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4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9/509

  一旁的李承义不紧不慢的道:“吴军先前一路从四平山逃到余杭,已经是筋疲力尽了。更何况,他们可还是带着万余昏迷的将士呢。这个时候,如果沈落雁再丢下城外的吴军逃跑,那她也跑不了几里地了。”
  “管他是逃是战,这一次,我们都得和沈落雁好好清算清算。临安一战,我土兵折损了一万有余。今日,我冯婠定要沈落雁血债血偿!”诸将之中,唯一的一员女将却是冯婠,临安那一战,她们父女差点成了俘虏,土兵更是折损过半。这对冯婠来说,这笔老帐是一定得算的。
  “没错!这一次要不是陛下求援及时,咱们这几路攻打江东的兵马就要全军覆没。这一次咱们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好不容易咱们才从陛下那里求到了这个伏击沈落雁的机会,这一次一定要把吴军一网打尽,生擒沈落雁。”陈山也点头道。
  这支伏击沈落雁的陈军,正是由先前进攻江东的诸部将领所率。胡海、苏烈、李承义、李承礼,陈风、陈山、陈克敌、冯婠、冯盎,除了徐世绩留在了四平山,其余诸将全都到了。
  他们所率的也基本上都是各部剩下的兵马,加上五千陈克复拨给他们的轻骑。
  “快看,城中的吴军居然从东西两门绕过来了,他们想夹击我们。”
  “胡都督,就让末将去会会东门的吴军!”陈克敌上前道。
  “西门的吴军交给我。”冯婠也大声道。
  胡海点头同意:“好,你们各率五千步卒出击。记住,不管如何,不许两侧吴军接近北门。”
  “得令!”冯婠与陈克敌拍马便走,各率一军飞速迎敌。
  钱塘城下的这两支军队,基本上可以说在这段时间打出了真火。之前陈军各将都被沈落雁算计,被数倍于己的吴军猛攻,差不多都是损伤严重,基本上各部都折损了近半以上,甚至有的损失了六七成以上。
  这一次战上,那真是报仇的大好机会。
  数天之前,他们还被吴军围着打,一个个甚至都写好了遗书。可是时至今日,终于乾坤颠倒,轮到他们猛揍吴军了。
  一方士气正猛,一方却是一路败逃,两方士气不可同语。
  正当中,北门的主战场上五千陈骑为前锋,后面八千步卒紧随。攻势狂潮,剑似明月。匆匆调头结阵的吴军不过万人,还带着万余昏迷的将士在后面。
  疾驰而至的陈军骑兵上来就是一片片的手雷、连弩,直接就把这个匆匆立起的方阵给炸的七孔八缝。城头上虽然有弓箭手正不断拉弓射箭,可弓手数量有限,且高速奔驰中的陈骑根本不怕那数量稀少的弓支。
  陈军骑兵没有直接冲入吴军阵中,而是甩下了那片死亡金属风暴之后,迅速的左右一分,枪刺刀砍,将阵外沿的那些吴军一番砍杀之后,又迅速地奔向远处重新集结。
  这个时候,后面紧随而至的步卒也堪堪杀到。八千陈军步兵排成了一个巨大的楔形方阵,大盾在前,长枪在侧,弓弩在中。这支仿排槊步兵枪盾阵,就如同一支长满利刺的大乌龟。虽看似移动不快,可每一步前进,都是如此有力。每一步前进,都有无数枪刺透出,将一个接一个的吴军枪兵刺死。
  犹如两只巨大的刺猬正在城下博斗,只不过,陈军的这支刺猬明明是进化版本的,凶悍无比。不但拥有着犀利的长枪,还拥有着坚固的大盾。更要命的是,这支凶猛的刺猬中心,还围着大批弓手弩队,躲在安全的盾阵之中,陈军弓弩手们尽情的射击,吴军只能被动挨打,即要防一支支要命的长枪,更要防那防不胜防的弩箭。
  枪刺,倒下。箭射,倒下。刀斧劈砍,倒下!
  陈军的楔形枪阵,无可匹敌,看似前进缓慢,可陈军的步伐却丝毫无法阻滞,每一步前进,吴军都会被无情碾压。
  北门外吴军的不断倒下,最被从东门率部来援的沈落雁看到。如此犀利的进攻,让她忧心如焚,如此攻势之下,她清楚那些吴军已经处于极限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崩溃。
  她想去救援,可在她与北门之间,一杆巨大的冯字大纛之下,那支曾在临安城下被她无情击溃的凶悍土军却死死的挡着她前进的步伐。
  “杀,杀,杀!”
  与北门的陈军紧密方阵进攻不同,这支冯字旗下的土军根本没有什么阵形,也没有什么秩序。五千蛮军一个个眼中放光,挥着弯刀大枪,就那样狠狠的冲过来,与他们撞在一起。
  刀砍,枪刺,就是最简单的厮杀,完全没有半点指挥进退。可就算如此,这支如虎狼一般的军队,此时却完全咬住了自己的一万人马。以一对二,这些蛮兵不但不弱于下风,反而完全占据了上风。
  厮杀,对砍!
  钱塘城下,两支军队完全绞杀在了一起。
  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任凭沈落雁和李子通如何的想要与北门的吴军汇合,可他就是无法冲出冯婠与陈克敌的阻击。他们被紧紧的纠缠在了一起,眼睁睁的看着北门下那个巨大的楔形步兵方阵不断的碾压上前,而陈军那支轻骑更是来去如风,一遍遍的从两翼撕咬着吴军的防线。
  “破军万岁!”一阵巨大的欢呼声传来,沈落雁转头望去,心中一片冰凉。只见北门的那万余吴军,终于在陈军那恐怖的步骑联手攻击之下,溃败了。
  方阵破开,那些早已经疲惫不堪,心中恐惧的吴军将士终于四散而逃,可此时他们越逃,也死的越快。在那如绞肉机一样的陈军步骑面前,没有人逃得出去。
  一个接一个的吴军倒下,已经有不少吴军开始扔下武器跪在了地上求饶投降。
  “降者免死!”
  “弃械不杀!”
  “殿下,李子通元帅投降了!”一阵惊呼声响起,沈落雁望去,果然东门出击的李子通已经降了,那面李字帅旗已经落下,一个接一个的吴军正在扔下刀兵,弃械投降。
  紧咬银牙,沈落雁面无表情,她转头又看了一眼面前那支似乎永不疲倦的虎狼土军,深吸一口气,落寞的道:“走,去九江!”再也顾不及其它的吴军,甚至顾不及那城中的伤员,沈落雁带着不到八千的轻骑如风一般的向夜色中逃遁。
第881章
平定江东
  这是一个干燥的午后,建康城玄武湖心的皇城宫殿之中,陈克复居于金殿御椅之上,有些心不在焉地打量着这豪华的宫殿。这座建康城陈克复是第一次来,他出生所在的那座建康城早在当年杨广攻破建康后就已经被随后夷为平地。
  如今那座石头城的遗址还就在这座新建康城的东面方向,眼下的这座建康城十分的崭新,前后建成还不到十年时间。虽然先后经历了数次战火,特别是这一次,吴陈两军在建康反复拉据,建康的内外三十一道城门都多有损毁。不过作为处于湖心的这座宫城,却是保全的十分完全。几本上前后几次攻防,这里都没有怎么波及到。
  等到陈克复在四平山大败吴军之后,陈军也便回师建康城中,陈克复也第一次踏入了建康的皇宫。
  建康皇宫很宏伟很气派,当年沈法兴也许是早打了将来要作自己的宫城的想法,所以这宫殿修建的极其宏伟气派。在数里的湖心岛上,修建了一座水上之城。整个宫殿光是房间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主殿更是数十座。
  光论宏伟堂皇,建康皇城甚至在东都洛阳的皇城之上,更不用提远超陪都北京皇城与东京皇城。刚进入了这里时,陈克复也为这座完全居于湖中的仙都一般的宫殿群给惊讶住了。
  陈军诸将帅们在感受这宫殿的豪华奢侈时,李奔雷甚至直接提议拆毁掉这片巧夺天工的宫殿群。
  按老元帅所说,这样的宫殿唯有天子才有资格居住,而皇帝早将洛阳定为国都。如今收复了江东,那么建康就不再是一国之都,既然不是国都,自然就不能超出礼仪规定拥有这样的宫殿。
  而另一位元帅屈突通甚至直接建议干脆把整个建康城拆了,在他看来,建康一直是江东的中心。如果把建康夷为平地,那么也等于把江东世族们的中心给抹去了。这样一来,有利于对江东的征服和统治。毕竟这样的做法,历来许多王朝都在多如此,在攻占了那些一方豪雄之后,便连他们的老巢也一起毁了。
  不过陈克复却没有去考虑这个事情,现在的他,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太多,而这事只能算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他有些明白朝中将帅们的那些意见,与其说他们和建康城过不去。倒不如说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些提议的背后,实际上是隐隐指向了刚刚从吴军手中解救出来的太上皇陈深与那多达数千上万之众的‘皇室成员’。
  陈克复起兵一来,基本上和陈家就没有多大关联。一直到他登基坐上皇位之后,他也差不多算是孤家寡人。陈氏宗族子弟很多,毕竟曾经是坐过天下的家族,在灭国时又没有受到多少清剿,因此到现在,陈氏上下近万人。
  只不过当初他起兵,他坐上皇位时,这些陈族子弟还都在支持他的父亲,当着南陈的皇族。
  如今陈深和陈氏皇帝被‘解救’出来,登陆这个庞大的宗族就空降到了陈朝之中。
  对朝中上下来说,这位太上皇和这些皇族成员,可是有些棘手的。突然出现的这些人,无疑将改变陈朝的朝中权利格局。甚至陈深的出现,会对皇帝都产生影响。
  毕竟陈深是皇帝他爹,那是太上皇。而那些皇室成员,一个个不是陈克复的叔公、伯祖,就是叔伯兄弟侄子等。到现在为止,陈朝还没有正式册封过一位王,以前册立的几个,基本上不是死了就是降了。
  连皇帝的儿子都还没封过王,现在突然出现这么多按说有资格封王的人,又该怎么办?
  表面上这些事涉及皇族,关系的是皇室。可事实上,多了这么批人,就等于多了批分权抢权的人。进入建康以来,已经有一些将士们反映,驻守城中的将士已经有与那些皇室子弟产生纠纷的事情了。
  事务纷杂,陈克复却有些魂游天外。
  许久之后,他才仿佛回过神来,望着满殿的将帅与那突然多出的数十名皇族代表。
  “这么说……”
  站立在左边皇族这一边上首的一名五十许男子开口,声音洪亮,道:“我们打赢了,陛下。我们陈家终于又收复江东了,真是祖宗庇佑啊!”
  这个男子却是陈克复曾祖南陈孝宣皇帝陈顼四十二个儿子中的第六子陈叔明,算是陈克复的叔祖辈。陈叔明与陈叔达在陈国灭亡后,都曾经在隋朝被重用过,基本上,陈家除了陈深外,陈家如今就以叔明和叔达算是宗老级人物。
  陈叔达曾经效力于李渊,后弃官回到建康,从此不问世事。陈氏宗族真正主事的就是这个陈叔明,陈克复对于这位叔祖也有些了解,心中还对他比较敬重。主要原因是当年隋灭阵时,后主叔宝以下皆降,唯岳阳王却不肯降。在部下官员皆逃走投降之时,岳阳王陈叔慎反而招兵买马,起兵抗隋。
  而当时陈叔慎甚至只有十八岁,被称为陈朝最后的骨气。最后兵败被杀,其两个儿子志高、志嵩却是被陈叔明救下抚养。因此,陈克复对于这位叔祖却也是多有几分好感,此时见他说话,也只笑笑点头。
  陈克复转头看了看居于他龙椅之侧与他平座的父亲陈深,这位南陈皇帝一身龙袍,似乎对于朝堂上的事情并不在意,微眯着眼睛好像没甚么兴趣。
  “太上皇有何有说的吗?”陈克复问道。
  陈深仿佛一下子惊醒,睁开眼看了看陈克复,又望了望殿中诸臣,道:“我没什么可说的,一切皆由皇帝处置吧。我年纪已老,实在是有些坐不住了。”
  陈克复点了点头,望了一眼下面的胡海,道:“那么说,沈落雁还是逃走了吗?”
  胡海有些忐忑的上前,行礼道:“臣作战不力,那沈落雁见战败,便丢下了部下兵马,独率八千轻骑逃遁。末将等虽一路追击,最后将那八千叛军斩杀,可最后却未找到沈逆尸体,臣估计她早弃军率小部逃遁。末将请令,愿意再率兵攻打九江、江夏,定一举擒拿沈逆。”
  “不必了。”陈克复摇了摇头,“此番大战,有赖诸将帅奋力,终于一举歼灭沈家叛军三十万之众,一举荡平江东。沈落雁经此一败,几本上已经再无力反攻,剩下也不过是在江夏残喘罢了。不过当今之计,当务之急,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剿灭沈逆。我们最急迫的是消化这收复的江东九郡。清剿江东境内逆贼余匪,安抚地方,恢复生产,安排官员,这都是当务之急。”
  对于陈克复来说,这一次的江东之战本来就是在计划之外的事情。如今好不容易打赢了这一仗,这个时候正是抽身之时,可不能再陷入其中了。
  陈朝真正的危机还是北方,北方一日不平定,一日不能击败突厥人,那么四十万突厥大军就一日如头上利剑一般悬着。
  沈落雁已经败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反击之力。现在陈军最需要的是南方的暂时安定,如此朝廷才有精力全力应对突厥人。
  沉吟了一会后,陈克复朗声道:“朕已经决定,自即日起,建康改名南京,为我大陈南方陪都。南京周边诸县与南京一同划为南直隶行省,另外吴郡、会稽、东阳、永嘉等郡成划为江浙行省。江东九郡从此划为两省,即令李奔雷元帅为南京留守兼南直隶行省总督,屈突通元帅暂任江浙总督。”
  听到皇帝让两位元帅兼任二省总督,殿中众臣都有些惊讶。两位元帅那是何等级别人物,特别是李奔雷,那原先更是洛阳留守。不过听到这个任命,不少将领已经猜到,这次的江东攻事估计要暂时结束了。
  胡海等将领也都一个个竖耳听着,等着皇帝对他们的处置。
  果然,虽然胡海等人功绩不小,可惹的祸也不小。最后胡海虽也立下大功,可最后评议时,却被定了个擅调兵马之罪,被罚傣三年,降级为从三品云麾将军散阶,更是被免去江西都督职,被降职为五品的天狼营统领。
  这个结果让很多人都吓一跳,原本都以为胡海最后功过相抵,甚至还有可能会小升一级。却没有想到,皇帝外置这么严厉,虽然还挂着从三品的官阶,可实职却直接成了五品的营统领。
  胡海降级,徐世绩和苏烈这两个他的左右手也全都降职,徐世绩为白虎营统领,苏烈为玄武营统领。另外新降的单雄信被封了个正三品冠军大将军散阶,任命为青龙营统领,而投降的李子通也被任为山东都督。至于李承义、李承礼和陈山、陈风等人却都加了一级爵位。
  最让人惊讶的反倒是陈克敌,这个银甲御卫统领,才十六岁的近卫小将,却也被加封冠军大将军散阶,一下子从六品官升到了正三品位。并被授予新建立的狼牙营统领,并封定阳侯。
  至于其它各部将领,基本上也全都有封赏,不过等长长的封赏名单结束之后,许多人才有些恍然大悟。看似胡海等人虽然降职,可却全成了指挥五千精锐营的统领。而如李承义、陈克敌这些人也一样,他们本来只是品高却没什么实职的都督,这一下子成了五千精锐营的统领,明摆着这是要跟随皇帝北上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9/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