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3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9/509

  为了等到洛阳的确切消息,他只能行缓兵之计,把决战打起了拖延时间的混战。他放弃了与魏军的正面交战,改用这种牛皮糖似的“缠斗”战术来消磨魏军的兵力和时间。魏军不知道的是,看似混乱无章的战斗,其实都是出于王玄应和江淮军将领们每天晚上研究到深夜的结果。
  这种看似耍赖皮的战术并不是人人能玩,需要极其高超的指挥技巧、需要研究地形;揣摩魏军将领的心理,料敌机先,预测魏军突击动向,安排伏兵;又要以极其快的速度重整溃散的部队将他们重新投入战场。这是玩火,稍微不慎,那就等于是引火自焚。比起第一天那种大喊一声“冲啊!”,然后全军向前涌的场面,这种战术的难度不知要高多少倍。
  在两军开始进入长期战以后,江淮军依托于河北军后勤方面的优势开始凸显出来。一到晚上,在阵地的后方响了巨大的喧嚣和车水马龙声音,大片大片的火把一直蔓延到大地的尽头,伤员被转送往大后方,无数的新兵又加入了他们的军队。
  第二天清晨,出现在魏军面前、黑压压的阵头,人数不见丝毫减少。而魏军虽然是获胜,但几百上千的伤亡总是有的,比起第一天那种双方上万兵马阵亡的状况,现在双方的伤亡比例已经大大的接近了。从李密一直到最下级的士兵,都开始感觉到惶惶不安,江淮军仿佛有无穷无尽的补充力量,虽然他们屡战屡败,但无论受到多么沉重的打击,只要有一个晚上的休息,他们马上能恢复元气,而且力量大增。就像传说中的怪物一样,无论受到多么重的创伤,但一到晚上,这个怪物都能将所有的伤口抚平,自行痊愈。这样的“胜利”,何时才会有尽头?
  此时的李密等魏军军官都感觉自己仿佛掉入了一个巨大的沼泽泥潭之中,无论怎么挣扎,只能看着自己越陷越深,却怎么也拨不出来。
  而且联军方面还有一个决定性的优势,他们兵马众多,可以养精蓄锐地轮番上阵。而且最为精锐的河北军到现在,都还从没有出现过。夺占了洛口仓城的联军,粮草丰富,且又有虎牢要塞中源源不断的武器器械的输出劫持,联军拥有全面的优势。现在,会战进行了整整半个多月,得不到休息的魏军土兵越打越疲惫,士气开始衰退。尽管这些天魏军每天都还是威风八面地横冲直撞,所向披靡,但是他们的攻势却是日见衰落。而联军这边,却只如一个看不到尽头的沼泽地,越是深入,越让他们感觉到绝望。
  夜晚,又是一天血战的结束。今天的战役,照旧以江淮军军的失败而告终。数个排槊步兵方阵被击溃,约一千五百名江淮军土兵陈尸沙场。
  双方军队已经开始脱离了接触,举着白旗的双方民夫进入了激战后的战场,开始搜寻各自的伤员。虽然没有经过任何协议,但是双方军队都很有着默契地对敌方的救护队不加攻击。
  夜幕降临时候,大批江淮军的伤员被用担架送了回来。低沉的呻吟声音在营帐中间回荡着,河北军医疗营的军医们正对他们进行着尽可能的救治,但是,同时出现了几千名伤员,就是有着专门编制的医疗营也一时措手不及。这里面,很多人是等不到医生的到来就已死去,他们将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王玄应从伤员的帐篷里出来,心情沉重。魏军的攻势依旧那么凌厉,属下伤亡严惩。他们,真的能坚持到最后吗?
  “郑王,陈王召你入城会见!”一名传令兵道。
  王玄应抬起头来,看到弟弟王玄恕站在他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
  “怎么了?”
  “大哥,”王玄恕神情不安,“今天我们又折损了一千五百人,这些天下来,我们已经折损了过万了。现在咱们手中只剩下五万人马了,再这样下去,弟兄们的血就要流尽了。”
  王世恽点头,“郑王,这几天我们一退再退,陈克复却丝毫不加干涉,此事大违常理。现在他来招你入城,此事明摆着已经到了他的忍耐极限了。看来我们之前的缓兵之计,已经触怒他了,郑王此去,只怕有去无回啊。”
  王玄应长叹一口气,点点头,承认:“我知道。我们这是在玩火,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总不甘心父亲打拼下的基业就此断送在我的手里。叔父,洛阳的情况如何,有几分把握?”
  “元文都和卢楚两人现在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他们站在我们这边。另外段达已经拉拢了内史侍郎郭文懿,黄门侍郎赵长文等大部份东都官员。除了这些人外,目前实际掌控东都兵马的兵部尚书、右武卫大将军皇甫无逸却首鼠两端,摇摆不定。这狗贼现在骑墙观望,不到这边局势明朗,是定不会表态的,目前洛阳军中将校,大多和其一样态度。世伟发信回来,请示说是否动手除掉皇甫无逸,强行夺取洛阳兵权?”
  “不行。洛阳兵马,俱是东都官宦贵族子弟为将校,这些人本就和我们不是一路人。眼下如此局势,就算我们用强除掉了皇甫,只怕他们也不会真心跟着我们。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把皇甫老贼拉拢过来。如果还不行,那就罢了,无论如何,明日和李密决战罢。李密再不死,就得轮到我们了。”
  “但是,这样下去,江淮军恐怕坚持不下去了。”
  “尽量吧。”王玄应打断了他的说话:“除此以外,别无他途。”
  他转身向中军营帐走去。
  望着王玄应疲惫又憔悴的背影,王玄恕突然提高声量问:“大哥,什么时候才可以转机呢?”
  王玄应头也不回:“也许明天!”
  “但昨天你就这样说了!”
  “那就后天!”王玄应声音疲惫的道。
第733章
直取洛阳
  四月十五日,中原会战已经进行了整整半个月。
  一早起来,所有人都发现原本已经要进入夏天的四月半,却突然冷的惊人。天空乌云低垂,一阵阵的刺骨冷风刮过,让原本身上只穿着单薄衣袍的将士们都冷的打抖。
  昨日上午,还是风和日丽,暖风吹的人直打瞌睡。可一入夜,气温就不断降低,等到了早上,更是仿佛一夜间又回到了早春二三月时。
  强劲的冷风吹的士卒们直打哆嗦,一堆堆的篝火已经燃起,士卒们三三两两,找到什么就披什么。有的披着布帛,有的披着兽皮,有的甚至披着麻袋,稻草。有的干脆把帐篷也披在了身上,全都挤成了一堆缩在火堆边烤火。
  到了正午时分,原本应当暖和的太阳也还不见影子,天空到处只有堆积厚重的仿佛随时要掉下来似的乌云。气温不断下降,待得午后,天空居然洋洋洒洒的下起了白毛大雪。
  不过个把时辰,黑石平原上已经积起了白白的一片。
  这突然变化的怪异大雪,引得无数的士卒慌乱。军中各种各样的流言在四处传播,许多士卒已经被冻伤。
  站在城门楼上,望着平原上的阴风怒号,大地渐披上银装,陈克复突然打了个抖。
  一名侍卫将几个火盆燃起,火苗升腾而起,一阵阵的温暖传来。陈克复摘下有些生硬的皮手套,让掌心更靠近了一些熊熊火焰,温暖掌心,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轻叹,哪有比这更甜美的亲吻呢?暖意如熔化的黄油,在指尖扩散。
  李靖在火边肃立,摇曳的光亮照着他脸上坚毅的线条。望着这怪异的天气,他的脸色十分沉重。
  谁也想不到,已经四月半的初夏,居然还会下雪。这可是中原河南,并不是塞外漠北。就算是倒春寒,一般也是二三月的时候才会有。此时可是四月半,这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到底在预示着什么?
  一名全身裹着兽皮的江淮信使在侍卫的带领下步上城楼,跪在地上道:“禀报陈王,昨夜天气突变,气温陡降,我军中将士皆衣着单薄,大多冻伤。郑王原计划今日对魏军发起反击,奈何军中将士衣不避寒,多有冻伤,难以出阵。郑王昨夜也感染伤寒,卧床难起。如今军中事务,已经暂交王世恽将军代理,王将军特命小的来报,恳请陈王发下命令,暂停对魏军攻击,许江淮军将士暂入城内避寒,并恳请陈王能为江淮军将士预备些避寒衣物,如若陈王许肯,江淮军上下感激不尽!”
  将信使挥退,陈克复不由眉头紧皱。
  “这雪下的时候还真是奇怪啊。”
  “四月飞雪,这乃大灾之兆啊。殿下,当得有心理准备,早做预备才是。”李靖道。
  陈克复点了点头,这场四月半的雪,不论从长远来说,还是从眼下来看,都是一个大灾祸。如果这雪一时半分停不下来,那此时汇集于黑石平原的数十万军队,边避寒的衣物都准备不及,更不要提在这样的情况下做战了。如果雪下的久一些,那么他们先前布下的策略,有可能会全部改变。
  “南陈军到哪了?”
  “南陈军顺颍水一路北上,目前前锋已经到达颍川郡颍川城,距离我们不到四百里,轻骑两日可至。主力大军则还在淮阳郡宛丘城,距离我们还有六百余里,如果急行军,最快五日可达。”郭孝恪回答道。
  “淮阳距离庐江有多远,距离金陵有多远?”
  “淮阳距离庐江合肥有八百里,距离金陵约一千里。殿下为何如此问?”
  望着天空飘洒着的白雪,陈克复沉声道:“这场雪下的不是时候,不但让我们措手不及,一时无法准备足够的将士避寒衣物。就是李密、南陈军也同样面对这样的困难。虽然这场雪能加速李密的败亡,但也同样有可能让南陈军因这场雪而退回淮南。这次南陈的出击是我们灭掉南陈的绝佳机会,如果南陈军缩回去了,再想一战灭南陈,可就难了。”
  “江南士卒性不畏寒,本来此时已经是四月初夏,正是气温舒适,河水充足,最适合南方军队进军做战之时。可眼下突然四月下雪,就算是北方的士卒一时间都经受不住这天气变化。这江南士卒北上千里,更是难以抵挡这寒冷天气。如果这雪只是一两天还好,但如果气温持续不回升,南陈军队很有可能会马上撤回淮南。殿下的预测确实有道理,我们当如何应对?”
  还兼任着丞相之一的李靖担忧地道:“这还只是短期的麻烦,辽东、辽西、韦州诸地,都是今春下种,七八月收获,此时本正是生长的大好季节。这场雪一下,只怕今年难有收获。而河北、山东等地所种乃是冬麦,去冬下种,到六月即可收获,遭遇此雪,同样影响严重。而淮泗一带的水稻此时更是刚刚播种育秧之时,这场寒流会冻死绝大多数种子,就算补种也来不及了。等到五六月本来的收获季节,田里却没有粮食可收,到时就会爆发大饥荒。这不单单影响到普通百姓,就是我们朝廷,也得面临比去年更加严重的粮荒。”
  “天灾人祸,这贼老天,怎么也不休停一下,这是要把所有人逼上绝路吗?”
  天灾很多时候比兵灾匪乱更加的残酷,历代王朝,有大部份都是因末年的大天灾,而引起大饥荒,最后引得农民起义,最后王朝覆没。皇帝都不差饿兵,而百姓如果没有了饭吃,没有了活路,什么事情也是干得出来的。虽然如今的陈克复治下,比其它各地都还算安稳,但一旦百姓没有了饭吃,再好的昨日也会变成最坏的明日。
  相比于眼下的战事,一场更大的危机已经袭来。陈克复眉头紧皱,感觉一阵阵的刺痛。
  “殿下,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尽快的解决眼前的战事。眼下距离六月已经只有一个半月了,到时各地粮食收获不足,必又生乱。”李靖靠近陈克复减轻声音道:“殿下,这场天灾可不单单影响到我们,突厥、契丹、霫族、奚族、新罗、百济,铁勒,这些北方的部族王国只会比我们遭受更大的灾害。北方部族面对这场灾难,只会更加难过。北方部族应对天灾,向来靠相互劫掠解决。一旦各部族动起手来,不但我们眼下各军中的部族联军有可能要回北方,就是我们的后方也有可能随时得面临各部族的劫掠。”
  雪一阵阵的下,纷纷洒洒,午后没多久,整个目光所极,已经到处都是一片银装素裹,仿佛回到了北方的寒冬腊月时节。寒风呼啸,天空不时传来一阵阵凄厉的鸟鸣。
  陈克复望着远方魏军的阵营,心中一片沉闷。李密只剩下了三天的军粮,他忧在眼前。而陈克复却也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一个半月后,他也得面对和李密同样的粮食危机。
  “传本王将令,让后勤辎重营送酒肉及避寒衣物至江淮军营犒赏,并派军医去医治王玄应。并传本王将令,明日一早,江淮军全军出击,许胜不胜败,许进不许退,务必一战歼灭李密魏军。如若不胜,让王玄应提头来见!”
  “另传令洛阳段达、皇甫无逸、元文都、卢楚四人,令四人明日一早率十万东都军出城夹击李密。如有违令不从者,定斩不饶!”
  两名传令兵快速离开,向江淮军大营及东都洛阳送信。
  过了一会,陈克复转头对诸将道:“鲁世深、郭孝恪听令,本王给你们一次补过上次过失的机会,你二人马上挑选精骑两万,日夜兼程,即刻南下。直扑许昌,挡住南陈军北上道路。另外本王会派杨善会、杨士弘率三万人马出江都沿淮河而上,直扑寿春,截断南阵军退路。你们与杨善会、杨士弘的任务是拖住南陈军,将其南北进退路张截住,以待大军南下。”
  “殿下,杨善会三万人马就算攻下江南重镇寿春,只怕也挡不住南陈三十万大军撤退啊?”鲁世深有些担忧地道。
  “不。”陈克复微微笑了笑,“别看杨善会一直是个文官,可杨善会从招募乡兵征剿农民军开始,大小七百余战,从未有过败绩。杨善会从段达在河北剿张金称时,曾经以麾下一千劲旅破张金称三万人马。后张金称与高士达、孙宣雅等河北山东各路义军合兵三十万,攻破汲郡黎阳仓。就在诸贼得意之时,杨善会率着他的一千劲旅突袭贼军,一路声张虚势,大张旗鼓,最后以一千人一路追击,击溃贼军三十万人马。其后更是屡战屡胜,从未有过败绩。如果不是因为他是杨义臣的老部下,受杨广猜忌,他早就是一方统帅了。杨善会自归附我朝廷以后,一直镇守江都,被南陈大军围困数年,依然巍然不动,足见其本领。此番调其截断南陈后路,正是合适。”
  等诸将都领命之后,陈克复最后道:“明日,张仲坚将军领两万步卒留守洛口仓城,李靖将军率两万轻骑自罗口东面为江淮军押阵,本王亲率一万兵马直取洛阳!”
  “遵令!”
第734章
绝望之战
  四月十六日,中原会战的第十六天。
  天空下着今年最奇怪的一场怪雪,土地泥泞,刚刚过去没有多久的冬天仿佛又回来了。
  “呜呜呜!”
  凄凉的战号吹响,江淮军出战列阵。整个阵营楔形摆开,中间布置的是由一百个江淮排槊步兵组成的巨大楔形步兵阵。一百个由两百五十六人小步兵阵组成的大步兵阵,出动了江淮军所有的排槊步兵,足足两万五千六百人,这些全都是江淮军的最后的精锐步兵部队。以江淮步兵将领中最勇猛的王辩、杨威、霍世举、刘长恭、梁德重、董智通、费青奴七将为将。这些排槊兵与统兵的中低层将校,全是王世充最初起兵剿匪时的核心人马,是王玄应手中最精锐的部队,这么多天来,遭遇上魏军部队,别的部队往往都是伤亡很大,惟有坚强的排槊步兵能坚定如磐,稳住了整个阵脚,掩护全军撤退。
  左翼布置的是由轻步兵及少量轻骑兵组成的混合军队,数量为一百个百人队共一万人。轻步兵队这么多天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是整个江淮军战略最弱的一支部队。统率这支部队的王玄恕辩解说,“我们不是惧战!只是因为轻步兵向来都是装备最差的部队。”
  左翼军队的部队装备比较简陋,即使在正规军里,大多也是用简陋的长矛,有的甚至是装备着套着铁枪头的木枪,除此外,很少有人有正规的制式横刀和步兵长弓。将领们都很担心,如果魏军要打开缺口的话,左翼将是他们的最佳突破点,他们只能寄托希望于占左边阵营中部分的重骑兵营士兵能够发挥奇迹。
  右翼布置的是单纯的轻骑兵部队,足足一万五千人的轻骑兵,是江淮军最机动的部队。在与魏军的交战中,江淮军早就发现,魏军一旦形势不利就很容易溃逃。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一支足够数量的机动骑兵,就能充分的扩大战场优势。这也是此次王玄应面临着陈克复最后通牒,逼他与李密决战后所做出的新的布置。
  此次决战,王玄应已经把取胜的希望从江淮重步兵和重骑兵的身上,转到了这支布置在右翼的纯机动骑兵。希望在战场上,这支轻骑兵能够利用他们的快速机动,给予人数倍于他们的魏军以突破机会。
  除了右翼的这些轻骑,在中军靠右翼的阵地上,王玄应把江淮军最强有力的冲击部队重骑营也全都布置了上来。在这场决战中,王玄应准备让重骑营作为最前锋的冲击力量,让他们打头阵。对于王玄应来说,如果此战再陷入混战,那么这支强有力的重骑部队也就难以派上用场了。而兵力明显少于魏军的江淮军,对此战是丝毫马虎不得的。
  同一时刻,魏军阵头也响起了凄厉的号角声,接着,锣鼓喧嚣。一个又一个魏军步、骑兵营团开出大营,在两军之间的空地上展开队列。魏军中的辅助军团,也就是那些被李密从偃师城撤退时裹挟的青壮民夫则按兵不动。这么多天来,魏军一直都只出动了精锐的正规部队,而那些辅助的民夫则强征的百姓一直被布置在后方没有出动过。王玄应至今还没有搞明白李密的主意,人海战术一直都是农民军的看家法宝,李密这次却一直不用这些人,他是想把这一批生力军留下来当成充当决定胜负的预备队呢?还是不放心那些人的忠诚度,害怕他们会阵前叛变?
  魏军出战的队伍中清一色都是正规军士兵,这是魏国的最后精华力量。虽不是隋朝正规军出身,但这些农民军出身的魏军,经历了中原战场的无数场战争,早已经从战争中训练成为了一支强悍的力量。
  约十五万魏军士兵在金红相间的双虎旗帜下整齐地展开,人马众多却不混乱,一切井井有条。魏军传令士兵奔来奔去,安静、肃杀。士兵们表现出的那种准确、训练有素、乾脆利索的劲头,简直可以称得上赏心悦目。大浪淘沙,从上百万的军中,淘剩下的这十余万魏军,是李密真正的核心力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9/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