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509

  即位之后,立即修改律法,宽宥律法,重开学校,甚至免税降赋,无数种种政策,让朝野上下官吏百姓们无不称赞。紧随其后的对外数次战争,更是大大的扬了汉人国威。
  如果大业五年杨广就此死去,他绝对是一个堪比其父亲杨坚,甚至能紧随秦皇汉武光武等人之后的雄主。
  可惜世间没有后悔药,大业五年以前无数出色的才能策略的成功,让杨广越发的有要在有生之年,超越秦皇汉武的雄心壮心。可惜急功近利,欲速不达,杨广的急迫最终还是导致了帝国的弦崩,一招错满盘输。
  陈克复推崇杨坚,欣赏杨广。甚至在这寂静的城门楼上,陈克复心中慨然,其实他自己如今在走的这一条路,何尝不是杨广当初所在走的那条路。他如今做的这一切,其实都只是在顺着杨广的足迹前进追寻着。
  挥师入关,定都北京之后,他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亲自率领军队和与中原军队展开了长期恶战。入关以后,与河北隋军打,与东突厥人打,与河北的农民军打,与窦建德打,与李密打,与王世充打,与李渊打,与南陈打,大大小小百余战,他与他的麾下战无不胜,无一败绩。一路从北南下,从山海之关,燕山之脉,一直打到了长江以南。攻占河北,夺取山东,进取中原,虎据淮河两岸,饮马长江。
  上百次大小恶战,终于换来了入主中原,取得半壁江山。两年隐忍,眼看着就要再次猛虎出山,一举荡平南北东西,混一宇内,一统天下,这个时候内战的西突厥人居然提前结束了内战,不但统一了西突厥,而且居然只用了一年不到就将东突厥也统一了。
  苍天啊!
  陈克复此时不由得想,是不是自己的出现逆转了历史的时空,所以上天也要给他设置如此之多的磨难。四十万突厥兵马南下,选的时机却恰恰是在他准备出兵统一中原天下之时。
  放眼天下,是敌非友!
  中原还有沈法兴、杨浩、杨暕、宇文化及、薛举、李轨、刘武周七大割据势力占据着中原半壁江山,如今又来一个统一了整个北方与西域的突厥汗国。
  上天啊上天,莫非你有意亡陈?心念电闪,一阵冰凉渗进陈克复的脊梁。
  一力对抗全天下,这份沉重的压力让陈克复也有些喘不过气来。而且在这巨大的压力之下,他还不能在臣子们面前表现出来,唯有在这寂静之夜的无人关城之上,他才能将这份压力表现出来。
  不知为何,越是如此压力大之时,他的脑中却越是不停地闪现出杨广的影像来。他不由得问自己,是不是自己也如杨广一般的太急进了。
  天下反隋,至今不过数年,中原就已经只剩下了八家豪强。以一对七,本就艰难,眼前又如此与突厥硬碰硬是否正确?对突厥人的强硬是对的吗?也许在对突厥人的策略上,不应当学杨广的这么自负,也许应当学下死去的李渊。暂时对突厥人示弱,等统一了中原再与突厥人秋后算帐?
  陈破军知道,杨广的败亡,其余有很大的原因除了他的急功近利,就是他的自负。自信是好事,可过于自信就成了自负,那会成为压垮他的一座沉重的大山。越自负,那背负的大山就越重。杨广就从不肯对任何人低下高贵自负的头颅,现在,陈克复发现他也渐有这种心态。
  黑夜中,一队黑色的铁骑自北疾速奔来,还未近到关前五百步,就已经有数队禁卫精骑飞骑截住。
  “来将何人,通报号令!”一名禁卫校尉大声喝道,并报出口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被围在中间的那队骑士之中,为首队正宏声而应。
  声音远远传开,在寂静的夜中更为明亮,肃立关楼之上正关注着那疾驰而至骑士的陈克复将那对话听的清清楚楚。原本还在迷茫犹豫的他不由的精神一振,口中喃喃重复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第818章
不战则已,战必胜之!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两道铿锵有力的声音应答之后,高大的雁门关城之上又恢复了宁静。陈克复转过头,正好看到河东行省总督长孙无忌正从一侧阴影之中走将出来。离开洛阳之后,身为国舅兼陈皇亲信的长孙无忌两年来经历了从阴山北面吹来的草原寒风的吹拂,原本白皙的面孔变的黝黑了许多,却也越发的增添了几分成熟之色。
  年轻的边疆大吏、河东总督长孙无忌面色平静,轻踏着脚步向陈克复走来。一侧阴影之中的近卫统领陈雷手捧宝剑,抬眼打量了长孙两眼,对他轻点了下头,又将目光转向了别处扫视着。
  “陛下,捷报,关外捷报,王老元帅的捷报!”长孙微微笑着,虽然口中喊着捷报,但面上并无太多的兴奋之色。
  陈克复转头望着长孙无忌,也微微露出了笑容,但并无言语。
  “陛下,关外捷报,王老元帅果然宝刀未老,五万轻骑出塞,旗开得胜。昨日夜,王老元帅率兵倍道兼行,星夜疾驰,出其不意的赶到了大利城,一举全歼城中五千突厥前锋,首开得胜,大喜啊!”
  闻得此报,陈克复却是微微皱了下眉头。大利已经在马邑之北,乃在定襄之内,距离突厥人所在的阴山北面白道川大营已经极近。陈克复深熟王仁恭元帅,这是位值得敬佩的边军大将。可出发前,陈克复与老帅所定好的策略,却是让老帅在马邑桑干河一线布防,据马邑诸关城节节阻击突厥人骑兵南下的节奏。在为雁门争取一线时机之后,他们将沿着桑干河随时准备通过飞狐陉或者军都陉退往河北北京一带,并随时准备从后面牵制突厥人的兵马,并袭扰突厥人的后勤运输线。
  这一切都是事先商议好的,可现在王部却歼灭了大利的五千突厥人。陈克复相信,在歼灭了这支突厥人之后,以王仁恭的性格,还有跟随他的罗士信、程咬金、张猛、张勇、沈光等这些爆脾气的悍将,他们绝不会按原计划进行的。虽然还有秦琼这个稳重的将领在,但陈克复已经感觉到,这支游击军已经脱离了原计划了。
  想到阴山白道川的二十万突厥铁骑,陈克复的眉头不由的皱的更紧了。
  “老元帅定会主动进攻突厥人的。”陈克复叹气道。在这样的关头,王仁恭不惧强敌,还敢主动进攻,这种气势为陈破军所敬重,但一想到这次与突厥人的交战本就是十分被动的仓促应战。而且战前定好的基调也只是应战,以战迫和。老元帅此去,不论胜败,都有可能将这场以打促和的战斗,变成新生的大陈与统一突厥汗国之间的一场大战。无论老将军的胜与负,对陈克复与大陈来说,这都不一定是件好事。
  登登登的又一阵脚步声传来,却是尉迟敬德与长孙顺德等将领到了。
  “陛下,要打便打,大打就大打,咱们怕他个鸟。始毕可汗当初不也牛的不行,可如今还不是在琉州岛上种田。他统叶护既然也想去给始毕可汗凑个伴,那咱们就成全他就是。”尉迟恭一来就大声地嚷道,在他的眼中,突厥人虽兵多势众,但陈军却绝不会害怕打仗。
  萧瑀有些担心地道:“臣最近突然收到关中几个老友的信件,他们信中说起,西京长安有流言传说,刚在江南被我们大败的沈法兴父女最近动作频频。沈法兴之女沈落雁已经到了关中西京长安,听闻她正在游说拉拢宇文化及,好像要结盟,对我大陈不利。”
  “沈落雁不过是一介女流,沈法兴和宇文化及也不过是几个世家之徒,眼高手低而已。三个月前,咱们只不过调派了十来万兵马,就把沈落雁和那杜伏威打的屁滚尿流,他们也不过就是能搞点阴谋诡计,何惧之有。他们要结盟就结,难道咱们大陈还怕了他们不成?论打仗,他们还得回娘胎里再学上个几年才成。陛下,咱们先灭了统叶护这小子,然后再来收拾姓沈的那婆娘。”尉迟恭神情激昂道。
  “陛下,不妥。”萧瑀摇头道:“我大陈虽然军力鼎盛,可也无法同时应对中原各方群雄与突厥人的同时进攻。依老臣看来,咱们最好还是想办法化解一路,然后专心应对一路兵马,如此才是稳妥之策啊。如今突厥人只是来求各亲,并要割让定襄、马邑二郡。以老臣看来,定襄和马邑二郡如今本来就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就算暂时割让给突厥人也无关系。而且义成公主本就是启民可汗、始毕可汗两代可汗的可敦,如今我们再把她送与统叶护可汗和亲,也不无不可。只要能暂时让突厥人退兵,咱们就能先解决中原。与雁门关外的那片荒地及和亲的名声相比,统一中原才是我们大陈真正的根本。中原不一统,大陈终究无法全力对抗突厥狼骑。老臣还请陛下三思。”
  “三思,三思个鸟!”羽林卫大将军陈青怒视着萧瑀,“老东西你就是个软骨头,先是背叛了隋帝,又背叛了杨暕,如今你难不成还想背叛吾皇,不成你还想投奔突厥蛮人不成?”
  “放肆!萧大人不过是就事论事,陈青你不得攻讦大臣。”陈克复瞪了陈青一眼,将其斥下。“萧大人所说也并非无理,突厥人咄咄逼人,气势汹汹,来势不善,多加考虑也是有必要的。朕深知诸位大臣对于此战各有议论,今日朕就在此明示,突厥人要战,朕便战。突厥人若想要朕割地和亲,那是妄想!此所虑者非一时得失,而是我大陈之脊梁,今日若我大陈对突厥人低头弯腰,那日后还如何言战?”
  陈克复巡视众臣一眼,朗声道:“突厥人就是喂不饱的犲狼,我们让一步,他们就会越逼进一步。对这些蛮夷,我大陈绝不后退半步。要打,咱们就大打。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尉迟等将领都齐声大喝,群将激昂。
  “陛下,要与突厥人大战,那我大陈兵马势力将大部抽调北上,我等又将如何应对沈法兴等蠢蠢欲动诸强?”萧瑀担心地道。
  长孙顺德也犹豫道:“突厥有四十万大军,而且如果突厥人强征,还能征集至少二十万左右的兵马。突厥人下马为牧民,上马就是骑兵。东西突厥辽阔无比,东西相隔万里之遥,铁勒诸部,西域昭武诸部,等等部族众多。臣甚至听闻统叶护与那极西之地的大秦帝国的皇帝与波斯帝国的皇帝都有交情盟约,若是到时统叶护向他们借兵,我们又将如何应对?未算胜,先谋败,统叶护不是始毕可汗,这一次,我们不但没有了可以帮我们与突厥人死拼的杨广数十万大军,反而身后还有沈法兴等在背后窥探着的七方豪强经,一个不甚,我们就有可能重导当年杨广的雁门之败啊。”
  河东提督尧君素与左提刑使陈孝意等官员这时也都面露担忧,附和长孙顺德与萧瑀的意见。
  一时之间,武将们都是群情激昂要与突厥人决战,誓死击败敢来犯的突厥人。而长孙顺德这些文臣们却有不同的担忧,他们更担忧的是两面开战,到时新立的大陈帝国会如杨广当初一样的崩溃。
  两方各抒几句,争论不停,陈克复有些头痛的望向众人,见诸将之中除了李孝恭与宋金刚几个归附不久的文武官员谨慎的未发言外,大陈军方如今实际上的主持者李靖也一直一言不发。
  “李靖,你对此有何看法?”
  “臣遵从陛下旨意!”李靖恭声回答。
  “好。”陈克复解下自己腰畔的赤宵宝剑交与李靖,朗声道:“朕现在将佩剑交与你,从此刻起,敢再有言与突厥人割地和亲者斩不赦。此次与突厥人之战,朕全权交与李帅之手,一切调度悉由卿命,任何人敢有不从甚至从中故意捣乱者,杀无赦!”
  李靖双手捧过宝剑,郑重道:“陛下,臣有个不情之请,如果陛下答应,那臣才敢接下此剑!”
  “讲!”
  “是,陛下。”李靖望着陈克复道:“臣的请求就是陛下立即移驾太原!”
  “大战大即,朕岂能后退!”陈克复有些意外的道。
  李靖摇了摇头:“陛下乃一国之君,万金之躯。陛下一身之安危实系着我大陈之兴亡。陛下虽有万敌不当之勇,将将之能。但如今陛下贵为一国之尊,更应坐镇中枢,而不是亲临前线。战场瞬息万变,陛下在前线,非但无功,反会让将士们分心。陛下,杨广当初被困雁门,遭至大败,很大原因就是杨广在军中,使得军队无法及时从雁门撤回太原。”
  长孙无忌也连忙道:“李帅说的有理,陛下一人之危,比之雁门关二十万将士之性命还要重要。只要我们此次击败了突厥,十年之内,我大陈定能一统天下。北上的二十万将士打没了,我们还有乡兵、还有民团,还有水师,甚至还可以招募士卒,整军再战。雁门关丢了,我们还有太原,太原没了,我们还有洛阳。可是,陛下,如果您有一个万一,谁能带领我们大家。太子殿下虽聪慧,可还不满一岁。陛下若有个闪失,大陈亡矣!”
  陈克复面色凝重,沉默许久。
  良久后他点点头对李靖道:“朕答应你,朕明早就回太原,朕的五万禁卫全部留与于你。”
  “陛下,禁卫是陛下的天子近卫之师,臣等岂敢动用。”李靖拒绝道。
  “不战则已,战必胜之!诸位,朕在太原等候诸位的捷报!”
  “诺!泱泱大陈,战则必胜!”
第819章
龙城飞将
  “告诉我大哥,我和阿彪会让他为我们而骄傲!河北张家,会成为大陈之骄傲!”张猛拉起卧伏在地的战马,翻身上马。连人带马,俱是一身漆黑皮甲。他将千里镜挂在脖颈之上,抽出了腰畔的明亮马刀,身后飞扬着长长的披风。披风也是漆黑的颜色,上面还绣着一只黑色伏虎纹样,这也是张氏兄弟们的标志,代表着河北张氏。
  张猛的卫队亲兵冲自家将军点头,“大将军一直以你们为骄傲,我们河北张家堡的弟兄们也一直以诸位大人为骄傲,大陈将士们也会为将军们骄傲!将军,张家堡出来的男人都是好样的,没有歪种,弟兄们愿誓死追随大人左右。”
  “燕赵多豪杰,自古河北的汉子都是战场上的猛士!今天,我们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咱们张家堡的男儿更是猛士中的猛士!”张猛策动战马,举起一只手臂。后面的联络官猛的点燃了箭上的火绳,应弦而响,三支红色信号箭升上夜空。
  顷刻之间,早已经潜入营中的八百飞虎营特战勇士们全都纷纷响应,埋设在营中各处的炸药包接二连三的响起,隆隆的巨响犹如山河崩裂,犹如冰河解冻,大河决堤!
  数十里连绵大营,突然上千处同时爆炸。
  狂雷夹杂着闪电,轰鸣中伴随着火光!
  在这波巨大的突袭之中,一瞬间就有数以百计的突厥人被送上了天。下一刻,连绵的突厥大营顿时如开了锅一般,引起无数惊惶混乱。草原马背上生活的突厥牧民们,根本就没有见识过中原大陈人的火器。不少从万里之遥西域赶来作战的突厥人,铁勒人,葛尼禄人,甚至是九姓昭武等各族士兵,何曾见过此等场面。
  不少的突厥兵甚至把这当成了是长生天的警示,草原上的牧民们凶悍无比,不惧群狼,不惧拼杀,但却往往畏惧闪电雷鸣。隆隆爆炸声中,一些突厥士兵已经反应过来,开始披甲牵马。一些士兵却裸身在帐外奔走,有些甚至干脆跪在了地上,向长生天祈祷。
  突厥人的中军大营,金狼大帐中的统叶护可汗等诸部首领们见此情景,却人人变色,马上都不约而同的想起了数年前,统叶护和达罗可汗争夺大汗之位时的那场大战。那一战中,达罗可汗兵马占优,可那次达罗却大败。
  其中有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当时的陈破军使者用了一记狠招。陈破军的使者当时用一大批的战马绑着炸药,赶向达罗的大军。达罗见到一群战马,不及防之时,却被战马腹下绑着的炸药突袭了后军。
  所有参加了那一战的突厥人都不会忘记那个场面,数以千计的战马在奔跑中同时爆炸,巨大的轰鸣爆炸声不但惊动了后军的无数战马,引起后军阵形溃散,还极大的冲击了后军的骑士们。最后直接后军溃散,导致前军在统叶护可汗大军趁势攻击之下,达罗可汗兵败。
  “大汗,陈军到了!”当年也经历过与达罗可汗大战的乙利小可汗皱眉道。
  “大汗,狗日的陈人早潜入了我们的大营,看样子,这拨人最少上千!”欲谷设也满脸的惊惶之色,对于那些中原火药,马背上的突厥人都有种天生的恐惧。欲谷设现在也还无法忘记,当初他们打扫战场时,见到的惨烈情景。中原陈破军的使者不过是拿出了区区几车火药,结果就让达罗的二十万大军兵败,这等手段,早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阴影。此时陈人在突厥大营中闹出如此巨大的动静,让他如此心安。
  数十名突厥首领们聚在一起,全都拔刀等候着统叶护的指令。几十名最勇猛的部族将领们站在那里,望向统叶护的目光中都充满了期待。
  阙度设望着统叶护:“大汗,我们现在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本可汗有二十万大军,何惧之有?陈破军小儿虽擅各种阴谋诡计,但螳臂当车,也不过是不自量力,以卵击石之举!先派人刺杀本可汗,如今又派人潜入大营,区区诡计,岂不知一力降十会也。诸位镇定,不可自乱了阵脚!传令下去,原令不改,命令各千夫长马上聚拢本部兵马,然后向中军大营靠近。任何部族不得擅自出战追击,只要我军坚守本阵,他又能奈我何!诸将散去,下去统领本部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