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4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3/509

  在漫天的炮弹和溅起的泥浆之中。单雄信看见一群一群的吴军士兵如惊弓之鸟,仓惶而逃。其中大多都是步兵,他们丢掉了旗帜,抛弃了沉重的盔甲,甚至有的连手中的横刀与长矛也都一起丢弃了。另外一些骑兵同样落荒而逃,骑兵们早已经没有了阵列,也没有了队形。他们拼命地敲打着马腹,催促着战马能早一点带他们离开这个死亡之地。
  江岸滩地与采石城之间只有几条狭窄的通道,一时之间,四万人马争相涌到这里,谁都想第一时间离开这里。士兵们群起相争,没有了队形,也没有了上下尊卑。甚至战友袍泽之间也大打出手,几名骑士更是仗着马上优势,挥着长枪杆抽打在自己的战友身上,纵马踩踏出一条道路。
  真是绝望的挣扎,单雄信面如死灰。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只是两轮攻击,足足四万的人马居然就会吓成这样。果然未知的才是最恐惧的,要不然,四万经历生死的士兵也不会如此表现。
  单雄信想要阻止这一切混乱,可他喊的喉咙中嘶哑,也于事无补。如果没有先前那道撤退的命令还好,一旦撤退的命令一下,在后面那些呼啸而来的炮弹攻击面前,撤退已经变成了溃散。
  陈克复站在安澜号战舰高高的五层甲板之上,如同一尊雕像一般一动不动。采石北城外,那片码头与滩涂,曾经是那么热闹的地方,此时却如同一片鬼域。
  吴军的士兵已经仓惶而逃,撤离这片沿岸,但是如此仓促的撤退,已经演变为溃散,一群群的士兵都在争相逃往采石城,想要躲入高高的城墙之后。不过越是如此,吴军的撤退反而越是缓慢,越来越多的士兵被堵在那几条小小的通道之前,士兵密密麻麻,比先前的阵列更加的密集。
  “炮火延伸!”
  船上的炮声指挥官适时的下达了新的命令,一门门大炮迅速将目标指向远处。一发发炮弹逐渐延伸,从岸边的一道道栅栏壕沟直延伸向采石城下。
  一发发的炮弹砸向吴军,在吴军的人群中砸出一个个的豁口,一个接一个的巨大深坑,无不溅满了鲜血与残肢断臂。
  采石城的城门已经洞开,最先冲到城下的吴军士兵全都松了口气,采石城离江上的舰队已经足有两千余步远,那些恐惧的武器总不能打到这里了吧。
  不过他们显然小看了陈军的红衣大炮,还没有等他们高兴多久,一阵阵的呼啸声就已经从天而降。巨大的炮弹如流星一般的砸落,威猛绝伦的炮弹狠狠地砸在城下、城墙上,甚至城门楼上。
  二十斤一个的炮弹,砸在城上,那威力与投石车所投的石弹却不可同日而语。城上的吴军只觉得脚下摇晃,然后那包砖的城墙已经大片大片的被砸的碎裂。而一发炮弹更是直接命中了那城门楼,城门楼一击之下,直接崩塌。
  城上的士兵们慌乱中也开始排起了盾阵,一面面的铁盾立起。但是那些铁盾与红衣大炮的炮弹相比,无夷就是小巫见大巫,哪怕再密令的盾阵,可一旦炮弹砸在盾阵之上,那近丈范围之内,也必是挡者即死,绝无生还之理。更恐怖的还在于这些炮弹砸中之后,并不会立即停止,而是会弹跳数次,连带伤害更多才会停止。
  江风掀起陈克复的明黄战袍,卷拂在他的脸庞之上,但他却毫不动容。他已经听到江风中传来的各舰上将士们的欢呼之声,不过陈克复并没有马上加入的打算。胜利还只到手了一半,一刻没有拿下采石,胜利就不算到手。而且此时他的心中也在沉吟,这次的巨炮战舰的出现,也许就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开始。
  虽然将大炮提前了数百年出现,不过他并没有太大负担。历史总是前进的,如果害怕进步,就要故步自封,这和后世的闭关锁国其实没什么两样。不能因为害怕马蹬、马蹄铁会让草原部族更勇猛,就将其珍藏。也不能害怕火药大炮会让其它部族崛起,就放弃。
  又是一轮炮击,从江滩到采石的那一段数百步的距离,此时完全成为了一条死亡地带。密集的士兵成为了绝对的靶子,就算大炮的精度不高,可是如此密集的士兵,完全就是百发百中。杀伤率更是成倍增加,从开始到现在,炮击已经超过十轮,吴军的伤亡他估计最少已经超过三千,有可能达到五千之数。
  不过纯粹炮击的话,是不可能完全歼灭这支吴军的。毕竟大炮虽然射程很远,可毕竟数量不多,精度也并不高,更加重要的是,大炮连续开炮一会后,就得冷却一会。而且陈军也没有那么多的炮弹,来支持一直炮击。
  对陈克复来说,炮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他举着千里镜一直在观看着吴军的动态,当发现吴军已经差不多全部撤到了采石城下。江滩码头的防线已经空无一人之时,他的嘴角不由的露出笑容。
  缓缓拔出赤宵宝剑,陈克复长剑一挥,大喝道:“传朕旨意,各炮舰继续炮击,其实各舰抢滩登陆,准备夺城!”
  呜呜呜!——————
  令旗号角灯号各种传信方式一齐发下,很快的,除了安澜号与十艘黄龙战舰继续停留在江心炮击采石城外,另外的上百艘青龙战舰与其它大大小小的战船全都开始向采石矶涌去。
  采石城上的单雄信也发现了陈军的动作,但是他却无能为力。从江边到采石城完全就成了死亡地带,根本就是一个绞肉场,这个时候派军前往江边拦截,根本就是送死。而且内堡之中的那些陈军,此时发现陈军来援,居然也拼命的组织了一批人马向外反攻。为此,他不得不又分出一大部份人马拦截。
  江边的无数壕沟、栅栏、鹿角、陷坑等防御设施,早已经在前面的数番轰炸之中损毁殆尽。陈军的战舰很快就已经依靠在了江边的码头与附近的滩前,一条接一条的小艇放下,船上的陈军纷纷登艇抢滩。
  原计划中的抢滩大战并没有发生,面对空空如也的滩地,陈军的先导营迅速的登上了滩地,然后又迅速的组建了一个前进阵地。
  不过就是这,也是有些徒劳的,因为吴军最终还是没有前来阻止,哪怕是一支小部队也没有派来。就这样最终看着陈军一支接一支的登上了岸,然后在岸边从容的整队。
  陈克复没有继续留在战舰之上,他在随后也率御卫们登上了岸。
  “炮火延伸攻击,步骑随后展开进攻!”
  对于这次的抢滩登陆攻城作战,在战前陈克复已经与诸部下商量了许久。由于这次参战的这些兵马大多各处抽调而来,虽然其中有半数是陈朝最优秀的军队,但之间的配合作战却没有过经验。因此,在有了巨舰大炮之后,陈克复干脆也就弄了一个战舰巨炮先摧毁敌军江岸防线,随后步兵登陆。再炮火掩护步骑攻城的这么一套混乱协同作战计划。
  事实上,如今的结果说明这个计划还是很成功的。拥有四百门大炮的陈军,展开步炮协同作战后,吴军根本就是一筹莫展,完全慌了手脚,不知如何应付。除了躲入城中,他们根本就是完全放弃了江防与城外的战场。
  从第一轮炮击开始,前后不过两个时辰不到,九万陈军已经全部登陆上岸,并且一路轻松的推进到了采石城下。
  “轰击城门!”陈克复骑在特勒骠上,剑指着采石的外城门朗声道。
  因为一路顺畅,所以陈克复干脆让士兵们从船上拆了四门大炮运上了岸,一路马拉人推的运到了采石城下。
  兵贵神速,陈克复实在不愿意在采石城下过多消耗时间,而且沈落雁的大军在外,实在也是让他有些难以放心。
  由四匹马拉着,并有许多士兵推动的四轮炮车很快就推到了战场上。五门三千斤重的红衣大炮面对采石城门只有短短的两百余步距离。
  “给我直接轰开城门!”陈克复没有半分犹豫。
  红衣大炮的精度确实不高,但那说的是在射程七八里甚至十里距离之时。但是如这般距离只有三百步时,如果还说射不中,那才是真见鬼了。
  工兵营的炮兵们已经迅速的装填炮弹,各就各位。
  “开炮!”
  “轰!”
  五炮齐鸣,没有半分失误,五发二十斤重的炮弹直接轰重了那高大的城门。一阵山摇地动之后,那钢铁包裹的城门,直接就被轰成了渣。甚至连带着城门洞都轰塌了小半边,威力惊人。
  “杀!”
  不等陈克复下令,早在阵前等待的李秀宁、翟无双、张出尘三个全身披挂的女将,已经一马当先,率先带领着三支女军冲入采石城中。
第873章
席卷
  建康城中,胡海与冯婠正带着万余兵马依靠着建康湖中宫城的坚险,做最后的抵抗。
  一天前,胡海在得到圣旨让他撤回采石之时,他心中依然还有些不甘心。建康的内外城都已经拿下,唯剩下一个湖心城未下,眼看着只须小半日就能拿下,这个时候撤退,他如何甘心呢。借着要等冯婠父女汇合,他率一万人留守建康。
  等到李承义等人率军一离开,他立即向湖心宫城发动了攻击。湖心宫城筑于玄武湖中心,四周皆是湖水,唯有一条十里长的御道相连,且御道上还有九重宫门,说起来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过胡海是铁了心要拿下湖心宫城,因此躲入城中的陈国官员贵族们虽也拼死抵抗,可终究也只坚持了小半天的时间,最后还是被胡海一举攻下。
  不过攻下整个建康城,并且成功将太上皇与皇族子弟们解救出来的胡海只来得及高兴了一会,就收到了一个极度不好的坏消息。南下搜寻吴军主力的冯婠父女回来了,不过他们南下时带着的是两万土军,可回来时带着的却是只有区区八千不到的败兵。
  与八千败兵一起带回来的,还有沈落雁率军在余杭出现的情报。
  两军在建康城汇合,还没有等喘息过来,胡海正要护送着太上皇撤往采石之时。建康城外已经突然出现了无数吴军,打着的正是淮南军元帅杜伏威的旗号,来敌更是不少,据探马来报,杜伏威足足带了七万大军包围了建康城。
  胡海与冯婠的败军加起来不到两万人马,包七万大军包围于城中。
  建康城确实很高大坚固,可建康城的城门也太多,兵马多易守,可兵马少却是难守。
  外城十八城门,内城十三城门,加上宫城外墙九道门,湖中御道九道门,加起来足足四十九道门。如此多的门,只靠两万不到的兵马防守,无疑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胡海他们还是客场做战,建康城中的百姓可不是和他们一方。
  杜伏威领兵一到来,立即围困了建康城,打明了是不准备放过任何一人的。而且他事实上也是如此做的,兵马围住建康后,他立即发动了攻城战。一刻不停,且中间也根本不停歇。
  甚至面对胡海他们的死守,淮南军也根本就是不计伤亡,一直猛攻。整整一天,外城十八道城门就已经失守,又半天不到,内城十八道城门失守。
  最后胡海他们只剩下了七千余人退守湖心城,依靠着玄武湖的险要步步坚守。不过他们强撑了尽两天,此时也差不多是刀卷刃,箭支尽,饥饿交加,身心疲惫的状态了。
  征袍血染,身上数处负伤的胡海跪在大殿之中,对着殿上龙椅之中的太上皇陈深道:“太上皇陛下,末将无能,宫城守不了多久了。末将已经准备好,一会太上皇陛下穿上吴军的士卒军服,冯婠、冯盎两位将军会带着一小队精锐之士,趁夜坐船从玄武湖上离开。玄武湖可以有河道直通长江,到时太上皇陛下就可以撤往江北。只要到了江北,就无忧矣!”
  “那胡将军和其它将士们呢?”陈深坐在龙椅之上,满脸的淡定,花白的头发之下,似乎看不到半点的慌张与惊恐。也许对他来说,这一生已经经历了太多这样的时刻,年青时遭逢亡国,成年后又近似被流放河西数十年。儿子造反牵连他入狱,被旧部解救拥戴护国,可最后又被软禁深宫。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一部屈辱的历史。
  “太上皇陛下,末将等会坚守到最后,为陛下殿后。”
  胡海说出这话时,一股绝然之情油然而生。建康城外出现的淮南军,已经让他明白,一切果真如皇帝陛下所说,因为他的擅自举动,最后使得沈落雁为此设下了一个圈套,将整个江东的陈军都算计其中。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因为他的擅自调兵,因为他的贪功冒进,才会有这样的丧师误国的结果。
  到了这一步,他已经不敢奢求还能得到皇帝的原谅,他只希望最后能死在战场上,以一死赎罪。
  “请陛下速做决断,我们坚持不了多久了。”胡海提醒道。
  看到陈深还在犹豫,一旁的冯盎立即道:“太上皇陛下,您继续留在城中,其实不但不能给将士们增加士气,反而会让将士们担心,而影响战斗力。更何况,万一城破,到时陛下重新落入沈落雁之手,那时陛下就会成为他们与皇帝陛下对抗的筹码。而陛下如果离开,这其实即让将士们再无后顾之忧,也是不给沈逆要挟的机会啊。更何况,此去北上,太上皇陛下就能与皇帝陛下团圆重聚,这是何等天伦乐事,太上皇陛下不要再犹豫了。”
  陈深犹豫片刻,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因为事情紧急,这次突围只护送陈深一人,他先前册立的沈皇后与幼太子并没有带上。陈深的心中是想带上他们的,可他提了下,胡海与冯盎等人却都没有回应,他便已经大约知道他们的想法了。沈皇后是原皇后的堂妹,可却也是沈氏族人。而幼太子虽小,可与儿子陈破军其实是有冲突的。
  陈深在冯盎等人的护送下转出大殿,胡海在冯婠也要离开时,追上前去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请一定护送太上皇回到江北!”对胡海来说,这也许就是他此次在江东做出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了。
  冯婠点了点头:“定不辱使命!”
  除了对冯婠嘱咐外,胡海又对此次突围的小对成员们一一叮嘱。为了隐秘性,这次突围的人除了陈深与冯婠父女,还有十八名身手不凡的校尉军官。这些人不但武艺好,也是胡海部下最优秀的中层军官。他不忍这些人就此送命于此,希望他们能突围后更立新功。
  望着逐渐远去的背影,胡海心中叹息一声。他能做到的只有这些了,希望皇帝将来追究这次的责任时,能念在他救了太上皇的份上,善待他的家人吧。
  胡海刚一走出大殿,一个传令兵已经急匆匆跑来。“都督,吴军已经攻破湖外围城,他们弄了一批木伐,并没有强攻御道九门,而是直接从湖上杀向湖心宫城。目前他们已经在岛城西面攻破了建安门,已经有数百人攻进来了。”
  胡海跳脚大骂,迅速的跃上战马。他早知道会有这一刻,但没有想到吴军速度这么快。
  虽然传统上登上湖心宫城必经十里御道,可现在是攻城之时,敌人可不会按规矩来,他们现在就直接乘坐木伐而来。湖心宫城的周边沿水还修有一圈围城,开有九门。他没有想到,吴军居然这么快就攻下了一座城门。
  胡海率着卫队直接从宫城中心穿过,湖心岛并不小,其中宫殿更是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不过此时整个宫城早就戒严,那些退入宫中的江东贵族世家的人也早都被搜捕关押,剩下的原宫中的宫女太监,以及被软禁的陈氏族人也都被安置在一些殿中。此时各宫门街道完全就是空荡寂静无人。
  战马铁蹄踏在铺满青石的宫道之上,达达作响。正因如此,胡海得以最快的时间赶到了建安门。他赶到建安门时,建安门内的街道上,伏尸无数,也分不清敌我双方,在小小的城门范围内至少堆积了上千具尸体。
  不过建安门的情况还好,在陈军的反击之下,终于拼死夺回了建安门。不过此时吴军越来越多的士兵已经乘坐木伐登上了建安门外的岛上,甚至还竖起了一片盾阵。
  在盾阵的掩护下,越来越多的吴军正向建安门涌来。
  “砰!”
  建安门一阵摇晃,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吴军居然运来了一支攻城桘,正在猛撞建安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3/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