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509

  黑衣男子将信交到了华服男子的手中,就直接转身出了船舱。
  “怎么说?”舱中一位甲胄在手的魁梧大汉向华衣男子问道。
  “陈克复说按原计划行动,他马上就要到了。”华衣男子正是王世充的嫡长子,被陈克复封为郑王的王玄应。他说出这话时,即有些轻松,又有些担忧。
  扫了眼舱中的数名全身铠甲的将领,他忍不住道:“诸位,我们真的要出兵帮陈克复吗?陈克复可不是善类,只怕这次他解决了李密之后,下一个就是我们了。”
  王玄应的叔叔王世伟叹了口气,“事到如今,咱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吗?家主,陈克复确实是个大威胁,可是陈克复的威胁还在将来。与此相反,咱们现在真正的威胁是李密啊。如果我们不答应与陈克复行动,那陈克复肯定不会单独行动。如果陈克复不出手,那谁还能制的了李密?现在李密围了洛阳,并屯兵邙山,把我们与东都隔为两地。用不了多久,洛阳有李密,河东有杨暕,咱们王家可就完了。陈克复的威胁还在以后,可李密的威胁却是近在眼前啊。我们唯有过了这一关,才能谈论其它。”
  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舱中的这些人要不就是王世充的兄弟,要不就是王世充的子侄,这些都是当年与王世充一起纵横江淮的自家人,他们哪会不明白。如今看到身为家主的王玄应还在犹豫,一个个都不由的有些失望。
  王玄应无奈地点了点头,“不过,各位叔叔们觉得此战陈克复有几成胜算?我们如今就剩下这点家底,可不能全跟着陈克复赔光了。”
  王玄应的另一个叔叔王世恽道:“陈克复身为河北之王,他既然敢以五万人主动挑战李密,那必然是有十足的把握。我研究过不少陈克复往年的做战经历,陈克复此人向来胆大心细,从不打无准备之战。用兵虽爱行险,可却并非鲁莽而为,每每总能以少克多,大获全胜。其自入河北以来,已经少有亲身上阵了。这一次,他放着不远处的李靖不用,而是急急的亲自上阵,那定然是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都是领兵打仗之人,都明白战机的重要性。所以,此战,无需担心。”
  听到几个叔叔的话,王玄应总算吃了个定心丸,放心了许多。当下也不再犹豫,起身道:“传本王命令下去,按先前的计划,即令,秦郡公王世衡率王隆、王整、王楷、王素诸将,统率三万兵马,即刻起兵,渡黄河直攻邙山金墉城。此战,务必牵制住金墉城中之敌,不许其分兵往东增援。”
  “即令!东都襄垣郡公段达将军与皇甫无逸、韦津、元文都四将,领洛阳之兵十万出城攻偃师,不求歼敌,但务必拖住偃师之敌,绝不许放一兵一卒回援李密。”
  “即令!本王亲率十万江淮劲旅,王世师、王世恽、王世伟、王虔寿、王辨、王行本、王弘烈、王惋、王仁则、王道诚、王道询、王道棱、王太、王君度、燕琪、陈智略等诸将并皆相随。汇合陈王大军,渡河攻打李密。”
  “诺!”诸将起立领命。
  这一战,为了解决掉眼前李密这个大敌,王家把老本全都拿了出来。不但令叔叔世衡率三万兵马佯攻金墉,只留了两万兵马守河阳。而且自己与王家上上下下的各位叔祖、叔叔、哥哥、弟弟们全都上阵,而且把最后的十万老本也给带上了。王家人说得没错,这一仗如果打败了李密,他们王家才有时间考虑其它的。如果连眼前这关都过不去,那么不用等到陈克复将来的威胁,李密和杨暕一南一北两人就会把他们最后的一点本钱给吞的干干净净。
  一道道命令传下去,早有人将命令送到了那个黑衣人的手中,那黑衣人是陈克复派来王玄应军中联络的特勤司军官,手里有着快速传信的信鸽。接过命令,那军官面上也终于有了些笑容,点了点头,立即转身发信去了。
  过了没有多久,河口跑来一名士兵,“报郑王,来了,河北水师到了,已经在河口靠岸。”
  王玄应点了点头,大手一挥,“出发!”
  黑夜中的黄河上,除了波涛水声,渐又多了一些嘈杂,不过有诸多军官弹压,却也并无太大声音。
  一队队的江淮军乘着河岸边的一艘艘小船驶向了停在夜幕中的那一艘艘高大的战舰,江淮军的士卒第一次登上如此高大的战舰,不少的士卒感觉自己的腿都有些发软。特别是那些五层的楼船,站在甲板之上,比那高高的城门楼子还高。
  王玄应与王家的诸多族人一起登上了镇海号战舰,一上战舰,王玄应就发现了一个十分惊奇的事情,船上居然只有少量的士卒。而据他所知,陈克复的船虽然高大,可五万的水师,依然是装满了大部份的战舰。而更让他惊讶的是,在他们上船的时候,另一边,船上的河北士卒却在不停地下船。
  “张元帅,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陈王的意思,是要让我们江淮军独自迎战李密?”王家肯下老本打这一仗,一来是李密的威胁近在眼前,二来也是陈克复的计划中,他们并不是正面的主力,他们打的是掩付,是支援。可是现在,这却让他们有种上了当的感觉了。
  张仲坚看出了他们的疑惑,笑着解释道:“郑王误会了,事情有一点小小的出入,陈王根据最新的情报修改了一点计划。新的计划是,郭孝恪与鲁世深将军已经率三万人马在前面的南岸上了岸。他们将在那里走小道翻越邙山,直插李密背后的洛口仓城。至于陈王,他则率领一万五千人刚刚下了船,一会他会跟在我们的船队后面。等我们与李密的交手之时,他们则悄悄的乘小船继续顺水而下,一直到汜水入河口的牛渚口登陆,直攻虎牢。”
  王玄应脸色变的有些难看,“那如此一来,陈王就留了五千人马在这?那洛口可是有李密的十二万人马在那等着,陈王的意思难道是要本王率我麾下十万江淮军与李密对战?”
  张仲坚微微笑着道:“不,还有我河北水师五千人马,及一百八十艘战舰。”
  “十万攻李密十二万,李密还是以逸待劳,陈王这是要我们去送死吗?”王世恽的脸色同样变得十分难看。在他看来,陈克复这是一石二鸟之计,他自己把兵马都拉走了,反而留下了他们王家去打李密。江淮军十万,李密十二万,不管怎么打,这都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王世恽能想到的,其它王家人当然也能想到,一时间,每个王家人的脸色都是十分的阴沉,甚至有几个王玄应一辈的年青将领,眼中都露出了浓浓的敌意和凶光,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打算。
  张仲坚毫不在意,依然是面带着微笑,一直等到王家人都不再说话了,他才不缓不急的道:“刚刚本将说了,计划有些变动。原本的洛口强攻,现在改为了佯攻。陈王的最新计划是,洛口仓城与虎牢两城空虚,陈王打算派郑王与本帅在洛口佯攻,先吸引李密注意力,拖住其主力。然后等另两路兵马拿下了洛口仓城与虎牢之后,从东西两面合击李密军,然后我们则自北发起真正攻击。”
  “佯攻?十万人的佯攻?”王玄应满脸的不可思议。
  洛口仓城与虎牢两城那都是坚城,一个是李密的囤粮之所,一个是洛阳的东大门,这两座城池高大坚固。虽然最新的情报中,李密紧急从这两个地方调走了大部份兵力,虎牢只剩下了一万人,洛口仓城也只剩下了两万人。可是不管是虎牢还是洛口仓城,距离李密在洛口的大军也不过数个时辰而已,一旦突袭拿不下来,李密的兵马了随时可以赶到。
  而拥有十万之数的江淮军,居然被安全打了佯攻。
  如果刚刚王家人觉得陈克复是想坑他们,想要让他们和李密都拼个两败俱伤,好捡便宜而愤怒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则是感觉到了一种被瞧不起的感觉。堂堂江淮劲旅,十万大军,居然被陈克复安排了这么一个佯攻的活,这让每一个人都感觉面上无光,心中愤怒起来。
  “郑王,陈王走前留了句话,就是郑王如果不满意这个安排,那么郑王可以把佯攻变成真打。郑王如果决定真打,那我们河北水师愿意提供远程攻击支持。”张仲坚笑呵呵的又说了一句。
  王玄应等人微微一愣,却是再也没有人觉得自己被轻视了,一个个全都马上同意了陈克复的佯攻计划。
第681章
黄河水战
  “报!”
  “报大王,河北水师已经过了济水入河口,现在距离洛口只有二十里。”一名斥候手执着火把,骑着马飞快赶到李密的大帐来报。
  李密闻言长身而起,大声问道:“可有探清大小战船各有多少?”
  “回大王,讲有五层的五牙大战舰十艘,三层黄龙战舰三十艘,另外还有青龙战舰一百艘,其余平底大船约百艘,另外各种渔船、小船约有三百来艘。卑职远远看得明白,河北船队之中,正是高高打着陈字大纛的安澜号旗舰。”
  沈落雁闻言皱眉道:“陈克复北次所有的大小船只共有一百八十艘,可是现在居然有不下六百艘船,而且其中大号战船就有两百多艘,这有古怪。”
  “这有什么奇怪的。”房玄藻自从盟津回来后,就越发的得李密看重,他也把自己当成了魏国的第一大臣,当下道:“陈克复虽然只有一百八十艘船,可现在他既然有六百多艘船,那他定然是要拉上了王玄应那小崽子。看来,陈克复并不打算夹着尾巴就这么回到河北啊。这下正好,咱们不管他来多少,全都一网打尽。”
  李密的眼中也燃着兴奋的光芒,心中充满着期待,点了点头,对守在帐外的传令兵大声道:“传本王命令,等陈克复的船队距离洛口还有两里之时,立即放火船攻击。火船一下,北岸准备的一万人马立即乘船攻击,务必将陈克复的战船逼迫到南岸来,速去。”
  “遵命!”传令兵出帐上马疾驰而去。
  得得的马蹄声在夜空中响起,不过此时已经没有人在意了。陈克复的船队已经钻入了大军的圈套,想逃也来不及了。
  黄河的水面之上,船队中央位置的安澜号五牙大战舰的五层甲板上,高高地飘扬着陈字大纛。大纛之下,张仲坚肃立其间。他出身为琉球王子,曾与隋军水师交过手。后来纵横海上多年,又与海盗交过手。投奔了陈克复之后,他一手组建了辽东水师,不但打海盗,而且还多次参与了江都的围城之战,依靠着高大战舰上的诸多大型器械,与南陈的军队狠狠的交过几次手。不但给予江都守军有力支持,而且还将南陈的水师打的再也不敢到江都城附近的长江来,全都龟缩进了几大湖泊之中。
  如今就要在黄河上打一场水战,这还是第一次。黄河不比大海,也不比长江,黄河河道弯曲,水量也不深,河面也不宽阔。如安澜号这样的五牙大战舰很不适应战斗,不过既然不可避免,他也根本没有畏惧。
  所有的船上都已经点燃起了灯火,身处诸多战舰的拱卫之中,站在高高的五层甲板之上,他能清楚的将这支拥有六百多艘大小战船的船队全部收入眼底。
  在他身旁有一根高高的桅杆,上面不但悬挂着一排灯笼,而且还有数名旗语传令兵站在上面,随时将他的命令传往各条战船。
  “大帅,开始了。后方发现敌人踪影,有船只从北岸边上驶出来了,数量不少。”一排举着千里镜的观察兵中,有一名眼尖的迅速报告。
  张仲坚拿起千里镜往后面望去,果然,只见后面数百步外的江面上,突然出现无数的船只。这些船只大多都是一些小渔船,远远的可以看到,船只上有不少短打的士卒再在操浆猛划而来。
  “传本帅命令,所有战舰暂停前进,派三十艘青龙战舰迎敌。每三艘战舰一组,并派一百艘小船前出拦截。敌人故意放我们过来才攻击,很有可能会用火攻。派几条船先在前面拉几条铁索拦截,再用渔网拦截,绝不能让对方的火船闯进船队来。只有敌船进入攻击范围,立即以弩床与投石车攻击,命令五牙战舰与黄龙战舰,所有工兵炮车准备抛射。”
  张仲坚丰富的经验,完全判断对了。当那大群的小船出现没有多久,船上的船夫就开始点燃船上所载易燃物,然后纵向跳下水了。
  一艘艘的小船接二连三的燃起,熊熊的火光直冲天际,将半个夜空都照的亮同白昼。李密虽然一直在黄河、运河边发展,但部下并没有专业的水军。虽然也有一部份的船只,但也不过是以前在运河上做无本买卖时留下的。到了后面,李密攻城占地,早看不上那点无本买卖了。他搜集船只,不过是为了运送粮草罢了。
  所以此时匆忙之间搜集到的船只,大多是些渔船,稍大点的也不过是些运粮船。这些小船如果想跟陈克复那高大的战舰打水战,那无疑是以卵击石。所以李密下令将所有的小船全部改成了火攻船。而所有稍大点的运粮船,则被李密匆忙间变成了战船,装了一万人马,隐藏在洛口的对面的黄河北岸。
  好几百艘火船顺着水流而下,直向河北的水师撞去,那熊熊的火焰,仿佛将黄河都给点着了。滚滚的浓烟,山河为之变色。除了有水战经验的河北水师将士们十分镇定之外,此时战舰上的十万江淮军,却是全都吓的面色苍白。不少的士卒,要不是有军官们的弹压,甚至都要往河里跳了。在他们看来,魏军这样的火船攻击,河北水师根本无法躲避。
  就连王玄应这个江淮军统帅也是脸白的和白纸一样,甚至嘴唇都有些微微抖动。他也是多次上战场的将领了,说来也见已经与惯了生死。可是如眼前这般,看着那如喷薄的火山一样的火焰直奔而来,他就感觉自己的生命完全不由自己主宰了。这种慢慢等待着死亡的到来,比起战场上面对面的生死厮杀来,更加的让人无法镇定。
  两条能搭乘百名士兵的青龙战舰,已经一左一右的拖着一条粗大的铁链沿着两岸向着火船逆流而上。在他们的后面,还有八艘同样的青龙战船,在他们的后面,拉起了四道铁索。
  十艘战舰,五条拦河铁索刹时横于河面之上。这时那最前面的火艘已经顺着水流被第一道铁索拦截,砰的一声,火船撞在了江面之上,再也无法前进。铁索被拉的一绷,连两边的两艘战舰也被拉的动了一下。
  在五道铁索的后面,几艘三层高的黄龙战舰已经一字排开,侧身横排于河面之上。
  三层的甲板之上,舰长手一挥,“发射!”身后的几名传令兵马上挥舞着手中的红蓝旗帜,还有一名传令兵又挂起了表示发射的灯笼。
  早已经准备就绪了的工兵们,一个个展开了进攻。一共三层的甲板之上,所有的投石车,弩床,火药抛射车同时发射。巨石、铁弩、火药包纷纷带着呼啸的风声砸向了早已经瞄准好了的火船。
  一块巨大的石头直接砸中了一艘拦在铁索前的火船,瞬间将那火船砸的四分五裂,无数带着火苗的碎块顺着波涛而下。不过虽然火船的碎块得以穿过第一道铁索,可后面的铁索却是拦的很低,紧贴着满面的铁索又一次把带火的碎片撞大多拦下。
  一面面的令旗挥舞,一道道发射的命令喊出,一道道绞弦声响起,巨石、铁弩、火药包飞啸而出,纷纷命中一艘又一艘的火船,将其击的四分五裂,破烂解体。
  对于拥有丰富水战经验的河北水师来说,李密的这个火船之计,太过于简单了。如果李密能有一支差不多的战舰顺流而攻,再配以这火船之计,也许能给河北水师造成不少的伤害。可是如眼下这般,仅仅是扔下一堆小火船,其它的连个人都没有的打法,根本伤不到水师的一个毫毛。
  一轮轮的打击过去,所有的火船都已经解体,再经过了五道铁索的拦截之后,那些还带着火苗的碎块在还距离船队很远的时候,就早有一排排的小船带着水龙水车等灭火工具,拼命的向那些火苗喷着水。
  王玄应一直站在张仲坚的后面,看着河北水师好整以暇的把这原本声势吓人的火船一一灭掉,看的是惊讶无比。他头一次看到,原本水战还可以这么打,原本水战还可以打的这么赏心悦目。
  向张仲坚一拱手,“昔年只闻得楚国公杨素善长水战,当年为攻南陈,甚至发明了这五牙大战舰。可今日一见,才发现原来张大帅才真正是水战行家,那么惊人的火攻之计,居然这么简单,不费吹灰之力就给破了,还没有半点伤亡,太让本王佩服了。”
  张仲坚笑了笑,“李密匆忙之间能想出这么个火攻之计,倒也是不错。不过想凭如此单薄的手段,就妄想击败我河北水师,他却是小瞧了我们,也高看了自己了。来而不往非礼也,现在,本帅倒是十分迫切想见到李密,给他送上份见面礼。”
  “哈哈哈!”王玄应也大笑道:“没错,本王现在也十分想看看张帅送给李密的礼物呢。”
第682章
不对称战
  暗夜,黄河,战舰密布,长槊如林、刀枪如山。
  名将对名将的对抗,江淮劲旅与瓦岗强军的碰撞,河北水师与步战洪流的交锋,就将犹如那星辰与星辰的对击,恢宏壮阔。
  生于这最坏的时代,也是最伟大时代,成为当世最强军的一员,与麾下的兄弟并肩作战,抗击中原最强的兵马,那是一个多么壮阔的场面!
  张仲坚感觉血脉中少有的热流奔涌,身为军人和战将的本能在他体内复苏。他庆幸自己选择了中原,留在了中原,让他得以投入参与到这个大时代的洪流之中,写入自己的篇章。
  他慢慢地捏紧了拳头,虽没有出声,但那炙热的眼神已经暴露了他心底的战意。
  在他的脚下,是河北水师,也是当世最强的水军,一支真正的水师。在他之前,虽然历代也有水师,但真正论起来,并没有一支真正的水师。就连混一东西,统一南北的大隋帝国,虽然有着庞大的战舰群,可他们也从没有过一支真正的水师。渡江灭陈,渡海攻辽,一次次的大战之中,隋朝的水师更多的扮演的是一个运兵的角色。
  三次征辽之中,水师三次从山东渡海直击高句丽,可其行动与目标却不过是运送兵员,开辟第二战场,牵制高句丽的人马罢了。朝廷的水师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进行水战,他们的攻击手段是登陆做战。
  而现在,张仲坚要让所有人知道,水师不是步兵们的运输工具,这是一个真正的兵种,一个独立于步兵,甚至独立于骑兵、步兵等陆战兵种的新兵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