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509

  “你眼睛长到脑袋项上去了吗?没看到城主回来,快快开城迎接!”
  那士兵被踢了一脚,也没有半分恼怒,只是忙不迭地又招呼了几个人赶着下城开城门迎接城主去了。
  城门刚刚打开,那大约三四百人的骑兵已经在渊盖铜的带领下来到了城门之前,没有做半分停留,直接就带着人冲进了城内。一进城,刚停下来,那留守的末客忙带着城中的一干贵族大户和留守军官们迎了上来。
  “恭迎城主回城!”
  渊盖铜却只是黑着一张脸,对他们的恭迎视而未见,指着那末客道:“你,马上将所有的士兵们和城中贵族们召集起来,出城五里,去迎接大帅。”
  那也末客忙点头应是,末了又小声地问了句,“那城外人马看起来又近二十万?可是大帅打了大胜仗,俘虏了众多隋军?”
  渊盖铜一张老脸又黑了几分,刚想发怒,却又回头看了下旁边的一位亲兵装扮的小兵,最后又忍了忍道:“没错,此次我们在辽河伏击了隋军,一战大败隋军,不但歼灭了近十万隋军,而且还俘虏了近十万人。此乃前所未有之大胜,荣留王现在也正在大军之中,你快去召集城中军民百姓,前去迎接。”
  那末客没有半分怀疑,而又派了兵丁们去通知所有城中百姓士兵都赶去迎接大帅和王爷。金山城乃是大城,城中本来有常住民近两万人,这次隋军来攻,又下令将附近的居民全被迁入城中,此时城中有民近四万人,当的是人口众多。
  那末客带着一众人通知全城,花了好半天的功夫,才在城外集合了全城数万人,如赶集一样的往数里外的大军赶去。
  等到那些人离了城,渊盖铜的那支人马去并不跟着回大军。一直骑马策立在他旁边的一位小兵突然开口道:“渊将军识时务乃俊杰,放心,只要你按着我们大帅的咐附去做,我们大帅也一定不会为难你的,答应你的定会兑现的。”
  说完转头对着后面的数百辽人士兵装束的骑兵道:“侦察团的弟兄们,进城,接管四城门,城内各仓库要害,再派一队人马搜寻城中,看看还有没有未出城者。如有反抗,杀无赦,本团长严令,所有人进城之后不许私自劫掠,如有违令者,斩首示众。”
  “得令!”一众骑兵们大吼一声,分做四营,除了团部的人马还留在团长身边,其余四营又各按连排分开,接管全城。
  那团长却并不是别人,正是东北军司令部直属侦察团团长张勇。在渊太祚投降之后,陈克复命令全军在休息了一晚上后,全军带着所有俘虏出发,直奔金山。
  在仔细的分别审问过了高句丽的将士之后,陈克复等人也大致知道了高句丽东北各城的情况。此时的整个东北部完全已经成了空虚地带,陈克复当然不会忘记他们此次的目的。
  伏击歼灭渊太祚的兵马只是此次出兵的第一个目的,夺下扶余城、盖牟城、金山三大山城,收取各城中的所有粮草器械及人口牺畜才是他们的最终于目的。
  在仔细的汇拢了辽东东北各城的情况之后,陈克复当机立断,也不先回辽东城了,而是直接北上金山峡谷附近的金山城。大军行军两日,终于在早上赶到了金山城外,对于这个只剩下了一千老弱之兵把守的山城。
  陈克复连派兵攻打的想法都没有,直接对渊盖铜说,要想隋军和高句丽交换战俘,并且保证渊氏一族子弟的性命,他就得帮着隋军去拿下辽东城。如果不肯,那么首先就拿所有渊氏一族的子弟,包括渊太祚祭旗。
  渊盖铜本就已经降了,此时也没有什么退路了,反正他就是不肯答应,还会有其它的将领答应,就算真的所有俘虏都不答应。以金山城的那千余老弱之兵,也根本是挡不住挟大胜之后的十万大军一击的。
  有了他的同意,事情就变得非常的简单,大军在金山城外数里外停止,让侦察团的人带着渊盖铜去城中,命城中所有人去城外迎接大军。接下来,他就能轻松的拿下金山城,甚至不用损失一兵一卒。
第162章
奴隶?隋军?
  背着初升的朝阳,金山城近四万城中军民百姓,高高兴兴的向着城外大军而去。
  那些城中的贵族大户们,还都让家丁奴隶带上了不少的劳军酒水等物,还有的贵族干脆将家中的歌伎舞女们弄到一起,又从家中拿了全套平时宴会取乐的乐器行头,吹吹打打的奔着大军而去。
  甚至城中的各个晚上才营业的妓寨的记女们也都来了,一个个穿红披绿,涂脂抹粉的,就打算一会好好的勾搭上几个军官将领,也好晚上能从这些大胜后的军官口袋里掏出个三五两金银来。
  不远处的大军一动不动,大军中军,陈克复一身明亮的明亮铠甲,端坐宝马青骓之上,看着那黑压压一片涌来的人群。嘴角的笑容扬起,心中说不出的高兴。
  “罗团长,你率轻骑兵团的战士们去迎接下出城的百姓,以后这些可就是我大隋的子民了。”
  “是,大帅!”罗林笑着接令,呼喝一声,列阵左翼的轻骑兵独立团的两千骑兵齐齐策马,迎着朝阳,轰隆隆的分为两队,从左右两边向整个金山城的百姓包围过去。
  还没有等那些百姓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罗林的人马已经绕到了他们的后面,列开了一个宽大的包围圈了。
  “大人,我们是奉了渊盖铜城主的命令来迎接渊大帅和荣留王的。”那队伍中有贵族大声开口道。
  没有人回答他们的话,只有一个个的骑兵们端平了手中的骑枪,从后面向他们压迫而来。那在朝阳之下闪烁的锐利锋刃,让众多胆小一点的都脸色苍白起来。
  人群之中突然有一个脚上还绑着绳索的奴隶,声音激动的喊起来,“这些不是高句丽兵,是隋军,是我们大隋的骑兵。”
  那带着河北腔调的汉话,让人群中的奴隶们都骚动了起来。开始不少的奴隶本来都是目光呆滞的低着头站在人群之中,此时听到这话,都一个个突然抬起头,拿手掀开那满头乱糟糟的披发,拿眼睛仔细的凝望过去。
  “是真的,是真的,是大隋的骑兵!”又一个奴隶喊道。
  “没错,那是大隋的明光甲,是大隋的骑枪,还有他们腰上佩的也是我大隋的横刀。”
  那些金山城的百姓们看着身边的奴隶们一个个躁动起来,都有些恼怒起来,有些贵族们更是叫着家丁们殴打起那些叫唤的奴隶来。
  “咻!”一支羽箭直直的射入了一个殴打奴隶的士兵后心,那奴隶惨叫一声一下子倒在地上。
  那原本躁动的奴隶,和那些辽人百姓贵族们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
  罗林一身明光甲,骑着一匹和陈克复差不多的白马,策马走到辽人百姓之前,大声道:“我乃大隋左屯卫东北军司令部直属轻骑兵独立团团长罗林,现在正式向你们宣告,七日前,我东北军与渊太祚所领八万兵马一战,在左屯卫大将军陈克复司令的指挥下,率十万隋军,歼灭包括渊净土在内兵马一万余人,俘虏包括渊太祚、渊盖铜辽兵六万七千余人。现大我大帅挥兵十万来取金山,你们,已经是我大隋的俘虏了!”
  罗林的话犹如一道惊雷,一下子将所有的辽人震住了。原本还兴高采烈的准备欢迎大捷的军队,好好庆祝隋军大败,他们又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没有想到,这一下子间他们就成了俘虏了。这太大的落差,让所有人都呆愣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数万人的队伍沉静了有那么几秒钟,突然队伍中爆发出一阵冲天的喜悦吼声,“大隋万岁!”“皇帝万岁!”这突如其来的欢呼声,反而让罗林等人也愣了。他不明白怎么辽军遭如此大败,全军尽没,现在他们这些辽人又成了隋军的俘虏,怎么会还有这么多人欢呼庆祝?难道辽人疯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也不知道是哪个奴隶先唱了一句,转眼间,整个高句丽人的队伍之中就都响起了一阵低沉的歌声,先是几个人唱,慢慢的唱的人越来越多,那杂乱原歌声也越来越合拍,最后整个汇聚成了一个节拍。
  那起码是数千人以上的合呤,低沉,激昂,那就像是一首召集曲,也像是一首即将出战的进行曲,声声的激昂响起。原本散入在数万金山城百姓之中的隋人奴隶们,一个个戴着脚链,披头散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走了出来,开始在一旁的空地之上自动的汇聚成了一个方阵。
  那些人虽然一个个全是瘦弱不堪,仿佛风一吹就能倒,但是此时第个人的眼中都散发出一种夺人的明亮光彩。一个,两个,三个,百个,千个,足足有两三千人聚集在了一起。远远地看去,就像是一群叫花子汇聚在一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开丐帮大会呢。
  只是仔细看去,却能看出这数千人站在那里,却自成一个阵形,隐隐有强兵风范。大部份的奴隶都强挺着胸膛,撑直了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围在旁边的两千余名东北军司令部直属轻骑兵独立团的将士们,都有些疑惑地看着这群奴隶,不明白他们怎么会唱这首歌。对于这首歌每个曾经出身于破军营的战士们都是十分的熟悉。
  这是破军营自组建时,陈克复所亲口定下的军歌。他们对这首歌烂熟于胸,无数次的吟唱起。只是今天,这首歌却在辽东,从一群陌生的奴隶的口中听到,这让众人都愣了好久。
  奴隶们的歌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激昂,到了最后,独立团的骑兵们也开始跟着唱了起来,渐渐的整个独立团的战士们都在一遍遍的合唱这首简单的军歌。
  这边的动静很清晰地传到了不远处的陈克复等人耳中,陈克复竖耳凝神听了一会后,脸上露出了笑意。他相信,这些人绝对就是之前渊盖铜所说到的隋军二次征辽时的战俘。
  虽然汉末以后几百年中,屡有中原北方百姓不堪战乱,举家逃往辽东的。但是那些只是普通百姓,在辽东定居了多年后肯定早已经被辽人同化的差不多了。
  而眼下那边却有数千的奴隶唱起了无衣,无衣虽然是诗经上的句子,但却是首激昂的战争歌曲。可以说,古今以来,有不少的部队都会唱这首歌,以增进军队士兵们的军队集体感。
  现在在这里听到这歌,再一想起当初渊盖铜说他渊氏分到了两万战俘为奴,且这东北本就是渊氏的老巢,那么这些人有极大的可能性就是他想找的隋军战俘。
  陈克复激动的转头对身边的李奔雷老爷子等将领道:“真是老天保佑啊,没有想到此事竟然是真的?老爷子,那前边唱歌的人是二次征辽时的我军战俘。我们的兄弟同袍!大家快走,一起去看他们。”
  一众将领本来也一直大疑惑前面怎么会有人唱无衣,毕竟他们不如罗林,是直接在那群人身边的。此时正疑惑着,突然听到陈克复说,那些人是隋军的战俘,众人一下子傻眼了。
  隋军已经征了三次高句丽了,第一次死了差不多三十万,不过大多是死于那辽河西岸不远长达两百多里的沼泽地带,以及头一次征辽时,众将士们水土不服病死的。而水军则是在海上遇到了风暴,船毁人亡。
  但是第二次征辽时,一百一十万大军,陆军攻平壤的九军三十万人,可是死的只剩下了两千余人。水军十万人,同样在平壤中伏,死了近一半。当初的战报上可是说那三十余万将士都是被辽人歼灭了的,怎么突然却又出来了几千战俘,而且还是在金山城?
  陈克复也一时来不及解释,率先带着一众军官们就直接冲到前面去了。
  “司令,这些人好像有些古怪,我感觉他们不是辽人,好像是中原人。估计可能是以前辽西的汉人,被辽人给掳掠到了辽东做奴隶了。”陈克复一过来,罗林就马上上前禀报道。此时罗林,还没有把这些人和隋军士兵联系起来。
  陈克复一眼看去,就从这些奴隶们的身上发现了军人的特有气质,这些人绝对是隋军俘虏,不会错的。
  “你说错了,这些人不是辽西边民,而是我们的同袍弟兄,这些都是我大隋的将士。只是却被人遗忘在了异国他乡,今天终于到了回家的时刻了。他们曾经为国奋战,挥汗洒血,可到了最后却成了敌国的奴隶,连亲人朋友们都只以为他们死在了异国他乡,老天终不负他们啊,他们终于回来了!”
第163章
老兵不死
  此时的辽东,正是仲秋!
  辽东的秋天是雨季,一个月里有二十天以上的阴雨天,每次出太阳,总是十分的难得。秋天的太阳已经不再炎热,反而温暖的像是一个火炉,把每个个身上雨季里攒下来的那些阴冷、湿寒都给晒没了。
  要是往日里,能碰到今天这样的大晴天,估计那些贵族们会一个个的搬出躺椅,一连吃着肉,喝着酒,一边还在看着歌舞。但是现在,每一个金山城的贵族都只觉得头上的太阳有些如同七月的太阳,让他们一个个汗流浃背。
  谁也没有想到一向战而不胜的渊大帅,带着八万人马而去,回来的时候,居然已经连他自己都沦为了隋军的阶下囚。一想到接下来可能的命运,一个个都是面如死灰,隋朝和高句丽乃是死敌,现在落入了隋手,今后还会有什么好日子,一个不好,就是为奴为婢的日子了。
  就和那边的那几千奴隶一样,每日得戴着脚链干最苦最累的活,一个不好,还得挨鞭子,吃不饱,穿不暖。一想到那样的生活,一个个都有种茫然的感觉。不少人向那些奴隶们看去,却发现今天这些奴隶好似全吃错了药一样,兴奋的不得了。而那隋军中的一位铠甲华丽有主将人物,居然反而骑着马走到了那些奴隶的前面。
  场中的数千奴隶看到这支隋军中的重要人物过来,一个个也停止了吟唱无衣,全都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人说话。但是那目光中却充满了激动与期盼。
  “我知道,你们都是我大隋的将士,是在二征高句丽时不幸被俘的同袍弟兄!”
  仅仅一句话,那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却让那些早已经被辽人贵族们鞭子抽的茫然了的俘虏们,心头哽咽。眼前的这一天他们曾经多少次在梦中梦到过啊。到如今,终于成了真吗?
  有些年青一点的隋人,止不住的流下了眼泪。
  “你们受累了!在过去,从陛下到大隋的百姓,都以为你们已经为国捐躯。哪曾知,苍天有眼,蒙陛下保佑,我大隋的众被陷于战阵的将士们还活着。我代表所有大隋的将士们,为你们过去为国挥汗洒血,奋战边疆的功劳表示感谢!”说着陈克复跳下马,向着众奴隶一弯腰。
  “我也为过去这一年多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所受到的屈辱,以及心中的委屈,代表着所有大隋的同袍战士们说声对不起!”
  又是一个躬后,那些奴隶中也有些人站了出来。
  一位年纪约五十岁的男人站了出来,那男人的身体骨架很大,虽然被俘做了奴隶,经受了众多的折磨,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那种精壮,反而如同一个乡下老头一般,头发都白了一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