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3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6/509

  看着一路的情景,陈克复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中原河南是天下兵灾最严重的地方,各方往来交战角力,都把这当做了战场。而且中原不比天下各个边角,只要天下还有一天没有统一太平,那么中原就还要承受许许多多次的南来北往的交战。
  这是一块充满死亡气息的土地,到处都是焚毁的村庄,露于野的枯骨,和那些大白天都敢瞪着鲜血的眼球尾随注视着大军的野狗。
  陈克复跨在飒紫露身上,驻足于路旁的高坡之上,望着不断滚滚前进的大军。一只从坡后转出的野狗,全身秃毛长斑无比的恶心,那只野狗口里流着口水,眼睛冒着红光,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沉声音,直直地瞪视着陈克复,仿佛打算要将他扑下马来,撕咬噬食。
  “嗷呜!”
  那野狗刚猛扑上前,却马上被飒紫露一个后踢狗踢在脑袋上,直接将其踢的空中翻转了个身,呜呜叫着夹着尾巴逃跑。
  可是刚跑出数步,却有一支箭如闪电一般的穿透了其头骨,将其牢牢的钉在了地上一具早已经腐烂了的尸骨旁边。
  陈克复回头看去,却见冯婠正收回手中的弓,还有些厌恶地望了眼那只野狗。
  “那只狗很恶心!”冯婠见陈克复望向她,回答道。
  “乱世之中,人不如狗!”陈克复的面色很凝重,声音里有着说不清的压抑低沉。
  沉默了一会,冯婠突然道:“殿下为何对李靖元帅这么有信心,万一李靖元帅拿不下金堤要塞呢?”
  冯婠知道陈克复的打算,但她对于陈克复的信心有些不解。要知道,李密的主力如今虽然都在洛口一带,但是在洛阳的东面,才是李密真正起家的地方。荥阳郡、襄城郡、颍川郡、淮阳郡、汝阴郡、荥阳郡、梁郡、东郡、济阴郡、东平郡、济北郡、育阳郡、河南郡、弘农郡。
  在李密如今所掌控的十四个郡之中,除了育阳、河南、弘农、襄城四郡在荥阳的西面以外,剩下的十个郡皆在荥阳的东面及南面。这十个郡,如今都是由各地投奔李密的那些义军首领们所驻守着。虽然李密心里看不起那些义军首领,但是李密对他赖以生存的地盘还是很重视的。
  除了虎牢关与金堤关皆由亲信率精锐驻守外,其余各地的兵马,皆是由李密将各路来投的义军进行了整合外,并派亲信监军。在诸郡中,这些杂牌兵马足足有三十多万。
  在冯婠看来,陈克复拿下了虎牢,并不等于就是万事大吉了。如果李靖不能准时拿下金堤南下中原,那陈克复如现在这般主动离开虎牢出击,那就是等于直接奔李密那海量兵马的包围扑去了。
  “战争就是在冒险!”陈克复平静地吐出一句话。
  虽然如此回答,但是陈克复对于此次的计划还是很有信心的。荥阳虽然是重地,但兵马大多集中在虎牢与金堤,如今虎牢被他拿下,金堤又有李靖亲自出马。他此时趁机主动出击,在那些杂牌军还没有集结之前,各个击破,正是大好时机。只要击破了荥阳东面的荥阳和东郡两地,陈克复就能将河北与河南联结起来。河北的大军就能源源不断的南下,保证他们的后继之力。
  “我们为何不直攻金堤?”
  “金堤有五万大军,且金堤为要塞雄关,我们两万人冒然前去,并没有多少胜算。更何况,金堤打不下,反而会让荥阳郡内其它的魏军集结,到时我们坐困关下,魏军内外夹击,我们就危险了。因此,金堤我们留给李靖元帅去打,而我们则来扫清荥阳郡内的其它各支魏军,然后再汇合于金堤关下,这才是上上之策。”
  “你为何对洛口的张元帅与洛口仓城的郭、鲁二将这么有信心,万一他们两路兵马中有一路没有坚持住,那我们可就前功尽弃,甚至陷入万难险地了。”冯婠有些担忧地道。
  “放心吧,郑玄应刚刚在洛口打了一个大胜仗,此时正兴奋着呢,就是我们让他回兵,他都不一定会肯,又怎么可能会顶不住李密呢。更何况,还有张元帅在,我们不用担心他们。至于鲁世深与郭孝恪这两个家伙,一向胆大包天,要不然也就不会敢擅改我军令了。不过这两个家伙虽然胆大,但却不蠢,他们有三万人守洛口,哪怕有十万大军攻城,他们守个一两个月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关键的还是我们这边。只要我们能早日攻破荥阳与东郡,那么我们就能确保后路无忧,到时我们就能汇合李靖元帅带大兵回攻李密,到时就是彻底的歼灭李密那支被围的兵马,而不只是重创而已了。”
  “报!”
  一骑飞奔而至,马上骑士翻身下马大声禀报道:“属下是程将军麾下,受命特来报捷,程将军与黄将军轻骑赶到荥阳县,县中魏军守将张士元举城归降,我军已经兵不血刃拿下荥阳县城,守军三千人马全部倒戈投降。目前程将军留下了五百轻骑在荥阳等候殿下大军,程将军与黄将军已经率其余兵马,买马赶去管城了!”
  “恭喜殿下,又破一城!”冯婠转身对陈克复笑着拱手敬贺道。
  听到这个消息,陈克复也是十分高兴。荥阳县城虽然在战火中早已经残破,但毕竟还有三千守军,要强攻,不但会有损伤,还会耽误宝贵的时间。如今这三千守军举城投降,却是省了大量麻烦。
  “好,陈雷,给这位信使赏赐十枚金币,带下去好好休息。另传令下去,就说荥阳已经拿下,让将士们再加快行军。到了荥阳县,你让罗士信带一千兵马接管那些降军,其余大军并不停留,直接绕过荥阳县,我们直奔管城!”
  “遵命!”陈雷策马而去。
  “殿下,李密外强中干,如今其心腹精锐皆在洛口及洛阳附近。这东面诸郡,虽有不少兵马,可看来却都是些乌合之众,并不堪一击。如今陈王大旗所至,只怕各地都将是望风而降。恭喜陈王,离计划成功可又近了一步。”冯婠笑着道。
  陈克复也心情大好,“这些人原本就都是些趁乱而起的盗匪农民,本不过是趁朝廷空虚,才在各地为祸。不过这些人终究是不成气的,就连李密都看不起这些人,觉得他们烂泥扶不起墙,把他们安排在各地,不过是吓唬吓唬普通百姓罢了。如今我们大军既然来了,当然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击败这些人,打赢了也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不过,管城可是荥阳的郡治所在城池,大业初年之时,可是一个人口数十万的大城。城高墙坚,知节与黄君汉此去,身边不过两千五百人,我们得加快速度,赶在天黑前到达。”
  午后的阳光下,陈克复伫立高坡,眺望东方。在那里,是运河南段的通济渠南面的荥阳郡、梁郡、东郡、济阴郡、东平郡、济北郡六个郡。这也是如今紧靠着他掌握的山东诸郡的六个郡,也是他这次改变了计划后,准备趁起一举吞下,从而将他在黄河南岸的地盘一直推进到运河西岸的目标。
  拿下六郡,运河通济渠以南,淮河以北,尽在其掌握之中。北到韦州草原,东到辽东,南至长江北岸的江都,西至运河通济渠西岸,这天下近三分之一的疆土,都将全部属于他。
  雄据北方,笑傲中原,谁堪敌手!
第707章
英雄落幕
  又是黄昏将近,那西边的太阳,像一团快要熄灭的大火球。如血的夕阳透过山顶,映在管城前的郑水河面之上,让整个水面都仿佛染上了一层铁锈似的。
  管城高大的西城楼上,管城总管、齐郡公孟让紧锁着眉头,远眺着夕阳下的昏暗大地。
  在中原及整个东南一带,只要提起孟让这个名字,就没有人不知道的。在大业七年的农民起义浪潮之中,他在齐郡紧随知世郎王簿之后起兵,后来更与王薄汇合,一度占领济南长白山,声势浩大。
  不过起义军后来遇到了大隋当时第一猛将张须陀,将他们打的四分五散。那次溃败后,他带着少数老兄弟转战江淮,占盱眙县,以都梁山为根据之地,很快又聚起了十多万人马。结果先是被江都的王世充击败,他只得再退往山东。在王世充北上勤王之后,在河南与瓦岗军作战失败的屈突通率兵马退入山东。
  屈突通兄弟入山东,他的好日子也彻底到头了。他先是败于屈突通兄弟之手,大败后退入山东大野泽。可没有多久,屈突通兄弟归降河北,河北大将李靖率军南下进剿山东、淮北各地义军。他再次被打的无还手之力,只得一路败退逃到了荥阳,得当年的老兄弟王薄的引荐,得以投奔了势头正劲的魏公李密。
  李密对他还不错,敬他是个前辈,给他总管之职,并加封齐郡公爵位。让他驻守荥阳郡治管城,就食管城,并招拢昔日部下。在管城呆了一年多的时间,他也渐渐恢复了些实力。如今部下也有三万多兵马。如果不是荥阳因兵灾不断,百姓都逃往了外地,他还能招到更多的兵马。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黄昏的落日在他的脸上,洒下了一层金光的光芒。
  孟让曾经一度以为,自己也许还能在这中原东山再起,再度驰骋。
  只不过,当他的一名手下斥候从洛口给他送来了一封急报后。他终于明白,这天下变化太快了。
  那封急报写的很简洁明了,可孟让到现在都还始终有些不敢相信。
  斥候军情,昨日魏王李密与陈克复在洛口大战。先是水战一场,结果魏军一万水军全军尽没。而这支覆没的水师中,就有他的老朋友王薄。
第708章
势不可挡
  “河北兵来了!”
  许多从西门出城的百姓,一路惊呼着一面成群结队的往城门跑回来。
  “关闭城门,关闭城门!”面对着卷起漫天烟尘直冲而来的河北骑兵,西门的守将大声呼喝,命令着部下军士拉吊桥,关城门。
  只是那西城门前此时挤满了人群,有刚刚出城的,有从远处跑回来要入城的。无数的人流挤在城门前,你推我挤,大呼喊叫,惊慌失色。
  眼看着河北骑兵就要赶到,西城门却还拥护着大量的百姓,吊桥还没拉上,城门也还未能关闭。突然,管城的北面城墙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震响。
  沿着城墙,孟让全身披戴,带着由他最信任的老兄弟们组成的骑兵营飞奔而来。
  如果说河北轻骑就如同一片乌云挟着闪电,总裹挟着一种无边的威势,那么孟让的这三千轻骑,就有点千军齐发,乱马奔腾的感觉,更像是草原上奔腾的野马群,而不是一支骑兵。
  沿着郑水东岸,孟让的三千轻骑一窝蜂的直奔而来,没有完整的队形,战马也是五颜六色,高矮不一,甚至大部份的马并不是战马,只是一些驽马,也都被他们搜集做了战马。而马上的骑士,也差不多如此,没有整齐的铠甲,没有统一的兵器,甚至有些人居然打着赤膊,在马上挥着一把弯刀就冲了过来。
  乱糟糟的阵形,乱糟糟的骑士,全都紧随着孟让的身影,及他身后掌旗兵所高高举着的那面旗帜,大魏总管、齐郡公孟。
  管城邻郑水而建,就在郑水的东面。郑水连接运河,既是管城运输的重要通道,也是管城东面天然的屏障。从郑水的西面要到达管城西门,唯有西门前的那座宽不过十步的木桥。
  但是此时,孟让主动率轻骑出城,总算抢在河北骑兵夺下这座木桥之前,就已经先一步赶到了木桥东岸。
  当如同一团乌云一般的河北轻骑赶到木桥西岸时,整座木桥已经燃起了滚滚浓烟,桥上到处都是冲天而起的火焰。
  郑水并不宽,也就是不过十余丈。但是因为郑水紧邻荥阳郡治管城,又承担着联通运河,负责往来货物运输的作用,所以郑水经常疏浚。而管城西门段的郑水,更是往来货船的停靠码头,水深数丈。
  黑色的河北战旗终于在西岸停止前进,程咬金皱着眉头道:“看来我们还是来晚了一步,孟让倒是有些胆色,居然没有逃走。”
  黄君汉看着前面的这条郑水,也无奈地道:“这桥被烧了,不搭桥我们是过不去了。这里的上下游各十余里处倒是还有两座桥,不过既然孟让把这桥烧了,估计另两座咱们也没有机会了。”
  当下两人也干脆就下令,让骑兵们下马休息,连续跑了大半天,也都人马疲惫,正好在这里休息着陈克复大部队的到来。要搭桥过河,这得是工兵们的任务。
  郑水东岸,孟让看着对面打头的那数面军旗,神色木然。
  这些军旗中有几面是程咬金的将军旗,写着大隋征东侯、镇军大将军程,河北先锋、上柱国、豹骑将军程。
  孟让对于这个程字并不陌生,他明白那是陈克复麾下大将程咬金到了。程咬金既然到了,那对面那支气势如虹的轻骑,肯定就是程咬金麾下精锐骑兵烈豹营了。
  “父亲你看,黄君汉果然降了。”孟诚指着另外几面旗帜道。
  晚风阵阵之中,有几面旗帜异常显眼。那是黄君汉的旗帜,因为他刚刚归降,所以将旗也是匆忙赶制出来的。
  ‘大隋汜水侯、冠军大将军黄’
  ‘大隋上柱国、虎贲将军黄’
  看到这几面旗帜,孟让等人哪有再不明白的道理。不过虽然早已知道此事,但是此时亲眼看到那两面大旗,还是让众人受了不小的冲击。汜水侯、冠军大将军、上柱国、虎贲将军。爵位、武散阶、勋官、实职。这不论是哪一个,那都是十分丰厚的赏赐,甚至连孟让心头都有一点小小的心动。
  众人正朝着对面指指点点之时,那边的黄君汉也自然看到了,他跨在马上,对着东岸喊道:“孟总管,眼下情形想必你都已经了解。本将如今已是陈王麾下,现在特为孟大哥指一条明路。李密小人也,阴险狡诈,背信弃义,此等人早晚必被诛之。想孟大哥也是一条好汉,又何必为了李密那个小人,而把自己与麾下的那些生死兄弟给拖累了呢?”
  “孟大哥,不如就此献城归降陈王,天下共知,陈王乃是真正的英雄,天下未来的仁主。孟大哥何不顺应时势潮流呢?如此一来,也可免除荥阳百姓受战火之乱,兵灾之苦。而孟大哥与麾下的诸多兄弟们,也可就此此解脱这般漂泊的辛苦。”
  孟让坐在马上一言不发,孟诚听着却有些心动,大声喊道:“黄叔父,家父当初起兵并非为一人之意。如今带着数万弟兄,也不能只想着一人富贵。但问,不知道陈王打算怎么安排我们这几万弟兄?可否有个明白指教?”
  黄君汉转头看向程咬金,他们本来是派去打荥阳县的,结果荥阳降了,他们又一路赶来管城。一切早是超出计划的,所以他们手里并没有陈王关于如何与管城兵马谈论投降的条件。
  程咬金也犹豫了一下,不过他也明白这次出兵的紧急,当下硬着头皮道:“孟兄弟,陈王马上就带。本将虽然职位不高,但也愿意向陈王讲明诸位的深明大义。只要你们能归降我河北,那么朝廷与陈王必不会慢待于你们。孟兄弟,还请转告令尊一声,如今天下,再经不起四处造反了。再打下去,天下百姓还能活下去的又有几何?如今陈王挥师南下,欲马上平定中原,还天下百姓一个和平安稳,居有其屋,耕有其田,让所有的百姓都能有个温饱。此时正是诸位追随陈王一起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之时,诸位还有何犹豫?难道你们真愿意死后,还只让中原百姓记得只是乱匪、民贼吗?”
  东岸的民军将领们都有些心动,如今的情形,和河北军继续对抗,明显是自绝后路。
  “父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6/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