身边,打算一回到辽东城,就让他们三人直接各带一团人马。
  有人欢喜有人忧,李家的重逢让陈克复十分高兴。但是小将罗林的失望陈克复也知道了,对于这个看重的爱将,他也是好好的安慰了一阵子。今日武罗山北门之外,李氏三兄弟及罗林四人全都伴随陈克复身后。就连昨日半被强迫结拜了的契丹阿保窟、瓦台他们九个契丹少族长,也全都随在他的身边。
  一眼望去,整个北门阵前,居然大都是一水的少壮军官,一个个顶盔贯甲,龙精虎猛。如毛翊、鲁世深这样才三十出头的正当年的将军,反而成了老一辈的了。
  此时的阿保窟跟着陈克复一天多了,才越来越清楚的发现,这支隋军真的是锐气十足。不但装备精良,更加让人暗暗心惊的是这支军队将士的年龄。不但士兵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壮汉子,就连军中的将军,基本也都是二十多到三十来岁的雄壮汉子,连四十以上的都十分少见。再一想想这支大军的统帅,他们新鲜出炉的结拜大哥陈克复那二十三岁的年龄,几人都觉得无比震惊。这真的是一支无比年轻的军队。
  “李副司令曾经教导我三兄弟兵法时常道,兵法有云,围师必阙。大帅,今日我等趁城中靺鞨人不备,成功的围住了靺鞨人,围三阙一,可是为何大帅却又不让人在空开的东门之外以精兵设伏?”
  李承义骑着一匹同样雪白的战马,策立在陈克复的半个马头之后,看着隋军的阵势,有些不大明白的对陈克复问道。
  围三阙一,这只是要懂兵法的人都会这么做,可是围三阙一,这阙的一,并不是就空着就好。围三阙一,为的是不让城中被围的兵马绝望,产生鱼死网破的心理。只围住三面,网开一面,从而全面的瓦解城中士兵的士兵军心。而只要城中的兵马一出城,那么网开的那一面,前面必然会有一支最精锐的兵马以逸待劳的埋伏在那里。这才是围三阙一的真正精髓,为的是以降低自身的损失,而最大程度的歼灭敌人。
  而眼下陈克复虽然下令围三阙一,可是却是真正的围三阙一了,居然没有调动半点兵马在东门设伏拦截。到时如果城中的靺鞨人从东门出城,将能轻松的逃脱。李承义自被解救后,早已经听过了太多的陈克复的英勇事迹,他绝对不会相信,陈克复会连这个情况都不知道。
  陈克复笑了笑,“李校尉说得没错,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其中有一条就是围师必阙。不过围师必阙不光光是一种战术,更是一种思维方法。其核心是要求我们处理事情时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话不要说得太满,事不要做得太绝,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往往就会适得其反。”
  李家三兄弟中长的最壮实的,皮肤最黑的老三李承礼道:“这靺鞨骑兵不过是海东的一野蛮部落,可是他们却胆大的连我大隋的兵马也敢攻击。这样的野蛮人,难道我们不应当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为何大帅还打算放他们一马?”
  李老爷子自从三兄弟解救出来后,整个人都仿佛年轻了十岁,骑在马上腰杆也更直了。特别是立在陈克复的身旁时,那双目光却总是会不时的去看看三个孙子,目光中满是关怀和欣慰。
  此时看到三兄弟发问,忙捋了捋胡须,笑道:“大帅常教导我军众将,战争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战争服从于政治,政治是为了利益。我们和靺鞨人之间,不同于和高句丽人之间的关系。靺鞨和我们大隋还隔着一个高句丽,乃是最东面的海东之地,且更是最原始的野蛮化外之地。他们上次来打扶余,并不是为了攻击我大隋,而不过是想趁着当时扶余城空虚之时,来捡个便宜。对于这样的一个部落,我们当日已经歼灭了他们千余骑,教训过他们一顿了。”
  老爷子常在陈克复的左右,现在已经十分的和陈克复的节拍了。打靺鞨人,就和他说的一样,这不过是一处于大隋和高句丽之外的一个化外野蛮小部落,这次也不过是看着有机会,想来捡点便宜罢了。
  和他们开战,没有半点利益,就算全歼了他们又能如何?中间隔着一个还没能解决的高句丽,大隋也不可能真的去占领那块距离万里之遥的海东原始野蛮丛林之地。
  特别是对陈克复来说,面子什么的都只是小事,他既然已经教训了靺鞨人一顿。那么再让他用宝贵的辽东新军,却和那些靺鞨人打这些无谓的仗,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做的。他的目标是中原大之主,而不是做东北原始丛林之王。对于和靺鞨之间的关系,他考虑良久后,是要和高句丽等族区分对待的。
  对待高句丽,那是死敌,因为陈克复得在辽东高句丽人的地盘上开拓自己的基业。要以辽东高句丽的钱粮人口起家,说白了,他就是打算直接来一个吸血大法。短时间内,他不打算搞什么种植屯田、商业发展什么的。他的策略就和中原的那些农民军一样,都是打算靠抢,抢钱、抢粮、抢女人、抢地盘,抢一切。
  唯一的区别是,农民军的目光短浅,只能在中原抢,抢身边的一切,如蝗中一样的屠戮一切。最后搞到朝野不容,成为过街老鼠,最后如一朵历史长河中的浪花一样,不过是打了个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