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3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7/509


第728章
劝进皇位
  “南陈出兵了!”新任特勤司司长、定远侯张锦一身黑色的轻甲,一脸严肃地站在陈破军身边道。
  陈克复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什么惊讶,似乎一切早在预料之中。他转身看了一眼这个曾经的侍卫队长一眼,有些赞赏的对他微微一笑,伸出手帮他把肩上的中将军衔给别正了些。
  “你一路从北京赶到这里,辛苦了。京城一切可都好?”站在高高的云楼之上,可以轻松地看见远处的浓烟烈火和一片混战,这是第四次进攻李密大营了。负责主攻的是王玄应的江淮军,河北军的工兵营负责火力支援,河北的轻骑兵则在两翼待命,随时准备接应。
  张锦在河北军中,属于辽东军出身的嫡系,更兼他最初曾经是陈破军的侍卫队长,所以更是嫡系中的嫡系。接任特勤司司长之前,他是柱国、武骑将军,留守京城。当陈破军的命令传到他手中,让他即刻接任特勤司司长,并晋升他为中将,正二品上柱国,正三品冠军大将军、从三品定远侯时,他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的。
  特勤司长属于正四品,归属于参谋本部,看似品级不高。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特勤司、调查司、宪兵司、警察司四司位低却权重,特别是特勤司与调查司两司,一对外,一对内,是真正的权力极大的位置。非陈王心腹的心腹不能担任,四司司长虽是正四品职,可实际上他们却都能封侯。
  一接任,张锦立即一路南下,赶来河南面见陈王。
  见陈王还是如以前那般待他亲切,刚刚还帮他正肩章,张锦马上又感受到了如从前般的亲切。心下激动,正色道:“回禀殿下,京城一切安好。有李元帅与毛太傅坐镇京城,又有房相公、杜相公、长孙相公等柄持朝政,宫中也有陈王妃娘娘主持后宫,一切都十分安好。下官南下之前,曾往各处拜见过,一切安好。卑职南下赶到清河郡时,收到京中消息,长孙王妃于四月初九产下小王子,而杨王妃也于初十产下一名王子。另外还有就是突厥统叶护可汗的送亲使团已经护送着统叶护嫡女阿依古丽到了北京,正等着殿下迎婚,他们还问朝廷什么时候把义成公主送嫁突厥,与统叶护可汗完婚。”
  “长孙和出云都已经生下了一个儿子?”陈克复十分惊喜的转身追问道。
  “卑职虽末亲见两位王子,不过在清河时见到了要南下报信的使者,卑职正好南下,就把喜讯一起带来了。按使者所说,长孙王妃初九先诞下一王子,杨王妃随后初十诞下一王子。两位王妃前后相距一日生产,信使所报,两位王妃与两位王子都十分平安。”
  “好,好,好。”陈克复的语气中掩饰不住喜悦之情。虽然他早知道自己与新罗公主金胜曼早有一个儿子,但那个儿子他连面都还没有见过,如今更是成了新罗王的继承人,名义上姓金不姓陈。
  “好,本王终于有儿子了,我陈克复终于后继有人了。”陈克复也没有想到,长孙无垢与杨吉儿居然前后只相差一天,先后生下儿子。这两个儿子的出生,不单对陈破军来说意义重大,就是对整个河北军都说,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以往陈破军虽然得部下爱戴,但因陈克复太年青无子,又与陈氏一族关系复杂,以至于后继无人,总让朝中上下为此担忧无比。
  甚至李奔雷和毛喜、鲁广利等人曾经劝过陈克复,让他在有儿子之前,不妨按历来传统,先收一些义子。比如将秦琼、程咬金、张勇等年轻优秀小将,收做义子,以巩固地位,免去大家担忧。收义子,这也是历来军中无子或者子幼的大将及一方豪雄们的常用手法,一来用一批义子把军队组建成一个以宗族关系为主的家族军队,二来也可以避免因意外之事,导致因后继无人而一方势力崩散的可能。
  不过收义子的做法虽然在这个时代属于平常、通用手段,可陈克复却并没有这样的想法。特别是收那些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甚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为义子,这让他觉得十分怪异。如果说让他收一些幼小的孤儿一类的为义子,这还有些说的过去。不过陈克复才二十七岁,而且之前也生了好几个女儿,并不是不能生,所以他一直没有接受收义子的打算。
  不过因此,河北朝廷上下,因后继无人之事,也一直是担忧无比。如今一下子生了两个,这事情如何不喜。更让陈克复有些松了口气的是长孙的孩子是长子,虽然在陈破军看来,立继承人应当选最优秀的。可在这个时代,有的时候,嫡庶之间的鸿沟实在是太难以跨距。
  特别是如今创业之际,长孙家是陈破军极需要的强有力后族,而杨吉儿却是杨广之女,虽然娶她并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如果立她的儿子为继承人,这就不免引得内部动荡了。对于现在的陈破军来说,内部的稳定重于一切,而且现在两个孩子刚出生,也看不出什么,此时一切按传统最好。长孙生下嫡长子,也就免去了这许多麻烦。
  张锦站在一旁,看着陈破军的欣喜,心下也十分的高兴。两个小王子的出世,也让他们这些一直追随陈王的人更有了希望。
  “殿下,臣南下前拜见毛太傅与李元帅及各位相公时,诸位大人都让臣带话给殿下。”
  “哦?他们有什么话要你带给我?”
  张锦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轻声道:“毛太傅与李元帅要臣带话,说是如今殿下已经诞下小王子,当马上立长孙王妃之子为世子,以稳固内外之心。另外杜房几位相公让臣带话,说殿下如今深得海内外威望,眼下隋室气数已尽,殿下深得天下百姓之心。当时殿下当顺应天势,进位天子,以安百姓之心,也可早日混一宇内,统一天下,还百姓一个太平安宁,免各方无谓争斗。”
  陈克复微微有些意外,他将来取代隋朝称帝那是明摆着的事情。对于这事情,北京朝廷上下那都是早明白清楚的事情。原先陈克复立杨杲为帝,一来也是隋朝还有很大声势,陈克复立杨杲为帝,也是扛着隋朝这面大旗,行最大的方便。
  不过到了如今,隋朝是真的完了。而且称帝的人也越来越多,陈深称帝立陈朝,杨暕称帝,依然打隋朝旗号,还是宇文许及称帝立许国,李轨称帝立凉国,薛举称帝立秦国,再加上蜀中也称隋帝的杨浩,再加上杨杲,就算除掉他刚刚弄下台的河东杨倓、洛阳杨侗,也还足足有七个皇帝。而这其中,杨家的皇帝只剩下了三个。地盘除了他掌握的,更是只剩下了西南边隅一块,隋室确实已经到了尽头。
  称帝过早,会引来隋朝残余势力的反扑,还得承受其它各路反王的绞杀。
  但如果一直不称帝,则会失去渐渐归一的民心,还会影响麾下文臣武将们的士气。
  到了此时,称帝,则意味着正统,意味着名正言顺。一直打着杨杲的旗号,怎么都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到了全天下都唾弃杨隋的时候,还打着隋朝的旗号,只会让百姓难以归心。早日改朝换代,也是新朝新气象,早得天下民心归附。
  眼下,确实到了陈破军取代杨杲,登基称帝的时机了。
  不过,这事情原先陈克复就有过考虑。并不是说他心急,或者说是娇情。而是这也关乎到民心之事,他不能马虎。而原本,他是打算击败李密,攻下洛阳之后,把国都从北京迁到洛阳。以洛阳为都城,在洛阳登基,以中原总揽天下,进而扫平各方。
  不过中原之战,已经越打越大,不但河北与李密两方卷入其中,如今江淮郑军,河北燕国,江南陈朝,都已经卷入进来,甚至江汉的杨暕都随时有可能参与进来。
  李密现在已经穷途末路,经此一战,覆灭已成定然。但是想马上攻下河南,占据洛阳,这却不是个容易的事情,毕竟如今的洛阳还在王玄应的手中,南陈军却又已经北上了。
  “南陈兵马到哪了?来了多少?”
  张锦面色有些凝重,“这次南陈是倾国而出,除了在东西两面各留了一部份防守兵力,南陈倾国而出,目前已经在淮南重镇寿春集结了三十万兵马。不日内,他们就将众淮河沿着颍水直达洛阳,到达此处战场。”
  “三十万?”这个数字让陈克复都有些吃惊,南陈这几年越打越弱,三十万兵马,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倾国来战了。“看来南陈打算孤注一掷了,只是他们选的这个时机似乎不太好啊。”
  陈克复冷笑一声,南陈倾国来战,打的主意不外乎与李密联手,在中原击败河北军。可他们也许没有想到,号称天下兵马最多的中原霸主李密,会这么快的兵败如山,转眼间就从中原的霸主,成了一头待宰的死猪。此时南陈千里迢迢来援,只怕是就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而不自知了。
第729章
登上巅峰
睥睨群雄
  厅中巨大的铜屏风上反射着明亮的牛油大烛明亮光辉,为大厅增添了一股惨白的沉重。王玄应推开厅门带着江淮军的将领们踏进厅时,也不由的被那明亮的烛光晃的伸手遮眼。
  等拿开手,渐适应了厅中的明亮后,他才发现,这安静的厅中早已经坐满了河北的诸将、校尉、参谋,他们是最后到来的。不过在厅中央的位置,却有几个例外没有坐着的。
  他一眼看到,自初一日就分别的河北大将郭孝恪、鲁世深二将此时正赤裸着上身,如同一尊石像一样的跪在厅中,头低垂,一声不吭。
  除了袒胸跪立的鲁郭二将,在他们的后面,还一长排跪着十余名校尉装束的河北军官。看诸人僵硬的姿势,王玄应马上猜测这些人已经跪了许久了。
  王玄应带着部下诸将进入左侧为他们安排的席位,刚坐下,头束紫金王冠、身穿亮银明光麒麟宝甲,背后披着一条绯红织花长披风的陈破军就踩着鹿皮长靴大步踏了进来。
  进入大厅,他看都没有看跪在地上的那些军官们一眼,径直登上了最上首的席位。又漫不经心的喝完了一碗肉汤之后,才放下碗扫视了左右两席的诸将一眼,依然没有看鲁、郭等将。
  位于右下首位的李靖站了起来,头发已经花白,但身形依然雄壮的李靖,丝毫看不出已经年过半百,将近花甲的老态。此时的李靖身形健朗,举手投足之中,都散发着一种自信。站在那里,如渊渟岳峙,山形伟岸。他面色红润,眼中散发着明亮的光彩。
  “殿下,我军今日一战,再次给予李密痛击,李密虽拼死反击,但依然丢下了数千具尸体退回山寨。目前我军再次向罗口推进五百步,兵逼魏军营寨口。另外按殿下吩咐,我军白天趁魏军与江淮军交战之时,已经抢夺了罗口东面的九山。目前工兵营正在构筑工事,安装弩箭、投石车等远程器械。”
  “我军伤亡如何?”
  “我军今日伤亡不大,约有数百伤亡,战死者已经收敛尸体,伤者也都已经送往医疗营救治。目前医疗营已经全部转入洛口仓城,在城北搭建了医护营,所有的轻重伤员都已经转入了城中的医护营。目前大多数伤员都得到了救治,不过我们的药品已经用完了,目前还在各种搜集,但是还是不足使用。”
  “发信给虎牢罗艺将军,让他马上从后方搜集购买各种药材,将士们在前线流血拼命。既然活了下来,那我们就不能让他们死于缺少药品。再给京城房玄龄相国发信,让他下令各地官府征买各种急需药材,我们得尽量救下所有的伤兵。”
  一场大战下来,很多时候真正直接死于战场的士兵并不多,真正士卒伤亡最多的反是各种伤兵。战场上的伤兵,重伤基本无救。而轻伤的士卒也很容易因感染等原因,最后伤情增重不治。
  河北军不是农民军,河北军讲究精兵策略,每一个士兵都受到严格的训练,和装备精良的铠甲武器,是专业的军人。这样的军人都是训练场,战场上一拨拨淘汰下来的,每一个都金贵无比。对于李密来说,死个一万两万甚至十万兵马,他都能承受得起,而如果河北军伤亡超过万人以上,对于河北军来说就是巨大伤亡,难以承受了。
  陈克复让侍卫再倒上一杯酒,这是辽东半岛的特产上等金色葡萄酒,带果味的醇酿。陈克复不太爱喝烈性白酒,却爱喝这种西域人传入辽东的葡萄酒,愈喝愈是美味。他脸色微红,俯视大厅的眼睛里有一种明亮而狂热的神色。那是一双燃烧着野火的眼睛,许多与他对视到的人想道。
  联军的所有将士都已经知道了陈克复的两位妻子,刚刚给他生下了两个儿子。今日陈克复下令,犒赏三军。白天的时候一队队的兴高采烈的士卒们,早兴奋的用大车从洛口仓城中,将一车车的酒肉拉出了城外。
  美酒、肉食,三军饱餐痛饮,即为战场上的胜利欢呼,也为陈王喜得两个儿子而高兴。
  大厅之中,一队队的侍从们端上一盘盘烤的金黄的牛羊肉,将一壶壶的美酒端上列席。
  厅中两侧,还有许多从城中找来的乐师在演奏,歌伎在舞蹈。悠扬的琵琶声缓缓流动,歌伎们长长的水袖如云彩般抖动飘舞。
  烤肉过后,则是美味的肉汤,这热乎的肉汤是这些军中勇将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不论是平时,还是战场之上,炖肉汤都永远是将士们的最爱。
  不过这欢庆的气氛之中,也有些人面色沉重。其中跪在厅中许久,一直未得到宽容的鲁、郭二将及他们的部下便是如此,晚宴进行过半,陈克复甚至都没有正眼看他们一眼。
  “起来吧!”当歌舞过后,陈克复终于将目光转到了厅中跪着的诸将身上。
  一名校尉跪的太久,双腿早已经麻木,起来时一个站立不稳,又摔倒在了地上。
  陈克复让人把那校尉扶起,起身对着鲁世深和郭孝恪两人道:“我没有让你们起来,我叫他们起来。战场违命,擅改军令,你们好大的胆子啊?我不怪他们,他们只是你们的部下,他们遵从了军人的天职,服从了上级的军令。可是你们,你们身为本王信任的大将,带着王本亲授的军令行军,结果却擅改军令,你们好大的胆子啊,你们的眼中还有没有军法?”
  鲁世深和郭孝恪刚刚站起来,闻言又跪了下去,一言不发。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陈克复面色沉重的扫过二将,少有的严厉,“你们虽是一军统帅,但是临出阵之时,本王早有军令交待。此次出战你们不过是一路分兵,并不是单独出战。临阵指挥,权宜变动之计,并不适应于你们的情况。李靖,按军法军规,郭孝恪,鲁世深二将所犯何罪!”
  “二将不遵守军令,擅改军令,依令当阵前斩首,传首三军,以示警戒!”李靖回答道。
  “好,军中无令不行,传本王帅令,将此二人推出斩首,传首三军,以儆效尤!”
  “殿下,不可!”李靖出声道。“殿下,有功则赏,有过则罚。鲁郭二将干犯军令,自然要严惩。但二人也有大功,也当奖赏。鲁郭二将此次虽违军令,但占据洛口仓城,却达到了先前断李密后勤粮草的计划。而且二将据守洛口仓城,也将李密的退路堵住半月余,让我军先前得以大量杀伤魏军。而且二将将原本得被迫烧毁的粮草一直保存,两千万石粮草的保存,让我联军免去后勤粮草的运输征集,功劳同样很大。”
  有李靖带头,其余诸将自然也都是纷纷上前求情。郭孝恪、鲁世深二将本就是陈克复的心腹,众人自然也明白陈克复不过是要走个过场,不可能真把两人斩了。这个时候不求情,等以后他们可就跟二将结梁子了。至于王玄应等人,反正是别人家的事情,他们也是乐于看戏,随着众人也说了几句好话。
  “李靖说得不错,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但功过不能相抵。此次之事,本王裁定,鲁世深、郭孝恪二将各打军棍四十,所有队正以上军官各打十棍。另外鲁郭二将各降职两级,罚俸一年,其余将士不论。另外,念鲁郭所部保存粮草有功,军中所有普通士卒一律赏钱十贯。所有军官赏钱一百贯!鲁世深、郭孝恪各赏金币一千枚!记住,此为初犯,故从轻发落。如有再犯,加倍重罚!”
  “谢陈王恩赏!”
  “殿下,河南陈朝已经发兵来援,据报其倾国来战,兵马三十万以至寿春,不日即可至洛阳。而听闻河北魏刀儿也要举兵响应李密,魏刀儿扬言不日即发兵二十万渡黄河南下洛阳。殿下,北有魏刀儿二十万兵马,南有南陈三十万大军,不知殿下打算如何应对?”一身宽大长袍的王玄应如一儒雅文士,手中端着酒杯,微笑着向陈克复问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南陈北燕,在本王眼中,不过是群山贼土寇,号称五十万兵马,不过是些土鸡瓦狗的乌合之众,何惧之有。李密还号称中原霸主,拥兵六七十万。在我等联军之下,不过是半月不到即灰飞烟灭罢了!”陈克复目光一扬,朗声而出,语气中有种说不出的睥睨天下的气势。
  王玄应点首附和,奉迎着道:“大英雄,当如是也。殿下,小王不才,愿为殿下效鞍马之劳,请允许小王率本部江淮兵马即刻沿颍水南下,先一步抢占颍水沿岸宛丘、项城、颍阳、汝阴诸重镇,阻击南陈北上!”
  “不!”陈克复一挥手,起身道:“无需如此,我们放他们过来,另外,即刻起,传本王军令,各军对李密军只围不攻,没有本王的帅令,谁也不得擅自出战,敢有违令者,斩立决!”
第730章
决胜之机
  “王玄应没安好心,他想扮猪吃虎,趁火打劫!”议事结束,张仲坚站在洛口仓城门楼上望着王玄应一行人远去的背影说道。
  鲁世深大笑,“可惜他们的狐狸尾巴早已经露出来了,之前他藏得很深,可是现在想要再来这招,却是不可能了。”
  “不要小看了王玄应,这家伙和王世充有的一比,一样的阴险狡诈。如果说王世充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老狐狸,那么王玄应就是一条善于隐藏于黑暗之中的毒蛇。虽如现在王玄应还比不上王世充,但假以时日,这家伙会比王世充更加阴险。”李靖望着王玄应背影的目光中,满是深思。
  天色已然破晓,洛口仓城的护城河面上淡淡的亮光随着波浪闪烁,在晨光的照耀下,闪耀着点点明光。昨夜的议事一直持续到天亮,面对着被围困中的李密,和倾国前来增援的江南陈朝大军,陈、郑两家商议了一整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7/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