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8/509

  窦建德在邺城刚刚起兵誓师,中原这边已经传去了河北军大败李密的消息。中原的局势的急速变化,让窦建德也有些震惊,但窦建德却并没有吓住,反而加快了出兵的进程。张锦最后收到以的情报,已经是窦建德起兵四十万,倾刚建立的大夏国所有之兵出征。窦建德甚至把四郡之境内所有的强壮民夫都征调一空,全部随军运送后勤辎重,及作为补充兵员。据特勤司的密探发出的情报,魏郡等四郡现在是门户一空,甚至各城都空了。大部份的壮年男子都被征调,整个四郡甚至都已经找不到一个强壮的成年男子。
  而就在窦建德改燕国为夏国,自称天子时,宋金刚和甄翟儿两人却是已经逃到了河东,投靠了刘武周。早年大业年间,甄翟儿与宋金刚还有魏刀儿、王须拔四人还是兄弟之时,他们就是在上谷一带做马贼,也经常顺着太行山的陉道穿入河东劫掠。历山飞的马贼大名在河东也是很有名气的,因此当宋金刚与甄翟儿投奔了刘武周时,刘武周简直是欣喜若狂。
  当刘武周得知窦建德叛乱,已经杀了魏刀儿自立为夏国天子时,刘武周再没有半分疑虑,对两人当即结为兄弟。刘武周封宋金刚为宋王、元帅。封甄翟儿为燕王,元帅。
  宋金刚二人投靠了刘武周后,一边派心腹往河北招回各自的老部下,一边又给刘武周出了许多很好的计谋。也正是在宋金刚的一手策划,并且亲自赶到梁师都等三人处亲自游说的全力推动下,才最后有了榆林秘密会盟,并四家最终结盟并公开与河北翻脸。
  窦建德河北兵变,杀魏刀儿,取燕国而自立夏国,登基称帝。
  而河东刘武周又得宋金刚、甄翟儿这等猛将投靠,并且马上就连结了其它三家豪强公然叛变。
  这些剧烈的变动,极差的消息,才是让陈克复真正大动肝炎的原因。特别是当陈克复听到窦建德这个九命猫一样的家伙,居然又一次发起了兵变,并且最终成为了河北西南最后的赢家时,心里是真正地感受到了几分威胁。窦建德数次与河北军交手,屡战屡败,可却反而越败越强。
  到现大,窦建德反而如凤凰涅槃一般,一下子拥有了四郡根据,并且拥有了四十万的兵马。这样的实力,是原来窦建德从来不曾拥有过的。之前窦建德与河北军交手,最强的时候也不过七八万人,而且还没有稳固的后方根据之地。而现在,窦建德不但兵马翻了数翻,而且还有了四个有着河北西南门户之称的险要郡城。
  更加让人忧心的是,如今的窦建德已经自立为帝,他的头上再也没有人会限制于他。从现在起,窦建德有了充足的后方,庞大的兵力,甚至无上自由的指挥权力。窦建德已经从过去的疥癣之疾,变成了手足之患,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河北后方,甚至对陈克复整个布局,都有了极大的威胁。
  “把于钦明的信拿出来让诸位看看。”张锦听命地取出信件,让众人传阅。程咬金是最后一个拿到信件,看到淡黄色信纸上河北剿匪总指挥官于钦明元帅那已经凝固成了黑色的血书,程咬金也不由的心头一震,难道河北局势竟到了要用血书来传信的地步了?
  他低下头来匆匆一阅:“四月十五,窦建德发四十万军,民夫百万,号称夏军两百万誓师南征。同日,夏军破清河宗城、经城、临清、清泉、錧陶五城。十六日,夏军占领整个清河全境。十七日、十八日、十九日,夏军继续南下,占领整个武阳郡。二十日,夏军攻入汲郡,攻下内黄、顿丘,目前驻兵博望山,正准备攻打黎阳。我军与之交锋十余仗,奈何夏军兵如潮涌,其兵锋甚至盛,我军寡之能敌。目前我军已经撤入黎阳仓城”于钦明的笔调就如他的人一样低调,他并没有在信中对窦建德的夏军做太多描述,只是把发生了的事情一桩桩平静地罗列出来,但那一列列夏军战况却叫人毛骨悚然。
第751章
想当皇帝不容易
  “消息可靠吗?要不要把信使再叫来仔细询问一下。”秦琼向来办事稳重,这封信中所报之的消息太惊人了。而且还有一个疑点,如果是真的,那为何夏军在清河、武阳二郡一路攻城破郡,已经足有四五天时间,为何于钦明的信现在才到,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又或者这只是李密或者是王玄应等人的一个诡计,意欲调虎离山,以获得喘息之机?
  “应该是真的。”李靖沉声道,脸上也是十分的严肃。“于元帅不是信口雌黄的人,结合长孙大人从河东太原带回来的情报,我们有理由相信,河北确实又起风云了。既然宋金刚和甄翟儿这两位燕国元帅都出逃到了河东刘武周处,那么窦建德杀了魏刀儿自立为夏帝就应当是真的。而且这封是用于元帅专属的高级密语所写,李密等人就算想伪造,也不可能。我只是有些奇怪,这河北出了这么大事,为何于元帅的信现在才到?”
  “这是于钦明发来的第九封军情急报了!”陈克复坐在上首,语气冰冷地说道,众人悚然。
  特勤司司长张锦面有愧色的向众人解释,在邺城发生动乱的当天晚上,特勤司的密探就已经向特勤司发送这个情报了。只是窦建德似乎对河北特勤司早有防备,在河间军中,窦红线亲自组建了一支捕猎队,这支队伍就是专门反间谍的特种部队。捕猎队完全就是仿特勤司所组织,里面网罗了一大批的好手。他们不但四处寻找河北密探,甚至对特勤司密探用来联络的方式也早有防备。
  信鸽、苍鹰、甚至海东青,只要在四郡范围内见到这些鸟,河间军就会马上射杀。而捕猎队更是四处辑查,一旦发现有人养有飞鸽、苍鹰、海东青这些疑似送信的鸟类,对方就会连鸟带人一起抓走。
  除了这些防范之后,捕猎队的人还在四郡各处水路陆路设关设卡,严厉检查行人。在这种严密的防范下,特勤司虽然打探到了情报,可却很难及时的送出去。再加上窦建德兵变成功后,四处强征青壮男子,不少特勤司的密探也被一网给抓去了。
  而等到夏军出兵之后,夏军的人海战术,迅速的淹没了清河与武阳两郡。于钦明作为剿灭河北西南部兵马的大将,手上的兵力却十分有限。河北大部的兵力都抽调去了河南,剩下的则即要留守京城,又要防守井陉关、飞孤陉、军都陉、临渝关等重要关隘。河北南部有限的兵马中,还有一大半是交给了薛氏叔侄留守黎阳。于钦明这个剿匪大帅手上的兵马不过一万余人,面对着窦建德那般把四郡所有男人都拉上战场的凶猛势头,且战且退能没有被淹没已经算是指挥有方了。
  于钦明连续向陈克复送信,可是窦建德早就派出了无数的轻骑前锋,一面为夏军打探军情,一面劫掠物资粮草,同时也拦截河北军派出的信使。
  前面一连八封信都没能送过黄河,直到于钦明最后派出了自己的亲卫队,带着自己的血书。一路拼杀,最后才冲出了包围,过了黄河。过了黄河后,夏军的捕猎队也一路乔装追杀,直到金堤关下,最后一个信使被金堤关巡哨的骑兵救下。看到信的罗成马上派了一大队骑兵送着信一路到洛阳,陈克复这才收到了这第九封紧急军情。
  “窦建德好大的势头!”诸将听了张锦的述说都有些惊讶。自古打仗,向来都是兵在精而不在多。出动的兵马越多,实际上越不灵活,而且军队所需要的后勤供应也越大。如杨广当年打辽东,一次出动一百多万兵马,为了供应这一百多万大军,杨广又不得不再征发二百多万的民夫运送粮草物资。一次征辽,就调动几百万的民壮,基本上把整个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壮年男子抽空了,也因此弄得农民大起义开始。
  眼下窦建德更狠,他不但把所有的兵马都调动出征,居然还把所有土地上的强壮男子都征发了。这样的行为,绝对是一个疯狂的行为。两百万的数量,以窦建德的实力根本支撑不起这样多人马的远征。面对这样的大军,敌人甚至不用跟他们打,只须坚壁清野,避他们几个月,他们自己就得饿死。
  但如果说窦建德真的蠢到这个地步,那是谁也不会相信的。毕竟窦建德的河间军是河北军至今以来,唯一一支屡次击败,却反而越来越强的军队。刚刚才做了皇帝的窦建德不可能蠢到那个地步,那剩下的也许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窦建德在知道陈克复在河南打败了李密后,已经准备放弃河北邺城这四个郡的根据地了。
  窦建德准备流窜,准备流窜到河南山东等河北军控制更弱一些的地方,企图避过河北军的包围,重新开辟一块根据。不比于河北军,窦建德的军队从始至终就是一支农民军。而农民军最强的本事就是他们如蝗虫一样的流窜本事。
  他带走所有的成年男子,估计只是第一步。把所有的兵马带着出征,一来是要打通南下的通道,二来也是准备好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就此向南方突围再不回头。而那些随军带着的青壮男子,一来可以补充兵力。二来就算他们到了河南山东,也是极需强壮男子补充兵力以及生产发展的。而如果南下顺利,说不定窦建德就会派人把那些留在后面的妇女小孩子再一起接走。
  李靖大胆的猜测,并向众人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陈克复沉默不语,事实上,正如李靖所说,窦建德等人所盘踞的河北西南四郡。虽然有黄河、漳水等地利,又有邯郸、邺城、襄国等坚固要塞级城池。但不论怎么说,眼下当河北军取得河南之战的胜利之后,他们都已经完全处于了河北军的包围之中。北面是河间、恒山等郡,东面是平原、渤海等郡。西面则是河东太原、上党等河北军占据的地盘。而南面,如今同样如此,除了汲郡之外,金堤、虎牢、荥阳等城全都被河北军攻下。
  刚刚改燕为夏的夏国,实际上已经被河北军从四面包围。随着河北军在河南战事的结束,这张网只会越收越紧,到最后,窦建德与他的河间军会被死死的困死,而再无还手之力。
  此时窦建德破釜沉舟,看似危险万分的流窜之举,实际上却是避实就虚,重辟根据的一条活路。
  陈克复听完之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着张锦道:“张锦,你怎么看!”
  张锦恭敬道:“李帅所言甚是有理,以我们如今掌握的情况推测,窦建德眼下如此疯狂之举,确实与农民军最善长的流窜作战十分相似。估计正如李帅所言,窦建德眼下此举并不是进攻之举,而实是在仓惶逃窜。他企图在我军从河南抽出身来之前,从河北的包围圈中逃窜过黄河,逃到山东或者河南这一片如今还比较空虚的地带。臣以为,不论窦建德是准备拼死一战,还是准备仓惶逃窜,我们眼下还须慎重。最好是下令各军坚壁清野,退入各大城池中坚守。待我们收集到了足够的情报判断出了他们的意图,并在我们抽调了足够的军队之后,我们才可与他们交手。然后,一战平歼灭他们。”
  陈克复眼中流露赞赏之色,又问:“若窦建德是想趁我军主力在河南,趁火打劫攻取我河北郡县,又当如何?而如果打探发现,窦建德确实有逃窜之意图,那又将如何呢?”
  “做足准备,后发致人!窦建德人多是其优秀,但也是其致命缺点。我们只需暂避其锋芒,然后与其对峙二三月,到那时窦建德必然粮草不继,军心不稳。而有二三月时间准备,我们完全可以调集其优秀兵马,对其发动雷霆一击。”张锦朗声道。
  长孙顺德出声道:“张将军所言确实是个稳中取胜的策略,只是如今我们却只怕没有这么多时间来和窦建德干耗着了。河东的局势已经到了关键之时,刘武周等人如今占据河东七郡,而河东南面的五郡,现在是在王玄应的手中。可王玄应的大部兵马俱在偃师,如今河东南面空虚,如果我们的兵马不能马上进入河东,那么刘武周等人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原本王家占据的这河东南部五郡也一起吞掉。到那时,整个河东将大部落于刘武周等人之手,河东局势就彻底逆转了。如果等到那之后再出兵河东,只怕我们要花上巨大的代价才行。臣觉得,眼下有两策,要么暂时放王玄应回河东,让他对抗刘武周。如此我们可以有时间从容收拾窦建德,然后再出兵河东。”
  “王玄应不能放,这次好不容易才把他抓住,一旦放了,再想如这次般抓住就不容易了。我们现在已经和王玄应撕破了脸,这个时候不一次性解决他,反而放他回去,就可是后患无穷。”陈克复坚决的摇了摇头,他厚着脸皮对王玄应连下阴招,才把江淮军给消耗成现在这样。这个时候,自然不可能再放回去。打蛇不死,这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长孙顺德停顿了一下道:“那就第二个计划,先干掉王玄应,然后我们从北邙山金墉城这边北渡黄河,赶在刘武周等人还没有南下之前,攻入河阳郡,进而把王家所占领的河东五郡抢先夺取。然后与太原、上党、雁门诸郡连成一片,在河东与刘武周硬碰硬打一仗,收复河东。然后再回过身来,铲除窦建德。”
  听到长孙顺德直言要杀掉王玄应,陈克复微微犹豫了一下,王玄应他确实想除掉。但王玄应早归附于他,一直做的也很规矩,让他想除掉他,却一直找不到机会和借口。而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就杀子王玄应,那么如此一来,朝中其它早先归附于他的不少文臣武将,也不免会产生不好的想法。而诸如江都陈陵、屈突通兄弟、张公瑾、史大奈、宋老生、杨善会,河东雁门陈孝意、尧君素、甚至李家那一票人,再加上如黄君汉、罗艺、薛定国等都属于差不多身份的降将。一个不好,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没有足够的证据理由就杀掉了一名朝中高级将领,这样行事恐怕难以让天下人心服。”秦琼出声提醒道。
  “此等狼子野心之徒,杀了就杀了,还有什么不妥?”罗士信倒是直言不讳,大声的反驳道。
  看着两人的争论,陈克复心里也是拿不下主意,最后只好道:“此事暂且容本王考虑一二再说。”
第752章
咸鱼还想翻身
  洛阳东面,原来东都卫城要塞的偃师城早就在半个月前毁于战火中。此时偃师的废墟之上,王玄应的三万江淮军正驻扎在此。在他们的一左一右,则分别驻守着李靖的两万河北军,以及皇甫无逸的九万东都军。两支军队紧靠着江淮军营地,与其说是驻防,倒不如说是监管着江淮军。
  九山罗口的战过去已经有数天时间,但是清扫了战场之后,远在洛阳城中的陈王却并没有下令让他们继续追击李密败军。同样的,陈克复也没有下令让他们返回河东,甚至连让他们就近进入洛口仓城休整都不允许。
  三万血战了近一月,伤亡惨重的江淮军将士,如同一群被人遗弃的羔羊一样,茫然迷惑的守在这大战过后的偃师废墟之上。对于未来的情况,江淮将士们越来越消极,越来越绝望。营中甚至已经到处都有人在流传,说是陈王准备要把他们给灭了,而皇甫无逸的东都军就是负责动手的。那两万河北军则是负责监视东都军的,事情越传越厉害。以至到了现在,营中的将士们晚上都不敢睡觉,一个个都抱着长矛在手,整夜整夜的守着,生怕东都军什么时候就突然动手了。
  中军帅帐,营帐外有人朗声说:“禀报郑王,布王世伟将军派回使者,有紧急军情求见!”
  正心烦意乱的王玄应几乎要跳起来拿刀砍人:“滚,滚,滚,全都给孤滚开!”局势越来越危急,虽然王玄应在周口一战时,已经用自杀式的攻击,自耗了江淮军大量兵力,想以此来向陈克复表明他的真心归附。奈何如今陈克复却越来越不给他活路,被勒令停在这战场许久,还一直处于两路大军的包围之中。他已经越来越绝望,绝望到要崩溃的边缘。一向克制的他,现在甚至整夜整夜的喝酒,借以迷醉自己的脑袋,要不然,他根本睡不着。
  “大王,您先前交待过,有关王将军的消息者要第一时间报告给您。”帐外的侍卫战战兢兢的小心道。
  好一会,帐中传来王玄应的应答声,还有酒坛子滚落在声音。又等了会,侍卫才见王玄应胡乱地把衣服套在身上走出帐篷,身边立即就跟上了一群卫兵。数十步开外,十几名亲卫队的卫兵团团围住了一个信使,对着他虎视眈眈。自从营中开始流传陈克复要除了他们后,营的江淮军的警戒就已经上升了许多,任何进入军营的外人,他们都要严加盘问。
  那个信使受到这般“隆重”的接待,惶恐不安。他转过脸来,王玄应立即认出了他,几乎要惊呼出声。他转身挥手斥退了身边的护卫们:“没事了,这是我认识的人。你们先下去休息吧。”
  卫队长摇头:“大王,我们接的职责是守着你,寸步不离。眼下形势紧张,我们必须加强守卫,万一有敌人的刺客混入营中伤害到了大王,我们全部都要自杀了。”
  王玄应叹口气:“好吧,那你们守在帐篷外吧,传令兵,你跟孤进来。”
  那个一身普通江淮军小兵打扮的信使进了王玄应的帐篷。王玄应冷笑着问他:“怎么回事?我江淮军的传令兵都跑光了吗?竟然要叔父大人这身装扮来送信?”
  王玄应的叔父王世伟尴尬地扯下头上的头巾,尴尬地道:“事情比较重大,我不能放心交给一般的传令兵,怕他们会泄露,你其它几位叔父和我的看法一致。很抱歉,打扰郑王休息了吧?”
  “没什么。”王玄应的表情凝重起来了:“说吧,什么事情那么神秘?”
  尽管这是在处于严密保护的江淮军帅帐之中,王世伟还是有点犹豫。他贴着王玄应的耳朵小声地嘀咕了一阵。
  “什么!?”王玄应惊呼出声,他立即压制了自己的声量,低声地问:“李密真的要投降我们?!”
  “还没有,郑王。”王世伟回答说:“昨天,一名魏军使者悄悄找到我们,说他们是隐藏在附近山中的一支溃兵,问我们是否愿意接纳。因为附近的战场早已经搜索过几次,隐藏的溃兵大都敢就清扫过了。我们担心这其中有诈,没有答应,回答说我们要需要时间考虑。但那边非常急迫,下午和晚上都连续派使者过来催问,最后向我们透露出,他实际上是魏王李密的使者。说李密现在走投无路,粮草用尽,河北的轻骑又在四处寻找他们,所以想要投靠我们。这事情太过于重大,我和你几个叔叔们都不敢做决定,所以我亲自赶来问你,我们要不要接受李密的投降?”
  王玄应眨巴眨巴眼睛,问:“你们是在哪碰到李密使者的?”一边翻出了行军地图。
  “箕山,嗯,就是在襄城的汝水和颍水两河之间,距离河南的阳城也就四五十里,离襄城也只有四五十里,到这里估计有百多里……”王世伟很快在地图上找到了箕山的位置。王玄应凝视良久,长长地吐一口气:“若是真的话,我们也许能改变下眼前的情况,真的有望了……”
  虽然罗口一战后,江淮军被就留在了偃师城,但实际上,作为战场总指挥的李靖,却又将东都军和江淮军中的轻骑兵都比例抽调了出来,用来四处搜捕追寻李密的踪迹。李密逃走时有五万多人,但是在河南西南边这么多个郡的地方上,想要马上找到李密军的踪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王玄应胡乱地套上披甲,走出帐篷叫一声:“王林!”
  “是,大人!”
  “给我备马,顺便玄恕和世恽过来。”
  尽管王林心里有点疑惑,已经是午夜凌晨了,大人还要马干什么?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命令,命令卫兵牵来了王玄应的坐骑,派人去通知了王玄恕和王世恽将军。不一会,王玄恕两人急匆匆地赶来了,衣服凌乱,显然是刚从睡梦中醒来的。远远地,一见到王玄应他就问:“大哥,陈克复要动手了吗?”
  王玄应望向王世伟,王世伟摇摇头,小声说:“这消息我只通知了郑王,二哥也还不知道此事。”
  王玄应赞赏地望了他一眼。尽管他们全都是王氏一族的嫡系子弟,但这件事实在事关重大,连他们都还没通知就直接报告了自己。他欣慰地看到,在自己的统领下,王家人在江淮军中也十分遵守着军中纪律。
  “世恽将军,我要暂时离开一下军营,部队暂时交由玄恕指挥,由你来辅助他。”
  王世恽一愣,很干脆地回答:“是,郑王。”他皱了皱眉头,对自己的侄子深夜突然丢下了部队要离开感到十分惊讶,却没有出声问,只是说:“郑王,眼下河北军和东都军还包围着我们,目前形势不明。你如此外出,一切得多注意安全。要不,我调一个营的人跟着你出去。”
  “不用了,我挑三五亲卫跟我过去就够了。”马匹已经牵过来了,王玄应干脆利落地翻身上马。他的身后,王林已经挑了三名身手最好的亲卫也做好了出发准备,身手矫健的侍卫地跳上了战马。王玄应心情开朗了许多,笑着说:“让营里的小伙子们好好睡下吧,这些天他们已经累得够呛了。”和王世恽及弟弟分别打了个招呼以后,他掉转马头向营地外冲去,王世伟和卫队的侍卫赶紧跟上。
  一行人悄悄出了军营,然后一路策马奔驰,在营地的边缘,他们碰上了一行东都军的巡逻队,王世伟是把他伪装的河北军传令兵腰牌往前面一扬,巡逻队立即放行,他们畅通无阻地出了大营,没入那一片黑暗的原野中。
  初夏时节的深夜,一股湿润凉爽的空气迎面扑向策马奔驰中的诸人。王玄应双脚夹紧了马腹,不断地扬鞭,坐骑跑得飞快,冲在了整个队伍的最前面,以至王林不得不几次喊叫:“郑王,慢一点!”黑暗中,这样高速地纵马奔驰是很危险的。不要说碰到有可能隐藏在附近的魏军溃兵,即使路上有个什么小坑、石头的,万一马失了蹄摔下来,轻者骨折,重者致命。每次听到王林的喊声,王玄应总是稍微把马速降低了一点,但很快的,他又开始纵马狂奔了。那热切的匆忙劲头,让王世伟简直以为李密是自己侄子的初恋情人。
  王玄应心情激荡,心中阵阵血液直冲大脑,花了好大力气他才控制住了自己没有放声吟诗一首的冲动。虽然明知这一带还是刚刚大战后的战场,自己只带几名卫兵上路是相当不安全的,但一想到李密的投降给他带来的好处,王玄应甚至等不及片刻,就急不可耐地上路了。
  李密要投降了!王玄应相信,在整个如今的局势中,再不会有比这事情更让他激动的事情了。他已经向陈克复过展示了无数和诚意,可陈克复却是一心要将他除之而后快。面对着陈克复那强大的实力,他原本已经认命了。但是现在李密居然要向他投降,而不是向陈克复投降,却让他马上又看到了一线光明的曙光!
  似乎世间的一切又美好了起来,夏风清凉,星空灿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8/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