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4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4/509

  一个个都在上表中豪气干云,这些士子本来就是朝延大本钱培养着的。特别是国子监中,拥有一万多名监生的国子监已经成了此时大陈学子最多,影响也十分广大的高等学府。虽然论起来,国子监因为取士不同,录取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那些官宦世家子弟之后,教学的也多是各类专科,与太学这等一心只授经纶大道的学院比起来,似乎要略差一点距离。
  可正因国子监的学子们半数以上都有着官宦背景,所以朝中旦有点风吹草动,可以说国子监的学生们总是比太学的学生知道的还早的。甚至连很多京官都还没有听到的消息,国子监中就早已经传遍了。
  弃笔从戎,投身军伍,边疆扬威,千里觅封侯!
  对于这些眼下正是最热血的年纪的学子们来说,有谁能挡得住他的激情与热血呢?
  从清晨到日落,一整天的时间中,陈克复都坐在御书房的温暖房中,一一给学子们的联名请战表上批复。不知不觉,天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合上最后一本鲜血书就的表书,陈克复也不由松了一口气。站起身,长了一个长长的懒腰,连带着扭动着早已经酥麻的脖颈。
  当皇帝也不似外人看猜测的那般风光的,每日里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就算是由尚书省已经筛选一遍,将其中近九成稍微轻缓一些的奏章处理过,甚至把剩下的奏章也都差不多做出了初步的意见批奏,可最终需要皇帝拿主意的奏折还是能堆的和小山一般。
  面对这些奏章,皇帝也不能偷懒。
  一想起杨广父子两人在位之时,都不怎么信任朝中大臣,特别是杨广,朝中事务基本上都是由他一人决断,陈克复都不由的暗自佩服杨广的精力与勤快。
  “陛下,是否开始传膳御书房?”担任内侍省主官两名内侍监之一的太监王大海见到皇帝终于从御案后起身,连忙轻身上前问道。
  陈克复抬头看了下窗外,见天色已经完全擦黑,殿中不知什么时候也都亮起了宫灯,不由轻笑:“真是埋首案犊不知时间,这转眼都天黑了。传膳吧,朕真是饿了。”
  那边王大海早就已经通知了御膳房准备供膳,这会一声令下,片刻功夫七八样精致菜品已经送了上来。
  陈克复虽坐了皇位,不过对于吃用向来不甚注重。平时也没有什么额外要求,吃穿住行,都是由内侍省与殿中省负责。在京的时候,如果没什么意外,要么和皇后用膳,要么就会和一位妃子一起用膳。偶尔如果与大臣议事到了饭点,就会直接传膳赐膳大臣一起用膳。
  只有偶尔如今日这般,做事都忘记了时间,才会独处一人用膳。冬日之时,皇帝的膳食也不算丰富。除了一碟白嫩的豆腐,就只有御苑新培育出来的大青菜,这种大青菜和大白菜极为相似,入冬前已经收摘存入地窖,不担心冻死,算是冬天里一道难得的新鲜蔬菜。御苑今冬收获了近万颗大青菜,可谓是极大的丰收。不过除了留下一千颗宫中自用,陈克复把剩下的九千颗一半赐予京中臣子,一半则送入京师周边几大军营,给宿卫将士们偿鲜。这种新出来的大白菜,既甜且嫩,收到了众人的极大好评。
  青菜、豆腐,然后便是一个烤羊肉,一个炒鹿肉,还有一个猪排汤,剩下的一条红烧鱼,两样小咸菜。这菜式看的王大海一直跟皇帝说是太过简陋,不过陈克复却比较满意。大鱼大肉什么的多了,既不建康也是浪费,上行下效,只会引起不好的风气。
  看着皇帝吃饭虽然细细咀嚼,可一会功夫却已经把份量还算充足的数道菜,还有两碗饭都吃完了,王大海心里也十分高兴,仿佛那桌菜都是他吃了一样。
  微弯着腰,王大海细声道:“陛下,今晚在哪位娘娘哪里歇休?”说着,一招手,一位小太监已经捧过一个长盒,上面挂着七八块玉牌,另外上面还有几个写着名字却空着的位置。
  挂在上面的玉牌都写有名字,都是宫中的小主们。而没有名字的,要么是身体不适,来了例事,或者是偶感风寒什么,不适宜接驾。
  说来这种翻牌子也算是历来宫中的老规矩了,宫中所有册封过的主子们,上到皇后,下到承恩过的御女,都会有一块牌子。每天,侍中省的太监会把身体不适的小主们排除,然后由皇帝掀牌,再通知皇后报备。除了身体原因,基本上妃子们是不能拒绝皇帝的恩宠的,除非年满五十,年满五十而非皇后位的妃子,她们的牌子就要下架,从此失去得到皇帝恩宠的机会。
  这一套规矩十分详细,总的来说,既是为了避免后宫争宠,也是保证皇帝子嗣血统的一个重要证据。所有的后宫嫔妃如果怀孕,侍中省都能马上从这承接皇帝恩宠的记录上查到,一旦与宫中记录不符合,那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陈克复接过宫女递上的茶水漱口,看了看上面的牌子。原本打算今晚在皇后宫中歇息,不过看到皇后的牌子却不在上面。也就只好在其它的牌子中,翻过了贵妃杨吉儿的牌子。
  翻好了牌子,那边王大海已经传下令去,侍中省与殿中省执勤当值的宫女内侍还有秘书省的起居史官,便跟在皇帝身后,在金吾卫与御前侍卫的护卫下,直奔贵妃杨吉儿的宫殿。
  一入杨妃宫门,那宫门处的几名宫女已经欢喜迎了上来。
  “吉儿呢?已经睡下了吗?”陈克复笑道。
  宫人中一名双十韶华的漂亮宫人上前行礼回复道:“回陛下话,今日贵妃从叔观郡公之女入宫拜见娘娘,因聊的时间久了会,娘娘见天色已晚便将客人留下歇休。未曾想到今晚陛下会选在贵妃宫中歇休,现在娘娘正让内侍省的火者送客人出宫。”
  这回话的宫人却是相熟的明月,原本杨吉儿还是出云公主之时便已经跟随于她。如今杨吉儿为贵妃,她也成为了吉儿宫中的女官。
  王大海也没有料到会有这么一出,皇帝翻中了贵妃的牌子,偏偏贵妃今晚却留了客人。
  “陛下,老奴马上安排送观国公的千金出宫。”皇帝入住贵妃宫中,这客人自然是不适合留下的。
  陈克复挥了挥手:“现在天色已晚,就不必这么麻烦了。既然是贵妃从妹,就在此歇休一晚吧。”说完,对于脑中根本没什么印象的这位吉儿从妹,也有些疑惑。
  “对了,这位客人是观郡公之女?第几女?”
  王大海不等明月回答,已经先一步开口。他身为内侍省二主官之一,平时又常随驾身边,可以说,在皇宫的各监、局、司之中,他是最得皇帝信任的太监。平日里对于宫里宫外,朝野上下的事情,他虽然相当联明的绝不会越界,但掌握的却十分清楚。
  “回陛下话,正是观郡公杨仁恭最小的女儿,家中女子排名第三。大业九年,第三次征辽时,杨仁恭与李渊皆曾从征辽东,那时,李渊以第三女,如今的淑妃娘娘许嫁陛下。后来又与杨仁恭家订亲联姻,杨仁恭将第三女许给了李渊的第四子元吉。”
  “什么?吉儿的这个客人是李元吉的妻子?”陈克复惊讶道。
  王大海偷偷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没读出什么感情,最后小声道:“当初是定了亲,不过那时杨仁恭的三小姐才十一岁。后来中原风云变幻,两家的联姻也就一直拖着。再后来,李元吉在洛阳身亡,这件亲事也就算黄了。杨家三小家还未过门,便成了望门寡。说来,其实也算不得李家的人。”他也是见过这位可怜的女子数面的,也算有些好感。王大海担忧皇帝听了是李家未过门的妻子,会牵连于她,当下帮着说了几句好话。
  陈克复心头却是有些纷乱,李元吉的妻子,那本来不就应当是齐王妃吗?难道是野史上那位暗中与李世民互生情愫,最后还救了李世民一命。然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兄弟之后,又纳为自己妃子的杨妃?
第922章
共浴
  杨吉儿的出云宫很安静,殿宇阁台布置的也比较素雅,没有花红翠绿,百媚千红。一如当初她还是隋朝出云公主时宫殿的布置,淡雅、清新,宜人。
  不过仔细观察,也还是能发现终究是多了些细微的变化。比如廊下多了几棵树,墙下多了副秋千,在一侧,甚至还有一座木头雕刻的小马。诸如此类,宫中处处能看到增添了不少的玩具。这些都是为了小皇子所准备的,虽然杨吉儿所出的两位皇子,大的不过三岁,小的还只有一岁多。
  但杨吉儿的心思如今已经基本上都放在了两个儿子的身上,按陈克复亲自订下的规矩,皇子五岁,皇女七岁,便都得离开母亲的宫中,单独到专门设置的学宫中集中居中,学习。然后一直到十二岁出宫单独居住,等到十八岁,便将册封爵位封地,然后离京到边疆就国。除了太子,所有的皇子都得遵守这条已经被勒刻在神龙殿前石碑上的铁律。一旦就封,非皇帝诏命,终身不得离开封地。
  杨吉儿的出云宫在后宫西面,与长孙的皇后宫殿规模不相上下。杨吉儿本就是一品贵妃,加上其姐南阳公主如今也已经成了陈克复的嫔妃,如果再加上在宫中基本上人人皆知的皇帝与萧后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杨吉儿一家在这后宫中已经占了三个位子。再加上杨妃一连生了两个皇子,其地位自然是不让皇后。
  长孙无垢执掌六宫,对于一直对她不太友好的杨妃姐妹,倒也算是客气。不但没有争宠之意,反而处处相让,使得出云宫在后宫中地位很高。
  一入宫中,便一路可见那些已经相迎的年青宫女们。陈克复当初入洛阳之后,便将洛阳紫微皇宫中的宫人放走了大半以上。宫中也尽量节俭,一洗当初隋朝时的奢侈之风。长孙更是带头,甚至在宫苑中还开了一块园地种菜,采桑养蚕织布。虽然种不了多少菜,织不了多少布,却也是一改原先洛阳的浮华之风。
  不过各宫室都尽量缩减开支,唯独对于杨吉儿的出云宫与淑妃李秀宁的平阳宫却没有要求。不但没有缩减,反而放出了一些老弱,增派了许多年轻宫女。尤其是杨吉儿的出云宫,因她不喜宦官,宫中更是基本上九成以上都是年轻的宫女。一路行来,莺莺艳艳,十分养眼提神。
  等穿过长廊,杨吉儿已经带着一群宫人在前迎侯。
  “免礼平身!”陈克复伸手虚抚,叫起众人。“天色也已经不早了,大家都下去吧,这里不用服侍了。”
  许久不见,杨吉儿原先怀孕时的丰腴已经不见,整个人反而感觉清减了不少。
  陈克复对着杨吉儿笑了下,“不知道你今晚有客人在,我儿子已经睡着了吗?这两小子,也不知道迎接下他们老爸。”笑着一一打量两位保姆抱上来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一个三岁,一个一岁多,都是白白胖胖,此时全身都裹在那襁褓之中,紧闭着双眼,睡的正酣。尤其是小的那个,一边睡,居然还不断的张合着小嘴,十分可爱。
  杨吉儿也一脸微笑地看着两个儿子,虽然国破父亲身死,而且陈破军也越娶越多,后宫中的妃嫔渐多。可当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她的一颗心思便全在了孩子身上,对于皇帝宠爱其它女人,也不再那么在意了。
  “爱妃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你这样清减下去可不行。再瘦下去,可就得皮包骨头了。朕听说,爱妃坚持要亲自母乳喂养小五。我看,别太勉强了,你身体本来就不够强壮,还是交给乳母吧。”
  杨吉儿眼圈不由的红了红,小嘴抿了抿最后也没有说话。看到皇帝如此关心她和孩子,她便感觉一种暖暖的感觉包围着自己,忍不住就想落泪,忍不住就想扑到他的怀里。
  一旁的一个长的与杨吉儿有几分相似的二八佳人这个时候也忍不住插嘴道:“陛下说的对,贵妃娘娘太不注意自己了。两位皇子都要亲自带,每天睡眠歇休的时间只有两三个时辰,这么下去,人都要拖垮了。其实皇后也过来看过贵妃几次,也提到要请几位乳娘来帮忙照顾两位皇子,可贵妃总是不肯。这宫里人虽多,可也都是些小姑娘,哪里懂得怎么照顾婴孩,到头来,还是得事事由贵妃耗神费力。”
  “媚儿别说了,这是我自己的孩子,我愿意这么照顾他们。这让我开心,让我体会到做母亲的快乐。”杨吉儿打断了那佳人话道。
  陈克复转头打量了那佳人一眼,十六七的年纪,正是少女最美丽的年华。那种纯真与烂漫的年纪,一颦一笑总能引人入神。
  “让陛下见笑了,这是臣妾从妹,观郡公杨仁恭之女。”杨吉儿解释道。
  “我知道,观王杨雄长子杨仁恭的三小姐。当初我与观郡公在辽东时也曾并肩做战过,观郡公此人为人公正,作战勇猛,办事认真。朝野内外,深得人望啊。三小姐之名我也听说过,曾经与李渊三子李元吉订过亲,对吧。”
  听到陈克复提起李元吉,佳人面色一黯。当初她还只有十一岁时,家中父亲帮他订下婚约,世族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来也没有她挑选的余地。稍微长大点后,她便已经听到了许多关于李家三公子的许多不佳的传言。这些传言曾经打破了少年最美好的幻想与憧憬,然后一直到她已经认命后,却又得到了李府被烧,李元吉被杀的消息。至今还记得,当时听到这消息时,她不但没有半点的伤心,反有一种莫名的解脱与轻松。
  沉默,殿中一言冷淡。
  陈克复感受到杨吉儿在打量着他与杨媚,这让他才感觉自己刚才似乎盯着杨媚的时间有些久了。他抬起头,果然,杨媚整个脸泛起一层桃红,连那立领的宫装下露出的一点细长脖颈上都已经红透,如同那诱人的山楂。而杨吉儿望着他两人的目光中,却有些复杂,似乎有点生气,又似乎有点了然,更似乎有种早料到的意思。
  “爱妃,你先安排孩子和三小姐休息吧。朕去沐浴,一会回来。”陈克复有些不自然的笑笑。
  有些匆匆的离开杨吉儿姐妹,陈克复在宫人的引领下来到了浴室之中。一进房间,立即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不大的房间中,一个占了房间大半的浴池中已经注满了水,水面上水气氰氰,旁边放着一个小几,一旁还有衣架。
  一张小几子上放着澡豆皂角、杏仁粉、桃花泥等洗浴之物,另一个小几上面却还有一个玉瓶和一个玉杯,似乎泡澡时边泡边饮。走近了,陈克复才发现,那杯中还有半杯酒,那浴池中却还漂着花瓣,而一旁的衣架上还有衣物挂在上面。让他有些惊讶的是,那上面居然还有一件十分精致美丽的抹胸,天青色的抹胸上,还刺绣着一枝漂亮的梅花,上面朵朵梅花绽放,似有暗香飘来。
  这么香艳性感的抹换,陈克复马上判断这并不是杨吉儿之物。杨吉儿性喜素洁,贴身小衣向来也只用纯白之色,且少有美丽的刺绣。这般充满江南扬州风情的性感小衣,绝不是杨吉儿所用之物。
  正当他还在疑惑之时,却突然听的浴室的门一下子被推开,杨媚儿一脸桃红的出现在门口。看到他转过头去,立时羞涩的低下头来。
  王大海这个时候才匆匆跟了进来,有些不知所措的望着陈克复与杨媚。刚才杨媚冲的太快,内个宫人顾忌她是杨妃从妹的身份不敢过于阻拦,这才让她冲了进去。
  “你先出去。”陈克复对王大海道。
  王大海点点头,转身出去,又轻轻的关上了门。然后亲自守在浴室门外,脸上还带着满脸的诡异笑容。
  浴室再次安静下来,这个时候杨媚才似乎感受到此时的情况。之前她本来要歇休入睡,却突然想到刚刚之前她才用过宫中的浴室。而且正好她沐浴完时,外面就传来了宫人的禀报,就是皇帝到了,贵妃让她前去一起接驾。她匆匆更衣之后就赶去接驾,连自己刚换下的贴身小衣都还没来得及收走。
  一想到皇帝正要去浴室沐浴,那她的贴身衣物必然会被看到。女子的亵衣乃是最大的隐私,是绝不能给丈夫以外的男子看到的。一时间她没有想太多,急急地就一路闯进了浴室。可等到现在脑中稍稍平静下来,她才发现一个更大的麻烦摆在面前。
  她居然闯进了皇帝的浴室!天啊!
  而且此时此刻,她的那件小小的抹胸正如炫耀一般的垂挂在那衣架之上!这一刻,她已经感觉整个人都似乎着了火般的在燃烧着,整个头埋在胸前,恨不得马上找一条裂缝钻进去才能遮得住这羞颜。
  见她这般紧张以及羞涩的模样,陈克复不由的洒然一笑,一句话脱口而出:“正准备入浴,你如此匆忙赶来,可是要与朕一起乎!”
  此话一说出口,陈克复也觉这玩笑得过头了,顿时,这水雾蒙蒙的浴室之中,突然间升起了一阵暧昧与旖旎。
第923章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夜幕低垂,黑云密布,月黑风高,星辰寥落。
  洛阳城中的更夫已经敲响了第二更天的邦子,一声声清脆的邦子声,为这暗夜更添了几分寂寥。在这全城宵禁,万家入眠的时刻,坐落于城东上东门内,穿城洛水北岸的上林坊内幕僚本部直属四大司衙门之一的特勤司衙门,突然打开了府门。一名挂着少将衔的中年军官满脸肃然,飞快地从衙门中奔出。
  一小队套着鲜红臂章的黑铠宪兵骑兵已经在门前待命,中年军官翻身上马,猛的一夹马腹向前疾冲。战马铁蹄敲打在青石板铺就的大街之上,发出响亮的嗒嗒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4/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