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509

  但是战斗进行了数个时辰,虽然那些投石车和弩床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是他已经看出来了,隋人的这些投石车和弩床的攻击越来越慢,已经从一波波的覆盖攻击,变成了零散的攻击,隋军的器械的弩箭和石弹已经不足了。
  “现在言败,还为时过早,隋军打了这么久,他们伏击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了。双方的士气都不高,而且大家同样的疲倦。本帅纵横西北,什么样的战阵没有见过。此时不过一小挫,我等岂能主动认输。渊大齐,本帅命你率本本帅的一千亲卫队全面扑上去,不用管其它的隋人,你们专门负责攻击那只有半面旗帜下的那些拿着大刀的步兵,他们的大刀锋利,你们三人为一组围攻那些步兵。记住,眼下那些人就是隋军的箭头,只要遏制住了这支大刀步兵,我们的阵形就能稳住了。”
  渊太祚不可能这个时候主动放弃,如那些领主说的一样突围,那他的弟弟渊净土的前军,他叔叔渊盖铜的后军,还有他渊族的万余部族族人,还有他麾下的各城精锐嫡系,将一朝丧尽。就算他跑回了扶余城,光剩下几千白马营骑兵又有什么样。
  这损失太大,他不可能接受。
  “大帅,可是……”
  渊太祚一伸手,沉声怒喝道:“本帅乃一军之主帅,此时仗才打到一半,你们居然一个个就都喊败,岂有此理!之前的言语本帅不再计较,但是现在本帅已经做出了决定,三军将士上下齐心,破釜沉舟,击败隋军。有敢再言败及劝本帅弃军突围者,一律按动摇军心罪论处,杀无赦!”
  众人一看到渊太祚如此强硬的态度,也没有人敢再说突围了。
  扶余城对卢官渊子文出声道:“大帅,如今前后两边,大帅都已经安排下去了。可是眼下隋人北岭的生力军已经出动,我等该如何应对是好?”
  中军防线本来就摇摇欲坠,如果北面的隋军再加入战阵,那么他们肯定要崩溃。
  “莫不你们以为就那隋将知道留有余力,难道本帅就不知道留后手吗?本帅最精锐的五千白马营骑兵,可是养精蓄锐半天了,等的就是此时。既然隋军不再留后手,全军出动。那么本帅又何必留余力呢,传本帅令,白马骑兵分三路,一路两千人协同后军重新聚起的人马对战隋人骑兵。其余两千骑,给本帅应战隋军北面而来的那支兵马。剩下一千骑,及各位领主、城主大人们的精锐护卫们一起,皆随本帅突击正面的隋军步军。”
  一众领主城主们一听,渊太祚居然让他们也跟着去冲阵,都有些变子脸色。如果打了胜仗,跟着冲锋一下,还没什么。眼下你来我往,完全打成了一锅粥,这个时候冲上去,他们可不觉得是什么好主意。
  “大帅,此等冲锋陷阵之事,您还是交给领兵的将军们去吧,您乃是一军之帅,当在此居中调度才是啊。怎能轻涉险地呢?”
  渊太祚看着前面不停厮杀的大军,轻轻地道:“当此关键时刻,本帅又岂能枯坐于此。本帅观敌阵久矣,发现隋军全军最大的破绽其实就是这中军人马。此处人马最多,但是除了那些拿着大刀的步兵们,剩下的那些,大多都能一眼看出并不是久战老兵。观他们冲锋对战,此定是隋军中的新兵营。”
  “现在的情况对敌我来说,都是胜负悬于一线,谁能最先击破对手的阵形,谁就能胜。时间对我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因为我们是远道而来,隋人却是埋伏于此。时间拖得越久,我军将士必然更加疲惫。我们现在要抓紧时间,全面冲击隋军的薄弱处,只要我们能打开一个缺口,那么胜利就是属于我们!”
  “不是他们先溃败,就是我们先溃败,打到现在,已经没有其它的结果了。所有的领主、城主、将军们,本帅在此承诺,击败隋军之后,所有战利品直接按部族山城一律平分!兄弟们,现在,冲锋吧!”
  渊太祚翻身骑上亲卫牵来的战马,那战马半点杂色也没有,全身雪白,而在他的身后,还有着五千整整的骑兵,全都是千里挑一,挑出来的精锐骑士,跨下的战马也一律都是挑选出来的雪白骏马。
  “拿本帅之狼牙大棒来!”
  渊太祚马上将军,武功骑射本领超强。不同于军中大将喜欢使用珍贵的马槊,他却唯独喜欢厚重的金钢狼牙大棒,每次使用之时,那沉重且带着倒勾的金钢狼牙大棒砸在敌人的脑袋上,总是能将敌人砸的脑浆迸裂,不但能杀敌,那凶狠的杀敌方式更是能威慑敌军。
  天边的乌云更加的黑沉,战场之时开始起风了,一阵阵的风吹过,卷起漫天的树叶与尘土。
  渊太祚提着粗大沉重的金钢狼牙大棒,看着远方,心里默默的念着:“保佑高句丽,保佑我渊氏一族,保佑我!”
第148章
倒卷珠帘
  近黄昏时分,天空满布乌云,越发的低垂了。
  虽然还没有下雨,但是风却已起,漫天的风卷起战旗上的一面面旗帜,尘土与枯叶齐飞!
  整个天色都昏暗无比,傍晚的时候却已经像是天黑了一样,飞沙走石之中,两军十八万人在连绵长达近二十余里的战线上胶着厮杀。
  峡谷、树林、山坡,到处都是人马。
  骑兵呼喝、战马狂嘶!
  长矛如林、横刀如雪!
  北岭之上的数百面战鼓,此时依然没有停歇,鼓声雷雷,大角长鸣。
  接到了陈克复的命令,西面的毛翊坚决的玩起了拖字诀,有了五千陈克复增援给他的兵马,他的层层防线玩的更是炉火纯青。而东面的李奔雷老爷子接到陈克复让他们全军突击辽人中军的命令时,也是哭笑不得。眼下的情况,根本用不着陈克复发这样的一一条命令给他们。
  那疯子郭孝恪早已经牵着他们整个骑兵部队的鼻子,正不断地向中军方向冲击。他就是想不跟上都不行,重骑兵旅太宝贵了,他不可能让这样的一支部队单独去冲击辽人中军侧翼。
  不过郭孝恪虽然猛,但是骑兵们冲击了这么久,这个时候基本上也快要冲不动了。速度也慢慢的慢了下来,而渊盖铜这个时候,也趁着这难得的机会,重新又带着那些骑兵开始汇聚起来,虽然集结的人还不多,但是却已经开始慢慢地将隋军的骑兵们拦在了中军的左翼。
  渊太祚久经战阵,知道此时两军人马都是十分的疲惫,谁率先击破对方阵形,说不定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他亲自披甲上阵,手提金钢狼牙大棒,骑着一匹漂亮的白色骏马,率领着一大票的高句丽城主、领主、将军们,带着最精锐的白马营,和各贵族们的精锐卫队,死死地盯住了右翼。
  那里是刘铁柱的第五师,高句丽中军面对的隋军,李世民兄弟俩领的重步兵旅突击的是高句丽中军的正中间,而张合的第四师步兵攻击的是高句丽人的左翼。
  除了李世民兄弟俩的那六千人马,如同一支尖锥似的不断向着辽人阵形插进外。刘铁柱的第五师并不强,这支部队本来是驻守新城四城的,可以说来前连血都还没有见过,只是进行过一次急行军而已。论起部队士兵的素质,更是连原辽东城中原来最弱的张合第四师都比不上。
  张合的第四师虽然是辽东城内最弱的一个师,可好歹后来还又在辽东城的民壮中重新补充了一批精壮的民壮。且在几天前,还在辽东城参与了伏击高于贞他们的战斗,虽然那战打得十分丢脸,好在已经有过一次经历了。
  但是刘铁柱的第五师,却更比第四师还要弱上几分。当初一接到命令,陈克复就让刘铁柱和李奔雷他们连夜赶往了新城,所带的兵马,都是连夜临时挑选的民壮,一时间根本来不及挑选出多少精壮的壮丁。
  进入新城防守后,又忙着加固城防,更是没有太多的时间训练。此次被陈克复调来参战,除了那一千人的老兵,整个第五师全是菜鸟。
  鼓声一响,战斗一启,新兵和老兵很轻易地就能分出来。第四师的官兵虽然一样还是阵形不稳,但好歹也是打过一仗了。不少的士兵们已经都适应了战场上的杀戮,特别是那些充任了底层军官的老兵们,那天辽东城的伏击战,他们只光顾着自己冲上去,而忘记了一个军官的责任,被陈克复在三军面前狠批了一顿。回到军营之后,又被师长张合把所有的军官叫过去又狠狠的训了一顿,接着,又给所有的军官们重新又临时上了课战场指挥课。
  此时再上战场,这些老兵们已经多少都能记得自己的职责,虽然还是常常一杀的性起,就冲到了前头,但总算没有人把自己的兵给带丢了。
  可是现在负责右翼的第五师,却是一支真正的菜鸟部队,他们的表现完全就是第四师当日辽东城伏击战的翻版。好在今天隋军打的是进攻,并不是防守。这些第五师的士兵们在那些老兵的带领下,倒也叫的十分的响亮。那些第五师的班排长们的表现,和当日第四师的那些人完全就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刀兵一起,全都一个个奋勇争先,生怕落入人后了。上千的老兵,全都给冲到了第一线,反而是他们的那些手下们,全成了后续部队了。那些冲在最前面的,全是各班各排的班排长,基本上都是破军营过去的老兵。
  打了数个时辰之后,老兵们伤亡很重,右翼的漏洞一下子就显了出来。缺少了那些老兵们,右翼对辽军的冲击基本上就没有多少威胁力,甚至多次被辽人反冲锋,杀的不断后退。
  捏柿子要拣软的捏,打仗也一样。
  渊太祚领着他的那支生力支,直接就奔着右翼第五师去了,对于中阵和左翼的情况完全就是视而不见。隋军以重步兵旅为主,不断地向辽人的右翼和中军杀去,那些辽人兵马不断后退。
  而反过来,渊太祚对于自己右边的情况视而不见,带着生力军不要命的对着隋军右翼的第五师杀去,一波波的攻势就如同浪潮一样。早已经战斗了数个时辰的第五师官兵本来就战斗力不强,又缺少基层军官们的合理指挥,完全就是在各打个的。
  渊太祚的白马营是强悍的,一直在养精蓄锐的白马营本就为辽军中的最强部队。此时一出手,完全就是一道决堤的洪流。白茫茫的一片,更犹如雪崩一样,那些第五师的轻步兵们何尝见过这等情景。让他们以步对骑,却又缺乏军官的及时指挥,连个像样的防线都组不起来,被白马营及辽人贵族们的精锐亲兵那一浪高过一浪式的冲锋,只几个回合就完全败了。
  第五师的官兵不断的后退,渊太祚却一点喘息的机会也不给第五师的人马。放着自己中阵右翼和中阵同样被攻的节节后退的情况,视而未见,只是一味的率着人马狠冲隋军右翼第五师人马。
  第五师的师长刘铁柱,此时带着一队亲卫,被辽人追赶的且战且退,心里说不出的憋屈。想他入破军营以来,每战无不是他们破军营一路追赶着高句丽人,打的对手如同丧家之犬。可是现在,他辽东军堂堂第五师的少将师长,手下带着一万多人马,却被后面的万余辽人追的无地可遁。
  “结阵!结阵!”
  刘铁柱不断的呼喊,希望那些将士们能停下来结步兵阵防守。
  可是任他喊的喉咙也快破了,每次也只是会有几十数百人在老兵的带领下停留下来结阵。可是每次都用不了等到辽人兵马冲到,基本上只是几十骑辽人的前锋,他们的阵形就已经破了。
  渊太祚嘴角带着一丝冷笑,低伏在马上,紧紧地咬着前面的那万余隋兵。
  “大帅,让儿郎们围上去吧,这些隋人已经吓破了胆,只要围住了,用不了一个时辰,我们就能全歼他们。”一个城主骑着马奔跑在渊太祚的旁边,他也没有想到,这看似勇猛的隋人原本如此不堪一击。居然一路下来,就没有几个敢回身和他们接战的。
  “围起来?本帅为什么要围起来?就算杀光那些隋人又能如何?本帅要的是这场战斗的胜利。让弟兄们继续驱赶他们,我们绕到他们的右前方去,把这些隋军全部驱赶到左翼和中阵去。本帅要让这些隋人帮多们踏破他们自己的后阵!”
  旁边的数位贵族一听,都是眼前一亮。此时峡谷内的混战,光歼灭眼前的这支隋军确实于整个战斗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如果驱赶着这些隋军,冲击他们自己的左翼和中阵的后阵,到时隋人的阵脚一乱,自己这边趁势杀进去,前面中军大阵中的自家兵马再来一个两面夹击,这中军混乱的隋军必然溃败。
  中军的隋军一败,那到时整个战场上的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他们的手上了。这些东北山林之中长大的高句丽人,最擅长的就是围猎了,而隋军最擅长的则是阵势。
  牵一发而动全身,溃一军则破全师。
  那些辽人将军贵族们,此时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在望。一个个喜笑颜开的纵着战马,呼喝着自家的兵马,呼啸着,骑着战马风驰电掣,呼啦啦的就分出一支兵马直接迂回到了第五师的右前方,齐齐的一勒马缰,高句丽骑兵们挥舞着马刀,骑枪,如围猎一般,开始驱赶着第五师那些早已经溃败的兵马,往着第四师和重步兵旅的后阵冲去。
  第五师的一众新兵们此时早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只是在前路被挡之路,慌不择路的调头就跑。万余人马,乱糟糟的就如同是溃堤的洪水,顺着辽人给他们划出的河道,向着自已的兄弟部队们冲了过去。
第149章
笑到最后
  渊太祚一心只管冲击隋军的右翼,想来个驱虎吞狼。
  陈克复的预备军却如同下山猛虎,打算同样来个倒卷珠帘。
  兵法有云,‘以强攻弱,以弱挡强;以敌之弱,乱敌之强;驱敌而不斩尽,迫敌而不断敌退路;使强兵成乱卒,乱卒变溃兵;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游刃有余,无有不破者。’这就是倒卷珠帘,现下两边主帅玩的都是同一出,看的就是谁能笑到最后。
  虽然渊太祚分出了一支兵马去抵挡陈克复,但是想以两千白马营骑兵就阻挡陈克复亲领的两万步骑,那完全就是做梦。
  陈克复亲领的两万步骑,其中就有他的亲卫连、司令部直属侦察团、安全司宪兵团,以及从各师中抽调出来的精锐营团。这样的一支部队乃是他特意抽调的精锐,为的就是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一击必杀的重用。
  白马营确实强,但是陈克复当初的破军营更强。虽然现在破军营拆散了,但是陈克复身边的这两万兵马,却也都是在辽东城中见过血的。此时以两万对两千,还是陈克复的亲领,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有什么可好说的战斗。
  战阵之时,如陈克复这样的一军统率,基本上是不会直接去冲锋陷战的。因为一旦主帅有失,那么全军也将士气大丧,甚至直接溃败。
  但凡事都有其两面性,主帅亲上战场,憋大于利。但是主帅如果亲上战阵,所带来的正面效果却同样不能忽视。陈克复此时穿上了他那身招牌性的亮银麒麟明光宝甲,亮银银的华丽战甲,银色的丝绸披风,雪白的战马,银色的马槊,全身上上下下,连带战马的马具,除了头盔上的那一抹鲜红色的盔缨,肩膀上的那两块肩章,全是银白色。
  在这昏暗的战阵之中十分显眼,陈克复的亲卫们十分反对陈克复穿上这身战甲。这样的战甲一出,哪怕是个人都能猜出这是隋军的大将。到时很容易就会引起辽人的阻杀,万一辽人不顾一切的来冲击,那也是很危险的。
  不过,陈克复只是笑了笑,就拒绝了亲兵们的意见。
  “今日之战,出乎我们所有人的预料。现在战斗打了这么久,将士们已经快到极限了。不少新兵们都是军心不稳,我需要他们的信心与希望。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此战我东北军必胜!”
  说着一挥马槊,两万步骑如下山猛虎,直扑辽人中军。两军相接,一错而过!
  接阵之前,白马营的将领是满怀信心的,白马营纵横辽东多年,每次出阵,就未曾一败。这也让他们十分的自负,现在虽然说是只有两千人,却要迎战对面的两万步骑,但是他们却一点也不觉得怯阵。对于他们来说,大帅渊太祚拖住这支隋军的军令太简单了。
  两千歼灭两万有点困难,可是让他们最精锐的白马营两千人拖住隋人杂牌步骑两万人,他们自认还是全没有问题的。
  阴沉了许久的天空终于憋不住了,丝丝细雨洒落,随着那风吹在了骑兵们的脸上,丝丝凉凉。
  虽然最后近卫们没有能阻止陈克复穿着他那标志性的战甲上阵,但却成功的阻止了他要处于全军前锋的打算。虽然位置还是比较靠前,但好歹前面还是有着几千骑兵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