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509

  不过虽然身上带伤,这些如铁打的大汉却全都裸露着胸口,手里拎着酒壶在痛快地喝着酒。有几个一边唱,还在一边哭,似乎在说着上募军的全军覆没,和淮南军此次作为前锋的惨败。
  杜伏威坐在一张熊皮垫着的大软椅上,精赤的上身,上面密布着大大小小的诸多新旧疤痕。而在右胸口的位置,那里正包扎着纱布,上面还隐有血迹渗出,这是在颍川城被射中的一箭。
  他坐在椅上,一手拎着酒壶,一边看着部下们的嬉笑怒骂。在他的一侧,却居然有位女子。不过那并不是个歌伎,而是一个一身轻甲装束,头上束着个男人发式的年轻妇人。两人紧靠在一起,不时的低头说着什么。
  门一打开,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那里。看到是一群女人到来,屋中的将领们都有些意外。杜伏威的眼力很好,反应也很快,在众人出口调戏她们之前,就马上站起来,向着门口迎去。
  “不知道郡主驾到,本帅有失远迎接,还望郡主恕罪!”
  “不”沈落雁微微笑了笑,并没有被屋中一群光膀子的男人吓住,“是本郡主不请自来,打扰了杜将军才是。”
  杜伏威请了沈落雁上坐,那个刚才一直坐在杜伏威旁边的女子起身对沈落雁笑了笑,“郡主请上座。”
  “单姐姐好。”沈落雁对那妇人还礼,“单姐姐整日担心杜将军安危,杜将军一回来,姐姐马上回来了。现在看到杜将军无大碍,应当放下心了吧。”
  那妇人却是杜伏威之妻单氏单云英,单云英虽是一妇人,不过却也是一乱世英雌。其出身说出也是大有来头,她乃是瓦岗大将单雄信的侄女。当年单雄信追随翟让起事,因起事之初,担心被官军围剿。单雄信就让族兄带着侄女一家去江南暂避。
  单云英一家在淮北路上被一股盗匪打劫,恰好碰到杜伏威带军经过,救下了单云英一家。英雄救美,本就是一桩美事。再加上单云芳也是江湖儿女,胆大豪爽。一个小将英雄,一个女儿多情,两人干脆也就结了夫妻。
  之后杜伏威在江南越战越勇,渐成一方豪杰。而单云英那些年也一直跟随,而且多次披甲上阵,也是一员女中猛将,淮南军中,人人皆称单云英杜姬。虽然后来闻知叔叔在瓦岗安好,但却也一直没有再回去过。
  一番嘘寒问暖过后,杜伏威倒是先开口道:“郡主此来,是否关于淮南军回军一事?”
  “不错!”沈落雁直接回答道。“越王一意欲回军,却置朝廷利益于不顾,我甚为担心。想杜将军乃是有识之士,相信你也定然已经知道了我今日与诸将军所议之事。此次计划对朝廷至关重要,甚至关乎到整个陈朝上下。我希望杜将军能够支持于我,不要让越王把淮南军带回。”
  “怎么支持?越王乃淮南军之主,如果他执意要回,只怕就算本帅亲自却劝,他也不一定会听的。”杜伏威担忧地道。
  沈落雁沉声道:“杜将军,事急乃可从权。如今整个军中将校都已经同意留下,而越王却独独要撤军。越王已经犯了众怒,当此之时,还希望杜将军能观明时势,不要被卷入其中方好啊。”
  杜伏威眉头一皱,面色微微变道:“难道吴王要对付越王?”
  “不,谈不上这么严重。只要越王能只从朝廷的命令,朝廷也不会为难他的。”沈落雁声音中不带任何感情道。但是那轻巧的话语中,却已经蕴含了太多的信息。
  眼下沈落雁直接找上门来,还直言不讳的说出这般对越王不敬的话语来。这背后的话语已经很清楚了,吴王沈法兴终于借着这次王智慧要撤军的事为理由,拉拢了阵朝所有的其它将领,准备借此机会攻击王智慧了。而王智慧最大的依仗就是淮南军,现在沈落雁一点也不隐瞒于他,这说明他们已经不把他算做威胁了。
  心中剧震,杜伏威只觉得这一睡意汗毛竖立。淮南军是王家的,他杜伏威也是王智慧的私生子。眼下情形,王智慧已经处于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了。王智慧能逃一劫,他又将如何自处?
  而沈落雁此时把这些告诉自己,她想要的又是什么?
第747章
背叛
  “辅公祏已经和我父王谈过了,他表示愿意全力支持我父王!”安静的让人有些不安的火堆旁,沈落雁那张苍白的脸在摇曳的火光映照下,更是显得如玉雕一样的完美。
  但是她说出的话,却让杜伏威有如坠冰窟。辅公祏是他最好的兄弟,也是淮南军的副帅。两人可谓生死至交,当初杜伏威穷的没饭吃时,辅公祏还为他去偷羊。结果后因被官府发现,兄弟俩才不得不聚众起事。兄弟两起事后,一路转战东南,渐建立起不小的声威。
  他还记得那时他自号总管,而以辅公祏为长史。因辅公祏年长,杜伏威一直呼他为兄弟,而军中将士皆呼其为辅伯。两人转战江淮,多少次生死与共,可以说早已经不是亲兄弟而胜似亲兄弟。
  后为杜伏威投靠了王家,依靠王家的势力又先后合并了苗海潮、李子通等江淮起义军,可谓势力大涨,威望大增。不过也就在那时,王智慧开始向淮南军中安插王家的心腹。淮南军原来各路将军与王家安插进来的心腹,一方乃是起义农民、江湖草莽,而另一方却多是世族子弟。两边互不买帐,最后弄得更是势同水火。最后甚至引得苗海潮和李子通先后叛乱,如果不是杜伏威命大,几次死里逃生,他早就没命活到现在了。
  苗海潮和李子通的两次叛乱,使的淮南军实力大降。而王智慧也近一步的插手淮南军,王智慧以杜伏威的养子阚稜为左将军、王雄诞为右将军,而以王氏家族的王宝为前将军,王琰为后将军,以王瑁为中将军。却又把淮南军的重要人物杜伏威的兄弟辅公祏推为副帅,名为尊崇,实际上驾空了他。从此,成功地挑拨了杜伏威与辅公祏,让两个原本最亲密的兄弟之间有了裂痕。
  后来杜伏威也数次与辅公祏解释,但那缝隙却始终存在着,两人之间再无法回复到过去的亲密。
  此时杜伏威一听辅公祏居然在没有和他谈过的情况下,就已经倒向了沈法兴,心头顿时万念俱灰,百般滋味闪过心头。头一次,他感觉到了一股心头淌血的感觉。如果是从前,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辅公祏是绝对会与他先商量的。可是现在,他却要不同有通知自己一声,就和吴王沈法兴达成了一致,甚至在事后都没有告诉他一声。
  “他怎么能这样?”杜伏威喃喃的自语,一遍又一遍,到现在,他都不敢相信自己最好的兄弟会背叛他。
  沈落雁凝视着他,“一边是你的义父王智慧,一边是你的好兄弟辅公祏。眼下只能二选一,估计你感觉为难了吧?也许对辅公祏来说也是如此,辅公祏和王智慧早有不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眼下之事,私仇公怨加在一起,因此他才会站出来反对王智慧吧。而你是王智慧的义子,因此他才没有和你说吧。”
  “不要为他辩解了,再怎么辩解也是无用的。难道我与他十多年的兄弟之情,还换不来他的一点信任吗?”
  “那你要怎么办?你现在手上只有三两败兵,而辅公祏的手上可是有八万兵。而且吴王与诸将手上可是还有十八万兵,你得考虑清楚了!”
  “要是我不同意你们的计划,你们打算怎么处置我?辅公祏会怎么对付我?”杜伏威满脸的落寞,语气也说不出的低沉。此时他感觉自己受到的背叛与伤害,比颍川战场上的那一箭还更加的厉害。
  沈落雁沉默了一下,随后缓缓道:“如果你不肯按我们的计划行事,吴王会调辅公祏带那八万淮南军来阻止你南下。要知道,在淮南军中,他的声望是仅次于你的。而你刚刚打了场败仗,义子阚凌、西门君仪等将领都受了伤未好。你们真要动起手来,你肯定不是辅公祏的对手。”
  “他敢,他怎么敢,怎么能这样。多年的兄弟,当初的誓词呢?”杜伏威这个年轻的汉子,激动的脸色胀红,青筋梗起。
  “杜将军,有时候,不要把这些东西太过于相信与期待。你们俩一手建立了淮南军,可是这些年来一直以你为尊,他也许没有怨言。但是你当初选择投靠王家时,他本就不太同意。后来王家重用你,却架空了他。你觉得他,真的只对王智慧不满,而从没有对你生过不满?”沈落雁的话就如同一根针一样的扎在杜伏威的心上,让他愤怒的在颤抖。
  良久。
  “罢了,罢了!”杜伏威长叹一声,“你们想让我怎么做?”
  沈落雁见杜伏威这样的硬汉也终于妥协了,心头一阵高兴,面上绽开春花般的笑容。
  “杜将军,你将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淮南军,为子江南的安宁,你不会后悔的。”沈落雁笑着道:“我这里有一封信,你按计划去做就行了。”
  “我若按你的要求做到了,我能得到什么?”杜伏威冰冷冷地道。
  “我能保证你依然还将是淮南军的元帅,如果你愿意,我愿意向吴王陈说,让他收将军为义子。”沈落雁微笑着道。
  杜伏威紧紧地捏着拳头,咬着牙问道:“辅公祏呢,他又将得到什么奖赏,难道吴王也要收他为义子?”这是杜伏威在听到辅公祏背叛他后,头一次称呼他的名字,而且是指名道姓的称呼。在这个时代,指名道姓,那已经表示着极大的侮辱。这一句话出口,也即表示着他与辅公祏多年的兄弟情义,已经烟消云散。
  沈落雁看着这一切,却只觉得一阵可叹,她缓缓望着这个受伤的男子道:“辅公祏其实一直觉得你对他不公,他认为你们能有今天,他的功劳很大。可是淮南军上下却都只尊着你,反把他遗忘在一边。其实辅公祏心比天高,满腹野心,甚至如今他公然背叛你们多年的兄弟情义。这样品格的人,你以为吴王真的会看得起他吗?”
  又些嘲讽的笑了笑,沈落雁又道:“其实不单吴王看透了他,就是王智慧又岂不是早看透了他的满腹野心,却眼高手低?辅公祏离开了你,不过是一个可笑的小丑罢了。吴王用他,不过是把他当做一枚棋子。这样的棋子,吴王岂会收做义子,岂会重用?但是将军你就不同了,杜将军英勇善战,指挥有方,乃是不可多夺的帅才。更何况,杜将军为人有情为义,是个可相信的汉子。”
  杜伏威讥笑了一下,“有情有义?既如此,你们不还是叫我与多年的兄弟,甚至是我的义父动手?我只是奇怪,吴王今日叫我背叛越王,为何他就不怕他日我再为他人背叛他呢?”
  沈落雁笑了笑,并不回答,只是以手指了指杜伏威手上的信,转身就离开了。
  等到沈落雁离开,杜伏威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桌上的那封薄薄的书信。足足沉默了一个时辰之后,杜伏威派出去的人回来了。他派去打探对证沈落雁之语的探子回来了,并告诉了他打探到的所有事情。所有沈落雁说的那些事情,全都是真的,一个不假。而且听说辅公祏已经在宛丘的淮南军大营里,秘密会见过了许多中低层的校尉。
  听到一切果然证实之后,杜伏威一把拨出大剑,将面前的长案劈成了一堆碎片。然后终于打开了那封信!
  深夜,宛丘城。
  越王王智慧的临时府院中,一队队的越王近侍正在整理打包行李。一箱箱一包包,装着王智慧随军所带着的大量个人物品。这些大包小箱,其实里面装的也全都是些生活物品,大到一张床榻,小到一只茶杯。王智慧走到哪,就把自己全套的生活用具带到了哪,哪怕是行军打仗,远行千里,他一样都带着。
  与院中忙碌的景象不同,厅中此时却是红烛高照,火盆旺烧。厅中两侧摆着数十张小席,一队队的侍从女仆如流水一般的端着一道道美味佳肴呈上各席。
  上席主位,王智慧广袖长袍,美须白面,正与下首的前将军王宝、后将军王琰、中将军王瑁等王家子弟谈笑。在这几人的远一点处,还有淮南军中的其它王氏子弟,及王家心腹将校。而更远些,才是辅公祏、杜伏威、王雄诞、阚陵、西门君仪等将领的位置。
  辅公祏等人已经到了,安坐于左边席位。而右边的席位却一直空着,杜伏威等人迟迟末到。
  坐在上首的王智慧虽然表面上和王家子弟交谈着,但一双眼睛却一直在用余光扫着杜伏威等人的位置。见杜伏威众人迟迟未至,脸上渐渐阴沉下来。
  直到开宴的前一刻,杜伏威等人才迟迟到来。不过杜伏威一进来,立即献上了一份精美的礼物,而且他与部下的诸将等人,也全都是穿着大衫长袍而来,并无带刀剑,这让原本已经不快的王智慧又高兴了起来。当下命令开席,并令从城中搜罗的歌伎女子献舞。
第748章
兵分两路、北伐西征
  酒至半席,众人正喝的痛快。
  突然,杜伏威大喝一声,猛的扯开身上的长袍露出里面的精金软甲,并从腿上中取下一把短剑。杜伏威纵身上前,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时,一击而杀死王智慧,紧接着,提着人头从容走下来。
  厅中王宝、王琰等王氏将校们也是经历过战场拼杀的人。过的也是刀口舔血的日子,但也被这一突发事件给镇住了,一个个手足无措、像傻了一样。
  正在这时,外面喊杀声震天。原来,辅公祏先前安排的心腹带领着大队士卒前来接应了!
  杜伏威看到时机成熟,高声说道:“王智慧昏庸老迈,跟着他只有死路一条。如今吴王英明神武,大家只要跟着他,何愁将来不富贵?”
  众人一看这架势,都知道已是无可挽回,只好一个个沉默不言的坐在了那里。
  杜伏威见镇坐了众人,掌握住了局势,心中也一阵莫名的轻松。他几步走到辅公祏的面前,将那个还滴着血的人头扔到他的面前。人头骨碌碌的在席上滚了一圈,将席案上的杯碗盘碟打破了数个,杯盘中的酒菜全都洒了一地,红的白的黄的,粘了许多在那人头之上。刚刚还谈笑风生的王智慧,此时就连那人头也面目全非,再看不出一点原来模样了。
  辅公祏在刚才杜伏威奋起杀人的时候,就已经万分惊讶了。在杜伏威跳起来拔刀的那一刻,他还以为杜伏威要杀的是他。按照他与吴王的计划,是他趁着王智慧的这个宴会,派心腹一举围了府第,然后把赴宴的王智慧及淮南军那些不肯听从他号令的将领全都杀了。
  甚至在他们的计划中,如果杜伏威不肯投降,也会把他一起杀了。毕竟杜伏威是王智慧的义子,他们之间的关系亲密。
  计划全都安排好了,谁也没有想到,最后居然中间会有这样的一场。他到此时还都不明白,杜伏威为何要杀了王智慧?是听到了些风声,杀王智慧自保。还是其中另有什么玄机?
  看着被那个人头惊到的辅公祏,杜伏威笑着上前重重地拍着他的肩膀,他手上那王智慧的鲜血全都拍到了辅公祏那件紫色长袍之上。
  “我知道你之前担心我和王智慧的父子关系,所以这事情瞒着我。我也明白你这是为我好,不想看到我与王智慧对决,更不愿意我背上杀父的恶名。但我们十多年的兄弟之情,又岂是王智慧能比的了的。公祏,我知道你做的这一切都是为我好。我十分感谢,但这事我得亲自动手。我知道当初王智慧故意挑拨过我们之间的情义,以前我无法完全解释,但是现在,我用这个人头,来向你证明,我们的兄弟之情,是任何人也离间不了的。好兄弟,一辈子!”
  “好兄弟,一辈子。”辅公祏心中极度不安,眼神游离不定,心虚的不敢直视杜伏威的目光。这一刻,他突然有些后悔。后悔自己不应当背叛杜伏威,他为自己之前的行为后悔。但转而,他又在心中暗自庆幸,幸好杜伏威还什么都不知道。幸好现在王智慧已经死了,一切都已经成了往事。
  也许他做过的一切,杜伏威永远也不会发现,也许他还能和过去一样的和杜伏威做兄弟。
  两人重重的拥在一起,紧抱着对方,重重地拍打着对方的后背,向厅中众人展示着两人之间的兄弟情谊。
  王智慧死了,沈法兴这个幕后的操纵者并没有放过王氏子弟一马。
  漆黑的夜幕之下,一轮血腥的大清洗开始了。
  最先倒在刀下的,是王宝、王琰、王瑁等淮南军大将。一刀一个,没有任何的审判,那些王家多年来安插在淮军中的高级将领们就一个个的倒下了。
  杀了几个级别最高的将领还不够,杜伏威马上下令,将所有校尉级别的王氏子弟,及过去忠于王家的校尉级军官才都抓了出来。没有审问,不接受投降。一个一刀,数以百计的中层军官倒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